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调查分析 > 正文
调查分析
毒贩花钱入所钓大客 戒毒所内毒品交易难遏
调查与分析
2007-10-10 06:39:02 来自:信息时报 胡非非 巢晓 吕永强 作者: 阅读量:1

  在国家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下,居然有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打着戒毒的幌子混入戒毒中心,采取隐蔽交易的方式贩卖毒品。信息时报记者深入自愿戒毒所,零距离接触自愿戒毒人员,搜集有关毒品交易的资料,倾听和见证瘾君子吸毒、戒毒全过程。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揭开戒毒所鲜为人知的故事。

  戒毒所住一晚涉嫌藏毒被赶出

  今年9月12日晚,林某在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刚住了一天就被赶出医院,据称院方在其房间内搜出了海洛因,他因藏毒被清除出去。此前的9月10日晚,林某到中心戒毒,据其称入院前接受了严格的检查,包括身体检查,以防止体内藏毒。但第二天下午,他被告知保安从其房间内搜出了毒品。对此,林某矢口否认,坚称是保安在栽赃陷害他。

  9月25日下午,记者在白云自愿戒毒中心见到了保安队长小周。林某指认当天是小周带人去搜他的房间并对他栽赃陷害。小周表现得很坦然,他说,9月10日林某在戒毒所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有病友反映他在病人之间串房,互留电话。这是戒毒中心严厉禁止的。中心怀疑林某频繁接触病人是准备贩毒,安排保安加强注意。

  9月11日下午,值勤保安巡逻经过林某的房间门口时,听到他在和病友通电话,说入院时藏着的一点毒品没被检查出来。保安怀疑林某在和病友进行毒品交易,马上进入房间查看。林某当时很紧张,赶紧挂断了电话。面对保安的质疑,林某坚决否认藏毒。因为其拒不承认携带毒品进戒毒所,保安在房间内进行搜索。

  当天负责毒品搜查的保安小刘告诉记者,当时他和3名女护理员一同进入林某的房间,最终在床头柜的台灯罩下找到了一个纸包,打开发现里面包着少量海洛因。保安将这些毒品拿到林某面前,但面对证据,他仍拒绝承认,还骂保安栽赃。保安提出要把林某交给公安机关,林表现得很紧张,主动提出办理出院手续。

  9月27日,白云自愿戒毒中心负责人——白云心理医院副院长张希范打开办公室一个紧锁的抽屉,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类似泥土颜色的颗粒。张称这就是当时从林某房间里搜出来的海洛因,因为纯度不足,所以颜色较深,不是通常的白色。塑料袋内的一张纸条标注:“毒品为海洛因,重量0.5克,保安周XX于9月12日上交。”

  心理专家:

  吸毒人群说话不可信

  “我跟吸毒人员打交道有10年了,以我的经验,吸毒人群说话不可信。”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心理科主任李凌说,林某坚持说保安小周打了他,他可以去验伤,做法医鉴定;认为戒毒所故意栽赃陷害他,可以找公安机关申诉。否则林某就是在说谎,想反咬一口。

  在杨勇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海洛因成瘾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述——“吸毒者的意志与行为:说谎、失信、狡辩等言行不一的表现是吸毒者非常显著的行为特征,他们在说谎时‘脸不变色心不跳’”。李凌说,吸毒者之所以说谎,是因为毒品对其大脑神经造成了严重破坏。

  林某说自己只进过戒毒所两次,但记者从戒毒所的电脑登记记录上查到,从2005年3月27日至2006年9月11日,林某曾8次进出戒毒所,住院时间最长不到两周,最短1天。

  白云心理医院张希范副院长说,他多次告诫医护人员要“盯死”林某。因为像林这样屡次进出戒毒所的非常罕见;并且他在住院期间频繁与病友接触,互留电话号码,这是医院严厉禁止的,怀疑他是以戒毒为名进戒毒所拉客户贩毒。

  张称,前几次因为找不到确凿证据,无法对林某进行处罚,但9月11日当保安从其房间内搜出毒品后,林仍死活不承认。而在保安提出报警后,林某突然要求出院,足见其狡猾老到。

  运毒VS查毒

  运毒方式

  ●藏匿于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包括手机、打火机、书籍、鞋底等

  ●将藏有毒品的口香糖粘在检查室外面的墙壁上,检查完毕后再取走

  ●藏于体内

  检查结果

  ●可有效阻止

  ●检查人员认真盯防,可有效阻止

  ●用棉签对男性进行肛门检查、女性进行阴道检查,但因缺乏精密仪器难以探测,也无法发现吞服进体内的毒品

  一根棉签难验体内藏毒

  与强制戒毒所不同,到自愿戒毒所戒毒的基本都是主动、自愿的,希望能够摆脱如附骨之蛆的毒瘾的折磨。但自愿戒毒所丝毫不敢放松对这些自愿戒毒人员包括陪护家属的检查——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中有多少人为了缓解痛苦携带毒品进来治疗,更不能排除会有毒贩乘虚而入贩毒。

  检查必须是严格的。把毒品阻止在戒毒所之外,就等于从源头上断绝了自愿戒毒人员复吸的可能性,至少在封闭的戒毒所内是这样。因此,凡是可能藏匿毒品的手机、打火机、书籍、鞋底等戒毒人员随身携带的一切物品,在进入中心之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

  在检查室工作的小任告诉记者,他到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工作两年多以来,已经多次从来戒毒的吸毒人员身上查获毒品。有的吸毒人员非常狡猾,在进入检查室之前将毒品藏在口香糖内,粘在外面的墙壁上,从检查室出来后再将口香糖取走。为了盯紧吸毒人员,不给他们一点可乘之机,检查室一般配备两名检查人员,从吸毒人员进入检查室之前就开始注意其一切举动。

  另外,越来越多的毒贩开始利用身体藏匿、运输毒品。但恰恰是这关键而重要的身体检查一关,却在自愿戒毒所内遭遇了尴尬。“很多自愿戒毒人员反对、抵触和排斥身体检查,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信任,甚至是对自尊的一种伤害。”白云自愿戒毒中心一名医生说,但戒毒所仍必须把这种让人反感的方式进行下去——干干净净进去,才可能干干净净出来。

  在自愿戒毒所内,目前所谓的身体检查,男性是肛门检查,女性是阴道检查,工具不过是一根小小的棉签,没有配备公安、海关部门使用高精度仪器。这就带来了直接问题:如果肛门或阴道携带毒品量极小,棉签很难试探出来;如果是直接吞服进体内,更无法查出。而在戒毒所单独的房间内,藏毒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把毒品从体内排出。

  白云自愿戒毒中心的医务人员怀疑,从林某房间里搜出的毒品很可能就是通过体内藏毒的方式带进来的。此类情况以前并非没有出现过。针对这种新型的运毒方式,院方也在考虑引进更先进的检测仪器,包括X光设备,这样可以省却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很多外地吸毒人员前来自愿戒毒,他们多是有钱人。图上这名来自山西的商人称自己花在吸毒上的钱超过了500万元。

  在查毒方面,戒毒所保安练就神奇的“第六感”。

  ●吃冬虫夏草、喝高级补品、叫酒楼送餐,此等戒毒者成了毒贩眼中的“大客户”

  ●毒贩以手机联络病友,通过银行转账达成交易,但因缺乏证据处罚往往不了了之

  为了避免出现社会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直接毒品交易,自愿戒毒所内禁止戒毒人员随身携带现金。但白云心理医院副院长张希范说,这依然无法阻止贩毒的发生。新型交易方式出现了:通过电话联系、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隐蔽交易。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毒贩打着自愿戒毒的幌子混进戒毒所,以谈生意或闲聊为名频繁与病友接触,交流吸毒经验,推销毒品。一旦达成购买意向即互留手机号码,出院后联系交易,或通过转账方式,当场达成交易,有的甚至通过马仔接收毒品,再伺机偷运进戒毒所。

  禁带现金不得“串门”

  为了杜绝隐蔽交易,戒毒中心与戒毒人员签定保证书,要求“不串病房”。张希范说,每一个新病人入院后,他都会反复叮嘱这一点,就是为了避免给毒贩可乘之机。医护、管理人员也不例外,除了正常工作,不能与病人有非正常接触。在他任职期间,曾有3名保安和1名心理医生因为与病人有非工作上的接触而被开除。

  医护人员和保安对病人的看管也极其严格,病人之间交头接耳、偷打电话、在厕所呆的时间过长、不吃戒毒药物等异常行为都应该引起警惕。

  在张希范看来,赢利性的自愿戒毒所更应严格管理,不但要坚决杜绝一切毒品,就连麻醉、精神药品都要严格看管、使用,因为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环节出错都可能酿成大祸。管理松懈的可怕后果是让病人家属失去信任,自毁名声。

  深谙吸毒人员对毒品的强烈依赖心理,毒贩不惜孤身涉险,混入自愿戒毒所贩卖毒品。有的甚至将戒毒人员毒瘾勾起使其无法忍受,然后直接带其办理出院手续外出吸毒。

  毒贩看中的是钱。据了解,到自愿戒毒所戒毒的很多都是有钱人,或为私营企业主,或为个体商户。他们吃冬虫夏草,喝高级补品,保养得极好。戒毒所里的饭菜很难满足他们的胃口,有人经常向外面的酒楼直接叫餐。在毒贩看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客户”,远比社会上每天花几十、上百元吸毒的烂仔出手阔绰得多。

  此外,毒贩还会利用戒毒人员渴求毒品的心理。戒毒人员,尤其是不熟悉本地“行情”的外地戒毒人员,他们在戒毒所里憋得太久了,会“饥不择食”地出高价购买任何可能到手的毒品。

  毒贩花钱入所钓“大客”

  自愿戒毒所门槛比较低,可以说,只要有钱就可以进来。管理人员不可能像警察一样调查、核实每名自愿戒毒人员的身份。戒毒人员也不答应这么做。张希范说,虽然戒毒中心规定自愿戒毒人员入院前要登记身份证,但这一规定遭到很大抵制,他们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填写的往往是假名。

  这就给了毒贩可乘之机。他们宁愿花费一笔不菲的住院费到戒毒所“赌”一把,只要能拉到一个“大客户”,投入的“成本”就微不足道了。重要的是,在这里贩毒远比在外面简单、安全、隐蔽得多,只要串串门留个电话就行了。即使被抓住,也伤不到皮毛。

  互留电话号码以待出院后进行毒品交易的隐蔽操作,在白云自愿戒毒中心每年都会发生十几起,大多由病人本人、其他病友或家属向院方举报。但戒毒所对此往往无可奈何,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毒品。处罚很简单,一般也就是警告,写保证书,再留电话、串门就赶出医院!对于有贩毒嫌疑的病人,戒毒所会将其列入“黑名单”,下次再来,拒绝接纳。在戒毒中心心理科主任李凌的电脑里,今年截至10月份,有22名来中心戒毒的吸毒人员被列入“黑名单”,其中3人有“重大贩毒嫌疑”。

  戒毒所也曾因此遭到过报复。疑似贩毒人员轻则恐吓,重则叫人来闹事。两年前的一天,当一名戒毒人员被白云戒毒中心怀疑贩毒而赶出医院后,曾有黑帮分子来叫嚣闹事,医院报警才解除困境。

  ■法律漏洞

  吸毒毒贩零包散运不易入罪

  将毒品分包拆装运送,每次都小于量刑数量,最多强制或劳教戒毒

  以贩养吸是目前贩毒的最大特征。让自愿戒毒所深感为难的是,对于那些有重大贩毒嫌疑人员的调查取证工作。“我们不是公安机关,法律没有赋予我们调查、审问的权利。”白云自愿戒毒中心心理科主任李凌无奈地说,对在自愿戒毒所内抓获的藏毒者,处罚上远不如在外面被警方抓获的毒贩那样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当其携带的毒品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量刑数量时,“送交到派出所,如果对方一口咬定毒品是供自己吸食,并且验尿属阳性,就只能送去强制或劳教戒毒,有的可能以极轻的方式处理,警告教育一下当场放掉。”

  张希范说,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狡猾的贩毒分子目前普遍采用“零包散运”的方式,将毒品分包拆装携带、运送,只要重量不“达标”,治罪就比较困难。

  通过院外人员试图将毒品送进戒毒所的情况每年大约发生三四起,但无一例外都会被保安连人带货抓获。

  不光是自愿戒毒所,取证问题也是律师和法学专家所担忧的。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李永华律师说,《刑法》第347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贩毒是一种犯罪行为,而吸毒则不是。尤其是当携带毒品人员本身又是一名吸毒者时,证据的采集决定处罚的结果,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聂立泽也有同感,他说,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是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但相同的数量如果是吸毒,处罚则要轻得多,一般就是强制或劳教戒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可以“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显然,在暴利面前,这样的处罚是不足以对贩毒分子形成威慑力的。

  然而,一包不足以定罪的毒品在戒毒所内引起的结果却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张希范说,林某房间里搜出的那包仅0.5克、纯度较低的海洛因,在外面以极低的价格就能买到,但在“物以稀为贵”的戒毒所内,价格就能翻几番。更可怕的是会让复吸现象死灰复燃,使戒毒人员前面接受的有效治疗全部付诸东流。

  小花园成了毒品交易点

  白云自愿戒毒中心设立了“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以奖励那些搜得毒品和冒着生命危险抓获毒贩的保安。此外,戒毒中心每年还会评选一个“缉毒英雄”。保安队长小周告诉记者,今年他已经立了两次“三等功”。两年来,中心近30名保安几乎每个人都立过功,最多一次曾搜获约3克海洛因。

  对于自愿戒毒所的保安来说,他们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绷紧神经全力盯紧每一个病人,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毒品蒙混过关,进入病区。现在的毒贩太狡猾了,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铤而走险。小周和他的同事们不但要看紧病区里的戒毒人员,防止他们频繁串房进行隐蔽交易;还要盯住外面进来的可疑人员,防止他们将毒品藏到病人散步的花园里。

  长期与吸毒人员打交道经验,使小周和他的同事们都产生了神奇的“第六感”,或说是“职业敏感”。小周说,如果某一天发现病区里有些病人频繁串房,互留电话号码,就肯定有问题。保安们要学会察言观色,抓准吸毒人员的心理弱点,果断出击,一般都能查出问题。

  白云自愿戒毒中心住院大楼后面有一个小花园,四周拉着高高的铁网。这里本是供病人散步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却成了毒贩交易毒品的地方。他们与病区里的戒毒人员谈好交易后,将毒品偷偷藏在花园紧贴铁网的灌木丛里,买主到花园散步时悄悄将毒品取走。

  李凌也曾在花园里找到过毒品。去年三四月份的一天早上,李凌很早就到医院上班,途经花园时,突然感觉有个东西在眼前晃了一下。他蹲下身子耐心寻找,终于在一株灌木下面发现了一个塑料胶缠绕的小包,打开发现里面是1克多的海洛因。

  为了防止这类交易,每天在花园开放之前,保安都要翻遍花园的一草一木,检查确认无毒品藏匿后才允许病人进入。去年9月的一次搜索让保安们记忆犹新。那天,中心获悉有毒贩将毒品藏在花园内,医生和保安当即进入搜找,但挖地三尺也没有发现毒品的影子。最后,一名心理医生从地上一个被践踏得污秽不堪的口香糖里找出了毒品,3克海洛因。

  毒品交易方式

  毒贩打着自愿戒毒的幌子混进戒毒所,以谈生意或闲聊为名频繁与病友接触,交流吸毒经验,推销毒品。一旦达成购买意向——

  ●互留手机号码,出院后联系交易

  ●通过转账方式,当场达成交易

  ●通过马仔接收毒品,再伺机偷运进戒毒所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