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女性 > 正文
吸毒与女性
权威调查:女性吸毒与艾滋病感染者上升
2009-11-06 12:23:17 来自:法律与生活 作者:邵秦 阅读量:1

  毒品和艾滋病联手,正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中肆虐。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的权威调查解开了谜团。

  吸毒者与艾滋病感染者交叉互动

  据监测调查报告表明,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多以吸毒人群为主体。以2001年为例,吸毒人群占艾滋病感染者总数的68%左右,这其中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他们共同使用注射器的行为,导致艾滋病毒经血液进行传播。如广东省在1996年首次从本省静脉吸毒人群中检查出HIV阳性者,这之后艾滋病的感染比例迅速增加,1998年比1997年上升50.6%,1999年比1998年上升147.0%。至1999年底共发现HIV/AIDS感染者共774例,其中AIDS患者为59例。从1997年到1999年短短的3年中,由于静脉注射引起感染的人群分别占总数的77.7%(28/37)、75.8%(53/70)和91.1%(287/315),估计1999年底全省的吸毒人数有43万(林鹏的《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新疆伊宁市在对85名吸毒者感染HIV情况调查分析时发现:85名吸毒者中口吸毒品为13人,其中HIV抗体阳性者有1人,即艾滋病感染者1人;85名吸毒者中静脉吸毒为72人,其中HIV抗体阳性者有67人,即艾滋病感染者67人。也就是说,在85名吸毒者中共有68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占吸毒者总数的80%(马布力哈森的《新疆伊宁市85名吸毒者HIV感染调查分析》)。

  再者,艾滋病感染者是以吸毒人群为主体,然而吸毒人群恰恰又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吸毒的青年男女均处于性萌动期与旺盛期,他们的性乱行为导致了艾滋病的传播,卖淫嫖娼、多个性伙伴、不洁性行为等都容易感染性病与艾滋病。吸毒行为是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温床,性病的传播又作为吸毒与艾滋病的中介而存在。中国性病感染人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吸毒人群中有20%-30%的人患有性病。据笔者调查,在珠海戒毒康复中心的100名吸毒女青年中有21%患性病,并有两名艾滋病感染者;又据程艺萍在《女性强制戒毒人群STD调查报告》中表明:患性病率占吸毒人数的35.9%;再据陈碧英的《421特殊人群调查报告》统计,吸毒妇女性病检出率高达33%。

  女性吸毒者,10年增长近一倍

  面对吸毒者与艾滋病感染者交叉互动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对他们进行综合治理,如何加强防范措施,如何辨析他们的社会行为呢?

  首先,观察当今我国毒品的蔓延形势。中国在2001年底宣布在册吸毒人口有90.1万人,估算加上隐性吸毒者,人数约有450万左右。

  以上图示表明,我国在册吸毒人口1988年为5万人,1995年为52万人,2000年为86万人,到了2001年就升至为90.1万人。图表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吸毒人数的增长呈“蛙跃式”攀升,这些都令人十分震惊。从分布的角度来看,吸毒者已经遍及全国,其主要走向已由云南边境省市转向了沿海地区。从1995年开始,沿海广东省吸毒人数就跃居全国第一位,四川、湖南、广西、新疆、云南、重庆等地也陆续出现吸毒者,就连中西部地区情况也十分严重,可以说吸毒者的足迹已经遍及了城镇与乡村。

  中国禁毒委员会在1999年曾排列出10个省和17个地区为吸毒重灾区,可到了2001年底,重灾区就只剩下13个(其中有4个已经摘掉重灾区的帽子,如广州三元里、广西靖边、浙江绍兴和苍南等等)。这一切说明了我国的禁毒工作很见成效,禁毒工作抓得紧,综合治理有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意识到,禁毒工作的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毒品还未能得到根本的遏制。此外,新世纪还面临着女性吸毒人群不断上升的景况。在全国,女性吸毒者约占吸毒总人数的20%,比10年前多了近一倍。尤其在沿海地区的广东和深圳,女性吸毒人口甚至占到了吸毒总人数40%以上。妇女吸毒人数的上升,表明女青年参与经济的比率提高,地下性工作者递增,夜总会中的三陪女、吧女,以及按摩女、暗娼、妓女等黄毒浮起……她们过着夜生活,出卖着自己的青春,先染上吸毒的毛病,然后存在性乱行为得上性病,进而感染上艾滋病,这就使艾滋病逐渐传播到一般人群中变为了可能。

  毒品的发展趋势是精品化、多元化。近年来除鸦片、海洛因外,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新型化学毒品开始抬头。新毒品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人的心理会变得极度兴奋,最终导致行为的失控,产生了暴力犯罪、性犯罪等。

  新毒品中的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都是新世纪最危险的毒品,表面看对身体依赖作用不明显,但是那些都属于兴奋剂,尤其摇头丸还有致幻作用。它们与当代的流行文化紧密相联,被称为娱乐性“休闲毒品”、“俱乐部毒品”、“疯药”、“强奸药”等等。与海洛因、鸦片不同的是,吸毒者在吸食后行为会失控,有可能造成杀人等暴力犯罪,也有可能引发性乱关系及集体淫乱行为,可以说是新世纪的黑黄联体型毒品。

  快速变动的艾滋病感染者性别比例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造成的,比毒品的危害更大,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已从传入扩散期进入到了快速增长期。据2001年的监测报告估计,全国HIV感染者有三万多人,患病者有1500多人,农村的实际数据很高。它的传播形势尤为凶险,重点省区有新疆、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艾滋病易感染人群为青少年,其中20-29岁的青少年占到总数的一半。跨越新世纪以来,感染人群的性别比变化也十分明显,女性感染比例上升得很快。1993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75∶25,而到了2001年,比例变为52∶48,妇女占到了一半左右。在中国该比例也上升很快,男女比例为3.4∶1。从以上统计不难看出一个令人忧心、痛心的结果:在吸毒人群与艾滋病感染者中,青年妇女所占的比例同步上升。妇女的身上肩负着生育子女的重任,所占比例的不断上涨,势必会导致母婴传播艾滋病人数的增多,加大了艾滋病扩散的范围,贻害无辜幼儿。

  人们要问为什么“魔高一丈,道只高一尺”?为什么中国会出现上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对此进行防范呢?作者初步分析了一下其形成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期,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变化颇大,人们在选择各自社会行为的同时,缺乏方向性指导。

  个人的道德水平与文化素质不高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