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社区戒毒与康复 > 正文
社区戒毒与康复
戒毒康复:走向新生活的驿站
2010-10-11 10:57:05 来自:法制日报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有位姓苏的康复人员说,他刚到康复中心时,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后来康复中心安排心理医生定期同他谈心,通过与心理医生的反复交流沟通,他心里的许多疑问迎刃而解,从前的劣习也逐渐消失。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的心态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会改变一人的命运的道理。

  三水戒毒康复中心开办以来,一批批的自愿戒毒康复人员来到这里进行戒毒康复。来这里戒毒康复的人,对这个戒毒康复中心充满了喜爱和感激之情。一些抱着试试看,先签约半年的人,半年过后全都主动续约了。

  小郭是劳教期限满后,自己直接来到康复中心的。他说:“在劳教大队时看到有三水戒毒康复中心这个地方,而且干警们也向我们介绍过。听到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在大队时,我们几个就商量好,解教后就到三水戒毒康复中心来。来到这里之后,就业问题解决了,生活问题解决了,我感受到了被人尊重和信任。让我很感动。”

  ■新疆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戒毒康复人员的温馨家园

  位于新疆自治区首府的乌鲁木齐劳教所是一所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这个拥有35年发展史的劳教所,2006年被新疆劳教系统确立为戒毒康复工作试点单位,一条探索发展之路由此铺开。

  “在这里,我找回了自信”

  2007年元月的一天,乌鲁木齐劳教所一栋大楼的门口挂上了“新疆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和“乌鲁木齐劳教所戒毒康复医院”两块簇新的牌子;民警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制服换上了配有“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标志的西服;楼内门窗的铁栅栏相继被拆除,休憩处却增添了许多具有人情味的藤椅、茶几和花卉,舒缓的音乐在楼道内轻轻地流泻;墙上“改造恶习,走向彼岸”等醒目的标语,被富有哲理的于丹“心语”所替代。

  “……本已在毒海里挣扎得精疲力尽的我,来到这块没有歧视,没有冷漠,没有欺骗的净土,使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和关爱,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戒断毒品的勇气。”戒毒康复人员李某这样说。

  “有了痛苦你就喊”

  “有了痛苦你就拿起话筒大声喊,也可以在涂鸦板上发泄出来,或者干脆摔打橡皮人,出上一身汗,心里就舒服多了,这是自我心理调节的一种有效方式。”刚从宣泄室里走出来的康复人员艾尼瓦尔·哈斯木满头大汗地说道。

  “吸毒人员生活在消极、落后、阴暗的不健康环境中,长期的负荷和心理压力会造成心理问题。”戒毒康复中心负责人徐宏亮介绍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各功能室作用,来疏导他们的心理,以缓解压力,训练提高抵御抗拒各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为顺利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戒毒康复中心除宣泄室、音乐理疗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毒品考验室等八大功能室外,还设有休闲娱乐区、生产习艺区和电化教学区。

  戒毒康复人员自己选择医生

  曼苏·托乎提尼牙孜刚刚签订完戒毒康复协议,选择了自己的主治医师,并在主治医师罗凤玲的指导下,确定了自己的戒毒康复方案。

  该中心以开办“医疗超市”为载体,让戒毒康复人员选择自己的主治医生,确立自己的戒毒康复方案,变“让我如何戒”为“我要如何戒”,这种宽松的戒毒方式,目的就是给戒毒者以更多的自主。

  戒毒康复中心为解决医疗技术和设备上的难题,他们与自治区中医院采取联合办院方式,形成了生理脱毒以西医治疗为主,心理脱毒中医康复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戒毒新模式,完成了生理脱毒和心理康复的有效衔接。这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走协同发展之路的戒毒模式,使戒治效果显着提高。

  让戒毒康复期变成回归社会的课堂

  一个签约半年的戒毒康复人员,跨出中心大门时,他手里多了一张由自治区人事厅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计算机二级合格证书”,凭着这张证书他开了家属于自己的打字复印部,从此生活有了保障。

  像这样在戒毒康复中心拿到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戒毒康复人员很多,电脑、驾训和烹饪是戒毒康复人员最看好的热门培训。戒毒康复中心还开设了农业习艺基地和工业生产基地,戒毒康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是否习艺和生产。

  “在这里戒毒、生产两不误,不仅戒断了毒瘾,强壮了身体,还可以给家庭经济一些补济。”刚刚拿到900元工资的戒毒康复人员吴某兴奋地说。

  戒毒康复与社会回归实现无缝对接

  “我承认,我曾对毒品束手无策,我的生活由此变得无法收拾;我检讨,面对大家,面对亲人,因为我过去曾给社会,给亲人造成过伤害;我深信,有股力量能帮我摆脱毒品的控制,那就是照管站的工作人员和亲人的关爱……”

  这是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阳光家园”后续照管站晨会的一个场景,该站由90多名协议期满的康复人员组成。该中心除开设了“阳光家园”后续照管站外,还在吸毒人群相对密集的八钢社区开设了“昌乐园”,共吸纳会员128名,志愿者30余人。

  “吸毒人员大都挣扎在‘吸了戒,戒了吸’的恶性循环中,主要原因是戒毒场所和社区帮教的脱节,后续照管则有效地填补了这一盲区,从而实现了戒毒康复和社会回归的无缝对接,这样大大降低了复吸率。”全国民间“十大杰出禁毒人士”、亚普网站创建人、“阳光家园”后续照管站志愿者阿合买提·库尔班介绍说。

  截至目前,新疆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已接收戒毒康复人员220人,协议期满回归社会129人,回访调查显示保持守率占78.5%。

  诚然,新疆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的戒毒模式,并不是新疆劳教系统自愿康复戒毒模式的全部,但却代表着依托劳教场所开展自愿康复戒毒的有益尝试,代表一种新的工作职能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