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大麻与烟草 > 正文
大麻与烟草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
2015-03-19 10:47:52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刘耘华 阅读量:1

  注释:

  ①“盖露”指烟草顶上的三片叶子,由之而成的烟丝最为名贵,故又有“醉仙桃”、“赛龙涎”、“胡椒紫”、“辣麝”、“黑於菟”等别名。

  ②《在园杂志》作“佘塘”,认为它与“石马”、“浦城”、“济宁”一样,是“因地得名”。详见刘廷玑撰《在园杂志》卷三“烟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7页。

  ③晚清张煜南(1861—1911)云,肉字当是白字之误,“淡白果”即“淡巴菰”之转音也。见氏撰《海国公余杂著》卷一。

  ④《渌水杂识》卷二云:“今所啖之烟草,孙光宪已言之,载于《太平广记》:有僧云,世尊曾言,山中有草,然(按:同‘燃’)烟,啖之可以解倦。则西域之啖烟三千余载矣。”(见于纳兰性德撰《通志堂集十八卷》之卷十六,《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47册,影印清康熙三十年徐乾学刻本,第378页)按:这一推断把烟草一直追溯至佛祖释迦牟尼时代,故称“三千余载”。

  ⑤方氏诗《吃烟》自序引僧人言:佛藏之南藏“以”字函、北藏“下”字函“根本一切昆尼杂事部”记录具寿比丘病,服烟药而愈。请于世尊,世尊许之,始以碗合而吸,后改为木筒,又改为铁筒,即今之制。详见方孝标撰《钝斋诗选》卷一六,见于《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5册,影印清抄本,第442页。按:这里也把吸烟与佛祖相联系。

  ⑥博通如全祖望(见氏撰《淡巴菰赋》)、俞正燮(见氏撰《癸巳存稿》卷十一)皆以地望释之。清代嘉庆、道光间松江青浦人陈琮所撰《烟草谱八卷》博采群书,最称专门,其释“淡巴菰”亦云:“淡巴,国名菰菜类也,盖淡巴国所生之菰耳。”详见氏撰《烟草谱》卷一“淡巴菰”,清嘉庆间刻本。按:“淡巴”国名见于王圻《三才图会·地理卷十三》、清初陆次云《八舷译史》(卷二)以及《明史·列传·外国六》(《明史》卷三百二十五),这是全、俞、陆诸人以地望误释“淡巴菰”的重要依据。

  ⑦明张介宾撰《景岳全书》卷四十八,见于《四库全书》第778册。

  ⑧清方孝标撰《钝斋诗选》卷一六,见于《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5册,第441—442页。全诗云:“塞俗如同麻麦收,翠茎红蕊种三秋。沙畦摘焙传方法,土坑宾朋当款留。金碗吸如鸿渐品,玉山颓似杜康谋。革囊铜管偕刀琏,已见吹嘘遍九州。”

  ⑨清陆耀撰《烟谱一卷》之“好尚”,《昭代丛书》世楷堂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第484页。

  ⑩据杨士聪《玉堂荟记》记载,崇祯帝之谕禁烟,相传是因其“以烟为燕,人言吃烟,故恶之也”。详见《玉堂荟记》卷四,民国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顾湘舟藏本,见于《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第211页。按:这一揣测很合乎崇祯帝善于猜疑之性格,故可聊备一说。

  (11)杨士聪撰《玉堂荟记》卷四,民国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顾湘舟藏本,见于《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第211页。谈迁撰《枣林杂俎中集·荣植·金丝烟》(中华书局,罗仲辉、胡明校点校,2006年版,第478页)认为勒禁之年在崇祯十六年,不如杨说可信,因为杨氏亲身经历此事。

  (12)李调元《淡墨录》卷六“不吃烟应制诗”,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13)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三“圣祖不喜吸烟”,详见中华书局杨璐点校本1989年版,第72页-73页。

  (14)《熙朝定案》乃晚明即开始编纂的天主教史文献,版本甚多,此据韩琦、吴昊校注之版本,即《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5页;赵之谦撰《勇庐间诘一卷》,《丛书集成新编》第47册,第763页;张义澍认为,“西蜡”乃“士那(按:鼻烟之译名)之音转”。详见氏撰《士那补释·序》,《士那补释》,第1页,见于刘声木辑《鼻烟丛刻》,清光绪间直介堂丛刻本。

  (15)马国贤著《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16)李伯元撰《南亭笔记》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大东书局1919年石印本影印,1983年版,第5页。

  (17)李伯元撰《南亭四话》卷一,上海书店据大东书局1925年版复印,1985年,第46页。

  (18)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第4册(中华书局2003年版)以及赵之谦《勇庐闲诘》、张义澍《士那补释》等著述。不过,中国文献有关鼻烟的最早记载似迟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方见于王士禛《香祖笔记》。详见《香祖笔记》卷七,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第870册,第469页。按:《香祖笔记》皆康熙癸未、甲申(1703—1704)间所记,王氏称其所见各式贮烟之玻璃瓶乃内府制造,故可知其流行时间应早于康熙癸未、甲申间。

  (19)徐珂撰《清稗类钞·饮食类》。

  (20)全诗见于金武祥撰《勇庐闲诘评语·序》,周继煦《勇庐闲诘评语》,第1页。收入刘声木辑《鼻烟丛刻》,清光绪间直介堂丛刻本。

  (21)引自方濬师撰《蕉轩随录》卷六,清同治十二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41册,第387页。

  (22)吴省钦撰《小极试鼻烟戏作》,见于氏撰《白华后稿四十卷》卷三十六,清嘉庆十五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48册,第693页。按:吴省钦对于烟草流行,以致“满座围高朋,十可醉八九”不予认可。即使鼻烟,他以为也是“小利害差大”,对众人嗜烟而毁茶废饮颇为不满,故吟诗而予以“弹纠”。详见上揭长诗《小极试鼻烟戏作》。

  (23)详见薛福成撰《庸庵笔记》卷三,清光绪丁酉(1897)刻本,《四库存目丛书》第1182册,第652页。按:周寿昌(1814—1884)撰《思益堂日札》亦录有查抄和珅府的“籍没单”一份,其中玉鼻烟壶只有24对。见《思益堂日札》卷四,清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1册,第403页。

  (24)李伯元撰《南亭笔记》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大东书局1919年石印本影印,1983年版,第9页。

  (25)查为仁《莲坡诗话三卷》卷下,清乾隆刻蔗塘外集本,见于《续修四库全书》第1701册,第145页。

  (26)王士禛撰《分甘余话》卷二“韩慕庐嗜烟”,《四库全书》子部第870册,第558页。

  (27)陈其元撰《庸闲斋笔记》卷五,中华书局杨璐点校本,1989年版,第112页-113页。

  (28)查为仁《莲坡诗话三卷》卷下,清乾隆刻蔗塘外集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01册,第145页。

  (29)徐以升撰《南陔堂诗集》卷六,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30)沈德潜撰《咏烟草》,见于氏撰《归愚诗钞余集》卷十,清乾隆刻本,辑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第528页。

  (31)袁枚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公历为1798年1月3日。详见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4页。

  (32)袁枚撰《随园诗话》卷九,清乾隆十四年刻本。按:袁氏本人似乎并不吸烟,亦无咏烟之涛。他在《犊外余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习俗移人,始于薰染,久之遂根于天性,甚至饮食男女,亦雷同附和,而胸无独得之见,深可怪也!烟草的是何味?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吾以为戕贼儿女之手足以取妍媚,犹之火化父母之骸骨以求福利也。悲夫!”(详见《随园全集》第4册,东方文学出版1936年版,第6页)从指摘严厉的语气可以推知上述结论。

  (33)诸锦撰《绛跗阁诗稿十一卷》卷十一,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按:此诗辑入陈琮《烟草谱》卷五,所引“高鸟聚密林,游鱼守潜渊”一句,《烟草谱》作“餐霞自有客,吐火宁无仙?”

  (34)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十二卷》卷一,清道光丙午年(1846)刻本。

  (35)翟灏撰《无不宜斋未定稿四卷》卷一,清乾隆刻本。

  (36)万光泰撰《柘坡居士集十二卷》卷八,清乾隆二十一年汪孟绢刻本。

  (37)袁枚曾记程晋芳(1718—1784)读万光泰五七言古体诗而拜服之事。详见袁枚撰《随园诗话》卷一,乾隆十四年刻本。按:程晋芳亦有咏烟诗:“渔洋才调接元虞,迟日闲寻主客图。沈叹宗风太牢落,凉花开遍淡巴姑。”收入氏撰《勉行堂诗集》卷七,清嘉庆二十三年邓廷桢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33册,第150页。

  (38)全祖望撰《万循初墓志铭》,收入氏撰《全祖望集》,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8页。

  (39)查礼撰《铜鼓书堂遗稿》卷二,清乾隆查淳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31册,第15页。

  (40)见厉鹗撰《樊谢山房集》卷九,《四库全书》集部第1328册,第140页。

  (41)王昶生于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二十二日,公历为1725年1月6日。详见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42)钱大昕撰《咏道中所见草木》第八首,见于氏撰《潜研堂诗集十卷》卷六,清嘉庆十一年刻本。按:著名诗人查慎行对于农村弃本业(农业)而逐贸易之现象也深表忧虑,曾赋诗《自汶上至济宁田间多种蓝及烟草》,诗曰:“本业抛农务,群情逐贸迁。刈蓝初用染,屑草半为烟。树艺非嘉种,膏腴等废田。家家坐艰食,那得屡丰年。”见于氏撰《敬业堂集》卷四十二,《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83册,上海涵芬楼景印原刊本。

  (43)详见陈琮《烟草谱》卷七,清嘉庆间刻本。

  (44)王昶撰《春融堂集》卷二十七,清嘉庆丁卯(1807)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37册,第544、640页。

  (45)董说撰《石马烟谣》,见于氏撰《丰草庵涛集十一卷》,《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3册,英印民国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第47页。

  (46)徐沁撰《香草吟传奇二卷·第二十四出“烟诫”》,辑入李渔撰《李渔全集》第18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47)徐沁撰《香草吟传奇二卷·第三十二出“丸散”》,辑入李渔撰《李渔全集》第18卷,第202页。按:李渔认为,此剧以“淡把姑”作结,堪称“妙不可言”。因为,烟草之迷诱众人,“有如夫妇两同床,胶还着漆,蜜里加糖。比名利一般,待开交依然欣往”(《香草吟传奇二卷·第三十二出“丸散”》)。点出追名逐利才是众人之贪嗔相,其害更有甚于烟草。

  (48)徐沁撰《香草吟传奇二卷·第二十四出“烟诫”》之李渔评点,辑入李渔撰《李渔全集》卷十八,第181页。

  (49)全祖望撰《淡巴菰赋》,见于《全祖望集》,朱铸禹汇校集注,第79页。

  (50)见于《全祖望集》,朱铸禹汇校集注,第2449页。

  (51)王元启撰《烟草小论》,见于氏撰《祗平居士集》卷一,清嘉庆十七年王尚绳恭寿堂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30册,第487页。

  (52)赵翼撰《吃烟戏咏》,见于氏撰《瓯北集》卷五十,清嘉庆壬申(1812)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47册,第179页。

  (53)施闰章撰《矩斋杂记二卷》卷上,清康熙乾隆间刻《施愚山全集》本,见于《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249页,第591页。

  (54)洪亮吉撰《七招》,见于氏撰《卷施阁集·文乙集卷二》,清光绪三年《洪北江全集》增修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67册,第372页。

  (55)黄之隽撰《堂集》卷二十四,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见于《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71册,第463页。

  (56)黄之隽撰《堂集续集》卷四,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见于《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71册,第777页。

  (57)方文撰《北游草》,辑入氏撰《涂山集》,清康熙二十八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400册,第156页。

  (58)此诗辑入邓之诚撰《清诗纪事初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39页。

  (59)详见皇甫枚撰《非烟传》,周广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唐代笔记小说》第二册,影印《说郛》清刻本,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60)尤侗撰《西堂小草》,辑入氏撰《尤太史西堂全集三种六十一卷附湘中草六卷》,清康熙间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29册,第435页。

  (61)可参看尤侗撰《西堂小草》。

  (62)江之兰撰《文房约一卷》,辑入《丛书集成新编》第6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第547页。

  (63)见于陈琮撰《烟草谱》卷三,清嘉庆间刻本。

  (64)见于陈琮撰《烟草谱》卷六,清嘉庆间刻本。

  (65)清陆耀撰《烟谱一卷》之“好尚”,《昭代丛书》世楷堂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117册,第484页。

  (66)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三家评本排印1988年版,第837页-838页。

  (67)李伯元撰《南亭笔记》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大东书局1919年石印本影印,1983年版,第1页。

  (68)见纪昀撰《纪晓岚文集》,第2册,孙致中等校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第162页。

  (69)同上,第371页。

  (70)张潮辑《虞初新志》卷十六,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按:此为张潮自述之故事,系于周亮工撰《因树屋书影》之后。

  (71)全祖望撰《淡巴菰赋》,见于《全祖望集》,朱铸禹汇校集注,第79页。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