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专家文集 > 郝伟 > 正文
郝伟
我国吸毒现状、相关问题与对策
2010-10-07 22:43:47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 作者:郝伟 阅读量:1

  一、吸毒现状

  我国幅员广大,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毒品使用的历史渊源各异,加上国际毒品种植、制造、贩运对不同地域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吸毒情况差异甚大。众所周知,吸毒是非常敏感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反映我国吸毒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但我国的药物滥用的监测系统、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基本能提供目前的吸毒现状与趋势。

  (一)高发区阿片类毒品滥用的势头被遏制

  以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为牵头单位的全国吸毒流调协作组,对我国西安、兰州、重庆、广州、云南的文山、贵州的毕节等高发区在1993、1996、2000年进行了以线索为主的入户流行病学调查。因三次调查所使用的工具相同,在同样的抽样社区,故能较好反映我国高发区的吸毒流行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使用率

  从每次调查的总样本的一生曾用率来看,1996年较1993年明显升高,而2000年较1996年稍有下降。这说明我国非法成瘾物质使用高发区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非法成瘾物质使用问题后,直到90年代中、后期使用人数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至2000年后,这种上升趋势出现缓和的迹象,使用率开有所下降。年使用率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2、首次使用的时间

  向每位吸毒者询问首次吸毒时间,有12例使用者在1952年前开始吸毒,在至1987年的30多年期间,没有发现新吸毒者,但在1987年后新发吸毒人数逐年上升,到1989年到达顶峰,以后有下降的趋势。2004年我们对湖南长沙芙蓉区642吸毒的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

  3、使用者平均年龄

  从三次调查的情况看,20至30岁年龄组比例逐次下降,30至40岁年龄组比例逐次上升,30至40岁年龄组使用率逐次增高。吸毒者平均年龄增加同样说明新发人数的比例在下降。

  4、使用方法

  3次调查的结果均显示,烫吸为最主要的方法,静脉注射为其次的方法。好消息是,与1993年的调查相比,虽1996年的调查静脉吸毒上升,但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静脉吸毒率呈下降的趋势。另外,我们也发现,自愿入院戒毒病人的平均年龄增加,首次戒毒者比例明显下降。

  从以上有限的资料,我们可以对我国高发区阿片类毒品滥用情况做一估计:经过20年来的禁毒、戒毒的实践,我国高发区阿片类毒品滥用有下降的趋势,但这是谨慎乐观的估计。

  (二)其他区域的阿片类毒品滥用仍有上升的可能,但不可能达到高发区的最高水平

  尽管高发区的阿片类毒品滥用似乎进入了平台期,但根据国外经验,其他区域的阿片类毒品滥用仍有可能上升。但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这些区域的阿片类毒品滥用不可能达到高发区的水平。

  1、与高发区相反,这些区域历史上不是阿片类毒品滥用的重灾区,不处于国际上的贩毒通道上。

  2、由于禁毒、戒毒宣传力度的增加,人们对毒品警惕性提高,免疫力有所增加。而在阿片类毒品滥用的初期,高发区人们对毒品的认识不清,警惕性不高,甚至把吸毒当作身份的表现,加上禁毒、戒毒的经验不足,使高发区的阿片类毒品滥用蔓延迅速。

  3、HIV/AIDS的预防控制活动同时也促进了禁毒、戒毒的开展,提高了人们对HIV/AIDS与吸毒关系的认识。

  4、虽然毒贩可能会开辟新的贩毒途径,增加内地城市的消费,但所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如政府的禁毒、戒毒力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提高等等。

  (三)新生毒品蔓延增加

  与国际吸毒趋势一致,我国的新毒品,如摇头丸、冰毒、K粉滥用增加明显,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问题严重。从2002年的情况看,国内大宗制造冰毒、“摇头丸”案件有所减少,但小宗制贩活动有所增多,区域化的特征明显。广东、福建已成为国内制造“摇头丸”的重点地区。2002年,全国查获的11个“摇头丸”加工窝点全部集中在广东、福建。上述情况表明,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国内制毒渠道的情况正在日益增多。2002年,经国家禁毒办国际核查发现并阻止的就有28笔共2288吨的易制毒化学品非法交易。

  由于使用苯丙胺类药物的隐蔽性更大,目前我们还没有吸食苯丙胺类药物的流行病学资料。

  (四)禁毒、戒毒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阿片类毒品滥用仍然是禁毒、戒毒的重点

  可以说,禁毒、戒毒与贩毒、吸毒是一场猫与老鼠战争,不管猫多么努力,从来就没有将老鼠彻底消灭过。的确,我们有解放初期禁毒的辉煌成绩,但那是在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下取得的,这些环境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不可否认,由于毒品的特殊心理作用,强烈的犒赏作用,总会使少数易感人群趋之若鹜(实验动物在没有明显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实验装置,也能自我使用成瘾物质),产生了吸毒市场,既然有市场必然有供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巨大的贩毒利润,总是使国际、国内减少毒品供给的努力显得力不从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瘾物质的使用与人类历史同样长,16世纪17世纪的禁烟(烟草)运动最终以“寓禁于征”而寿终正寝。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禁酒运动,以及80年代戈尔巴乔夫时代禁酒运动同样以失败告终,从而产生了两种被社会认可的合法成瘾行为。尽管有将毒品(如大麻)合法化的呼声不绝,但从目前的形式看,毒品不可能享受与烟草与酒类相同的地位,但也绝对不可能销声匿迹。

  老的毒品持续存在,新的毒品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但阿片类毒品,特别是海洛因成瘾性最强,产生的健康危害最大,消耗的医疗资源也最多。例如,尽管新生毒品使用者不断增加,我国戒毒所病人绝大多数是海洛因依赖者。国外的研究同样如此。

  二、我国戒毒所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利益驱动

  在众多的自愿、强制戒毒所里,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经营使良好戒毒手段、意愿得不到顺利实施。自愿戒毒所医生、护士为了得到更大市场,减少医患矛盾,只能委曲求全,围着戒毒者的指挥转,管理不能到位,甚至出现漏洞,使得“正不压斜”,强制戒毒所主要强调强制,基本没有医疗处理,没有心理、社会康复措施,不能很好使强制向自愿转化,准监狱的管理,严酷的生活条件更使病人难以忍受,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疗效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