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议论风生 > 正文
议论风生
吸毒活动的规律特点和禁吸戒毒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禁毒戒毒言论
2009-05-21 08:21:23 来自:陈加胜 作者: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阅读量:1

  实践证明,禁吸戒毒工作是整个禁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若能解决好毒品的消费市场问题,其他制毒、贩毒、种毒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当前吸毒人群仍呈持续上升之势的客观现实,直接破着坏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认清当前的毒情形势,与时俱进,力争在禁吸戒毒工作上有所新的突破和创新。笔者根据本人十几年禁毒工作实践,现就这个课题作一初浅探讨,供同仁们参考。

  一、吸毒活动的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省吸毒活动规律特点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吸毒人数呈上升蔓延趋势,局部地区已形成了毒品的消费市场。80年代中期,我省吸毒问题还只是局部地区的个别人的行为,但进入90年代后期蔓延发展很快。一是在册人数逐年递增,从1997年1479人到今年一季度8132人;二是分布区域扩大,8132名在册吸毒人员,分布在84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80%;三是局部地区已形成了毒品的消费市场。我省在册吸毒人员百人以上的县(市区)18个;蚌埠市已达2508人,其东、中、西3个区分别为580人、585人、988人;临泉县有个镇就有500多人。

  (二)吸毒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对毒品的无知、好奇心理最易受害。全省8132名在册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占78%,其中16岁以下35人。吸毒人员走上吸毒道路的主客观原因错综复杂,出于好奇、为寻求刺激、受亲友吸毒影响、被人诱骗和被人逼迫、人生受挫折后破罐破摔、因治病而上瘾等等,其中出于好奇或被人引诱的人占58%。我省禁毒办曾在3所中专学校发出调查问卷,244人中201人对毒品持有好奇心,有31人直言愿意尝试一口。

  (三)毒品的种类增多,吸毒方式由烫吸趋向注射,摇头丸类新型毒品走俏的情况日趋严峻。我省80年代吸食毒品主要是鸦片,后来逐步转向来之境外的4号海洛因和本省土制的3号海洛因(黄皮),据去年我省各戒毒场所统计,海洛因吸毒者仍占93%。此外,还逐步发现可待因、甲喹酮、度冷丁、盐酸二氢埃托啡、安纳咖、三唑仑、摇头丸、K粉等毒品;从吸毒方式上看,90年代我省几乎都是烫吸,后逐步发展到注射,去年我省各强制戒毒所收戒的人员中,注射吸毒的占36.53%;各自愿戒毒所收戒的人员中,注射吸毒的占47.33%;近两年来,苯丙胺类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登陆我省且蔓延很快,就省会合肥来说,2000年首次查获1.5粒摇头丸后,2001年缴获364粒,2002年一案就缴获2245粒,还查出115粒“一粒砂”(又称黑芝麻)。目前,我省合肥、马鞍山、芜湖、蚌埠、淮南、安庆等城市迪厅、舞厅都出现吸食摇头丸、K粉的案件。

  (四)海洛因等毒品的特性,促使老一批吸毒人员走上 “以贩养吸”的道路,导致毒品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众所周知,目前的戒毒场所只能解决“生理依赖”的戒断症状,而“心理依赖”性很难根治,故吸毒者出所后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实际上那5%称为已戒断毒瘾的人员,坚持三年后在不久的将来仍要复吸,因而“上瘾了就是一辈子的事”的话不为夸张。况且我国吸毒者又多是青少年,这些人生命不息吸毒不止,这些消费市场的客观存在,刺激着毒品的生产。由于毒品价格昂贵,再有钱的富翁,要不了几年就会耗尽全部家产后,大多走上“以贩养吸”的道路,我省近两年查获的贩毒分子多是些早一批的吸毒人员。马鞍山市“以贩养吸”的毒贩占全部毒贩98%,合肥占85%,芜湖占84%。宿州市甬桥区2001年侦查打掉的一个贩毒团伙,26名毒贩中25名是吸毒人员,占96%。可见,吸毒人数的增多,又逐步酿成毒贩,他(她)们又得开辟新的吸毒人群,导致毒品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

  (五)吸毒成瘾人员精神、心理变态,自控能力丧失,行为不计后果,成为一个地区社会治安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破坏扰乱了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其行为表现为强迫性使用毒品、强烈觅毒品,并以此为生活、生命的唯一目标。他(她)们为了获得毒品可以放弃社会、家庭责任感,放弃个人前途、健康、人的尊严和道德,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伦理准则和是非标准,同吸毒前判若两人。因而不论是男女老少还是贵贱贫富,不论是多么有名望的名人、研究生、博士生,一旦染上毒瘾,都将成为一个让人诅咒的恶魔,他(她)们为搞钱吸毒,连家人和亲朋好友的财物都去骗去偷去抢,搅得家无宁日,吸毒人员坑、蒙、拐、骗、抢的案例,杀害自己的亲爹娘、在社会上抢劫杀人等案例举不胜举。他(她)们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治安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这些人往往又是青年时期开始吸毒,从健康到多病缠身,患上了爱滋病等传染病又危及家人和社会,拖至中年时期大多死亡,将上老下小的家人遗向了社会、推给了政府。

  二、当前禁吸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近些年来,各地在禁吸戒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戒毒所只能戒除生理瘾,因期限短,出所后复吸率太高。实际工作中,大多收不到钱,一些戒毒所因向政府要不到款,10多天就放人,自愿戒毒所不少半月内就赶人。这些生理上刚脱瘾的人员回到家,因家徒四壁、无重新生活条件,到家就去吸毒、破罐破摔。

  (二)社会帮教措施难落实、徒形式,大多吸毒人员外出打工而失控,重点人口列管名存实亡。要求政府拨款、组织开展“四位一体”的帮教措施,实际上很多地方都落实不了。笔者曾暗访过号称帮教措施人人到位的某个社区,其实很多人不在家,根本就找不到。个别地方索性通过“严打”将辖区数百名吸毒人员轰出家乡。

  (三)新型毒品成为青少年时尚、亚文化,在校学生吸毒蔓延速度快。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至2000年登陆我省某市始,随即6个市频频查破这类案件,大多是青少年在歌舞娱乐场所消费。某市委办公室主任曾直接打电话给笔者,反映个别学校的在校学生,为“解乏、提神、增强智力”而吸食三唑仑、安定等精神药品的情况较严重,且盲目性很大,互相感染、传播蔓延的速度很快。为此,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三唑仑、安定等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力度。

  (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不太适应禁毒工作的开展。一是戒毒场所规定的戒毒期限太短,解决不了戒毒康复问题;二是尿检不能作为认定吸毒的依据(吸毒者多拒认吸毒),且尿检试剂盒单一化,吗啡类的测不出摇头丸类吸毒者;三是公安强制戒毒所划归监管部门,关系不顺。

  (五)禁毒办职能弱,公安一家在动,齐抓共管格局没形成。各级禁毒委办公室都放在公安机关,均由公安副局长兼职,使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多压到公安一家头上,导致很多禁毒工作流于形式。

  三、禁吸戒毒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禁吸戒毒工作,还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摸清吸毒人员底数,建立基础台帐,纳入管控视线,使禁吸戒毒工作有的放矢。首先要以市、县为单位,政府拨款,并协调各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下决心将辖区吸毒人员等毒情底数摸清,再建立和逐步完善对吸毒人员的调查登记、监测评估制度,准确掌握各类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增强禁吸戒毒工作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派出所牵头、居(村)委会、社区医疗机构相互配合的日常摸排吸毒人员的工作机制,做到及时发现、登记、列管。

  (二)将吸毒人员收戒看管起来,达到社会面基本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使制毒、贩毒、种毒等失去市场。各地在摸清吸毒人员底数后,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组织开展全省、全市性的集中收戒行动,现有戒毒所做到满员收戒,无戒毒所的地方由政府拨款、开办临时戒毒场所,力争将辖区内吸毒人员全部收戒看管起来,使毒品问题失去生存的土壤。

  (三)戒毒工作要重视心理康复环节,创办戒毒康复农场,使吸毒人员能脱离吸毒环境、有个生活就业的场所,以达到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断巩固率之目的。尤其是公安强制戒毒所,要适应当前禁毒斗争的实际需要,要扩容改造、探索强戒与劳动康复模式、创办戒毒康复农场,真正将吸毒人员都能纳入我们的视线、管理起来。

  (四)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资禁吸戒毒新举措的组织实施。一是修改《强制戒毒办法》,以便创办戒毒康复农场;二是出台《尿样检测办法》,以便吸毒人员的认定工作;三是科学定位吸毒人员,以便投入戒毒康复农场和开展社会帮教工作;四是戒毒场所统归禁毒部门管理;五是出台对摇头丸类新型毒品的主要成分、定罪量刑标准等司法解释。

  (五)加大缉毒力度,堵截外地毒品流入,搜清销毁辖区内毒品,强化管制药品、化学品管控工作,减少毒品危害。一是公安机关要加大缉毒工作力度;二是对管制药品、化学品,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禁毒工作需要、以行业监管为基础、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同时注意不法分子利用列管以外的易制毒化学品制毒的情况,及时补充列管范围。

  (六)突出重点地开展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唤起全民禁毒意识,筑起人民禁毒的铁墙,减少新的涉毒人员的滋生。要以青少年、在校学生、高危人群为重点,全方位地、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宣传部门要纳入宣传工作总体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广电、新闻出版、教育、文化、卫生、司法、公安、共青妇等各尽其责,“两台一报”等要留重要时段、版面,再结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公益宣传,建立新闻发言人和毒情公布制度等等。在方式、内容上要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有条件的可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园地等等,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七)利用社会资源,多种措施齐头并进,推动禁吸戒毒工作社会化,共创稳定的社会环境。一要探索多元化戒毒康复摸式;二要利用社会医疗资源、规范发展自愿戒毒所工作;三要稳步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四要探索对爱滋病及其他特殊吸毒群体的戒毒治疗方法;五要总结完善社会帮教工作模式。

  (八)发挥禁毒办职能作用,尽快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下齐抓共管格局,大力推进创建无毒社区活动,注重对毒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一要实行各级禁毒委办事机构的实体化建设,在公安内部成立专门机构,划拨专项编制,担负禁毒办日常工作;二要健全禁毒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尽快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禁毒工作格局;三要强化创建“无毒社区”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禁毒工作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