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艾滋病与性病 > 正文
艾滋病与性病
中国艾滋病实录(二)
2010-10-01 13:00:49 来自:杜新忠戒毒网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在血祸过后的豫东农村,卢广拍摄了大量的正在死去和即将死去的艾滋病人。他注意到在这些不幸者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不幸的群体-艾滋孤儿和即将成为艾滋孤儿的孩子。2001年12月 ,卢广遇到了一个名叫张夏依的男孩儿。被张夏依的不幸遭遇深深触动之后,卢广用自己的钱资助他回到学校,然而在以后的日子,卢广看到了更多的比张夏依更为不幸的孩子。他说即使后来拍摄非典,他所受的刺激也比不上在艾滋病村的刻骨铭心。
  
  从2001年到2003年的三年时间,越来越多的艾滋孤儿走进了卢广的镜头。这是一个疫情严重的村庄,9岁的小女孩儿正在用稚嫩的小手掩埋刚刚死去的妈妈,因为艾滋病,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这不是上学前吻别,自从儿子染上艾滋,妈妈随时都要用嘴唇给他测试体温。若干年后母亲怀里这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是否还能记起爸爸的模样?又一个悲伤的日子,又一行送葬的队伍,又一位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又一个孩子成了孤儿。父母走了,冬天来了,谁来温暖她长满冻疮的小手?
  
  奔走在河南农村的日子,卢广认识了一批抗艾志愿者。和卢广一样,他们也在关心着艾滋孤儿的命运。高耀洁,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退休医师,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的义务宣传,被媒体称为“民间抗艾第一人”。;李丹,抗艾志愿者,曾创办东珍艾滋孤儿学校;胡佳,抗艾志愿者;朱进中,河南省柘城县双庙村村民,抗艾志愿者,艾滋病毒携带者。
  
  高耀洁教授在长期为艾滋病人奔走呼喊的同时,她那悲悯的目光也曾无数次地停驻在艾滋孤儿的身上。那些瑟缩在父母亡灵背后悄悄哭泣的孩子,一次又一次把她的心撕得粉碎。李丹,一个在学校读书期间就关注艾滋病问题的抗艾志愿者,至今忘不了第一次走进河南艾滋家庭的情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迫于贫困而克服了羞耻之心去卖血的时候,很多人竟心存一个不现实的愿望,把卖血换来的钱攒下来,留着将来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儿,而今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孩子还没有成年,他们就要离去。回忆起父母卖血的日子,颜炳正,一个已被高耀洁老人,寄养到外地的14岁男孩儿,仍然心有余悸。父母撒手人寰,11岁的颜炳正这才发现,残酷的命运已经展开。苦难的过去给小炳正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害,难以消散的阴影或许会跟随他的一生。尽管如此,颜炳正仍然是幸运的。因为无数艾滋孤儿仍然生活在无人过问的苦难中。
  
  主持人: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的一名官员曾经说过,对于他们的国家来说,艾滋孤儿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成长为有建设性的公民。的确,在那些孤独而又绝望的眼神当中,在写着仇和杀的手臂上,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这些艾滋孤儿的未来。
  
  解说:2002年11月,卢广路过后店村的时候,顺便去看了看他一直惦记着的艾滋孤儿张夏依。到了他家才发现,张夏依又失学了,原因是爷爷的腿坏了,不能再出去给全家人讨饭了,13岁的张夏依不得不再次辍学,而去本村的砖瓦厂打工养活全家人。见此情景卢广的心?很不是滋味。当卢广表示愿意再一次拿钱,资助他重返学校时,张夏依拒绝了。在砖厂打工每天8到10块钱的收入,使他觉得自己很硬气。另外,只有和那些同命相怜的伙伴儿在一起,他才不觉得太孤独。
  
  张夏依的照片和故事见报以后,艾滋孤儿的命运在社会上引起了某种程度的关注。教育专家和社会工作者们普遍认为,河南的艾滋病人是特殊的艾滋病人,河南的艾滋孤儿同样也是特殊的艾滋孤儿。比起通常意义的艾滋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多着一份仇恨,很难预料,这一份针对血霸血头的仇恨,多年以后会不会演化成指向社会的仇恨。关于艾滋孤儿的未来,联合国的一位官员曾经预言,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可以应付数目如此庞大的孤儿和反社会青年,这将会对各国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后果。
  
  就在艾滋孤儿问题日益严峻的时刻,一组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照片,终于引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关注艾滋孤儿的社会热潮,照片的拍摄者仍然是卢广。卢广的这组照片再一次把艾滋孤儿的现实推到了大众面前,很多人都说他们是在知道了周金勇之后才知道艾滋孤儿的。应该说周金勇是艾滋孤儿的一个震撼而美丽的缩影,她把公众的同情心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照片发表后不久,不仅周金勇在社会力量的资助下回到了学校,卢广也变成了接收各地捐款的中转站。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很快流行起来,然而不久卢广和很多志愿者,不约而同地发现,很多时候即使得到外界金钱的资助,艾滋孤儿的处境也很难改善。救助艾滋孤儿最好的形式是什么,一时间这成了各种社会力量和抗艾志愿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面对艾滋孤儿,公众的感情是复杂的。孩子们的处境让我们心酸,孩子们的未来又让我们担忧和恐惧。于是在大多数人的沉默当中,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的时候,始终清醒的社会良心,已经自发地开始行动了。
  
  解说:2003年,卢广用镜头见证了两个艾滋孤儿的新家园。37岁的朱进中所在的柘城县双庙村,是一个有名的艾滋病村,从1997年到现在,陆续已有140多人离开人世,留下大量艾滋孤儿。朱进中是在2000年被检测出艾滋病毒的,但绝症并没有使他绝望,反而使他萌生了在有生之年帮助其他不幸者的念头。
  
  2003年2月,在一名台湾女画家的资助下,朱进中利用自家的两层小砖楼,办起了专门收留艾滋孤儿关爱之家。第一期就招收了本村和附近村庄的20多个孩子。顾名思义,关爱之家是个家,不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还要去村里的学校去上学。
  
  2003年10月,在柘城县县城的一座清真寺,东珍学校开学了,李丹和他的伙伴儿们带着从双庙村接来的16个艾滋孤儿,开始了近乎乌托邦式的尝试。最初,他们办学的钱是跟朋友们借来的……
  
  目前阳光家园已收养了59名艾滋孤儿,除关爱之家的38名外,另收养了其它村镇的孤儿21名,不久前朱进中重新以村委会名义注册的关爱之家已经重新开办。
  
  2004年6月,由全国工商联和27家民营企业发起筹建的中华红丝带基金会正式成立。它将给中国的艾滋孤儿以帮助,基金会将捐建一所中华红丝带家园为艾滋孤儿创建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艾滋病带给人类难以描述的灾难和痛苦,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灾难当前最先觉醒最早行动的永远都是那些最有社会良知的人们。於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险阻他们首先上路了。在战胜艾滋病的曙光还没有到来之前,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面,越来越多的人影出现在了民间抗艾的地平线上。
  
  21世纪中国正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然而繁荣背后一股黑色的潜流正在悄然而肆意地侵蚀着东方巨人的机体,它就是艾滋病。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截止到2003年6月,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84万。84万这个数字使得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目前已经位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十四位。2003年9月中国政府不无沉重地承认
  
  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实际上2001年以来,中国已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中国严峻的艾滋病疫情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为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抗击艾滋病民间力量走在了政府的前面。河南省率先成为抗艾志愿者战斗的前线,最初也正是在这里志愿者们亲眼目睹了艾滋病魔一手创造的人间地狱。曾有一次,在与一位艾滋病濒死者对视的刹那,胡佳产生了沉重又不容推卸的使命感。
  
  在抗击艾滋病这个艰苦卓绝的领域,他们被自己的善良和不忍之心所驱动,他们放下手边正在从事的事业,他们告别都市,告别亲人和朋友,义无反顾地来到豫东,来到艾滋病患者和死神之间。在河南在那些艾滋病恶性爆发的乡村,他们为那些从肉体到灵魂都经受折磨的受难者送去药物和金钱、知识和安慰。
  
  对於艾滋病这种疯狂肆虐的传染病来说,只有最大程度的透明才能带来最大力量的救助。然而在中国由於少数人的私心作怪,由於地方官的面子问题,由於各种各样难以启齿的原因,艾滋病的肆虐和流行也曾经一度成为被隐秘的事实。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场悄然兴起的血浆经济,把无数河南农民卷入了义务献血的风潮,贫穷迫使农民靠出卖自己的鲜血,换取暂时的财富。然而钱还没在他们手上捂热几年,不期而至的血祸就找上头来,如今在卖血中感染了艾滋病毒村民纷纷到了发病阶段,死亡在疫情严重的村庄频频上演。然而最初外部世界对发生在这里的惨剧竟一无所知。
  
  自1996年与艾滋病打上交道后太多的苦恼、无奈、甚至愤怒,让高耀洁无法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从此发现疫情村,打开黑洞,让疫区里的艾滋病患者早日得救成了高耀洁抗艾事业的头等大事。
  
  打黑之外,高耀洁对那些仍活跃在地下的血头血霸,痛恨之极,一旦发现绝不手软,一次一个名叫笛康康的男孩儿的死,让她追踪到这样一个黑血头。渐渐地上蔡、文楼、尉氏等,艾滋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开始为外界所知,高耀洁也成了一些人眼里特别不受欢迎的人。
  
  桂希恩,武汉大学中南医学院教授,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中国防治艾滋病史上一个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名字。五年前他发现披露了中原地区艾滋病爆发流行的实情,五年里,他先后近20次深入艾滋病疫区寻找和救助无助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他曾把五名艾滋病人接回家中进行研究和治疗。
  
  桂希恩、高耀洁对於大多数民众来说,这是两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那些经历苦难的人会永远铭记他们、感谢他们。也许我们无法判断他们在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政策选择上起了多大作用,但他们的意义更在於唤醒国民抗击艾滋病的信心和勇气。
  
  权威专家曾经预测,真正有效的艾滋病的疫苗要到数年之后才有可能被发明出来,在预防大於治疗的现实之下,第5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霍尔克也曾经明确地指出:知识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的疫苗。第55届联大主席霍尔克曾面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这样赞誉高耀洁老人:知识是艾滋病的最佳疫苗,在中国河南就有一位倾尽心血义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人,她的故事跌荡起伏,她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
  
  近几年高耀洁在国际社会频频获奖,她把所有的奖金都用到了艾滋病宣传品的印刷上,她说这些钱花完了是胜利,花不出去是失败。
  
  作为医者高耀洁老人奉献的是实实在在的医学知识,而对於来自大城市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向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各种精神援助,胡佳说他们之间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
  
  2001年到2003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黝黑结实的中年男子挎着照相机徘徊在河南农村的乡间小路上,他就是自由摄影师卢广。透过他的镜头,中国人清晰地看到了河南的艾滋病毒受难者,他们被震撼了。
  
  第一次走进被死亡阴影笼罩的艾滋病疫情区,卢广就清晰地意识到
  
  以后的日子,他必将以极大的精力持续地关注这个不幸的群体,沉重的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地举起相机,他要让外面的世界了解正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在志愿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良知、毅力和勇气,在艾滋病肆虐的年代,他们就是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社会良心。的确面对瘟疫,仅仅有少数志愿者所构筑的民间防线,也许是一道沙堤,但是榜样的力量永远都是无穷的,可以预见当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都不再沉默。当每一个人都因为受到了感召,进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战胜艾滋病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明天的《大视野》,我们将会和您一起来关注面对瘟疫的挑战,中国政府也正在奋起行动。
  
  中国目前有艾滋病感染者84万人,专家估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到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会达到1000万以上,那时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艾滋病也会成为一场国家性的灾难。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也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积极地应对挑战,中国政府计划到2010年把中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
  
  谁也不会想到艾滋病1985年登陆中国短短不到20年间,这个全世界共同的敌人在中国正制造着巨大的威胁,今天中国测算现有感染者为84万,但报告人数只有4万多人,如冰山一角,可怕的海底冰川已经形成。这隐藏在中华文明之中必经的航道上警报已经拉响。
  
  从1985年到1988年在艾滋病传入期,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还很稀有
  
  每年只报告区区的几十例,在这期间国家颁布实施了《检疫法》,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检疫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事实上这不仅没有阻止艾滋病的传入,反而造成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知、歧视和恐惧,给此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从1989年到1994年,每年都会统计发现几百例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国国内的艾滋病形势进入扩散期,这一阶段分布於各地的监测点开始建立。1995年是中国艾滋病流行和控制历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形势突变,卫生部的统计显示,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从之前的几百例突增至一千五百多例,全国共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现供血者感染艾滋病占全年全部报告数的近一半,而这些感染者中有相当数量来自河南部分农村在1995年以前的卖血人群。采供血途径传播艾滋病方式的出现,使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群发生了重大改变,被人们一度轻视了的敌人赫然出现在面前。
  
  谭德良是河南省柘城县双庙村村民,他曾经在自己的村子开了血站,尽管时间很短,但是今天不得不面对村民投向他的愤怒,今年5月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从1995年直到现在,中国艾滋病感染和发病形势一直处在增长期,有些省份甚至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针对艾滋病的防控措施,不断地加大。2003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地坛医院,他胸佩象征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与三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并肩攀谈。半个多月后,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进入艾滋病最为肆虐的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文楼村考察,走访了艾滋病患者的家庭。中国高层领导人这一系列举动
  
  被媒体评论为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全民对抗艾滋病的战役打响了。
  
  艾滋病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中国政府也正在行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遏制艾滋病在中国的进一步蔓延。2003年3月28日,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援助艾滋病的公益活动121联合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这个计划正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干预工作,倡导社会各界都奉献爱心,为艾滋病人提供帮助。
  
  121联合行动计划是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发起。31个部级单位和48个社会团体、41家主流媒体及众多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和支持。以互相关爱,共享生命为主体的大型慈善公益活动。
  
  121联合行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进行全面教育和干预,以减少艾滋病的继续传播蔓延,这一行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21联合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121联合行动,一个重要的使命是向社会募捐为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提供帮助。这是今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捐赠大会,这次共募集捐款500多万元,121联合行动启动以来,共进行了两次募捐。此前的一次是在去年进行的,那一次同样募集到资金近500万元。
  
  现在世界上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疫苗没有出现之前,宣传就成为目前最好的疫苗了。
  
  自从艾滋病毒被发现已经有20几年过去了,尽管很多的科研人员一直都在不懈地努力,却始终也没有能够找到战胜它的办法,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也没有能够根治它的有效药物,中国直到2000年才有了正式的进口艾滋病药物,那时一年的处方要8万到10万元人民币,价格十分昂贵。如今进口艾滋病药物的价格已经大幅度地下降了,而中国的中草药研究也在顺利地进行,可以说今天对付艾滋病的治疗手段和效果,都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1年艾滋病来到了人世间开始了疯狂地进攻,两年后人们分离出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这个黑色杀手终於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对我们这个共同的敌人进行了反击。20多年过去了,为了攻克艾滋病这个世界难题,全世界不知道投入了多少智慧和财富,可是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前行。
  
  直到1987年,世界上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药AZT才在最早发现艾滋病的美国问世。人们向前的脚步没有停止,尽管后来药物越来越多,但是效果都不理想。9年以后1996年人类终於看到了曙光,这一年美籍华人何大一教授发明了鸡尾酒疗法,就是将几种药联合使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艾滋病治疗出现了转机,一直到今天这种疗法仍是对付艾滋病的最有力的武器。
  
  直到2000年,中国才有了正式的艾滋病进口药物,而当时一年的处方高达8万到10万元,而在2002年这个价格已减至2万到3万元。
  
  (字幕)
  
  1985年 中国首次发现艾滋病
  
  1987年 曾毅分离中国首例艾滋病病毒
  
  1989年 云南首次报告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
  
  1989年 首次发现艾滋病毒感染的中国人
  
  1990年 北京佑安医院首次收治艾滋病人
  
  1995年 大量农村卖血人员报告感染艾滋病
  
  1998年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2001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
  
  2001年 中国加入联合国艾滋病承诺宣言
  
  2003年 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
  
  五集专题片《中国艾滋病实录》到今天就要结束了,我记得在采访过程当中,一位艾滋病感染者曾经对我说过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在今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再有他们和我们的区别了,不要再把感染者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所见过的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者是病人来自於我所能想到的任何行业,甚至有可能就是艾滋病的医生,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他们就是我们。所以真的不要再以为艾滋病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专题片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艾滋病,让大家携起手来抗击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给艾滋病人更多的关怀和理解,让大家都奉献出爱心帮助他们和艾滋病斗争,我真的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艾滋病魔会被我们降伏。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