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调查分析 > 正文
调查分析
昆明戒毒者回归社会调查
2010-11-19 23:42:42 来自:云南信息报 作者:曹红蕾 阅读量:1

戒毒所康复社区的150名学员正在进行环保袋生产以及刺绣、制衣等技能培训

昆明市戒毒所建有国内最大的戒毒康复场所,占地3200多亩,除建有饲料厂外,还包括有种植养殖基地,目前2500-3000人在这里戒毒并劳动。

  戒毒所

  “出去找工难染毒又回来”

  得不到别人信任,只能再回毒圈

  38岁的潘学民(化名)把一袋饲料丢上车。黝黑的皮肤,健壮的体格,让你想不到,这曾是一个有7年吸毒史的“瘾君子”。更想不到,这是一个90年代初的名牌大学油画专业毕业生。

  19岁那年,他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营服装企业做技术指导,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几年后,工作中小有成就的他创办了自己的装修公司。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新婚妻子突然因病去世。深陷悲伤的潘学民无处解忧,在朋友的带领下,开始吸食海洛因。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终日沉迷于烟雾中。进出戒毒所成为家常便饭,不断戒,不断复吸。“每次戒断出来,我都试图去找工作。不管你有什么文凭、什么能力,别人一听说你是吸毒的,就不行了!”潘说,“要找到工作,绝不能告诉老板我吸过毒。”“我们不信任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能回到毒友圈子中,复吸就不可避免。”潘说。

  记者走访发现,许多戒毒者与潘学民有相似的经历。“生理脱毒容易,难的是心理脱毒。”他也曾想自救,想去找份工作,让自己精神有所寄托,但屡屡受挫。

  据调查,中国60%的吸毒人员是无业青年;有工作的人吸上毒后,70%以上失去工作。而珠海瑞桦戒毒康复中心曾对394例海洛因依赖者做过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无事无工作、受歧视、毒友引诱是引起复吸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戒毒后最需要的帮助:理解与支持占57.8%;找工作占26.9%;宽松与自由占12%。戒毒康复者社会接纳体系的滞后,成了影响现阶段禁毒人民战争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次,潘学民已经坚持一年没有复吸了。他在戒毒所强戒期满后,主动申请留所劳动,在所里的饲料厂做小工。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财富,“每天工作八小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在这里,我不会受到歧视,慢慢增强我重返社会的信心。”

  办厂收留自愿留下人员

  饲料厂是昆明市戒毒所招商引资的一个戒毒康复项目。

  康复处副处长潘伟介绍,厂子占地16亩,在昆明市戒毒所内。去年的今天(6.26)奠基,今年年初投产。日产70吨至100吨,年产可达到3万多吨。“学员强制戒毒期结束,怕出去不能一下子适应社会,有意愿留下的,提出申请,我们经过审批后,让他们与公司签订协议,在这里工作。到期后,他们可以回归社会,也可以选择继续留下。整个过程他们是完全自由、自愿的。”潘伟说,目前饲料厂有50名工人,都是吸毒戒断人员。

  据昆明市戒毒所综合处负责人夏建勋介绍,戒毒康复引进社会资源,对企业来说有经济效益,对戒毒所来说有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戒毒者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目前这个模式正在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夏建勋介绍,昆明市戒毒所建有国内最大的戒毒康复场所,占地3200多亩,目前2500-3000人在这里戒毒。从去年6·26国际禁毒日到现在,共有3200多名强制戒毒学员戒断出所。而选择“留所再就业”的,目前约有270人。他们在所里免费吃、住,劳动报酬在400-1200元不等。除饲料厂的50名学员外,还包括在种植养殖基地工作的70多名学员,留在“和谐家园”康复社区的150名学员(他们进行环保袋生产以及刺绣、制衣等技能培训。)

  留所人员复吸率只有27%

  “留所劳动再出去的这部分人员,比戒断直接进入社会的那部分人员,复吸率低得多。”潘伟说,在饲料厂工作期满后回到社会的,约有14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出去后又被送进来的。”

  而夏建勋表示,所里做过一个跟踪调查,强制戒断后直接出所的,复吸率在76%左右,而在所里和谐家园康复社区留所劳动后再出去的,复吸率只有27%。

  “解决戒毒者的再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靠公安、社区单打独斗,要社会保障部门完善社保,卫生部门提供卫生服务,工商税务部门提供就业岗位,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街道办事处加强跟踪管控等等,形成戒毒康复者社会接纳体系,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夏建勋说。同时他表示,我省还没有专门给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的政府结构和NGO。

  社区

  “我们一推荐,单位就拒绝”

  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社区康复中心是我省第一个社区康复中心。据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辖区内约有吸毒人员150人,其中,在社区管控范围内的只有78人,另有33人下落不明、18人人户分离,21人在戒毒所强制戒毒。虽然在社区康复协议书上,要求戒毒者定期到社区接受尿检,定期参加经验分享活动,但“基本上无法执行”。“因为我们没有强制力,从来登记到来活动,全靠他们自愿”,陈女士坦言,“有些人来几天又失踪了,我们到处找也找不到。现在城中村改造,更是难找人。”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