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艾滋病与性病 > 正文
艾滋病与性病
兴奋致幻毒品:艾滋病防控新挑战
2016-01-24 21:54:30 来自:凤凰周刊 作者:卢伊 阅读量:1

  “之前觉得这个病离自己不远,但也没有想到这么近。”2015年6月5日,小叶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此之前,“某人感染HIV”,还只是他偶尔在朋友八卦中听到的传闻。3月31日是小叶心里“很多折磨真正开始”的日子。那天,小叶喝了酒,在心情极度低落的时候选择“放纵一次”。他通过社交软件约了网友到自己家中,对方“显得很平常地拿出一些东西”,在酒精和这些“东西”的双重作用下,小叶感觉有些恍惚,并在当天和这位网友发生了性关系。后来,小叶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严重阳痿”,决定去做检测。经过了“近30年人生中最难过的时间”,他得到了最终结果——HIV阳性。

  小叶在事发当晚就知道,他使用的“东西”是冰毒。他曾经在一位朋友家中见过同样的“东西”。“吸食冰毒用的玻璃器具‘冰壶’,有点像我们平常看见的水烟,但是体积更小,甚至长得有点‘萌’,”小叶回忆,在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冰毒时,被冰壶有点“萌”的外表“骗到”,以为不会有什么危害。

  中国艾滋病援助基金会负责人乌辛堃在接到小叶的求助咨询后发现,小叶是一个拥有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而且日常“性接触不多”、非常注意自我保护的人,但这并没有让小叶在偶然一次使用冰毒的“放纵”之后成为被“豁免”的特例。

  乌辛堃越来越频繁地从艾滋病防治的地方NGO那里得到反馈:被检测出的HIV感染者中,有过冰毒使用经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艾滋病与冰毒体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乌辛堃说。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南京中心主任李澜有着更为严重的担心:被称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新新型毒品”有着远比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更为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对艾滋病防控形成的挑战无疑更为艰巨。但目前这些“新新型毒品”的公众认知度非常有限,很多人甚至在并不知晓的情况下就已成为受害者。“新精神活性物质一旦广泛流行,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兴奋致幻剂倍增感染风险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兼国家禁毒办主任刘跃进在2015年5月的国家禁毒委全体会议上表示,截至2014年年底,估计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名,其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急剧增多,目前已发现145.9万名,年均增长36%,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反映出中国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地方NGO也在近几年发现,前来进行HIV快速检测的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透露有使用合成毒品的情况。

  成立了13年的苏州彩虹志愿者工作组从三年前开始发现有人因为吸食冰毒感染性病或者HIV。“我们已经发现十几例类似的案例,这对我们的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的情况,”工作组负责人张人杰表示,工作组近几年来检测出的HIV感染者,一直坚持定期检测,本身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比较了解,他们都表示在吸食冰毒后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因此认为,自己是在吸食冰毒后感染的。“吸食冰毒会让人意识模糊,忘记实施保护措施,最终被感染。”

  冰毒,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纯品很像冰糖,形似冰,俗称冰毒。与传统毒品使用者主要通过共用针具造成的血液传播不同,滥用冰毒等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艾滋病风险主要在于性传播。

  乌辛堃解释说,传统毒品主要是“麻醉镇静”作用,一般不会产生性冲动,而冰毒等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同属于“兴奋致幻剂”,其药性之一是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受到“high”并产生高度的性需求,同时降低吸毒者的自我拘束能力,也就增加了无保护性行为的风险。而且,由于强烈的性渴望,冰毒使用者甚至会有持续多小时的激烈性行为,进一步增加了感染HIV的可能。

  2014年,余姚市疾控中心和当地看守所随机抽取345名最近一年吸食新型毒品的男性进行调查,66.08%的人承认吸食新型毒品后发生性行为,且性伴多、不固定。在过去一年中,吸食新型毒品后性交的228人中,性伴只有1个者占3.51%,2-3个者占22.81%,4个及以上者占73.68%,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者仅占10%左右。

  沈阳爱之援助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马铁成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往国内对艾滋病的干预工作涉及到毒品时,只会考虑到共用针具引发的感染,但是新型毒品加大艾滋病的风险,是来自于性接触。毒品和性传播的结合是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干预方法和手段”。

  性工作者和同性恋者成高危群体

  目前,到底有多少人因使用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而感染HIV,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这种能够诠释因果关系的具体数字是很难统计的”,乌辛堃表示,大部分人都不会对外透露。相关统计只能来自于小范围的调查。

  马铁成说:“新型毒品的流行最早是在异性恋人群中,尤其是活跃在夜店的年轻人、性工作者等。”

  一些娱乐场所甚至提供了陪同吸食新型毒品的服务。2015年8月,媒体报道,粤东海丰县城的一次缉毒行动中,灯红酒绿的会所包房内,数十名年轻男女正随着劲爆音乐“嗨”,近一半是年轻女性。桌上散落着数十根吸毒用的吸管和盛着毒品K粉的盘子。警方在更衣室里还发现一本会所在册的“陪溜妹”名录,约有二三十人。每人有一个格子存放物品,里面放着高跟鞋、统一的化妆包等。

  有冰毒吸食者在戒毒的论坛上称,“陪溜妹”是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蔓延在部分地区兴起的一个新型“职业”。他们援引自己的经历称,不同于一般的KTV“公主”,“陪溜妹”还陪吸毒。年轻的女孩子们提供陪吸、贩毒、卖淫“一条龙”服务,有时还会怂恿别人吸毒。

  早在2009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药物依赖研究所联合对北京某强制戒毒所开展调查,共调查151人。调查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感染HIV、梅毒、HSV和HBV等性传播疾病,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性、女性在吸毒过程中常陪侍吸毒人员而处于被动地位有关。该调查特别提醒,性工作行业中有一个“专业陪high”群体正在形成,占KTV性服务工作者的三分之一。

  “但最近的趋势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越来越多。”在同性恋人群中的调研发现,冰毒使用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几率,比普通同性恋者高出多倍。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是卫生部指定的性病艾滋病监测点,该医院泌尿生殖科副主任医师刘殿昌综合引用海外数据撰文称:调查显示,滥用冰毒的男男性行为者与HIV阴性或不明的性伴发生非保护性被动肛交的风险,是不使用冰毒者2倍以上;与HIV阳性性伴发生非保护性被动肛交的风险,是不使用冰毒者的4倍以上。

  “冰毒是影响所有人群的,但对‘同志’人群更为危险。”乌辛堃说。张人杰也承认,“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同志’人群,这个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研究国内冰毒的使用现状,一家名为“北京佐佑中心”的NGO在微博、微信上发布调查问卷,共获得7000人浏览量、183份有效问卷,主要受访对象为同性恋人群。

  在这份统计中,关于受访者使用冰毒的频率,一年使用1-2次的占40%,平均每三个月使用一次的占12%,平均每月使用一次的占33%。11%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是HIV感染者,30%的受访者明确自己没有感染HIV,还有49%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有25%的人表示使用了冰毒之后,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因此,实际的感染比例可能更高。”调查人员朱羽表示。

  “新新型毒品”认知度有限

  小叶决定站出来讲自己的故事,以“提醒他人”:不要沉迷药物,应该去给自己的生活寻找积极的支撑,“无论是‘同志’,还是异性恋的年轻人”。

  乌辛堃在进行“拒绝使用冰毒”的推广活动时发现,冰毒的名字、外观、传播方式都是不固定的。“冰毒就像弥漫在空气中一样,抓不住”,乌辛堃称,冰毒的制作方式简便,从一些普通家用的化学品中就可以提炼,例如感冒药、抗过敏药、水渠清理液、指甲油清除剂、电池酸、汽油添加剂、盐酸、猫砂等;并且,冰毒呈现的样子也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白色透明的“冰块”,也可能是其他颜色的晶体,并化名为“绿牙签”、“水晶”、“大牙”等各种叫法,“这些名字让你都意识不到这就是毒品”,乌辛堃说。

  新精神活性物质通过修改现有毒品的化学结构,从而变成新的物质,更难甄辨,容易逃避法律监管,以至于不法分子打着“合法快感”、“特制药物”、“合法兴奋剂”等称谓进行宣传,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这一说法得到了福建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晓轩的印证。晓轩发现,尽管到协会进行艾滋病检测的人群中有过冰毒使用历史的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人对于“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十分模糊。

  “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会问受访者会不会想使用毒品,大部分人都说‘不会’。接着再问会不会想用‘新型毒品’,他们就说不知道概念。但当你向他介绍过后,他们会恍然大悟——自己身边就有一些人在用”。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毒品一定要像海洛因才叫毒品”,晓轩描述,目前的新型毒品更新换代很快,在营销上也采取了很隐蔽的说法,有着“花样”的名字,很容易通过网络购买。卖家会在产品介绍中告诉你它会带来性方面的兴奋,并“细心”地附上使用方法,但不会告诉你这其实就是合成毒品,更不会称这些东西有“成瘾”的副作用。

  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教授秦总根说,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新精神活性物质”氯胺酮在内地青少年中迅速流行泛滥,致使吸食氯胺酮人数持续上升,消费市场不断升级。

  然而,许多吸食者对氯胺酮知之甚少,还以为它是一种成瘾性很小甚至不会成瘾的物质而加以滥用,结果贻害无穷。秦总根说:“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或盲从性,且往往对此类毒品的性质和滥用后果无正确的认知。”其实,使用这些合成毒品不仅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还会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长期生理损害尚在论证,但其强烈的致幻作用会促使滥用者在现实中做出极其异常的行为,相当部分的自残、自杀以及暴力攻击等行为与之相关。

  更难戒除,也更难干预

  目前,冰毒并没有被发现有生理成瘾的现象,药物进入人体内24-48小时内,就会在体内消化,“冰毒成瘾主要来自于精神依赖”,乌辛堃说。在毒瘾发作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和对冰毒强烈的需求等情况。普通的毒瘾症状可能只需要三天时间就会过去,可是上了冰毒毒瘾的人可能在“断瘾”很久之后,突然出现复吸的饥渴感。新精神活性物质由于太过新颖,其成瘾性也尚在论证。

  “合成毒品滥用的精神依赖是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问题。”张人杰说。他经历了身边的朋友因为使用合成毒品而造成的生死离别。

  张的朋友小关被检测出感染HIV已有四五年的时间。小关原本状态很好,不仅坚持定期检测,也会在工作组帮助一些HIV感染者做关怀工作。小关早前就有过吸食毒品的经历,于是没有把吸食冰毒当回事,认为自己可以凭借毅力戒掉。但小关最终没有摆脱掉毒瘾的纠缠,在吸食冰毒后几天没有睡觉,同时漏服HIV感染者应当坚持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最终在2015年6月去世。

  “过去的海洛因成瘾,还可以采用美沙酮替代法,但是冰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戒掉。我了解的朋友几乎没有一个吸冰毒戒毒成功的。”张人杰说。目前,张人杰除了开展“拒绝新型毒品”的宣传工作,还在申请中国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

  目前,国内针对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戒毒方式并不成熟。“可以说几乎是空白”,乌辛堃称,“人们接受强制戒毒重新步入社会后,缺少社区、家庭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戒毒措施。”

  欧美国家推行的戒毒方式较为多样,包括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一对一辅导”法、家庭朋友范围内通力合作的“家庭教育”模式;由嗜酒者互诫协会引申出的“12步程序”、使用代金券等激励方法维持戒毒的“全变管理”模式等。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使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者减少了90%。但现在,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的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正成为艾滋病防控事业的重要敌人。“随着形势变化,现在我们的工作需要继续深入。我们需要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及更为便利和人性化的戒毒场所,来支持吸毒者进行戒毒,降低他们感染HIV的风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实习记者卢伊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