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百家争鸣 > 正文
百家争鸣
基层戒毒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禁毒思考与议论
2008-07-22 07:42:24 来自:北京禁毒在线 作者: 阅读量:1

  基层戒毒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戒毒专业知识需提高

  部分参与培训的人员禁毒专业知识不够,尤其是在毒品知识,戒毒帮教等方面。很多基层工作者未能系统了解毒品种类及其危害。

  不同种类毒品将会给人体带来的不同伤害,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滥用毒品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戒毒帮教措施。如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不同于传统毒品,是目前青少年主要滥用的毒品,会对身体造成的不可逆的损伤。但是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毒品的认识仅仅是一知半解,甚至还停留在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层次上。新型毒品作为我们当前毒品战争的头号敌人,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我们应该把普及新型毒品知识作为目前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的毒品在诞生之初都是以药物的形式出现的,而并非一出现就是人人谈之变色的“毒品”。例如目前受到国家管制的一些常见药物比如曲马多、止咳水等也具有成瘾性,若不加指导放任自流,将会产生与吸食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同等恶劣的后果。因此,社区有义务和责任对各个家庭进行安全用药方面的宣传指导。

  在戒毒帮教方面,戒毒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比如如何与成瘾者沟通,如何与成瘾者家属协调。成瘾者往往对外界社会极为不信任、对戒毒工作采取极其消极的态度。若不能真正与成瘾者建立相互信任,消除双方隔膜,那我们就不可能开展真正有效的帮教工作。

  二、戒毒工作观念需转化

  目前很多人依然固执认为,戒毒是警察的工作。的确,我国过去的戒毒工作主要是由警察来完成的,但如今戒毒工作绝不仅仅是警察的事,也绝不仅仅是戒毒基层工作者或禁毒志愿者的事。戒毒工作是全国、全社会的事,需要所有社会成员来共同参与,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禁绝毒品的人民战争”。

  另一方面,“成瘾者是坏人,是犯人”的观念,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但是,现在世界上主流的看法是:成瘾是种慢性脑病。也就是说,成瘾者很可能不是坏人,更不是犯人,他们只是一群曾经违法的病人。

  既然成瘾是种慢性脑病,那我们必须意识到,成瘾者很难只靠自己的意志来戒除毒瘾。虽然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在成瘾人群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他们很需要社会家庭的关怀和救助。而我们需运用合理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法律上已经给吸毒者定性,吸毒行为只是违法,而非犯罪。以单体而论,吸毒者的社会危害也远没有抢劫、盗窃大,这可以从我国法律对两者的处罚力度上看出来。如果我们认为抢劫、盗窃者能改过自新,为何不能给曾经的成瘾者一个机会呢?

  三、对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需提高

  在《禁毒法》起草审议过程中,关于宣传教育的部分也有过一些争论,有的委员认为在总则中作出“国家应当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这样原则性规定就够了。但最终在《禁毒法》中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该法一共71条法规,其中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就占了8条,并且在总则之后单列一章。由禁毒宣传教育在《禁毒法》中的篇幅和位置我们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应该说这是禁毒宣传教育法制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更加彰显了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工作者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亟需提高。

  在欧洲很多人都认识到,为吸毒者建造监狱是一种浪费,只是作为最后的手段。他们并不打算采用这个比毒品问题本身更耗钱的“解决”方法。他们认为与其采取粗暴办法,还不如树立一种基础理念,也就是制定一项明智可行的禁毒政策来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据研究显示,若花1块钱在对毒品的教育和辅导上面,则可以节省用在警方执法行动和卫生保健上面的15块钱。所以禁毒宣传教育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最后,我们也理应意识到,禁毒宣传教育与我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目前中国最大的毒品吸食人群就是青少年,数量之巨,触目惊心,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帮助自己的下一代。因为,我们谁都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孩子由于对毒品的不了解,而沾染上毒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