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社团、志愿者、机构 > 正文
社团、志愿者、机构
试论禁毒社工如何有效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
禁毒防艾志愿者、非政府组织
2009-09-19 09:46:09 来自:自强卢湾工作站 张彦君 骆晓丽 作者: 阅读量:1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禁毒社工为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开展个案工作的一个案例,探讨社工在个案帮教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开展的工作、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起到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社工在整个个案帮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与服务对象之监护人及家庭成员、公安机关、街道、居委会等组成帮教小组,相互之间密切联系配合,整合社区资源,承担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调停者等角色,有效地对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开展帮教服务。并通过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中所提及的不同戒毒模式的参照对比,对《禁毒法》实施后禁毒社工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字:药物滥用 新型毒品 青少年 个案研究

  一、序言

  (一)研究缘起

  联合国的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成药物尤其是安非他明类兴奋剂(如摇头丸)正在全球广泛传播。当前,上海的毒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新型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显著增加,毒品问题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据资料显示,2007年1月到7月,上海市共逮捕吸食、贩卖新型毒品5800余人,共缴获毒品1700克。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发现,缴获的毒品中70%是新型毒品,其蔓延相当迅速。

  药物滥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中国,药物滥用者数量尤其青少年药物滥用者人数正在急剧增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登记的药物滥用者中,72.2%为35岁以下的青年。在上海,药物滥用者的数量扩大化和成员年轻化现象则十分明显,滥药者中的青年数量不断增加,青少年死于毒品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药物滥用者使用的毒品种类众多,青少年则相当多地使用新型毒品。

  市禁毒委、禁毒办等相关部门及领导提出,要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活动,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以防范新型毒品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全民禁毒意识为核心,积极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单位、进场所。

  (二)研究目的

  对我区当前现有药物滥用人员进行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07年12月,我区现有药物滥用人员中,使用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等)的人数有112人。在我区的112名使用新型毒品的服务对象中,25岁以下的新型毒品滥用者有29人。

  2007年全年新滋生药物滥用人员为57名,而其中使用新型毒品的人数为55人,占到了全年新滋生滥药者的96.5%,占到了非常大的比重。我们可以从目前新增药物滥用人员的结构中看出,新型毒品被滥用的情况日趋严重。我们也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人对使用新型毒品持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大部分人都错误地认为使用新型毒品不会成瘾。

  虽然目前新型毒品滥用青少年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并不是非常大,但由于大部分滥用新型毒品的青少年为近年内新增的服务对象,且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青少年群体的问题也总是备受关注。因此,如何对使用新型毒品的青少年开展好帮教工作,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针对社工如何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一案例进行较为详尽的了解和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为:

  1、分析禁毒社工在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协调案主环境系统,发挥各方作用,开展好各个阶段的工作。

  2、分析禁毒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三)研究问题

  针对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问题为:

  1、禁毒社工在针对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开展帮教工作的流程和内容部分:

  (1)禁毒社工在不同阶段所做的工作有哪些?

  (2)禁毒社工如何在帮教工作中协调好服务对象的环境系统,促使各方面发挥其作用?

  (3)禁毒社工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开展的工作与《禁毒法》所规定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差异?

  2、禁毒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中的角色和功能部分:

  (1)禁毒社工在为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开展帮教工作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有哪些?

  (2)禁毒社工的哪些具体行动体现了这些角色?

  (3)在社工所扮演的这些角色中,哪些角色的功能、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又存在哪些不足?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因为个案研究是从一个完整的情境脉络下了解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呈现丰富的描述,但并不期待从个案中扩大了解其他的情境、时间或人员,而是要问从这个个案中能学到什么?通常,个案研究者的兴趣在于了解过程而不是结果,了解情境脉络而非一个特定变项,在于发现和理解而非假设考验,并藉由丰富的描述探讨个案的经验世界及现象的过程。

  因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理由有:1、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研究事件的过程;2、该个案经社工长期跟踪帮教,且运用帮教小组的力量,由社工主导,共同发挥作用,对《禁毒法》实施后社区康复由帮教小组开展,以及对于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所研究的个案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独特性。故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卢湾区某街道一名曾服用摇头丸被公安机关处理的青少年,由该青少年的监护人、社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居委干部、社区民警等组成帮教小组介入对其进行个案帮教工作。

  三、研究结果

  (一)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的过程分析

  根据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时间先后,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地划分为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

  1、准备阶段

表4-1 社工在准备阶段所开展的工作

[[image1]]

 

  (1)社会调查

  ①服务对象L的基本情况:服务对象L时年19岁,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而是待业在家,曾因交友不慎,被友人影响而服用摇头丸被处行政拘留。希望通过社工的介入帮教,能够让L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证明,并且戒断毒瘾。

  ②确认服务对象L的住址,且属于该社工站管辖区域(卢湾区某街道)。

  ③与服务对象的家人联系,确认服务对象及家人的联系地址及联系方式。

  ④社工与L户籍地的居委会干部及社区民警取得联系,沟通L的情况,并对L周围的环境和支持系统予以关注。L虽然生长在一个健全家庭,母亲自幼溺爱L尽量满足L的一切要求,而父亲对其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L自觉缺乏父亲对他的关爱,只是在物质方面给予他一些帮助。近年来他与父亲的冲突日益严重,对父亲有抵触情绪,认为父亲自己也没有做好,根本没资格去管他。L与母亲的关系相对比较亲密,但是因为母亲自幼溺爱L,很多时候只是在生活上照顾L,但彼此之间的沟通还是较少,L也觉得有些事情跟母亲说是说不清楚的,而有时母亲管她的时候他也会嫌烦。L喜欢去网吧上网,曾在网上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少年,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与他们一同逃学,游荡,吸食毒品。L称自己当时是非观念还不太清楚,有些事情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所以才会跟着他的那些“朋友”去吸毒。

  2、开始阶段

表4-2 社工在开始阶段所开展的工作

[[image2]]

 

  1)成立帮教小组,制定帮教计划

  帮教小组由服务对象L,其母F,卢湾区某街道社工S及L所在社区的社区民警J共同组成。

  针对具体的情况,社工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根据主要问题来制定总目标、具体目标及行动计划。

  社工评估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服务对象在社工及其他不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太说话,在之前和他的几次接触中几乎没有主动开口说什么话,每次都是我们说他回答,而且回答的话都是很简短的。服务对象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要经过这3年的个案服务,能够比较好地戒除毒瘾,巩固戒断成果,最终实现认定戒断毒瘾。另外,服务对象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首先,服务对象和父亲的关系有冲突,相处得很不好,经常与父亲发生争执,不喜欢父亲管教她,也不愿意听父亲的话。其次,服务对象对整个社会没有什么大的希望,认为社会是很黑暗的。而且,服务对象很少表露出他真正的想法,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也总是有所回避,所以很难真正了解其认知。服务对象和母亲的关系较为密切,但是母亲对其溺爱,服务对象对她并无畏惧之心,所以有些话说了服务对象并不听,但是母亲还是很关心他的,也愿意告知社工服务对象的情况,比较配合我们的工作。

  在这3年的帮教过程中,我们要首先处理好与服务对象沟通的问题,鼓励他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对于自己使用新型毒品的行为,看他在思想上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有所改变,观察服务对象是否有在戒毒考察过程中出现重新吸毒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可能性进行及时的干预,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同时,要帮助服务对象增强对社会的认同,减少因为家庭原因而出现的对社会的排斥,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针对服务对象与父亲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可以利用会谈、家访的机会,教授服务对象沟通技巧、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服务对象学会如何与父亲较好地进行沟通,在出现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等等。针对服务对象去网吧的问题要特别予以关注,以防服务对象在网吧再次结交不良伙伴而导致重新吸毒甚至是犯罪。

  根据服务对象存在的这些问题,社工制定了具体计划,包括戒毒考察所规定的三年十二次的尿样检测等,还包括社工与服务对象定期进行会谈,鼓励服务对象与父亲多进行交流,监督服务对象不去网吧,推荐服务对象参加工作面试等。

  (2)签订《尿样检测委托协议书》

  社工与L、L所在社区的社区民警J共同签订了《尿样检测委托协议书》,标志着L的戒毒考察教育正式开始。社工向考察小组成员及L明确各方在L接受戒毒考察教育期间的任务分工。

  3、中间阶段

  中间阶段即对服务对象进行正式服务的阶段,是整个戒毒考察和服务的核心阶段,社工需要有步骤地实施行动计划,并且将计划变成行动,社工不仅要激活服务对象及环境系统的各种资源,不断增强服务对象的力量,而且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技巧保持计划的推进和适时地改进计划,以促进服务对象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按照自强总社的要求,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原则上依据《上海市禁毒社会工作者实务操作手册》和个案服务计划进行,如遇需要修改个案服务计划的情况,应与服务对象做好沟通。

表4-3 社工在中间阶段所开展的工作

[[image1]]

  (1)安排服务对象参与社区公益服务

  社工为L联系的参加社区公益服务的地点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那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协助社工安排服务项目让L参加。社工与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协商,请工作人员记录下L参加公益服务的次数、完成情况等。并且,社工与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对于L曾使用新型毒品这一情况予以保密。

  (2)针对案主的问题行为,与案主进行面谈,运用合适的治疗模式进行介入

  社工定期与L进行会谈,了解他在一段时间里的情况。在会谈中运用多种谈话技巧,并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行为,采用合适的个案工作模式进行介入。如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和行为治疗法。

  ①任务中心模式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潜能,服务对象在界定问题与处理问题上有最后的决定权,他可以决定是否处理以及如何处理,同时服务对象在任务的执行上必须相当投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针对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戒毒考察,需要青少年自己去认清问题所在,明白问题是什么,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去解决问题,并且在社工的帮助下,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戒毒考察的任务。

  L认识到自己曾使用新型毒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他希望能够通过社工的帮教和自己的努力来彻底摆脱新型毒品,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②行为治疗法注重人的可见的问题行为,直接针对问题行为进行治疗。在戒毒考察过程中,针对服务对象的一些问题行为,通过行为治疗法来予以纠正。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操作性技巧,如正增强、负增强等。

  L的问题行为包括三个方面:

  i 与父亲争吵

  除了鼓励服务对象与父亲多进行沟通之外,制定更为具体的行动计划,要求L每天至少半小时与父亲在一起交谈、倾听和放松。在每次会谈时,对此进行讨论,如果做得好,则给予鼓励;反之,要是做得不好,就给予批评。

  ii 去网吧上网

  社工向服务对象的朋友等了解案主是否去过网吧,与服务对象的父亲、母亲共同进行监督。

  由于服务对象与父亲的关系不好,而母亲对服务对象较为关心,服务对象对母亲的话也能听进去一些,因此社工认为,请服务对象的母亲一起介入,能够更为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行为。

  iii 对待尿样检测工作的认知偏差

  社工按照尿检协议规定,定期不定时带领服务对象进行尿样检测,检验服务对象是否有再次使用新型毒品的行为发生。

  服务对象在个案服务开展初期对尿样检测工作存在认知偏差,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觉得没有必要做尿检、很麻烦。社工向服务对象强调尿样检测的重要性和尿检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其戒毒康复情况并协助其维持、巩固康复成果。同时请服务对象的母亲协助,监督服务对象尽可能随叫随到进行尿检,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推托尿检。

表4-4 L的三个问题行为:具体行动计划实行前后的情况对照

[[image4]]

[[image5]]

  (3)向居委、社区民警等了解服务对象的转变情况

  向居委、社区民警等了解服务端是否去过网吧、是否夜不归宿等。在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介入L的朋辈群体较多,时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L的情况。

  4、结束阶段

表4-5 社工在结束阶段所开展的工作

[[image6]]

  (1)综合帮教小组的意见

  社工向帮教小组的各方成员了解L的情况,对L在戒毒考察教育期间的情况作出评价。

  (2)社工撰写《戒毒康复情况报告》,填写《吸毒人员戒断毒瘾情况认定审批表》递交于公安分局进行审批

  社工总结三年的帮教情况:在三年的帮教中,开始时帮L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但在具体的操作进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在定期尿样检测中,与L相约尿检但多番拖延,虽然进行了多次谈心,但他仍未意识到尿样检测对其的重要性。直到后来在母亲的督促和社工的再三谈话教育后,L才开始认真对待,积极履行委托尿检协议书。帮教工作开始后的第二年,L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份模特的工作,并凭借自己的外形条件和肯吃苦的精神,在模特界站稳脚跟,现在工作稳定、收入丰厚。据了解,L现在有时候还是会去网吧,但时间不长,一般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且已脱离过去在网吧结交的不良朋辈群体。根据L的家长反映,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现在已经很少在上海,而在上海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家休息,很少出门。总体而言,L在戒毒康复期间的表现较为积极,自律性相对较强、并未出现复吸迹象,更未做出违法犯罪之事,对于复吸和有违法犯罪的行为,他还是有一定的意识的,虽然在前期对履行尿样检测委托协议显得并不积极,稍有抵触情绪,但在社工与其进行多次会谈和其母亲的介入后,情况得到较大改变,能够按时完成当期尿样检测。因此总体而言表现良好。

  (3)跟进服务

  服务对象L通过社工及帮教小组共同开展个案服务,经过三年的戒毒康复,现已经公安机关认定其戒断毒瘾,予以撤管。社工根据《上海市禁毒社会工作者实务操作手册》的相关规定,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其每半年进行一次回访,跟进服务只要通过与服务对象进行电话联系和与L的家属开展外围方案了解情况为主。

  (二)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帮教工作的角色分析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为,助人的工作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事业,它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专业的价值理念、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技能,而且,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实现社会工作的多种功能。因此,本文将此个案中社会工作者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帮教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划分为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和调停者四类,通过对于社工在个案服务过程中所扮演这些角色情况的分析,反映出社会工作者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所发挥的功能。

  1、使能者

  使能者主要是指社工尝试倾听、同理表达、鼓励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服务对象提升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准确地界定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和服务对象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有效地提高服务对象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协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资源和技巧去达成目标。

  (1)与服务对象进行会谈的过程中,倾听服务对象所说的话,对服务对象表示理解和鼓励。

  L在与社工的访谈中,提到经常与朋友出去玩的事情,社工询问他一般都和哪些朋友出去玩。听L讲述完之后,社工表示,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和同学、朋友一起出去玩,进行正当的娱乐活动,比如唱唱歌、或者是参与一些体育运动之类的是挺好的,闲暇时间的生活也可以丰富一些,不然整天待在家里也会感到很无聊,此时询问L是不是觉得待在家里很没劲,L给予了肯定了的答复,并且,对于社工能够同意他和朋友出去玩,表现出一点高兴的样子。

  (2)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为服务对象制定预期目标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并协助服务对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巧去达成目标。

  社工与L进行面谈,共同商讨在三年的戒毒考察期间,应该完成哪些事情来帮助L顺利戒除毒瘾,巩固康复成果。社工与L协商后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包括:①按照所签订的《尿样检测委托协议书》的规定,定期不定时由社工带领服务对象进行尿检,以检验L在戒毒康复过程中是否保持操守,帮助其巩固戒断康复的成果。②社工推荐L参加工作面试,并与L讨论其对待工作的态度的问题,使L能够积极对待找工作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工作后,能够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③社工在会谈中与L讨论其发脾气的行为,要求L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的时间与父亲在一起进行交谈、倾听与放松,希望L能够尝试着去听从父亲正确的教导,不要和父亲发生顶撞,努力改善其与父亲的关系;④社工通过会谈、向L的朋友、父母、社区居委干部等人的沟通,了解L是否去网吧玩,协同服务对象的父母共同进行监督,针对L去网吧上网的行为进行干预,防止其接触不良朋辈群体而引发复吸或其他问题行为。⑤为培养服务对象的服务意识,增强其能力,社工与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为服务对象安排参与一些社区公益服务,这些公益服务项目结合服务对象的身心特点,并由社工、服务对象及工作人员协商规定一定的服务次数,以提高服务对象的责任意识。

  2、教育者

  教育者主要是指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向服务对象传授新的知识、信息和技巧,如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毒品的认识,教会他们正确进行人际沟通的技巧、教授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等,有时还会通过角色扮演,利用自身的示范作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服务对象。

  (1)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期间,对案主进行有关毒品知识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方面的教育,使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曾使用新型毒品的行为是错误和具有危害性的,并提高服务对象对毒品的认识,帮助其学习如何抵御来自他人的引诱,教授其拒绝的技巧。

  社工让L看一些禁毒宣传资料,在他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社工向他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解释,指出其中的重点,比如吸毒的原因、新型毒品的危害等,对于阅读的过程,社工并没有过多地干涉,读完之后,社工鼓励L表达自己的看法,把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对照,使得L对自己吸食新型毒品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明白其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为何。

  此外,社工还请L参加了一些以预防滥用新型毒品为主题的社区活动,这些活动都以教授一些拒绝他人诱惑、拒绝使用新型毒品为主,L也在活动中表现得较为积极。

  (2)社工针对服务对象结交不良青少年的情况,在介入开展个案帮教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讲授关于朋辈交往方面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L的家庭因存在病态家庭结构,母亲的过分关心导致L对其的反感,有些事情不想对母亲说,怕母亲唠叨,而L与父亲的关系不好,因此他经常到外面去玩,去网吧上网,结识了一些具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和他们交朋友,经常在外过夜不回家。L此次使用新型毒品,就是因为受到这些朋友的引诱,和他们一起服用了摇头丸。社工针对L的这种情况,对L的朋辈交往情况特别予以关注,并在访谈中了解L现在通常和哪些朋友在一起、在干什么,给予L及时地、正确地引导。对于L以前的朋友,当他们再来找L,并且将L带走时,社工通过L现在的一个朋友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L的家人以及帮教小组的其他成员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并且试图联系L,L回来后,社工也再通过与L的面谈了解更为具体的情况,并且也对将L带走的这群青少年予以关注,要求L万一再遇到他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与社工联系。

  (3)社工针对服务对象与家人关系不佳的情况,教授服务对象一些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L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两人的“沟通”方式就是吵架。L认为父亲不是个好榜样,因此也没资格来管教他;而另一方面,父亲则认为儿子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也根本就不听他的话,他也无能为力,让儿子“自己的路自己走”。社工针对此情况,在与L面谈的过程中,根据所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要去L每天回家至少与父亲交谈半个小时,希望能够以此来改善父子之间的关系。由于L与父亲较长时间都没有较好的沟通,因此,社工在面谈中,教授L一些沟通技巧,并且让L在与社工面谈时先进行练习,学习应该如何与父亲进行谈话,回去之后就可以照着练习时的样子与父亲交流了。

  (4)社工针对服务对象家庭中家长对子女教育方法的问题,与家长进行访谈,教授父母一些养育技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等。

  ①社工利用到L家进行家访的机会,与L的父亲进行了一些沟通,让父亲不要一味地去责备孩子,更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事情的发生,要多鼓励、帮助孩子进行戒毒康复,多关心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犯了一些过错,就对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么就是对他不闻不问,要么就是对他又打又骂,这样只会加深孩子对父亲的敌对情绪。社工向L的父亲提出,希望他能每天花半小时的时间,听L说说今天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不要轻易地就对之下判断,去倾听L诉说一些他身上或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关心关心他。

  ②社工利用到L家进行家访的机会,与L的母亲也进行了多次交流。在教育L的问题上,母亲总觉得有些有心无力,自己说的话,L都听不进去,儿子还要嫌自己啰嗦、嫌自己烦。社工通过与L母亲的谈话,给予她鼓励,让她明白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监督在戒毒康复过程中中的重要性,希望母亲能够一起来督促L,最终帮助L顺利脱毒。社工给予母亲一些较为具体的指导,也对母亲提出,希望她能够帮助社工,做一些具体的记录工作,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社工。由于母亲的介入,社工更好地了解了L的生活状况,同时,母亲也加强了对L的监督,对于他的外出予以更加密切的关注,总是会问L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和谁一起出去等等,也会关照L早点回家,在外面小心,让L感觉到家人对她的关心。母亲也明白了多关心L对他来说非常得重要,并且,也要在一些事情上督促L,并非什么事情都宠着他、顺着他就是为他好。由于母亲的介入,L从之前连续几次没有及时去进行尿检,到后来由于母亲的督促而随叫随到配合开展尿检;同时,母亲也按照社工的要求,运用社工所教授的一些方法,和L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和L交谈的同时,还为L和其父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而L和父亲的交流因此而比过去略有所增加,相反地,吵架的次数则明显减少了。

  (5)社工教授服务对象一些比较简单的面试技巧。

  L第一次由社工推荐去星巴克面试,但是由于L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因此第一次面试没有被录用。在之后社工推荐L去参加其他的工作面试,以及后来L的朋友介绍他去进行模特的面试时,社工都在L去参加面试之前的会谈中教授了L一些比较简单的面试技巧,比如让L在面试时显得自信一点等。

  3、中介者

  中介者的角色是指担当人与资源的媒介,要求社会工作者对整个社区的资源非常清楚,并和其他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出服务齐全的资源网络。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社工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推荐就业,请心理咨询师为案主提供心理咨询等。

  (1)社工为服务对象推荐就业。

  社工希望L能够找一份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有一份收入,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服务对象的生活过得充实一些,以免因为生活无所事事而引发复吸。因此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一些就业信息,并推荐服务对象参加了几次工作的面试。

  4、调停者

  调停者的角色主要是帮助解决服务对象与他人或组织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与其他各种系统的冲突中,因职业的特点、独特的价值观和保持中立的态度较易使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分歧和冲突,这种调解的方式本身也可以让服务对象学会和他人进行磋商这一解决问题的双赢之法。

  (1)社工针对服务对象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进行介入,缓和其矛盾纠纷,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L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两人的“沟通”方式就是吵架。L认为父亲不是个好榜样,因此也没资格来管教他;而另一方面,L则认为儿子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也根本就不听他的话,他也无能为力,让儿子“自己的路自己走”。针对L与父亲的冲突关系,社工作为调停者介入到其中,分别与L及其父亲进行访谈,希望两人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多着想,能够较好地沟通。

  首先,在社工与L面谈的过程中,社工根据所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要求L每天回家至少与父亲交谈半个小时,让父亲了解自己这一天下来都做了些什么,希望能够以此来改善父子之间的关系。

  其次,社工利用到L家进行家访的机会,与L的父亲进行了一些沟通,让父亲不要一味地去责备孩子,更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事情的发生,要多鼓励、帮助孩子进行戒毒康复,多关心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犯了一些过错,就对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么就是对他不闻不问,要么就是对他又打又骂,这样只会加深孩子对父亲的敌对情绪。社工向L的父亲提出,希望他能每天花半小时的时间,听L说说今天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不要轻易地就对之下判断,去倾听L诉说一些他身上或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关心关心他。

  此外,通过社工以及L母亲的从旁协助,L与父亲的关系略有改善,争吵明显比过去有所减少,而有时父子之间也能够心平气和地交流一些问题。这比起以往的父子一见面、谈论一些问题就吵架的情况已经是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了。

  通过对社工介入服务对象L的戒毒康复个案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四类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工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地帮教,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和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服务对象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和技能指导、整合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与其互动的系统中存在不协调或者是冲突的情况,等等,较为有效地对使用新型毒品的青少年提供了戒毒康复帮教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个案研究的发现

  通过对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戒毒康复帮教服务的过程分析和角色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进行社区戒毒康复的过程中,社工的介入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环节,社工作为主导力量,联系服务对象的监护人、居委会、公安机关、街道相关人员等,整合各方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较为全面和有效的帮教服务。

  通过个案研究,也发现在社工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个案服务的过程中,社工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调停者等四种角色,而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社工的专业能力,以及社工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所发挥的功能,有较好的方面,也有不足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使能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社工在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在面谈中对服务对象的倾听、鼓励、同理表达等,肯定服务对象的优点和长处,为服务对象制定可达成的目标和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协助服务对象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身的资源、技巧去达成目标。作为使能者,社工协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资源和技巧去达成目标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能够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以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去达成目标;而在谈话中,社工虽然对服务对象有一定的赞赏、鼓励,也使用到同理表达的技巧,但是同理表达的方式较为简单,技巧比较薄弱,无法达到较高层次的同理,如:“你要跟朋友出去玩,这也没什么不可以,我也明白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也很难过。”

  2、教育者的角色在整个个案帮教服务开展过程中是体现较多并且也是较好的,我们可以看到,社工作为教育者,对服务对象的教育包括进行毒品知识的相关宣传教育、讲授朋辈交往技巧、教导沟通方法技巧、提升父母养育技能、教授简单面试技巧等。并且,社工在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开展服务、进行各方面教育、教导的过程中,也较好地运用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更为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学习社工所教授的内容。比如,在毒品宣传教育中,社工使用了一些宣传材料,并且让服务对象自行学习,随后与社工交流学习的感受,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能够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积极地思考,对服务对象能有所启发,服务对象也易于理解,并且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给服务对象讲授一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社工除了单纯地向服务对象作说明之外,为了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社工让服务对象在面谈中做一些角色扮演的练习,同时也进行一些示范,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好地理解社工所讲授的内容,也使服务对象更好地将所学的技巧应用到实践当中。

  3、中介者的角色在整个个案服务中虽然有所体现,但是表现较为单一,作为中介者,社工仅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就业信息并推荐服务对象去参加工作面试,除此之外便没有体现出作为中介者的功能。这表现出社工中介者的能力有所欠缺,没有学会自己拓展资源,对社区资源的了解不充分,基本依靠社工站搭建平台。

  4、社工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帮助服务对象缓解与其父的冲突关系,改善服务对象的家庭环境,缓和其矛盾纠纷。在这方面,应该说社工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可以予以肯定的,社工通过从服务对象和其家庭成员两方面分别的介入、访谈,对于服务对象和其父亲的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站在中间的立场、保持中立的态度来使双方通过协商、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达到解决分歧和冲突的目的。

  除了上述四种角色之外,由于我们的服务对象本身就因多重因素而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所以社工还应当在个案服务过程中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代表服务对象表达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获得服务或资源,为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呼吁。但在L的个案中,社工并没有为L的权利的倡导和呼吁。

  (二)个案研究的启示

  1、对于即将开展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借鉴意义

  2008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实施,以社区为本的戒毒康复治疗则以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两种模式为主,两种模式有其本质的区别,而在操作过程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模式,其执行者都是社区戒毒监护小组,该监护小组由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禁毒志愿者和戒毒人员监护人或家庭成员及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与本文的个案相对照来看,本文所阐述的个案中的帮教小组与《禁毒法》中所描述的社区戒毒监护小组类似,但未及社区就诶度监护小组全面。但作为由帮教小组开展戒毒康复服务的个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社工在此帮教小组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青少年使用新型毒品的案例中,能够采取帮教小组共同帮教的形式,在禁毒社会工作中是值得尝试的,对今后按照《禁毒法》的规定开展工作也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而由此引发出的另一个思考则是禁毒社工应当在个案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扮演好多方面的角色,以更好地发挥禁毒社工在帮教小组介入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的个案帮教工作中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成效。

  2、社工在开展滥用新型毒品青少年个案服务过程中介入服务对象生态系统的意义

  首先,在青少年物质滥用乃至青少年犯罪防治方面,家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家庭不和,整天吵闹,长期下去,形成习惯和家风,家庭失睦,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失去了家庭的温馨,有一天,他便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是一个基本单位,家庭关系作为青少年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的发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青少年结交有不良行为的朋友,是因为家庭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层面有许多原因会造成青少年出现诸如使用新型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在使用新型毒品青少年接受社工帮教进行戒毒康复的过程中,在其监护人作为帮教小组成员的前提下,有必要联合家庭成员共同对服务对象进行服务,将不良的家庭环境予以改善。

  其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青少年产生诸如使用新型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不良朋辈群体的影响。青少年阶段是人际交往的高峰时期,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合理的。所谓不良交往是指个体所进行的有碍,于心理健康产生负社会化的交往,包括交往对象不良、交往内容不良、交往互动的内容不良。因此,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结交不良伙伴而导致产生诸如使用新型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在服务对象进行戒毒康复时,应该关注这一点,以防服务对象因为结交不良伙伴而再次复吸。

  参考文献:

  1、陈荟卉:《自闭症者的职业适应——星儿的就业故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2001年硕士论文。

  2、禹秀珍:《家庭在防治青少年犯罪中的特殊地位》,《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

  3、张雄编著,徐永祥主编:《个案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张宇莲:《社会工作实务(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5、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6、IsadoraHare:Definingsocialworkforthe21stcentury,InternationalSocialWork47(3)

  7、宋荣绪:《不良交往与青少年犯罪》,《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8、《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

  9、孙安清:《把握宗旨,抓住重点,着力运用——禁毒社工如何学习、运用“禁毒法”》,《社工与戒毒》(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社刊),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