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专题列表 > 新型毒品集中教育 > 正文
新型毒品集中教育
新型毒品,隐藏着的巨大危机
2010-07-05 20:16:14 来自:上海法治报 作者:徐荔 阅读量:1

  这是几年前发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艾滋病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国美和一位男性海洛因依赖者之间的对话。从这段话中不难发现,在那时, “冰毒”之类的新型毒品就慢慢显示出了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 “均分天下”的趋势。实际上,隐藏在这种危险趋势下的是另一个更可怕的危机——艾滋病病毒的传染。禁毒防艾,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所有人的重视和行动。

  我国艾滋病源自吸毒人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目前已为许多国民逐渐了解。这种能导致人体免疫缺陷的病毒一经被感染便可终生隐匿于人体,它能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而导致全身器官组织被侵袭,最后死于各种严重感染。

  今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仍然是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标题是 “权益,责任,落实”。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发现于1985年。患者是一位来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在来中国前就已经感染艾滋病。在此后几年,病例报告也均为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直到1989年,云南省首次从德宏州瑞丽市一下发现了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据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艾滋病最初的源头就源自这146人。并且,这批感染者都是吸毒人群。

  从1989年到2006年的17年间,仅仅德宏州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就飙升到约2万,达到总人口的近2%。这个时候,感染涉及到的人群已经有工人、农民、干部、警察、教师……

  放眼全国,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4.8万人。

  而到去年10月31日为止,上海共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47例,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59.2%),且性传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其次为静脉注射吸毒、经血液传播。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它的传播途径也由一直由占据首位的静脉注射吸毒转为了更为隐秘和私人的性传播。有人认为,无论如何,这项变化至少说明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不再密切,只要选择其他方式吸毒,不使用静脉注射就不会感染艾滋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新型毒品日益成为吸毒者新宠儿的当下,吸毒更成了感染艾滋病的助推器。

  共用注射器导致血液感染

  2003年之前,我国艾滋病与吸毒的关系一直相当密切,多年来的统计数据都显示,艾滋病感染途径中,静脉注射吸毒一直占据主要原因。也许有人会问,艾滋病只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传播途径,和静脉注射吸毒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静脉注射吸毒是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行为,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对艾滋病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

  吸毒者常会凑在一起共用同一个注射器吸毒,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共用针筒的危害性,也出于这一种做贼心虚的心理,害怕被警察发现而不敢买、不敢带针筒,只能用别人的针筒。而且,一般药店规定不允许出售注射器,这就为吸毒者购买注射器带来了难度。一旦毒瘾发作,没有注射器或者来不及找注射器的他们就会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只注射器吸毒。

  可是,假使他们其中有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并把病毒传染给其他吸毒者。吸毒者为了尽量用完针管内的残留的毒品,常把自己的血液回抽到针管中,并反复冲洗,从而使管壁吸附了血液。假若其他人再次使用该注射器而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就很容易被感染。

  一旦病毒进入这样一个高频率共用针头或注射器的群组,艾滋病病毒便可能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出现爆发。虽然经口吸毒不传播艾滋病,但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随着对毒品需求量的增大以及手头的钱越来越少,会渐渐发展为静脉注射吸毒。

  但是,从2003年以后,性接触传染艾滋病的比例上升,到2007年,性接触首次超过静脉注射吸毒,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首要途径。但这并不说明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正在逐渐减弱。上海社会科学院艾滋病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国美就对此感到忧虑,因为在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比例逐渐减少的背后,是新型毒品的肆行。

  隐藏在“冰”里的巨大危机

  “总有人以为只要不用不洁注射器吸毒就不会因为血液感染而染上艾滋病,吸毒就不会和艾滋病扯上关系,但是从现实来看,完全不是这样。”谈到吸毒和艾滋病的关系,这位研究了20年艾滋病社会问题的女学者有些无奈,有些急迫。在夏国美看来,在新型毒品逐渐代替传统毒品被更多人吸食的今天,不仅静脉注射吸毒的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型毒品带来的新问题更助长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夏国美介绍,冰毒、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海洛因属于麻醉类毒品,因此相比之下,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在该人群中并不显著。但是以往对于毒品和艾滋病风险行为关系的这种经验认识,在新型毒品出现并流行以后已经不再适用。因为新型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会产生兴奋、致幻、抑制等效果。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超过50%的人都表示自己 ‘溜冰’后会有兴奋感、发泄欲和性冲动,会通过性行为来 ‘散冰’。”夏国美说, “在这种情况下,新型毒品的使用者会发展出复杂的性伴网络,而毒品刺激所产生的病态式兴奋,则使得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清醒的头脑想到要使用安全套,这就对艾滋病的传播形成了推波助澜。”

  与这些吸毒者发生性行为的对象不少都是商业性交易女性。据夏国美的了解,这些女性大都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和健康保护意识,能自觉去做艾滋病检测的也只占极少部分。换句话说,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男性吸毒者嫖娼,就很可能会把病毒传给她们,并使她们成为传播艾滋病的桥梁人群,在知情或不知情中将病毒传染给更多的嫖客,再由嫖客传染给其配偶。如果女方正处于妊娠期,则很可能把病毒带给胎儿。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