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青少年 > 正文
吸毒与青少年
广西百色市中学生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2011-02-17 18:55:19 来自:中国公共卫生 作者:郭蕊,邓树嵩,严亚琼 阅读量:1

  文献报道,青少年在吸毒队伍中的比例呈递增趋势,而年龄呈递减趋势〔1〕,绝大多数吸毒者的初始吸毒年龄为15~35岁〔2〕 。广西境内也有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冰毒、摇头丸、大麻等新型毒品正成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种类。 国外已开展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药物滥用的预防和干预〔3-6〕。本研究针对青少年药物滥用主要危险因素,采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于2006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进行药物滥用预防的干预教育,为探讨中学生药物滥用预防干预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城乡4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18个班级,1 724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干预内容与方法

  干预组采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Cognition-skill-coping style-self efficacy model)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方法采取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集体授课的课程主要提供信息和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药物滥用的影响、自我意识技能、决策和问题求解技巧、压力应对技巧以及拒绝技巧等。每周集体授课1次,每次2个学时(40 min/学时),共5次;个别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需求随时进行,辅以音像资料和图片资料。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向学生授课,并综合运用角色扮演、竞赛、游戏、讨论、辩论、故事、实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整个干预过程为5周。

  1.2.2  评价工具与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非法药物(毒品)滥用知识:了解学生对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冰毒、摇头丸、K粉等5种非法药物的基础知识的认知状况。采用5级评分制(5分=完全同意,1分=完全不同意),得分越高,表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高。(2)应对方式:采用文献〔7〕方法测查学生一般应对倾向。问卷包括可综合反映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的6个维度,即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剔除其中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到挫折主要原因等不适合学生的条目。问卷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为0.78。(3)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8〕,量表共计1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为0.81。(4)技能:参考文献〔9〕,将抵御技能进行改进和再编码。其中,选择正确恰当的拒绝方式(直接拒绝并解释理由或提出其他建议)评定为高抵御技能(3分);选择3种正确拒绝方法中的1种评定为中抵御技能(2分);选择非坚决回绝方式或攻击性回绝方式评定为低抵御技能(1分)。(5)药物滥用行为调查:调查过去30 d内有无药物滥用行为。(6)一般性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基本情况。

  1.2.3  测试方法

  测试以班为单位,量表属自填式,由学生独立完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和t检验;为校正干预前得分的影响,将干预前得分作为协变量使用协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初中生1 724人。干预组873人,其中男生448人,女生425人,年龄(13.15±1.46)岁;对照组 851人,其中男生414人,女生437人,年龄(13.43±1.52)岁。干预组学生居住地为城市、县城、乡村者依次为391人,119 人,363人;对照组依次为386人,116人,349人。干预组学生为独生子女675人,非独生子女198人;对照组学生为独生子女637人,非独生子女214人。除年龄差异(t=3.901,P<0.001)外,性别、居住地、独生子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2.2  干预前2组认知、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抵御技能比较

  (表1)干预前2组学生除对海洛因/可卡因的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具有良好的均衡性。表1  干预前2组得分比较(略)

  2.3  干预后2组认知、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抵御技能比较

  (表2) 干预后干预组有关非法药物认知、自我效能及抵御技能的得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干预组学生显示了较高的认知度和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应对方式和抵御技能。表2  干预后2组得分比较(略)注:*为校正均数(干预前得分作为协变量)。

  2.4  干预前后非法药物尝试率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尝试非法药物的人数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测,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非法药物尝试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测,P>0.05)。

  3  讨  论

  以往研究显示,青少年尝试非法药物主要原因是好奇、感受到同伴影响和压力以及缓解紧张情绪等〔10,11〕。青少年的非法药物滥用行为尚未形成规律,往往是由一定的情景诱发而生,因此,抓住非法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进行干预,可提高干预效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针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仍是空白。本研究试行“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干预”模式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发生,并评估该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该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对预防非法药物滥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善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提高抵御非法药物滥用的技能和应对方式。

  但是,药物滥用率在干预前后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因首先是随访时间较短,仅为6个月,此外,较低的药物滥用率也较难测试干预效果;药物滥用数据采用自填问卷方式获得,可能未能真实反映药物滥用行为。因此,考虑到预防干预的远期效果,对干预人群进行长期随访;并应加大样本含量,跟踪随访,以便探索更成熟、完整规范的学校药物滥用干预策略,遏制非法药物滥用在中学生中的蔓延。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