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人物访谈 > 正文
人物访谈
刘志民访谈:吸毒、戒毒相关问题
2010-03-12 09:17:16 来自:中国网 作者:本站 阅读量:1

  对此,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主席HamidGhodse教授曾经指出“名人吸毒会给青少年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甚至破坏了政府部门为减少和预防吸毒做出的努力。”在此,衷心希望明星或名人们自重自爱、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一言一行都要考虑社会影响及其所带来的后果,不要因为你们的言行向社会,向青少年传达错误的信息。

  十一、有什么办法,可以分辨出放在饮料里的毒品?

  刘志民:通过口服滥用毒品是典型的一种新型毒品滥用方式,在西方国家主要发生在一些夜总会、“哮咆舞会”等娱乐场所中,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动向。它通常是将可溶于水(或其它软饮料,包括啤酒)的一些毒品溶解在水中,通过口腔摄入并由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作用。其危害性在于:1.由于毒品的成分、纯度和含量的不同,可以造成机体中毒反应的许多不确定性,例如不同种类毒品通过口服方式造成不同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以及所投毒品的不同种类造成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中毒反应;2.由于毒品投药递剂量随意性很大,因此很容易发生过量中毒;3.这种毒品滥用方式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很快(药片大约15-30分钟;而液体则更快一些),这样一旦出现中毒反应时,多数毒品已经进入血液循环,特别是空腹时吸收速度更快,造成抢救的困难;4.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人不备偷偷将毒品放入他人饮料中,诱骗其滥用,并乘机实施不法行为(如麻醉抢劫等),除对被害人造成严重身心损害外,并对社会治安和群众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必须依法严厉打击。那么,日常活动中是否能够分辨出放在饮料中的毒品呢?我们说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关键是应有防范意识。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某些特殊场所(如娱乐和火车等公共场所),应警觉其他人特别是不熟悉的人递送的饮料,最好不喝、谢绝已开盖的饮料。

  (2)如果发现饮料可疑,例如出现混浊、颜色变化、味道改变时不要饮用。但是有些物质很容易溶解在水或饮料中,用肉眼很难辨别判断,但只要是怀疑,最好的防范办法是不喝或另换新的饮料。

  十二、毒品一直是危害人类最深的东西,一旦染上就无法自拔。中国禁毒也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有没有研究出可以彻底将毒瘾戒掉的办法,如果有的话请帮助我!

  刘志民:从医学角度说,吸毒成瘾是一种具有高复发倾向的脑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戒掉毒瘾的医学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戒毒办法。俗话说,“毒难戒,毒能戒”。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己经总结出了一些戒毒康复和防止复吸的有效办法。由于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引起心理和行为障碍,仅仅通过自身努力或医学治疗难以彻底戒断或容易复吸,因此在借助于医学、药物方法戒毒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社会帮教。根据有关规定,包括对吸/戒毒人员进行脱毒治疗,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必要的戒毒后的社区康复和管理。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医学治疗还是强制措施,都是对吸毒成瘾者的一种挽救,希望他们能够借助于医学、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当然,重要的还有本人戒毒的决心和配合,完成戒毒、康复的过程,重新回归社会。

  对于一时难以彻底戒毒或反复复吸的海洛因成瘾者来说,可以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础上参加当地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每天坚持服用美沙酮继续进行治疗,同时积极进行身心康复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各地政府和禁毒部门对吸戒毒人员采取了许多综合帮教措施,提高了操守率,减少了复吸,许多戒毒人员成功地重新回归社会。在这里我们也衷心希望你戒毒成功!

  十三、吸毒人员戒毒后重新步入社会,其中会不会存在一些歧视?如果有,是否有相关的政策制度来保证他们的权益?

  刘志民: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同时也是病人和受害者。基于这样的基本定位,我国对吸毒人员采取的是治疗、教育和挽救的政策,而最终目的是希望他们戒毒康复并重返社会。但客观地说,由于种种原因,吸毒人员戒毒后重新步入社会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包括社会歧视问题。为保障戒毒人员的社会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国家有法律保障戒毒人员不受歧视的社会权益,同时,社会特别是基层社区、乡镇组织、相关单位和群众应对戒毒人员采取帮助、支持和包容的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戒毒人员,并协助解决他们的一些具体困难。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帮助、支持和温暖,有助于保持操守;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不稳定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

  十四、我国现有的吸毒人群中,那个年龄段的人最多?他们是如何染上毒瘾的?

  刘志民:青少年是药物滥用的高危和高发人群。造成初始吸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特点,如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社会经验比较少,易受到同辈群体(同学、朋友)的影响,容易义气、感情用事,易冲动,这些特点加之不良交友、交往和对毒品错误的认知,都是滥用药物的高危因素。目前我国的吸毒人群大致上分化为以海洛因为主的阿片类滥用群体和以冰毒、K粉毒品滥用为主的新型毒品滥用群体。从我们调查和监测情况看,前者年龄偏大,后者多为青少年。鉴于我国对禁毒工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态势,减少了社会上毒品海洛因的可获得性,特别是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以来,有效地扼制了阿片类毒品蔓延势头。从全国整体情况看,新滋生的海洛因吸毒者逐年减少,目前的海洛因成瘾者多数是若干年前染毒成瘾的,这是海洛因滥用群体年龄偏大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目前一些地区新型毒品流行蔓延很快,滥用者以青少年为主,因此新滋生的新型毒品滥用人员年龄比较年轻。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