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艾滋病与性病 > 正文
艾滋病与性病
与艾滋病问题有关的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综述
2010-09-30 10:53:52 来自:杜新忠戒毒网 作者:李银河 阅读量:1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与艾滋病问题有关的社会科学经验研究作一综述。
  
  (一)总论:艾滋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曾毅院士在"艾滋病(AIDS)和艾滋病毒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一文中阐述了艾滋病和艾滋病毒在世界和中国流行的现状。文章首先描述了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病例数不断增加,而且来势十分凶猛,特别是在非洲和东南亚各国更为严重。由于到目前为止仍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根治艾滋病的药物,这将加速艾滋病的流行。文章还论述了关于艾滋病的经验研究的进展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艾滋病及艾滋病研究的概况。
  
  在“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一文中,廖苏苏、王全意和张孔来提出,目前在我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艾滋病知识和危险意识。
  
  艾滋病病毒传播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正确掌握预防知识是改变危险行为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在我国不同人群中进行了一些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虽然有些调查显示人们对艾滋病毒的三个基本传播途径(血液、性、母婴)的知识有所了解,但不同人群间的知识水平有较大差距,有些人群对艾滋病知之甚少,而且普遍对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一些日常生活接触存有很多误解。1996年一项对11个省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仅有68%的医务人员能说全HIV的3个传播途径。
  
  我国民众中对艾滋病既存在恐惧、歧视,也存在很大程度的漠视。很多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很远,它是外国人、同性恋者、“坏人”的病。在云南HIV高流行区村民调查中,有共用注射器行为的吸毒者中只有12%的人相信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二)性行为
  
  近年来关于性行为的经验调查有以下主要着作:
  
  潘绥铭的《中国性现状》。这部着作所涉及的问题有:性的知识,家庭性教育,青春期的性准备,婚姻中的爱与性,同性恋,性与社会,商业性行为,性病的现实等。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这本书讨论了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各个方面的问题,涉及择偶标准,青春期恋爱,浪漫爱情,独身,婚前性行为,婚姻支付,自愿不生育,婚外恋,离婚,同性恋等问题,全部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完成。
  
  李银河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女性的感情与性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婚外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避孕,人工流产与生育,以及女性的性观念等。
  
  刘达临的《中国当代性文化》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性调查,样本容量有20000人以上,调查涉及了人们性生活的各方面。
  
  徐景春的《非婚两性关系》一书所涉及的问题有强奸与卖淫,未婚同居,青春期恋爱,婚外性关系,独身以及婚内、婚外性关系的比较。
  
  以上都是对一般性行为各个方面的全面调查,下面是就某一个领域的专门研究。
  
  1、婚前性行为
  
  朱惠斌的论文“上海市婚前性行为状况”指出:近年来,我们在上海市婚前健康体检中发现,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98年第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加3.07倍,其中极大多数是潜伏期梅毒,而且经常是男女双方均有感染。据调查,上海市未婚人流数占总人流数的1/3。1996年,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曾对2580名婚前体检的情侣进行调查,有1789名有过婚前性行为,占调查者69.34%,年龄越轻,性行为发生率越高。
  
  卢磊和张立新的文章“调查显示:一成半高中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在互联网上发表后,各网站纷纷转载。文章是根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负责具体实施的普通高中生一般状况调查写作的。该调查是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作为抽样目标,从全国6大行政区的78个县市抽取了1万余名学生。调查中的另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城市高中生占22.7%,乡村高中生占9.0%,男生占21.1%,女生占8.4%。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多于1/5的高中生认同中学恋爱、婚前性行为,这将对今后的恋爱、婚姻及家庭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应当引起重视。
  
  2、同性恋
  
  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同性恋亚文化的社会学经验研究专着《他们的世界》一书的增补本,涉及男同性恋的感情生活、性生活、婚姻生活、社会交往方式、价值观念、法律地位、人们对同性恋态度的变迁,以及同性恋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启示。
  
  张北川在《同性爱》一书中阐述了同性爱的起因、预防、处理方法,以及同性恋与各种性偏离、器质性疾病的关系,对同性爱与性有关的器质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与治疗。同性爱与有关的性偏离,同性爱的起因、预防和治疗,做了详细的论述,探讨了人类性道德、性法律及对同性恋认识的历史演变。
  
  胡铁中在他的论文"男同性性接触者:儿童期状况、成年后心理状况、少见/特殊经历与艾滋病高危因素分析"中探讨了男同性爱者的艾滋高危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确认其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亚人群的干预对策。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研究高危行为与男同性爱者不同个体的儿童期经历、成年后的心理状况、少见/特殊经历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期的某些跨性行为与成年后偏好被动肛交显着相关,成年后的性别角色自认状况与被动肛交相关,而成年后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状况与儿童期某些情况相关。儿少期开始性交者有更明显的多性伴倾向。有受虐倾向者,更倾向被动肛交。赞同采用冲突性方法解决我国同性爱问题者、有施虐倾向者更倾向无保护肛交,嗜毒者更少无保护肛交。认为同/双性爱是正常现象者、曾被迫性交者更偏好主动吻肛,偏好施虐者更少主动吻肛。因同性爱受过伤害,嗜毒者更多地参与群交,且前者性伴数更多。伤害情况与自杀倾向有关联,但自杀倾向与高危行为无关联。研究的结论是:在同性爱者当中,不同个体或亚人群高危行为的表现形式明显不同,其表现与个体或亚人群的独特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背景相关联。因此,在实施AIDS干预时,应针对不同个体、亚群,从不同角度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干预方案。
  
  刘华清等人的“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一文探讨了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形成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了精神障碍诊断量表(DSM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量表(MMPI)、艾森克人格测查量表(EPQ)、修改的智能简易速检表(MIFE)、社会功能量表(SFRS)及同性恋心理健康调查表等对51例同性恋者作心理测试和1-2年随访。研究结果表明,同性恋组各量表的得分与异性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33%的同性恋者既往有过自杀未遂。在随访1-2年后,51位同性恋者仍然维持同性恋取向。研究表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同性恋的形成。部分(72%)同性恋者缺乏正常的家庭气氛,可能与部分同性恋的形成有关。在同性恋者陷入个人心理冲突时,同性恋需要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马晓年在“自我不和谐男同性恋诱发因素探讨”一文中根据临床咨询总结了148名自我不和谐男同性恋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了其诊断标准、诱发因素、预后或可纠正性,希望为今后性教育的实施及更好地做到早期预防、早期纠正这类青春期起出现的性取向障碍提供一些经验和依据。
  
  张北川等人的调查报告"2000对男同/双性爱者等的行为监测与相关情况调查"所报告的是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这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84份,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取向,与男人的性行为,与女性的性行为,艾滋病与性病,安全套的使用情况。
  
  张北川在“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干预:思考与体会”一文中阐述了作者对男同性性接触者艾滋干预工作的思考和实际工作经验。研究方法是 通过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特别是同性爱志愿者的3年交流并实施艾滋干预的经历,进行理性思考并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与同性爱志愿者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交流,认识从事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干预面对的来自异性爱人群、同性爱人群等不同方面的阻力,通过对志愿者的深入理解,建立互助关系,促进工作开展。该文的结论是:面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干预工作,不应仅局限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范畴,而应融入更多学科的理性思考,积极实践,加强与不同层面的男同性性接触者的交流。惟有如此,才有可能较成功地开展工作。
  
  3、卖淫
  
  单光鼐的专着《中国娼妓--过去与现在》一书阐述了我国娼妓制度的历史沿革,80年代中国大陆的娼妓问题,中国大陆娼妓的职业生涯,中国大陆娼妓死灰复燃的社会原因以及禁娼的历史经验。
  
  潘绥铭在《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一书中运用社区考察的方法,通过重点对“后发外向型”的珠江三角洲某镇,“路边伴生型”的华南腹地某开发区,“本地偶发型”的湘黔交界某金矿区的地下“性产业”的综合考察,揭示和分析了卖淫嫖娼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刘新会、马莉的“武汉市社会人群对卖淫嫖娼现象态度的调查”一文是1998年5月底对161名社会人群进行的有关卖淫嫖娼现象的态度调查结果,调查发现,86.2%认为目前社会上卖淫嫖娼现象很严重或比较严重;91.3%认为卖淫嫖娼行为不道德;87.0%不同意让卖淫嫖娼合法化。41.3%认为我国目前执行的是严禁卖淫嫖娼的政策;73.3%认为应严厉禁娼。62.1%认为目前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好。表明社会人群对社会上严重的卖淫嫖娼现状和对国家有关部门执行严禁嫖娼法律法规不力的不满。
  
  袁建玲、徐国平和叶萍的“上海市收容卖淫、嫖娼者性传播疾病情况”一文认为,卖淫、嫖娼者是性传播疾病(STD)的高危人群,为了解这一人群STD患病情况,他们在1998年对上海市部分公安分局收容送检的卖淫、嫖娼者进行STD患病情况调查,这些患者中仅有少数淋病患者有临床症状。送检对象为1998年上海市部分公安公局收容的卖淫、嫖娼者,其中大部分无临 床症状,仅有少数淋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对送检者除进行必要的常规体检外,重点检查生殖器,采集子宫颈(女性)及尿道口分泌物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同时抽取静脉血作梅毒血清学试验(采用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RUST试验盒)。STD诊断依据参照卫生部防疫司主编的《性病防治手册》。研究结果发现,在被检查的719人中,发现STD病人95例,患病率为13.21%。男性以淋病为最高,而女性则以梅毒为最高。鉴于卖淫、嫖娼者的STD患病率相当高,应将其作为STD防治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控。有关部门应互相配合,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这一丑恶社会现象,推广使用避孕套,以降低STD 的发病率。
  
  在“关于卖淫的社会调查”项目中,赵军选择了长江中游Y市一公安机关在1997-1999年抓获的208名妓女作为调查对象,以办案警察作为调查主体,以办案警察的实践经验、询问技巧调查了下列问题:身份类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卖淫动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结论是:1、卖淫与多种社会现象相关,如: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城市失业下岗问题,教育问题,吸毒问题等等;2、经济问题(而非道德问题)是卖淫成因的核心问题;3、当代中国娼妓仍然具有某种“苦难性”和“被迫性”。
  
  4、性病
  
  署名为“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中国大陆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论证了中国大陆近年来性病蔓延的一般特征,探讨了性病蔓延的社会背景、家庭婚姻背景,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中的嫖娼卖淫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导致性病蔓延的管理上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性病蔓延的社会-心理-生理新理论模式及有关对策性建议。
  
  赵天恩和李长玲在"90年代山东性病流行趋势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疫情资料完整的1993-1999年期间除艾滋病以外的7种性病流行动态的分析,考察了山东省进入90年代以来性病流行的新变化趋势和特点,以期对制订与之相适应的防治对策有所助益。
  
  (三)吸毒
  
  董玉整、董莉等人的专着《毒祸论--毒品问题的社会透视》分析了毒品的种类、毒性和成瘾性,阐述了毒品从生产、贩卖到消费等的社会流程,以经验调查的结果揭露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祸害,剖析了毒品犯罪的心理驱力、社会诱因及个体生成,并从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对毒品犯罪进行法律惩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对策。
  
  姜佐宁主编的《毒品的危害与防治》一书涉及全球毒品滥用的当前流行趋势,中国的反毒斗争,毒品在中国重新流行的状况,吸毒的总死亡率和病死率,毒品滥用与艾滋病的关系,吸毒对身体的不利影响,毒品的类别,药物成瘾的过程,毒品与吸烟、酗酒的关系,戒毒,医学治疗与康复,控制毒品,预防毒品的教育。
  
  陈咏梅、王增珍、杨红梅、陈立功的文章"女性吸毒者社会心理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研究女性吸毒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目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值有极显着意义的因素有 :文化水平低、无业、无稳定的婚姻、生活空虚、曾想自杀、无故害怕、发疯感、沮丧郁闷 、失眠早醒、头晕、多汗、常做噩梦、失恋离婚、感情挫折、吸烟、饮酒、逃学、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OR值均在2.0以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吸烟、离家出走、失恋离婚、感情挫折、无稳定婚姻、生活空虚、文化程度低、头晕等8个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女性吸毒者在吸毒前普遍社会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是导致吸毒的主观因素。
  
  苏贵道、杨小明、王少儒在"某口岸地区141例吸毒者HIV抗体和梅毒监测报告"中,为了解某口岸地区吸毒者AIDS和梅毒的感染、传播和流行状况,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141例吸毒者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研究发现,141例吸毒者HIV抗体检测为阴性,梅毒检出阳性16例(11.4%,16/141),其中女性检查35人,梅毒阳性13例(37.1%,13/35),男性检查106人,梅毒检出3例(2.8%,3/106),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13例女性梅毒阳性者中未婚女青年占11例(84.6%),分析了梅毒检出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吸毒方式以及婚外性生活史等之间的关系。
  
  杨小明、王少儒、吕良勇的调查报告“某口岸地区吸毒人群行为及心理学观察”为了解吸毒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问卷式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41例吸毒者年龄在16-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7岁,最早吸毒年龄男性为13岁,女性为16岁,平均21.1岁;吸毒者以本地人较多(95.7%,135/141),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者80例(87.5%,80/141),以待业人员为主(58.2%,82/141);吸毒方式主要是吹龙和静脉注射二种,以静脉注射者占大多数(78.2%,123/141),65.0%(80/123)的吸毒者有共用注射器史,吸食毒品时间以二年的为多(41.1%,58/141),吸食毒品以每日0.33克(一啡)为多(59.6%,84/141);111例有婚外性生活史(78.7%,111/141),性生活时未使用避孕套的有86例(77.5%,86/111),其中男性67例、女性19例;戒毒后的复吸率72.3%(102/141)。作者就上述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为口岸今后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周振想在“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水平低、人类急剧增加、结伙吸食等。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除社会原因外,还有吸毒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吸毒给青少年身心及其家庭、社会均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国全社会必须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宣传教育,杜绝毒品来源,做好戒毒工作。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理制署在1997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浪费,并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至少有1.4亿人服用大麻,1300万人服用可卡因,860万人服用海洛因。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每年约有1000万。据美国《1996年国家禁毒战略》一书记载,仅美国现在就有1220万人吸毒。泰国有50万人吸毒,缅甸有60万人吸毒。我国截至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超过54万,其中约75%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国已不再是一片净土,中国又一次处于毒品的危害之中。这篇论文就是对我国当前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有助于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的目的。
  
  (四)供血者与安全注射
  
  程卫民、王云超、张金花、殷伟关于“农村计划免疫实施方式的调查”指出:我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因此,农村计划免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民素质 。为了切实搞好计划免疫,正确引导预防接种的实施,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农村情况的计划免疫实施方式,1998年他们开展了这一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对周口地区所辖十个县卫生防疫站进行预防接种方式询问调查;2、随机抽样一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及计划免疫专业技术人员、儿童家长等进行调查;3、对于实施计划免疫不同方式的乡镇进行接种率,安全注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胡铁民在"舟山市1994-1999年供血者梅毒感染监测"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我们特对舟山市1994~1999年供血者梅毒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市梅毒上升趋势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性。监测对象为1994-1999年舟山市供血者(包括有偿和无偿)共40399人次。6年共检出阳性177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999年无偿和有偿献血员分别为8762人和1916人,梅毒试验各检出阳性64例和14例,阳性率均为0.73%。
  
  姜荣龙、卢桥生、骆抗先、谭复明的“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前瞻性调查”一文旨在了解我国供血员、受血者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及经输血传播TTV的发生率。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对130例输血者进行TTV以及HBV和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其相应的供血者也检查TTV。调查结果表明:340例供血员中有36例(10.6%)可检测到TTV-DNA。130例受血者输血前有11例(8.5%)TTV阳性,其余119例输血后有18例TTV转为阳性,在他们的供血中至少可查到一份TTV阳性。46例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中有45例为HCV感染(包括7例与TTV 混合感染),2例为HBV感染(包括与HCV 、TTV 混合感染各1例)。TTV 与HBV混合感染以及7例TTV与HCV混合感染中有3例的受血者ALT>  90 U/L,但是10例单纯TTV感染者,仅有2例伴有轻微的ALT增高。调查的结论是:供血员及住院病人中有较高的TTV感染率,单纯TTV感染与ALT显着升高似乎并无关联。
  
  韦叶生在"慢性乙肝患者、血透病人及供血者中HGV(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采用多中心同步多肽合成技术制备的HGV多肽抗原包被的ELISA试剂,对部分患者进行抗-HGV检测。结果发现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抗-HGV阳性率为10.5%;在血透病人中抗-HGV阳性率为9.3%,在供血者中抗-HGV阳性率为4.4%。表明,我国不仅存在HGV感染,而且在某些特殊人群中还有一定感染率,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周吉坤等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报告了一项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应城和云梦两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提供经验。研究采用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两县不安全注射率为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占40%,两者都不正确占43%。研究的结论是: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接种器材的不足是客观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的贫乏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五)同伴教育
  
  曾阳、常春、吕姿之、高源的"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一文是关于同伴教育的一项经验调查的结果。为探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的持续作用,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以某两所医科大学九八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在对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活动并进行教育后一周评价的基础上,于教育后六个月进行效果追踪评价。结果表明:教育前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4.4、13.9和13.2、11.3;教育后一周,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9.3、21.5和19.0、21.0。教育后六个月,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8.9、19.7和19.0、19.2。教育后六个月与教育后一周比较: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性病知识均分有所下降(P<0.05=,内、外对照组男、女生艾滋病/性病知识均分有所上升(P<0.05、P<0.01=。教育后六个月干预组与内、外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性病均分仍均高于内、外对照组(P<0.05),干预组男、女生对艾滋病病人持某些正向态度的比例也高于内、外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育具有一定的延续作用。
  
  印惠俊、韩树荣、张孔来的“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效果评价”一文的目的在于研究适合出国劳务人员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及劳务人员在境外期间的同伴教育方法,探讨健康教育的长期效果。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用流行病学类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铁道部某公司的260名劳务人员在出国前进行了健康教育。两年后,对回国的172名劳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长期效果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劳务人员回国后总体知识得分指数提高,平均综合知识得分提高。对自慰行为持宽容态度的,认为讲授避孕套知识不是教唆的,认为使用避孕套可减少性传播疾病的比例,出国后均高于出国前。劳务人员回国时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项研究的结论是:既要对劳务人员进行基本知识、性道德教育,也要本标兼治。讲解避孕套和手淫等的知识,都有利于劳务人员在境外期间预防。同伴教育对劳务人员在境外期间预防发挥良好作用。
  
  (六)生殖健康
  
  王伟人、魏云贞、晏家胜在"1339名城乡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对贵州省8-20岁的女学生2537名月经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月经来潮率52.74%;初潮最早年龄为8岁,最晚年龄为19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3.23岁,95%允许限为9.94-15.76岁,95%可信区间为13.16-13.80岁;月经持续时间平均为4.95 天,城乡间月经持续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月经周期平均为30.77天,城乡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
  
  谢秋芳、黄惠娟、钱胜在"古田县1521名女中学生月经状况调查报告"中,对古田县两所中学1521名女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出生年月,月经初潮年龄,初潮时能否自理,初潮时是否出现惶恐、紧张或烦躁,初潮后多久月经周期正常,发生痛经情况以及月经色、量、经期及其他自我感觉等。将各项列成表格。1999年3月和10月份他们跟随县防疫站体检队对县两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已有月经来潮女生1521名进行调查,对每个女生逐项问答并填表。同时他们也接受她们有关月经生理病理及心理卫生咨询。
  
  李伯华、林晓红在“中国避孕方法及生殖健康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7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发生了极其显着的下降。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根据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原理,这种下降则主要是由于避孕方法的全面普及,其次还有人工流产、晚婚等因素的作用。深入了解中国育龄夫妇避孕方法的使用历史和现状,探讨人们对避孕方法进行选择和使用的趋势,对开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有效率,推进优质服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殖健康则是近年来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一个新概念,实际上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早在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表明了其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意向和决心,强调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向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自己在这次大会上作出的承诺,在计划生育的管理、培训、服务系统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生殖健康有关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从近年来国内所发表的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研究成果来看,如果说开始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比较强调概念的话,那么近期的研究则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与80年代初期对生育率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在对生殖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时,更加注重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密切注视着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从而使有关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陈咏梅、王增珍、杨红梅、陈立功:女性吸毒者社会心理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互联网文章,2000年。
  
  程卫民、王云超、张金花、殷伟:农村计划免疫实施方式的调查,互联网文章,2000年。
  
  董玉整、董莉等:《毒祸论--毒品问题的社会透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胡铁民:舟山市1994-1999年供血者梅毒感染监测,浙江预防医学,2000年,第12卷,第7期。
  
  胡铁中:男同性性接触者:儿童期状况、成年后心理状况、少见/特殊经历与艾滋病高危因素分析,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年5月。
  
  姜荣龙、卢桥生、骆抗先、谭复明: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前瞻性调查,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19卷第1期。
  
  姜佐宁主编:《毒品的危害与防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伯华、林晓红:中国避孕方法及生殖健康问题研究,互联网文章,2000年。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廖苏苏、王全意、张孔来: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 第6期。
  
  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
  
  刘华清等: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会议论文,2000年。
  
  刘新会、马莉:武汉市社会人群对卖淫嫖娼现象态度的调查,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第15卷,第9期。
  
  卢磊、张立新:“调查显示:一成半高中生赞成婚前性行为”,互联网文章,2000年。
  
  马晓年:自我不和谐男同性恋诱发因素探讨,会议论文,2000年。
  
  潘绥铭:《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群言出版社,1999年。
  
  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
  
  单光鼐:《中国娼妓--过去与现在》,法律出版社,1995年。
  
  苏贵道、杨小明、王少儒:某口岸地区141例吸毒者HIV抗体和梅毒监测报告,互联网文章,2000年。
  
  王伟人、魏云贞、晏家胜:1 339名城乡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分析,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25卷,第1期,第24-26页。
  
  韦叶生:慢性乙肝患者、血透病人及供血者中HG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21卷,第6期。
  
  谢秋芳、黄惠娟、钱胜:古田县1521名女中学生月经状况调查报告,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10月31日。
  
  “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课题组:中国大陆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浙江学刊,1998年第1期,第21-29页。
  
  徐景春:《非婚两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杨小明、王少儒、吕良勇:某口岸地区吸毒人群行为及心理学观察,互联网文章,2000年。
  
  印惠俊、韩树荣、张孔来: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0年第16卷第5期。
  
  袁建玲、徐国平、叶萍:上海市收容卖淫、嫖娼者性传播疾病情况,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年,第1卷,第6期,第48页。
  
  曾阳、常春、吕姿之、高源:医学生预防艾滋病/ 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中国健康教育,第15卷,第11期。
  
  张北川:《同性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张北川: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干预:思考与体会,会议论文,2000年。
  
  张北川等:2000对男同/双性爱者等的行为监测与相关情况调查,会议论文,2000年。
  
  赵军:关于卖淫的社会调查,互联网文章,2000年。
  
  赵天恩、李长玲:90年代山东性病流行趋势分析,会议论文,2000年。
  
  周吉坤等: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9年,第20卷 第6期。
  
  周振想:“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互联网文章,2000年。
  
  朱惠斌:上海市婚前性行为状况,互联网文章,2000年。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