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治疗社区 > 正文
治疗社区
TC模式在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应用
2010-01-28 08:58:03 来自:湖南劳动教育 作者:邓小雄 阅读量:1

   一、什么是TC  

  人性有弱点,例如成瘾行为。全世界对于成瘾的问题都棘手,如网瘾、烟瘾、酒瘾、赌瘾等,最头痛是毒瘾。毒品成瘾演绎怪圈,就是吸毒后“戒毒—复吸”的恶性循环。为打破这个怪圈,不知多少国家多少人,动了多少脑筋出了多少力花了多少钱。
  
  1946年,一种戒毒模式由一个叫麦克斯尔·琼斯的精神科医生创立,50年代后风行美国,例如匿名者协会(AA)、锡南浓、凤凰村等。到了当今,最成功的治疗社区叫“日顶村”,最着名的机构是美国“戴托普”公司。
  
  这种戒毒模式有学者大加推崇,称它“在阿片类滥用治疗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有专家质疑,因为它没有终极性的解决问题,世间还是多有复吸的,少有戒断的。
  
  这种戒毒模式叫TC,全称是Therapeutac Communiy。中文译成“治疗社区”或“治疗集体”。这是一种着意营造“家庭”氛围的集体居住环境,利用集体治疗、同伴教育、等级制度、角色示范、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各种治疗工具、旨在帮助戒毒者的生理恢复、心理康复、人格改善等,从而达到戒除毒品,保持操守,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在当今,TC已被南美、欧洲、亚洲等65个国家所采用,成为了国际公认的一种主流戒毒模式。
  
  TC走进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年由卫生部、公安部与美国的有关部门协商,委托“戴托普”在中国开办培训班,培训中国戒毒方面的专家和工作者,推广TC戒毒。
  
  TC在中国的推广到了1998年以后,样本在自愿戒毒体系内有云南的“戴托普康复中心”,湖北孝感的“TC”之家。在劳教戒毒体系内有湖南省新开铺劳教所的“L-TC”戒毒模式。TC的名字,现在中国的业内圈中广为熟识,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应用。
  
  为什么看好TC,这要从一门叫“行为医学”的新兴学科说起。
  
  迄今为止,解释某种药品从治疗疾病起始,引发出药物滥用,演变成社会问题的现象,任何理论都不如“行为医学”如此的到位和完美。“行为医学”认为,吸毒是一种物质成瘾行为性的疾患,主要由不健康的生活态度及方式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所导致,主张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生物学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社会回归的措施并重。
  
  TC戒毒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医学”。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戒毒模式如同TC一样,能将行为科学的理论落地,把生物学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社会回归等主张变成可实施的措施、可操作的程序、可展现的形式,并整合成了一个治疗系统。有没有这样想的,有这样想但没有这样做的,有不这样说其实这样做的,有这样做却没有这样完备的,看好TC的谜底就在于此。
  
  TC既然被看好,如何能在强制隔离戒毒措施中应用呢。寻求答案尤如探路,先从解读TC模式开始。
  
  二、TC理念
  
  在TC,理念是一种信奉的观点,一种操作的指导思想,或者是一种可变现的操作方式。
  
  1、TC的人性假定
  
  TC依奉“人性善”,认为吸毒者是受害者,他们是有着强烈的戒毒愿望,希望摆脱毒品并回归主流社会的人。TC认为,他们在屡戒屡吸的恶性循环里成了失败者,丧失了最初戒毒的热情,家庭或社会也失去了信心,他们倍受挫折、深感孤独,如果不给以帮助,就会自暴自弃,越走越远。TC认为,社会对吸毒者的态度是歧视,只有TC社区才是他们最后的庇护地,是他们重塑人生的起点。
  
  正如经济学为“市场”而作“经济人”的假定一样。TC作人性假定,回答了为什么要做TC,要把TC做成什么样子的问题。
  
  2、TC的“改变论”
  
  TC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实现改变有四个关键点:其一,“改变是核心”,办TC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或实现这种改变。其二,“经历是财富”,个人经历不论成功的或是失败的,都可以当成改变的资源开发。其三,“成功是动力”,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有成功的体验,或大或小、或结果的或过程的等等,都可以作为激励改变的因素。其四,榜样是示范。TC称之为“角色示范”。即用成功戒毒的经验施加鼓励,注意,哪怕是复吸者,其人生中也会有成功的体验,成功是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可以勘破TC的一个秘密就是:所有殚精竭力要做的,就是激发治疗者的内心需求和动力—“我要戒毒”。
  
  3、TC的“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
  
  TC说“人是可以改变的”,接着说“环境改变人”。相信在一个集体居住、洁净无毒、家庭氛围的TC社区内,治疗者的行为、思想、情感会发生改变,趋于健康。
  
  TC诠释“家庭观念”,凸显的是爱。戴托普“妇女项目”的负责人玛瑞安女士说:“TC是一个大家庭,充满着爱”。思谋所虑,是希望营造一个没有强迫和压抑,有利于实现自我改变的环境。
  
  TC的集体主义,强调的是平等、和谐和治疗功能。TC所说的平等,强调的是管理者和治疗者的身份平等。管理者不要充当“高高在上的训斥者”、“生杀与夺的审判官”或“举牌叫停的裁判员”等,都是一个家庭里的成员,互为兄弟姐妹相待。管理者不能特殊,在很多集会场合,如坐高人一等的椅子、坐显眼的位置等统统不行,只能和治疗者打成一片。
  
  TC指望的和谐,是反对任何暴力,用道德范式,诸如请求、感谢、批评、道歉、帮助、谦让、原谅、说理、调解、仲裁等来调节人际关系。
  
  TC设计的治疗功能,是把集体作为治疗活动的载体和组织形式。
  
  4、TC格言
  
  甫一接触TC,充耳便闻的就是一些格言,例如“戒毒靠自己,但是需要帮助。”“成功的戒毒从教训开始”等等。TC格言的妙处就在于,更多的是来自治疗者自身的感悟,特亲近的示范和感召。
  
  TC社区安排有一个活动,每人每天提交一份感悟或心得,然后经集体讨论修正,再提炼变成“人生格言”,贴在墙上传声于广播里,宣传的用心是自信和成就的培养与激励。很多所谓的TC理念,都是这样产生的。
  
  三、TC操作
  
  操作方式用TC的话说是治疗工具,治疗工具在TC的工具库里应有尽有,择其主要列举如下:
  
  1、TC计划
  
  TC对治疗作出阶段性和程序性的编排,将治疗周期定为8—18个月,划分为戒断和康复两个阶段,计划分成咨询、接诊、脱毒治疗、康复治疗、重返社会和善后照顾等六个程序完成。
  
  TC对每日每周每月的活动都有详细周到的安排,既有个体的又有集体的治疗方案。严格作息制度,强调秩序。
  
  2、TC等级结构
  
  TC社区的组织管理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处于塔尖的是“协调员”,治疗者群体中权力最高者,处于底部的是组员。新进入者当组员,一个明确的告知是,从现在做起,从最低做起,通过努力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如此获得相应的特权,还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违规了或者不能履行职责,就会受到降级的处罚。
  
  质疑等级制度,这不是制造不平等吗?确实。但与“长幼尊卑有序”有区别,承认后者的不平等,结果只能认命而放弃努力;而前者是成就取向。TC深谙此意,把等级制度作为一种治疗工具,注入的理念就是“努力获得成就”,治疗者就在这种反复升降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3、TC集体(小组)治疗
  
  主要的工具有:早会、对质小组、碰撞小组、互助(NA  )小组、 固定小组、家庭联谊会、文体活动等。
  
  每一种集体(小组)治疗活动,都有其针对性的目的和精细的编排,甚至赋予仪式般的色彩。
  
  例如早会。每天例行举办,全社区不论管理者或治疗者都要参加。活动内容计有:背诵戒毒信条、介绍新朋友、欢送老朋友、新闻通报和气象预报、表扬和批评、寻求帮助、感悟心得讨论、文体小节目、昨日总结或今日安排,等等。活动由各个小组轮流组织,选出主持人;又将整个活动编排成各个小栏目,选定栏目主持人。
  
  最动人的栏目是集体背诵“戒毒信条”。这是一种宗教般的仪式,TC社区内所有人,不论治疗者和管理者都集结起来,互相挽起手来围成一个圈,庄严地朗诵:“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地,……”“……在这个环境里,我们能生根,并且成长,再不会像过去一样的孤独,而是一个为自己和为别人活着的有意义的人。”
  
  这是在宣示一种认同:对于痛苦无助的倾诉或关切同情,对于救赎和帮助的急迫需求或神圣领悟;它在唤起所有人对TC这个大家庭的亲和与期待,在竭力固化一种所有人共同遵奉的理想和信仰,即做“一个为自己和为别人活着的有意义的人”。
  
  4、TC的社会适应性训练
  
  为回归社会做准备,TC安排了大量的适应性训练科目,有利于心理康复的,如何缓解精神应激,如何控制心理渴求,如何应付不良情绪等;有利于人际互动的,如学会请求、感谢、批评、道歉、帮助、谦让、原谅、说理、调解、仲裁等道德范式。有利于社会生存的,如有关法律知识的介绍、如何消除歧视争取支持,还有端庄仪表及礼貌用语、自我介绍与求职、职业技能学习等等。
  
  TC不回避现实—社会环境里有毒。所以安排“抗复吸训练”。TC告知:你在回归社会后,可能身陷有毒环境,遭遇各色各样的毒品诱惑。因而在TC社区的时侯,就要学会如何应对怎样拒绝,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后,就要不断地训练予以强化。口号是:平时多训练,用时多有效。这和军队的作战训练其理相通。
  
  TC正视现实—复吸很难避免。于是安排“减少危害”训练。TC告知:“当你在无法拒绝毒品时,就要选择危害最小的方式。”例如安全正确地使用美沙酮、一次性针头或安全套。还如“替代”或者“递减”的方式等。
  
  这种训练不能扣上“教唆复吸”的帽子。道理在于,当不能制止危害,没有最优选择的时侯,就以“减少危害”为目的,从而考虑最不坏的选择。
  
  四、TC在强制隔离戒毒里的应用讨论
  
  1、TC模式能否在强制隔离戒毒中应用
  
  TC是经过官方准允在中国推广的。TC劳教戒毒用得,强制隔离戒毒也就用得。因为二者一样,都是行政强制措施。
  
  TC在中国的劳教戒毒的应用中有实例。1998年,湖南省新开铺劳教所引进TC戒毒模式。1999年3月,该所在《第四届亚洲社区治疗联合会国际学术会议》上推出“L-TC”戒毒模式。2000年后,有三届“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成瘾行为研讨会”在该所现场召开,评估和推广“L-TC”。2002年的《中国禁毒报告》,对此作出了肯定。
  
  TC在国外的监管场所里应用有例证,例如马来西亚在监狱里就推行TC戒毒。
  
  结论是,TC引入强制隔离戒毒体系,不论在对应比照、学术评估方面,还是在行政准入、法律制度上等,亮起的都是绿灯。
  
  2、TC模式怎样在强制隔离戒毒中应用
  
  先说理念。前面已经阐释过TC的“人性善”、“改变论”“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等。这些都与中国文化有亲和力。
  
  《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这条规定精神, TC理念与之有谋和。
  
  在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中,TC的家庭观念有冲突。如在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上,TC反对管理者充当“训斥者”、“审判官”或“裁判员”,这在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中水土不服。因为警察是执法主体,行政关系上与执法对象难以做到平等。可妥协的办法是:新建构一种“教练员”和“老师”的角色身份,摒弃“训斥”,将“裁判”的角色让渡给治疗集体扮演,保留法执行上的“审判”权力。
  
  再谈操作。设问强制隔离戒毒,是否需要一种戒毒模式。如果需要则不论是否TC,它必须在《禁毒法》等制度安排中获得承载,组成的要素是医疗、心理康复、行为矫正和善后照顾,既定的目标是帮助吸毒者摆脱毒瘾、保持戒毒操守,回归主流社会。
  
  假设如此,那么TC的各种治疗工具就能派上用场。
  
  第一,戒毒治疗周期性的计划安排。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由《禁毒法》规定为1年,可延长至2年,那么,可将治疗的周期设计为1年,编排出“生理脱瘾”、“体能恢复”和“心理康复行为矫正”等实施计划。
  
  第二,构建各种激励机制。凡能注入自我动力,有利自信与成就感培养的,且不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的,诸如TC的等级制度也好,劳教管理的“等级处遇”、“民管机制”、“百分考核”也好,都可加以使用。
  
  第三,注重集体治疗。集体对个人行为有导向和裹挟的作用。由此集体的品性塑造很关键。如何建立一个正性指向、平等友善无暴力的集体,如何防范帮派团伙。前者对于改善个人行为有帮助,后者就是麻烦。再要提起讨论的,就是一个相互戒备、互相监督、株连处罚的集体好,还是如TC一样和谐的集体更好。
  
  第四,教育的充实与多样化。TC的所谓治疗工具,也可以说是教育的方法或形式,其魅力就是丰富多彩,寓意无形。可以帮助解决我们现时戒毒教育的贫乏,只要看着合适的,就要拿过来用。
  
  以集体背诵“戒毒信条”为例。这种仪式实为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即用某种标准固化的程式、庄严肃穆的氛围,把一些虚化的思想概念变现,激活一些抽象的精神信仰,形成可唤起可触动的情感意念,例如看见国旗升起,就想起祖国;背诵信条,就想起要戒毒,要给戒毒者以帮助。
  
  更生动的诠释以“抗复吸训练”为例,其组织形式是“场景剧”和讨论会。举两个训练科目描述一下:
  
  例1、训练科目—“远离毒品”。模拟场景:你在上卫生间时,看见有人在注射海洛因。要求:找出你最好的应对方式。然后讨论:将每个参训者自以为是的应对方式,如劝阻如报警等,逐一进行利弊辩析,推出什么样的应对方式为最好。
  
  例2、训练科目—“学会拒绝”。模拟场景:你在与朋友聚会时,朋友拿出毒品来劝你吸毒。要求:找出你最好的拒绝方式。演练期间,参训者轮流扮演诱惑者或拒绝者,挖空心思威逼利诱,穷尽所思拒绝诱惑。然后讨论:面对各型各色的毒品诱惑,怎样的拒绝为最好。
  
  这种训练有意思,管理者只需提出科目和要求,剩下的事情都由参训者来办,根据自己经历设计各种场景,然后模拟演练,再后把自己的感受感悟与大家分享或者辩论,能获得公认形成共识的,就会提升为戒毒格言、TC理念,作为经典来传播与传世。譬如:“当身陷有毒环境时,最好的选择是离开。”“拒绝毒品的最有效方式是说‘不’。”
  
  借鉴TC,教育方式上要少一些单向的“我说你听”,还有刻板的课堂化程式等。多些互动参与,多些游戏色彩。
  
  3、TC运作的承载平台
  
  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运作平台是戒毒所,不单是为了TC,所有的戒毒所都应满足如下的一些条件:
  
  第一、办所宗旨是“教育感化”。不是为了惩罚或是“审案”,也不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
  
  第二、隔离封闭的环境,目的是阻止毒品入所。
  
  第三、必要的医疗资源配置,任务是生理脱毒,健康保护,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
  
  第四、专业的矫治工作队伍,任务是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正如修皮鞋都需要专业的修鞋匠一样,戒毒更是一门科学,不专业化或者不经专门的训练,真的难以想象。
  
  第五、专门的工作常规,要点是承载科学的戒毒方式,例如TC计划。
  
  第六、“社会合作”机制,关键词是公共卫生机构、医疗科研机构、社区、家庭、NGO组织。
  
  不是所有的戒毒所都能包揽下TC计划的全套,诸如医疗脱瘾、心理康复、行为矫正、善后照顾等;也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无所不能。这不实际。
  
  因此,建议必要的资源整合与合理配置,设想将戒毒所在省(区)市内实行专业分工,建专门的医疗中心、职业训练学校等等。大型戒毒所,在内部构建专业分工体制。
  
  4、TC评估戒毒效果的借鉴
  
  戒毒看效果,现在都用“复吸率”来定输赢。“复吸”这个概念值得商榷。行为医学研究学者认为,在走向康复的过程中,成瘾者往往要经历一次或数次的偶犯(lapse)现象,偶犯并不一定发展到复发,偶犯也可以停止并走向康复。其实戒烟成功者也有这样的体验,即彻底戒断烟瘾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有偶而间或地“复吸”现象。换句话说,“复吸率”不能科学的评估戒毒效果。
  
  TC主张用“操守”做标准。何谓操守—一个人的行为没有构成需要法律干预的问题就视为正常“操守”。
  
  戒毒效果的评估很重要。《禁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曰“诊断评估”,二曰“戒毒情况良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很重要的是,亟待建立一种科学、准确、权威及公信的标准。而不是自定标准自我评估,“卡拉OK、自娱自乐”;不是打口水战,“我有我的一套”、“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不是鸡同鸭讲,互不明白。
  
  TC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不搞自产自销,采用国际公认的定式评估工具和标准。例如“成瘾行为严重度指数表”(ASI)。二是不搞“一维论”,而是“多维度”的考量。所谓“多维度”,就是在吸毒者完成戒毒治疗之后,对其身体健康、就业与社会支持、物质滥用、法律状况、家庭社会关系、精神健康等6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情况有否改善、改善多少的结论。如果说“操守”是个定性的评估标准;那么,“改善”就是个定量的评估尺度;二者合一构成戒毒效果评估。
  
  不能说TC就是最好的戒毒模式,美国“戴托普”的执行总裁A.J先生如是说,“在没有找到其他办法之前,不妨选择TC”。
  
  兹因戒毒一个难字了得,我们还在迷茫中寻找路径。走自己的路当然没错,但也可选择别人走过且有成功希望的路。什么是路,人走多了的地方就是路。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