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综述文献 > 正文
综述文献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2015-03-15 21:55:42 来自:甘肃社会科学 作者:段兴利/刘敏 阅读量:1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目前,权威的网络成瘾诊断工具尚未出台,常用的诊断办法主要有:

  1. 美国心理学年会制订的标准

  在1996和1997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学者们列出了“耐受性”( tolerance) 、退瘾症状( withdrawal symptoms) 等7种网络成瘾表现。如果网络用户在12个月中的任何时期有多于所列的3种症状出现,即为网络成瘾(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

  2. Young制订的标准

  Young作为最早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家,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因而他对赌博成瘾的10个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该问卷有8道题:(1)专心于网络;(2)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3)不断试图减少网络的使用;(4)当减少网络使用时会出现退缩症状;(5)时间管理问题;(6)面临着环境的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工作);(7)对周围的人隐瞒自己的上网行为;(8)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情绪的改变。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即可确诊为网络成瘾(注: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In L. VandeCreek&T. jackson( Eds) ,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1999. V01.17: 19-30. )。这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诊断依据。

  3. Beard制订的标准

  他对Young的量表进行修订,提出“5+3”的诊断标准。其中前5个标准为:(1)是否沉溺于网络;(2)是否为了满足需要而增加上网时间;(3)是否不能控制、缩减和停止使用网络;(4)当缩减和停止使用网络时是否会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5)上网时间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要长。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此外,还须至少满足后3个标准中的1个:(1)危及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或减轻精神困扰。只要满足“5+1”个标准,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注:Beard K W.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001, 4(3): 337- 383. )。

  4. Goldberg制订的标准

  Goldberg的评估标准有9项(注:吴娟、张文凯:《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矫正措施》,《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1)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3)无法抑制上网冲动;(4)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5)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6)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7)花许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用于上网;(8)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9)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

  5. Davis制订的标准

  Davis编制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 Davis Online Cognition Scale, 简称DOCS) (注:Davis PA. Internet addicts think differently: An inventory of on line cognitions. http: //www. internetaddiction. ca/scale. hm, 2001. )。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是网络成瘾。

  6. 陈淑惠的“四级自评量表”标准

  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7. 马宁、王辉的“主观测试”际准

  他们认为对于网络成瘾学生的诊断,可以用16道题来测试其是否成瘾和成瘾的程度。这16道题是:(1)你发现你待在网上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2)你会与网上的人建立关系;(3)你的朋友会抱怨你花太多的时间在网上;(4)由于你花太多的时间在网上,以至于会耽误学业;(5)你尽量隐瞒你在网上的所作所为;(6)你会同时想起网上的快乐和生活的烦恼;(7)没有了网络,生活会变得枯燥、空虚和无聊;(8)深夜上网而不睡觉;(9)睡觉、上课时你仍想着上网或幻想着上网;(10)你上网老想着“就再多上一会儿”;(11)你尝试着减少上网时间,但却失败了;(12)你企图掩饰自己上网的时间;(13)你选择花更多的时间上网而不是和同学去玩;(14)当你外出不能上网时,你会感到沮丧、忧虑和焦虑,一旦上了网,这些感觉就消失了;(15)你会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去上网,而不是考虑明天是否有饭吃;(16)别人阻挠你上网时,你会非常恼怒和吵闹。评分标准是:按照发生的频度,用0分~5分进行评分,0分~5分的具体含义是0代表“没有”;1代表“罕见”;2代表“偶尔”;3代表“较常”;4代表“经常”;5代表“总是”,把各题选择的分数加在一起,如果超过40分,就说明已经具备网瘾的症状了,如果超过60分,就可以确定患网瘾症无疑(注: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和干预》,《高等理科教育》(刊期不详)。)。

  8. 杨文娇、周治金的“3维度5级评分”标准

  他们根据网络成瘾的症状和特征自编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注: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主要包括3个维度,即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问卷、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和网络信息下载成瘾问卷。采取5级评分标准,得分越低,则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

  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旨趣,提出了不同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但到现在,仍无一套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标准。因此,尽快研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诊断工具应是以后网络成瘾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四、网络成瘾的特征

  1. Young概括的主要特征(注: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Innovations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1999,17:19-31. )

  (1)突显性( Salience)

  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改变( Hood Modification)

  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怒、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3)耐受性( Tolerance)

  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4)戒断反应( Withdrawal Symptoms)

  在不能上网的状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5)冲突( Connict)

  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工作、学习成绩下降等;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如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6)反复( relapse)

  2. 弗里希·戈赫特概括的特征(注: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和干预》,《高等理科教育》(刊期不详)。)

  他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典型症状是: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在网上能连续待上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下网后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眼光呆滞、表情木讷、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荒废学业,放弃就学机会。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和饮酒,滥用药物。

  3. 谢延明概括的特征(注: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1)强烈的依恋。上网成为成瘾者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并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对亲友则显得更为冷漠,情绪低落时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而在网上倾吐。因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易与家人发生冲突。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导致其更多的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

  (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和药物成瘾者相同,具有反复性。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也比计划的时间长。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

  国内其他学者如程亮、张明志等,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