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治疗综合 > 正文
治疗综合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和对策
2015-03-04 19:56:54 来自:上海戒毒 作者:周文 林苑 巍巍 阅读量:1

  一、破解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困境的必要性

  目前毒品每年造成约20万人死亡,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全球市场有所缩小或保持稳定,而合成毒品产量和滥用量有所上升。不少人因吸毒导致家庭破产,回归社会时,遇到亲戚不接纳、朋友不理睬、生活难以为继等困难;并且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戒毒人员出所就业大多会招致歧视,屡次受挫可能重蹈复吸之路。

  (一)有利于遏制吸毒现象蔓延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期,社会发展变迁明显加速,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与社会接触减少,普遍对社会产生不适应感,如何安排自己未来的生活,如何面对出所之后的朋友、家人,再次面对毒品是否能挡得住诱惑,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生活面临诸多歧视,谈毒色变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同时,吸毒低龄化趋势明显。据统计,吸食新型毒品的,18岁以下的占12%,18—25岁的占45%,26—35岁的占29%。面对毒品向青少年蔓延,尤其是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的严峻趋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一方面面临离开戒毒场所能否经受毒品考验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实际行动对青少年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从古至今戒毒成功不乏其人,毒品让戒毒人员失去很多,同时当前形势更需要社会帮助误入歧途的戒毒人员走出泥沼,正常回到社会。在上海,比较突出的当属“叶子戒毒专线”,叶雄从戒毒所出来后,凭着自身毅力和朋友家人帮助,彻底戒除毒瘾,多次到社区、街道、戒毒所开展戒毒禁毒公益讲座,以亲身经历教育引导吸毒人员如何攻克心魔,树立信心,成为很多吸毒者敬仰的偶像,凝聚了强大正能量。这充分说明解决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十分重要。

  (二)有利于社会家庭和谐

  吸毒者对毒品有生理、精神依赖,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产生焦虑、流涕、恶心等戒断反应,长期吸毒会严重摧残身体健康。对家庭而言,吸毒使家不再为家,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家庭和谐,造成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对社会而言,吸毒会诱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给平安建设带来威胁。

  回归社会后,戒毒人员希望重新获得朋友、家人、社会的信任,希望社会、家庭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吸毒经历,短时间内朋友、家人难以接纳他们,产生排斥态度。面对这种情境,戒毒人员往往不理解这是朋友、家人关心爱护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许多戒治成功的案例,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戒毒,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有民警、医护人员等戒治工作者尽职尽责的帮助,这对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能起到积极作用。戒毒人员主动接受家人、朋友、社会关心,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对他们顺利融入社会也有积极作用。

  二、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

  戒毒人员经脱毒期、康复期和巩固期,最后回归社会,生理戒毒目的已经达到,但心瘾戒除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毕竟短暂,戒毒人员一旦回归社会,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无业、被歧视、家庭矛盾,这些都将考验戒毒人员脆弱敏感的心灵,加之目前社会帮教体系还不够健全,极易导致戒毒人员复吸。笔者认为,戒毒人员立足社会必须破除三个困扰,取得两个支撑。

  (一)心瘾困扰

  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后,躯体依赖基本消除,但还有稽延性反应,心理上无法摆脱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由于心瘾未彻底戒除,遇到某些情境,戒毒人员可能仍会不顾一切寻求毒品刺激,本能的内驱力会将整个身心、思维都投向毒品,去寻求欣快感和舒适的精神效应。因此,心瘾是戒毒人员必须面对的最大困难。据药物研究机构测定,海洛因的毒素一般会在吸毒者体内保持1—2年,有的甚至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潜藏终身。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光靠自己的努力彻底消除心瘾是不乐观的,必须在接受生理脱瘾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

  (二)复吸困扰

  复吸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所致,吸毒人员戒毒经历相似,出所后容易与毒友又走到一起。据调查,吸毒人员中由于意志不坚定或出于侥幸而复吸的比例高达70%。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或情绪低落、心情苦闷时,他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让他们头脑发热,产生复吸的冲动,将毒品的危害及戒毒的意念抛至脑后,结果“毒魔降临,一切如旧”,给亲人、朋友带来无尽的伤害。

  (三)违法困扰

  吸毒和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孪生兄弟,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家庭成员的远离、亲情的缺失、朋友圈的引诱,极易走上复吸道路。在耗尽个人和家庭的钱财之后,往往会铤而走险,甚至违法犯罪,以贩养吸,从事诈骗、卖淫、抢劫等犯罪活动。吸食新型毒品后,往往会产生幻觉,或产生极度兴奋、抑郁等精神症状,极易导致行为失控,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前文已述,目前吸毒人群中多数为35岁以下的青少年,因此毒品直接危害青年一代,危害社会秩序稳定。

  (四)家庭支撑

  毒品不仅破坏个人健康,对家庭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家庭在戒毒人员身心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够增强戒毒人员与毒品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内心的强大能量。吸毒后,人们更容易出现冲动、焦虑、消沉等心理问题,这时也更需要家人的安慰疏导。《弟子规》里有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闲”,意即父母在怨恨自己的时候,仍旧保持孝道才是真正的孝顺。戒毒人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如果走“吸毒——戒毒——复吸”的不归路,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人的不负责。

  (五)信心支撑

  经过脱毒治疗、矫治康复、巩固训练后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内心十分渴望自己成为正常人,也羡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希望很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然而,调查回访表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诸多歧视,谈毒色变的现象在社会上仍普遍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戒毒人员与社会接触很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加上就业形势严峻,戒毒人员出所后谋求职业可能会受挫。因此,增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