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禁毒社工 > 正文
禁毒社工
吸毒“临检”后的情绪疏导和认知矫正
2021-05-13 22:58:53 来自:中国禁毒报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服务对象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来到社工这里,情绪的背后是他们遭遇到了突然性药物滥用临时检测,俗称为“临检”或者“飞检”。作为禁毒社工,处理服务对象“临检”后带来的情绪和困境也是工作中常见的事务。而对于“临检”后问题的处置,对社工而言有时不亚于一次综合性的专业能力考核。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社工该怎么办?
  
  第一,及时疏导情绪。在情绪控制下的人是无法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情绪下的沟通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当服务对象带着强烈的情绪来到社工面前,社工需要先处理好他们的情绪问题才能进一步开展工作。在社会工作中,共情是重要的工作技巧,“人在情境中”是心理学上共情的重要基础。社工要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到服务对象当时的情境中,去读懂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带来的焦虑、担忧等等。并且对他们为重新融入社会所付出的努力给予积极肯定。同时,还可以把“临检”概念做泛化处理,让他们知道“临检”针对的不仅仅是他们这个特定群体,而是每个公民。或许他们需要配合的是药物检测,而别的群体需要配合的是其他问题。
  
  第二,协同评估影响。在服务对象情绪平复,社工感觉能够有效沟通后,需要与服务对象一起评估“临检”对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社工需要把服务对象“临检”时的遭遇尽可能地全景式还原,了解事情的每个细节,包括在什么情境下遭遇“临检”、身边还有哪些人、这些人的看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等,尽可能地细致分析讨论。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在了解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再次疏导。
  
  第三,探讨解决方案。遭遇“临检”后,每个服务对象的情绪背后都会隐藏着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有的可能仅仅是需要情绪宣泄,有的则会担心失业,有的担心隐私被家人知晓,有的害怕给子女带来不良影响……社工也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通过专业能力协同他们一起来处理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告知社工不是万能的,对于自己能力不能及之处也要及时告知服务对象,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处理问题中,社工尽可能为服务对象多准备几套方案,使他们感觉到社工能够有更多的能力来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
  
  第四,提升应对技巧。在大数据时代,服务对象这种特定群体相对遭遇“临检”的概率可能较常人要大一些,对生活的影响或许也会严重一点。社工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普及一些应对的方式。首先是尽可能远离原来“毒友”圈子,否则可能会增加“临检”的概率。其次,要告知服务对象遇到“临检”,千万不可以情绪化对抗,这样可能会使影响扩大化,对他们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再次,外出旅游公务,尽可能与知根知底的人一起游玩或住宿。若与不知根底的人同行,可单独先到当地派出所登记说明一下,提前配合公安可能采取的“临检”行为。另外,感知到“临检”前的一刻,可自己主动迎向执法人员,告知自己目前的处境,表示自己的配合意愿,提醒他们采取更合适的方式,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影响。有时,也可提请“临检”人员拨打自己社工的电话,让社工提供自己目前的情况给予他们参考。
  
  第五,开展认知矫正。遭遇“临检”,当然会带来不好的感受。有的人会认为这是社会歧视,抱怨自己过去的行为也得到了相应法律处罚,却还要遭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可能会有对社会的怨怼情绪心理。社工首先要告知服务对象,配合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临检”可以分很多种类,并不是特意针对哪个群体。“临检”是在不确定的时间、不确定的地点,对不确定的人采取的公务行为。比如说,有时社工在外面也会被要求出示身份证进行检查等。其次,进行角色换位。假设服务对象是执法人员,会如何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其实也是把一种对立关系转化为伙伴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服务对象的“被针对”心理。再次,教会服务对象先学会接纳自己的过去,才能真正懂得去面对,转危机为转机,也许困境也是破局的起点。比如说,可能自己一直在回避让孩子知晓自己的涉毒行为,心里始终惊恐不安。现在被孩子知道了,或许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而自己也不用再在孩子面前躲躲闪闪,回避过去。
  
  第六,持续跟踪辅导。对于服务对象“临检”后可能会陷入的各种危机,社工需要进行持续关注、介入和辅导。了解之前确定的方案具体落实情况、在执行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社工提供怎样的服务、如何根据形势进一步对方案做改进等等。社工持续跟踪做好阶段性评估,直到服务对象能够独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静安工作站)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