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百家争鸣 > 正文
百家争鸣
梁建雄:让农二代吸毒者回归土地
2015-04-17 15:49:12 来自:中国禁毒报 作者:梁建雄 阅读量:1

  我在香港接触海洛因毒友多年,不用看政府统计数字也知道,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低下阶层,大部份年轻时都是住在政府的保障房,在品流复杂的贫民区出入,学习成绩一般很差或根本没机会受教育,即或部份曾经有健全家庭,但吸毒后也会失去家人支持,沦为小混混。大体而言,香港的毒友都有帮会和犯案背景,天天过着颠沛流离、偷鸡摸狗的生活,吸毒是他们生活的一部份,是‘发展’的其中一个‘可预计方向’。

  然而在中国大陆,部份故事却不一样。这几年我在广州也有督导一些负责禁毒工作的社工,从他们处理的个案,我知道本地吸毒者部份是富农二代,不少在吸毒多年后仍然与家人同住,得到照顾和保护,这一度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照我的经验而言,吸食海洛因的人就算原本的家世出身不差,吸毒多年之后始终会耗尽财富,而且家人见到毒友‘屡劝不戒’,大底都会失去耐性,令他们最终跌落社会底层,甚至流落街头。像这些富农二代毒友吸毒多年后仍然有家庭照顾生活无忧的,极为少见。

  对于辅导者而言,要协助这种‘幸福毒友’是比不容易更不容易。试想想,当你就算不工作都可以从家里每月拿到一万元零花钱,不论你多么颓废一厥不振,你父母都因为你是家中独子而不离不弃,每天你不用下田开工只要在家中翘起二郎腿便可以有吃有穿,就算你父母要你戒毒也只是因为担心海洛因太毒,要你有时喝喝美沙酮‘让身体休息一下’,这样的氛围下毒品对你而言是锦上添花、消磨时间、放松身心的奢侈品,你又如何会感到戒毒的必要性?以前干司法矫正戒毒辅导的前辈有一句智慧话:‘毒友只会在最黑暗的时候才想到要戒’,若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路可逃,多少人都不能劝服毒友面对生活戒除毒瘾。我过去便曾处理过一个个案,年青时是名校学生,后来更任职律师助理,最终因吸毒成为露宿者,父母兄姊不相往还多年,最终在四十二岁、吸了海洛因廿五年后才第一次戒毒。

  人的心态其实很奇怪,若要对生活有热情和渴求,日子就不能过得太安逸容易。众所周知,战时的社会,吸毒率和自杀率都是近乎零的,反而在经济好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选择吸毒和结束自己的生命。美国着名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说,当我们满足了衣食和安全等基本需求后,就会寻求‘爱与归属’和‘被尊重’等高层次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每每不容易得到,在追求的过程中会令人感到很多痛苦,于是就有人选择逃避。在吸食海洛因的毒友之中,很多其实就是生命战场的逃兵,他们赚不到爱和尊重,便用毒品来麻醉自己、令自己快乐,直至有一天在绝境反思、改过、往回正途走。

  本来,农民的生活非常单纯、快乐,耕种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每一天干的都是接地气的事,中国的精耕模式促进了农民间亲密的互助关系,家人和农友一起干活,一起对抗天然灾害,吃的是新鲜菜肉,谈的是儿孙福乐,这样的生活毒贩根本找不到门儿来搞乱。可是当经济起飞,农民可以透过出租土地来赚取金钱,那些农二代的每天就变得无所事事,他们无法像上一代般从劳动及和乡村生活,得到‘爱’、‘归属’和‘尊重’,于是只有用不劳而获的金钱,在苦农父母的愚昧保护下,购买海洛因麻醉自己渡日。

  市场经济发展,部份人富起来后不懂过好生活,当他们不用劳力都可以生活得不错时,空闲的时间和空闲的心就给毒品搞上了。香港一些自愿住院戒毒机构现在的服务模式,就是为戒毒朋友创造简单而需要劳动的乡村环境,让他们透过耕种和照顾动物拾回对生活的热情,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每天为简单的目标活下去,从而强大他们的内心,抵抗毒品的诱惑。中国的农富二代毒友,既然不适应不劳而获的生活,就应该回归到劳动的阶层,在湿润的土地上撒菜种插秧苗,不再做穷得只有钱、对生活没热情的行尸走肉,这样应该很容易就可以戒除海洛因毒瘾。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