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 正文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吸毒人群共用针具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针具与安全套
2008-10-23 06:49:19 来自:周志坚 谭爱军 黄利群 陈维清 作者:《中国公共卫生》 阅读量:1

  【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男性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珠海市某强制戒毒所397名男性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397名吸毒者中,306名(77.1%)为注射吸毒;在注射吸毒者中,进戒毒所前1个月内,125人(40.8%)与他人共用针具。多因素Long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户籍、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注射吸毒的频率和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是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珠海市男性吸毒者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该行为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艾滋病;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人数在我国逐渐增多。共用针具的现象在静脉吸毒者(IDUs)中比较普遍;共用未经消毒、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污染的针具是导致吸毒者感染HIV的直接原因[1] 。因此,为了解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珠海市某戒毒所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6年6~7月,调查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某强制戒毒所397名男性吸毒人员。以进戒毒所前一个月内共用针具的IDUs作为研究组,不共用针具的IDUs作为对照组,探讨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P<0.05)进行多因素Ligisticl回归分析。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由调查对象匿名自填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人口学情况;(2)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情况;(3)吸毒情况,包括共用针具等。

  1.2.2 艾滋病/性病健康知识得分测量

  艾滋病知识条目共9题,按照每1条目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得0分计算,满分为9分;性病知识条目共7题,其中1题为性病种类知识多选题(共10个),答对5个以上得1分,否则为0分,其余6题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测量方法相同,满分为7分;两者总计满16分.

  1.2.3 艾滋病健康态度得分测量

  态度条目共16题,采用Likert氏5分法,按照5,4,3,2,1分值计算正向得分,反之计算负向得分,满分80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397名男性吸毒人员,平均年龄(30.28±6.09)岁,最小17岁,最大49岁。53.1%为未婚者,31.7%为己婚者,9.8%为同居,5.3%为离异或丧偶。广东省户籍占63.5%,其他省占36.5%。汉族占95.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5.8%。职业分布以无业、农民和个体经商者为主,分别占33.2%,18.5%和18.3%。45%的吸毒者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来源于农村的吸毒者占52.9%。

  2.2 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情况

  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得分为(6.26±3.04)分,性病知识得分为(4.82±2.13)分,艾滋病性病总得分为(11.08±4.74)分,态度总得分为(62.78±8.74)分。吸毒人员莸得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中,主要通过电视媒体(61.7%),通过咨询服条的比例最小,仅为16.4%。对于艾滋病知识的需求上,希望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对身体的危害、传播途径和判断自己是否感染的分别占61.5%,47.6%,35.3%和34.0%。

  2.3 吸毒行为

  在397名吸毒者中,注射吸毒人员306人,占77.1%;进入戒毒所前1个月内与他人共用针具125人,占40.8%(125/306)。首次吸毒年龄为(25.02±6.63)岁,首次注射吸毒年龄为(26.13±6.05)岁。95.2%的吸食海洛因。首次试尝毒品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59.6%),其次是朋友间相互影响(19.8%)和情绪低落追求快感(17.0%)。

  2.4 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

  2.4.1 单因素分析

  以共用针具的IDUs组和不共用针具的IDUs组对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包括户籍、月收入、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首次注射吸毒的年龄、注射吸毒的年限、强制戒毒的次数、注射吸毒的频率、是否使用多种毒品、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使用针具的类型和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服务。

  2.4.2 多因素分析(表1)

  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户籍、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注射吸毒的频率和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是发生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表1)。表1  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进入戒毒所前1个月内,注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比例为40.8%,远远高于安徽合肥强戒所一项调查(共用针具率为18.05)[2] ,与广东省对强戒所和社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共用针具率42.1%)[3-4] 。

  本次调查发现,吸毒人员注射吸毒的频率越高和重复使用注射器,发生共用针具的可能性越大,这些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5-7] 。有研究提示,共用针具的发生同地区分布有关[6] ,本调查也有类似发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户籍因素进入了回归模型,提示广东省籍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比例较高。

  根据健康教育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模型,首先具备一定的知识的良好的态度,才能实现行为的转变[8] 。吸毒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其共用针具高危行为转变应该建立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良好的态度基础之上。本次调查发现,共用针具的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低,趋于负向的艾滋病相关态度。因此,针对吸毒人群开展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对于减少吸毒者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发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吸毒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低,多数为无业和农民,因此,应合实际开展有效地宣传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 黄谊,肖水源.吸毒人群HIV/AIDS的流行与控制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52-54.

  [2] Hongjie Liu,Oscar Grusky,Xiaojing li,et al.Drug usrers:a potentially important bridge popula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including AIDS,in China[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ses,2006,33(2):111-117.

  [3] 林鹏,刘勇鹰,王晔,等.广东省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2005,5(1):61-64.

  [4] 刘勇鹰,林鹏,许锐恒,等.广东省吸毒者HI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351-1352.

  [5] 林鹏,范子凡,杨放,等.广东省社区吸毒者针具交换项目试点效果评价[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305-308.

  [6] 黄露香,冯铁建,刘德辉,等.深圳市吸毒人群针具共用相关高危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59-860.

  [7] Tim Rhodes,Ali Judd,Larissa Mikhailova,et al.Injecting equipment sharing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in Togliatti city,Russian Federation[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9(4):47-48.

  [8] 袁荣宝,王海明,林冠雄,等.吸毒强戒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4):47-48.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