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 正文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记者与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面对面
2010-01-17 21:42:48 来自:贵州都市报 作者: 杜新忠转 阅读量:1

  南明区 15个社区建立针具交换点

  贵阳市南明区作为全国首批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今年5月,率先在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了针具交换点。同时,我省将在今年年底对27个县市区开展针具交换工作。

  “同伴宣传员”王丽(化名)夫妇在疾控中心与记者交谈。

  近年来,为降低注射吸毒者的共用针具率,南明区疾控中心多方查找,先后发展、培训了15名社区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目前有9人在开展社区针具交换工作。同时,有关部门采取帮助“同伴宣传员”办理美沙酮维持治疗手续和代缴美沙酮门诊治疗费激励方式,让“同伴宣传员”能更好地开展针具交换工作。

  从2003年7月以来,南明区从政策开发、疫情监测、大众健康、高危人群干预及关怀与支持五个方面开展了大量艾滋病防治工作。截至今年6月,南明区疾控中心共发放注射器7308支,回收5986支,回收率81.9%。

  南明区疾控部门有关负责人称,吸毒人员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有些人明知道共用针具很危险,但是当他们毒瘾犯了丧失理智时就会共用针具,如不采取有效方式干预他们的行为,很难控制疾病传播速度,有很多人会被传染,最后将威胁到更多的健康人群。

  “同伴宣传员”中 有对戒毒夫妻

  6月23日,在贵州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第五次经验交流会后,记者随同卫生部艾滋病防治专家参观并采访了部分针具交换点和为此工作的“同伴宣传员”。

  记者在南明区疾控中心见到了3名前来进行针具交换的“同伴宣传员”。记者了解到,之前,他们均是注射吸毒人员,在南明区疾控中心的帮助下,每天都到美沙酮门诊治疗点喝一定量的美沙酮,现在已经摆脱了注射吸毒,成为一名为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的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所有的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中,工作最认真负责的是王丽(化名)夫妇,他们不仅每周按时来领取300—400支一次性针具,并对交换的数量及领取人进行详细记录,而且每次都将所有发出去的针具如数收回。当记者问及他们是如何沾上毒品时,王丽显得非常坦然,讲述起她7年来吸毒的“灰色”经历。

  朋友把她 拉进毒品泥淖

  王丽,今年31岁,家住贵阳。说起来,王丽在吸毒以前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家庭。王丽说,如果不是吸毒,家里跑出租车和开两个音像店的收入可以让他们过上令人眼红的“小资”生活。

  王丽告诉记者,没有吸毒以前,她是一个非常开朗、非常喜欢交朋友的人。没事就和朋友、邻居一起逛街、打麻将、蹦迪。

  1998年,由于丈夫每天忙于跑出租车,没有时间陪自己,空虚无聊的她以为丈夫有了外遇。当她向身边一个朋友倾诉自己的寂寞空虚时,这个朋友说可以让她找到“刺激”忘记烦恼。她就这样开始接触毒品,再后来,越陷越深。

  王丽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一些反常的举动,引起了丈夫的怀疑。有一天晚上毒瘾犯了,她竟当着丈夫的面吸毒。从那以后,丈夫知道她是个“瘾君子”,再也没有心思跑出租车,整天陪着她戒毒,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王丽苦笑着说:“吸毒的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当毒瘾来了的时候,每个关节的骨头就像有无数的蚂蚁在撕咬。因为吸上了毒,便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但绝不能不吸毒。”眼见她戒不掉毒瘾,绝望的丈夫也开始沾上毒品,从那以后他们的生活便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夫妻吸掉五十万家产

  王丽说从那以后,夫妻俩每天像疯了一样,一心只想着吸毒。那段醉生梦死、欲罢不能的生活,真是难以形容。由于每天需要大量的毒资,两个人便卖了出租车和生意红火的音像店以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现在,已经一贫如洗,家里只剩下了一所空房子。王丽记忆中,她和丈夫吸毒最疯狂的一段时间,两个人一天的毒资800—1000元都不够。这些年夫妻俩吸掉了共同创下的50多万家产。现在回想起来,毒品除了让人倾家荡产外,还可以把人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想生个孩子 过正常人的生活

  当记者问为何加入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时,王丽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想要个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做‘同伴宣传员’是我们迈出了戒毒历程的第一步。”记者从王丽的口中了解到,他们夫妻俩在1个多月前还是依赖注射海洛因的注射吸毒者,自从当上了针具交换“同伴宣传员”后,南明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们代缴美沙酮门诊治疗费,就不再注射吸毒了。王丽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每天到美沙酮门诊喝上70毫升的美沙酮,就可以管上一天,“我们两口子不再依赖海洛因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好转。现在已经能自食其力了,对戒毒我们充满了信心。”

  王丽在与记者交谈中讲出了自己内心的忧虑:“我吸毒时间较长,曾经也共用过针具。我在一次检测中,被疑似为HIV感染者,我希望检测结果早日出来,我做梦都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做“同伴宣传员” 要经得住“诱惑”

  王丽说,做“同伴宣传员”常常会有吸毒人员叫她“偷嘴”,这完全要靠自己的毅力来抵挡诱惑。因为每次在给吸毒人员发放针具时,脑子里就会有强烈的想吸的诱惑。“为了抵挡住毒品的诱惑,我发放完针具就赶快离开,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

  王丽告诉记者,刚开始作“同伴宣传员”时,有些吸毒人员像躲瘟疫般躲着他们,他们只好先向一些熟悉的吸毒人员进行针具交换,并告诉他们使用不洁净针具会感染艾滋病,为了让吸毒人员知道这一危害,她常常在一些吸毒人员出没频繁的地方发放针具,用身边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死去的朋友的事例,说明吸毒和使用不洁净针具的危害。

  南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丽夫妻是最认真负责的“同伴宣传员”,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毒魔”抗争。

  相关链接

  针具交换是疾控部门为防止对注射吸毒者交叉使用针具注射毒品进行的一种行为干预。疾控专家认为,行为干预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速度,控制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其中针具交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艾方式,它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做法。

  有关专家称,用交叉使用过、不洁净的针具注射毒品,会感染艾滋病,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当前戒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现状,用理性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戒毒,应采取一些有效的减少危害的措施。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