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民警文苑 > 正文
民警文苑
周晨:戒毒工作助我成长
2010-05-27 20:57:55 来自: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周晨 阅读量:1

  “嘿,兄弟,去哪工作?

  “省戒毒劳教所!”

  “哦……”

  “……”

  这是我在警校毕业的时候和同学的一段对话,他茫然、我忐忑。

  我对于禁毒的了解,可以从十五六年前收看的电影《林则徐》和纪录片《中华之剑》的时候开始算起,我认识到毒品是一种致人于死地的物体,会让人失去理智、人格扭曲、变得贪婪堕落,使得社会存在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使成千上万的家庭支离破碎,认为从事禁毒工作往往也是与腥风血雨和刀光剑影相伴的,这是一份崇高而又艰苦的工作。可是在那以前,我始终没有去设想过我会成为一名和吸毒者打交道的戒毒警察。也许无知会带给人恐惧,就是在这样一种忐忐忑忑地心情之下,我的人生轨迹悄无声息地拐向了这个在常人看来特殊而又神秘的职业。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戒毒所里工作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之后,原先那些比较感性的认识被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取代,以为是冷冰冰地工作,却在细微处让我体会到温暖。虽不曾感受倚天拔剑的豪情,却能体会润物细无声的魅力,这份工作可以算得上是在助人的一份工作了,同时对于我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这印证了“助人自助”的思想。可以举几个例子:

  记得有一次,我外出办事,走在街上有人在边上叫了声“周队长!”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以前在我中队里接受劳动教养的人员罗某,交谈之后了解到,原来他与人合伙租下了附近的一个店铺,准备开一间餐馆,现在正在装修。看着他一脸兴奋地向我描述着他对将来的设想,我感到一股热流涌上我的脑门,不禁回想起那时候还在戒毒所里的时候,他刚刚到中队里,整日无精打采,对于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指向失望和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是个“二进宫”,已经是个废人了。那个时候我刚好学习了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判断他是一个因为有一次戒毒失败的现实生活事件刺激导致产生的心理问题,其根本是存在“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我运用了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并且结合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过去的生活和成长的经历,一起交流对于人生的看法,对一些问题展开辩论,使他逐渐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会接纳自己,之后一直到他解除劳动教养离开戒毒所的日子里,他是在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中度过的。看着他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样子,我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的努力对于他来说是有所帮助的,而对我自己何尝也不是一种帮助呢?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试想一下,假如他的这声“周队长”在入所队的人群中叫我,我将会怎样的一种心情?

  还有一件事对我来说印象挺深,有一次安排戒毒人员打亲情电话,戒毒人员潘某对着电话又哭又喊,情绪非常激动,后来经过谈话了解到,他的妻子提出了离婚。在戒毒场所离婚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后来我了解到,潘某的亲人在一场火灾中都不幸遇难,就只有他和他的妻子相依为命,所以妻子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之后他的情绪由焦虑转向低落,言语和行动都明显减少,不太与他人交流,日常的学习和劳动中效率也明显下降。我意识到如果任由潘某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为此我多次和他谈心,从发掘浅层的负性自动思维入手,挖掘深层的错误观念,并且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逐步纠正过来。另外让他通过书信和亲情电话等手段与妻子沟通,表达他内心对于她的愧疚和自责,以及她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最关键之处是自己对于吸毒造成的家庭的损害有了切肤之痛的体会,通过他这些积极的行为,改变他原先消极的认知,并且通过谈话教育进一步巩固他新形成的积极的认知过程。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妻子也不是真的不再爱他,只是对他“怒其不争”,她对于他的改变是能够体会的,最后愿意再给他一个机会。潘某的例子,让我体会到这世上依然存在质朴的爱情,包含着希望和承诺,使人依然拥有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另外一件令我记忆深刻的事是大约在三年前,有一个戒毒人员关某来到中队里,入队没有多久,就多次发生争吵打架等违纪行为,富有攻击性和盲动性,人际关系不良。经过多次艰难的谈话,了解了他其实有一个很可怜的成长经历:他年纪不大,只有21岁,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母亲早年离世,唯一相依为命的姐姐因为吸毒注射过量也离开了人世。随着姑姑在新疆生活了几年,不久一个人跑出来开始了漂泊流浪生活,因为经历坎坷,使他拥有一套边缘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我知道要改变他的认知和行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想不可以因为困难就放弃他,不去帮助他,于是我和关某就在进步与倒退之间反反复复,好像就在进行一场耐心和毅力的博弈,在他多次“旧病复发”的状况面前,有同事也好心劝我不要再和自己较劲了,我几度也想放弃,可是又不甘心,继续和进行这场博弈,也许是关某自己有了某种领悟,有一天跑过来说:“队长,我也不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你对我的好,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向你保证,只要我在这里面一天,我一定克制自己,少给你添麻烦。”随后的日子里,他真得克制了自己,有人说我成功了,但是在我看来我不敢妄谈什么成功,因为我无法确定,在他内心深处人格层面有怎么样的改变,那种成型于年少时期的不良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真的会因为我的一种坚持而取得转变?但是有一点我是相信的,只要这个人是一个正常的人,我对他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是会在他内心深处留下一点积极痕迹,这对他是有帮助的。

  戒毒人员身上有很多令人深恶痛绝的不良品质,但是绝大多数良心并没有完全泯灭,他们同样有羞耻负罪感,同样需要体会尊严和信任。你对他们报以真诚,他们也能做出相应的情感和情绪反应。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戒毒人员就好像是在躲避瘟疫一样,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戒毒所俨然成为他们有所依托的一块净土。但是我知道戒毒人员终归是要回归社会的,戒毒所不是戒毒人员的最终归宿,只是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一个戒毒和回归社会的“中途岛”或“缓冲带”,只有让他们从心理上变得强大,对生活从新充满信心和勇气,才能让他们保持在这里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这对他们的本人和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也是一种帮助。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只是帮助一个人成功戒除毒瘾,这也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所做的贡献,至少我们正在尽心竭力。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很痛心的是,在这里一年到两年的努力的结果,往往随着戒毒人员离所而毁于一旦,因为戒毒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现实却是存在脱节或是不连贯,这就好比是一场接力赛,当我们完成任务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将手中的接力棒传递给谁,而我们又没有能力接着再跑下一棒。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