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毒品科普 > 正文
毒品科普
吸毒成瘾是脑疾病
毒品科普知识
2007-08-30 06:53:38 来自:高叙法 作者: 阅读量:1

  1998年10月,北京香山。一个主题为“海洛因成瘾机理和医学防治对策”的学术讨论会在这里举行。

  参加这个排序为“香山科学会议第105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的30多位医学科学家,其中包括了北医大神经科学所、中国军事科学院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的几个院士。

  香山科学会议,是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于1993年创办以探讨科学前沿和未来的一项高层次、高级别的科研活动。

  就在这次会议上,医学科学家们交流了《阿片依赖的神经机制研究概况》、《海洛因的精神依赖性及其产生的精神药理学机制》、《阿片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阿片类药物成瘾与脑内DA系统的作 用关系》等20余篇论文,经过讨论和研究,取得一个重要的共同认识:“海洛因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 脑疾病。是当前国际上关注的医学研究热点之一。毒是难戒的,但毒是可以戒的”。同时,这次会议还 提出了“应将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告诉人民,应将毒品防治的艰巨性和可能性告诉人民”的进行科学的 宣传教育的问题。

  笔者虽然不是医学专家,但从多年来为了撰写有关戒毒文章所接触的大量触目惊心的材料中,深感把“吸毒成瘾是脑疾病”这样一种科学认识告诉人民实在是太重要了,太迫切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 使未吸毒者能抗拒毒品的诱惑,使已吸毒成瘾者不至自暴自弃,并能自觉自愿地接受戒毒的医学防治, 与毒魔抗争,最终走出深渊!

  一、吸毒是人类成瘾性中的顶级现象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名为《成瘾性》的“跨世纪跨科学丛书”。

  这是一本没有前言或序的书,展现在你面前的第1页就是目录,而目录却又写得别具一格,让你读了就产生购买的冲动。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买回这本书的当晚,我几乎没有睡觉,一口气就读完了它。

  我必须声明,这本书不是小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和故事。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的唯一动因是让我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自身的危机——每个人都有的、具有生物特性和普遍意义的 成瘾性危机,将越来越严重。这不仅是因为成瘾的形式和成瘾物越来越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越来越大 的威胁,而且由于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总是扮演着征服者的角色,唯独对自身的认识和研究严重滞 后。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如果不解决好自身的成瘾性问题,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 神的成果都将化为乌有!

  那么,究竟什么叫成瘾性呢?据有关资料显示,“成瘾性”最早是一个散见于医学著作中的一个提法,而且在医学领域里,也是逐渐被“身体依赖性”所取代的提法。

  50年代,联合国麻醉品专家委员会曾将“成瘾性”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天然药或合成药)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

  60年代,联合国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又对“药物依赖性”作了更为严格的定义:“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了一种强迫性的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 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服感。可以发生或不发 生耐受性。同一个人可以对一种以上的药物产生依赖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依赖性并非仅仅发生于药物方面。不要说饮酒,抽烟,赌博,吸毒等可以成瘾, 就是人的许多特别的偏好、癖好,如钓徒、棋迷、彩票迷、游戏机迷、花痴、名品“发烧友”、“追星 族”,甚至具有高科技特征的交互网络等等,也是一种成瘾现象。

  因此,今天我们所认识的成瘾性,其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是一个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和哲学关系异常密切的重大课题。

  就此,今天我们对成瘾性的理解也就变成了:可谓成瘾性,就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在神经学领域,表现为一种电化学过程,即受到物质或精神刺激的 神经元,以突触的形式转化成一种“电”。并引起人体的代谢反应。这种代谢反应的重复,就形成对其 补偿的渴求。这就是依赖。愉悦感又从心理上强化了这种依赖。

  在当今世界上,最具成瘾性的物质莫过于毒品了。“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就是对毒品的强烈成瘾性的诠释。

  但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吸毒的深渊,成为“瘾君子”呢?大量事实表明,至少在我国,绝大多数人是在根本不了解毒品的强烈成瘾性的情况下,或出于“好奇”,或在“尝一口无所谓”、“吸 一点能解除病痛,消除烦恼”等诱惑下盲目卷入的,且以年轻人居多。

  一个一不当心误入毒渊的“瘾君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口吸食海洛因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甚至有点让人产生轻微的不适应,有点恶心。但过了一会,伴随着一阵轻度的晕 眩,便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快感、愉悦感和满足感。虽然这种快感并不是很强烈,但使人产生了一 种期待,认定如果再吸食就会产生更大的满足。当晚,他睡得很好,可第二天早晨醒来,想到的第一件 事就是吸食海洛因……事情就在这样一种感觉,一种期盼,一种对虚幻的满足的期待中悄悄地然而又是 很快地发展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毒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吸毒方式也由烫吸改为静脉注射,为的 是获得更快更强烈的欣快感。一旦毒品没有着落,他就发慌,其他什么事都可以不做,一定要设法搞到 毒品,担心的就是失去那一种短暂的“快乐”。

  显然,这个“瘾君子”对海洛因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已经染上了毒瘾。

  可叹的是,这种依赖是源于“欣快感、愉悦和满足感”。而追求“欣快”、“愉悦”和“满足”,又是人和一切生物的本能。

  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而鸦片的原生植物是罂粟。罂粟花绝顶艳丽,看了让人心醉。但它的果子却包藏祸心,吸了让人变态。这是何等巨大的反差!

  吸食海洛因,给你强烈的欣快感,愉悦和满足感,但一旦成瘾,便叫你追悔莫及,欲罢不能;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偷盗卖淫,人性不再;这又是何等巨大的反差!

  为此,全世界对毒品一致喊打:吸毒是人类成瘾性中的顶级现象,请千万远离毒品,千万不能对毒品试一口!

  二、戒毒为什么这么难?

  吸毒成瘾其实是包括了生理性成瘾和心理性成瘾两个方面的。

  半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的医学科学家为寻找一种能彻底戒除毒瘾的药物和方法,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从三、四十年代的颠茄疗法、溴化物催眠疗法、内分泌疗法;到四、五十年代的电休克疗法、冬 眠疗法;到六、七十年代的冷火鸡疗法、替代递减疗法;到八、九十年代的麻醉戒毒法、中西医结合疗 法;可谓是探索不断、创造不已。

  在我国,仅仅是毒祸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近二十年里,就推出了不少戒毒药物和戒毒疗法,比较著名的就有“针灸戒毒疗法”、“杨氏1+1戒毒法”等等。

  但是,这些戒毒药物和疗法都只仅仅限于生理性成瘾方面,即脱去生理上的毒素(也称毒瘾);而对于心理性的毒瘾,却几乎不起作用。

  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如果一个吸毒者仅仅戒除了生理性的毒瘾,一旦回到吸毒的环境,结交昔日的 毒友,或者遇到什么不称心、不合意的事,就会重蹈吸毒的覆辙,即“复吸”。据有关权威统计,全世 界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也有称98%以上的)。

  笔者手头有太多的这方面的材料:

  一个吸毒成瘾的女青年,先后五次进戒毒所戒毒,而且每次戒毒时,都剥下一个手指甲,以表示自己再不重新吸毒的决心。可是,当她左手的五个手指甲都已剥光时,她还是复吸了;

  一个吸毒成瘾的个体老板,为了戒毒,让家属用手铐把自己铐在铁床上,关在房间里,并关照家属三天后再去看他。谁知,当第三天家属打开房门时,不见了他的人影,而铁床已移动到窗口。更让人感到可 怕的是,铁床上留着那只铐住的手臂。显然,为了吸上毒品,他可以连自己的手臂都不要;

  在云南某少数民族集居地,一户人家曾发生一群家鼠“集体自杀”的事件。后来证实,原来这户人家的男女主人都是瘾君子,他们长年累月吸毒时吐出的毒雾,竟使满屋的老鼠都上了瘾。这次,他们全家出 门到临县走亲戚,几天没回来。上了毒瘾的老鼠过不上瘾,便一只只从梁上跳下自尽了;

  有人把一只实验猴关在笼子里,并在笼子里设置了一个药品装置。猴子一不小心碰动这个装置,一针吗啡就注射进它的身子。因为很痛,猴子就避之唯恐不及。但生性好动的猴子还是经常会触动装置。几天 以后,上了吗啡瘾的猴子,便会自觉自愿地去触动这个装置。这时,实验人员便把装置里的吗啡撤去, 但猴子为了获得原先的“感觉”,便不住地触动装置。最后,竟在一天内连续触动了万余次,直到力竭 而死;

  上述几个例子,不仅说明了一旦吸毒成瘾,要戒除毒瘾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揭示了毒品成瘾后必然产生 的“戒断综合症”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才是毒瘾难戒的关键!

  其实,所谓“戒断综合症”,就是人一旦对某种药品产生依赖性后,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用药,否则人的身体就将产生异常痛苦的反应。

  这种停止用药后的痛苦反应,因用药(即吸食毒品)的种类,剂量,频率,以及用药者的健康状况,性格特征等因素而异,自然尤以吸食海洛因后发生得最重最快,特别是高纯度的海洛因,只要吸食一、二 次就会上瘾。对一般使用毒品的人来说,停吸或减少用量8——12小时便会出现“戒断综合症”,个别的 可坚持到48——72小时。其典型的表现先是哈欠、流泪、淌涕、出汗等,然后是瞳孔扩大,浑身起鸡皮 疙瘩,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以至软弱无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恶化,烦躁不安,甚 至最终出现攻击行为,或自残自伤。

  特别需要指出但又常常被人忽略的是,人一旦吸毒成瘾,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而且表现在心理上,也即所谓的精神依赖。具体地说,吸毒后产生的强烈的欣快感、愉悦和满足感给吸毒者留下了美好的记 忆,而一旦停止吸食后又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也给吸毒者留下了深刻影响。于是,为了追求快感, 也为了摆脱痛苦,唯有继续吸毒,即使在身体脱瘾后,这种心理渴求也不能排除。有关资料显示:从身 体脱瘾到彻底戒断毒瘾(即解除精神依赖),一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至于“强迫性觅药行为”,则完全是伴随着“戒断综合症”而来的。吸毒成瘾者为了摆脱“戒断综合症”带来的痛苦,唯一的途径就是千方百计弄到毒品继续吸食。这“千方百计”,自然就包含了卖儿卖 女,偷窃抢劫,出卖肉体等等一切罪恶在内。

  综上所述,人们就不难理解,戒毒的难点就是如何防止复吸。在第105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们曾对此达 成一致的共识:在防治药物方面,国外有的,我国基本上都有了。此外还有中药,这是我国特有的国 粹。目前,早期脱毒已基本解决。中期抗稽延症状(即戒断综合症)也有一些有希望的苗头。因此,今 后的攻关重点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克服脱毒后的心理渴求,防止复吸。这也是当前国际上的大难题。谁 能解决这一问题,谁就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谁就在这一科学问题上站在了世界前沿。

  三、探索毒品成瘾的机理

  既然当今世界上戒毒的大难题是克服脱毒后的心理渴求和防止复吸,自然关键是要揭开吸毒为什么会成瘾的机理,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防治。

  第105次香山科学会议指出:自1973年阿片受体被证实,1993年前后三种主要阿片受体克隆成功后,对海洛因成瘾机理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推动。目前各国学者围绕海洛因成瘾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正方兴未艾。从 整体行为到神经通路、细胞、分子、基因等多层次进行研究,可望今后5——10年内在成瘾的神经机理上 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虽然,揭开吸毒成瘾的神经机理,还需要5——10年时间,但“吸毒成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脑疾病,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障碍的反复发作性顽症。而且,这种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它具破坏性行为”,这已 经是世界上早已有的共识。而在曾经有30年“无毒国”称号的我国,因一度远离了毒品,对此“病”缺 乏认识和研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探索吸毒成瘾的机理所以难度较大,是因为它要探索的是人的大脑。而人的大脑是人的全部思维和情感的掌握者,不仅它本身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迷团,并且常常会令探索者产生“知道得越多,未知的也越 多”的感觉。

  但不管怎么说,人类对脑的研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精度的显微镜等先进的设备仪器的运用,可以说人类对脑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例如,我们已经认识脑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由不同的区域组成;在中脑的最核心处有须状的黑色区域,后来命名为黑质,而黑质所以呈黑色,是因为这个部位的细胞含有黑色素。黑色素是脑中重要 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的终产物;

  又例如,我们还认识到,在所有身体器官中,脑在燃料消耗上是最贪婪的,以致于仅几分钟缺氧,脑就会死亡;本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认证脑内存在类吗啡物质:脑啡呔。当这一物质被药物阻断后,则痛 觉增加,针刺不再那么有效。通过相同的机制,吗啡可模拟这种自然化学物质,使脑产生大量脑啡呔被 释放的错觉。脑中并不存在痛觉中枢,而脑啡呔在脑和脊髓的不同部位均有发现。

  又例如,我们已经发现,脑基本上是一个化学系统,在细胞内部繁忙而封闭的世界中,不停地发生着化学反应;在我们的脑中有多达几千亿个神经元,而神经元又处于复杂性不断增加的回路之中;在脑信号 传导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是一种称作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它是脑中不同类神经和神经元释放的许多化学物 质的原型,医学术语称之为递质……

  综合上述对脑的研究成果,医学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药物成瘾的化学基础:当脑中本来处于平衡状态的吗啡受体受到的刺激远远高于正常情况下来自乙酰胆碱的刺激时,受体将变得越来越不敏感。这是由于 靶神经元变得习惯于人为的化学物质的高剂量,神经元逐渐变得习以为常,在正常量的乙酰胆碱的情况 下已不能发挥“功能”,只有提供了超常的药物刺激,“功能”才能启动(这里的功能即指欣快感、愉 悦和满足感等等)。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研究已经发现吗啡的分子结构与脑内的某种天然产生的特定 的递质设制的分子结构极其相似,一旦吸食吗啡,就很容易嵌入到脑为这些特定递质设制的受体蛋白质 中。这样,吗啡骗过靶神经元,使其错误地认为正在为天然的化学信使所激活。结果是外来的递质侵占 了正常递质的受体地位。

  海洛因所以更容易成瘾,首先是因为它是吗啡的衍生物,其次是它的启动“功能”的作用比吗啡强大。结果自然是经过化学修饰的海洛因更容易进入大脑,能使“瘾君子”更快地“过瘾”。

  近年来,随着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在我国的死灰复燃,我国的许多医学工作者在积极研制脱毒药物的 同时,也开始了对毒品成瘾机理的探索,除了前面提及的105次香山科学会议提出的20多篇论文外,宁波 戒毒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无疑是突出的。这个戒毒研究中心在有“莨菪仙子”之称的杨国栋的领导下, 于90年代初推出具有不成瘾、无痛苦、控制戒断症状迅速、促进毒品排泄、可迅速转入纳曲酮复吸预防 等特点的“杨氏1+1戒毒法”。迄今为止已为近万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脱瘾治疗,受到良好效果。紧接 着,他们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一批专业人才,结合临床实践,开始了消除心理渴求和抗复 吸的研究,并做出了动物模型。杨国栋极其助手周文华共同撰写的《神经元重塑与海洛因成瘾》一文, 无论在研究思路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上,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

  然而,这项工作在我国毕竟开始不久,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经费不足等等原因,还有点步履艰难。即使在国际上,也还不能说已经解决问题。例如,由于海洛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可能影响到脑部血 流,对于海洛因成瘾者的欣快和心理渴求和部位仍不清楚。如果特异性的中枢部位比较明确,就有了可 能应用脑外科手术和У刀达到治疗目的。又例如,按照“在导致成瘾的起初阶段,药物引起的奖尝效应 是不断用药的主要动机”的理论,但奖尝的靶点又在哪里……所有这一切,还有待不断的研究。

  四、毒瘾究竟能否戒除

  吸毒成瘾后,毒瘾究竟能否戒除,这不仅是吸毒成瘾者,也是与毒品无缘者的共同问题!

  前面提及的105次香山科学会议得出的共识是:毒是难戒的,但毒是可以戒的。

  而且,我们也已经明白,彻底戒除毒瘾,实际包含了身体脱毒和戒断心理依赖、心理渴求两个方面,其要害是防止复吸!

  目前,即使在我国,身体脱毒也不是太大的难题。最近有报道说昆明戒毒所的脱毒率已经达到 100%,“杨氏1+1戒毒法”的脱毒率也可达到100%。

  但是,身体脱毒仅仅是戒毒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而难的是第二、第三步。

  这里,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戒毒三步法”: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

  脱毒一般在医院内进行,需要借助药物减轻急性期戒断状态的剧烈痛苦。常用药物有三类:一类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减量替代;二是外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症处理;三是麻醉药品剥夺意识。

  康复期的任务是清除急性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摆脱精神依赖,恢复机体功能平衡。这个过程约需1—2年时间。但是,康复期究竟如何治疗,国际上至今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办法。较常见的美沙酮维持疗 法,实际是一种以小毒替代大毒,以药瘾替代毒瘾的办法,而且大都病人将终身维持,首先经济上就无 法维持。建立康复治疗集体,令戒毒者在与毒品隔绝的环境中过2年左右的集体生活,以逐渐减退对毒品 的心理渴求。但即使这样花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力去做了,完成全过程治疗后能回归社会的也只有30%左 右;还有就是纳曲酮预防复吸。此药在脱毒后服用,可起到阻断阿片受体再吸食海洛因时无欣快反应。 但对导致复吸的原因如环境诱惑、稽延症状等都不起作用。

  至于第三阶段“回归社会”后,除了彻底脱离吸毒环境,安排正当的职业,使生活充实起来外,还需继续进行心理行为的矫治,恢复健全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家庭、社会共同 努力才能奏效的。可惜由于吸毒成瘾是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顽强性,最终能真正回归社会的比例也 是不多的。

  当然,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看,国际社会中真正戒除毒瘾的也不是一个没有。在美国这个吸毒泛滥的国家,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过着双重人格生活的名叫奥斯的人,几年前痛下决心,成功地戒除了吸毒的恶 习,并成为芝加哥一戒毒所的主任;前第一夫人贝蒂?福特,也成功地戒断了毒瘾,并建立了以自己名 字命名的戒毒中心。

  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关于戒毒的文章里,都曾举张学良戒断了毒瘾和全国解放后,一千多万“瘾君子”被戒断了毒瘾的例子,这其实是与今日之戒毒不可同日而语的。要知道,当初他们吸食的都只是鸦 片,而今日之海洛因,虽然是鸦片的衍生物,但其成瘾性比鸦片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不久前,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德国拟将毒品合法化》的报道。其实,毒品合法化问题早就是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题。荷兰是实行毒品合法化的国家,那里的“瘾君子”凭医生证明、原住地址证明及领取毒 品所在地证明,可从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取得毒品,但必须接受监管;而医疗机构则根据各人的不同情 况,在供应毒品过程中进行替代递减,以帮助他们达到彻底戒毒的目的。据说,瑞士也制定了毒品开禁 的相应计划;澳大利亚的某些州则正在对是否开禁进行辩论;而在美国,开与禁的争论更是经历了三届 总统,至今也没能统一。说到底,毒品的开与禁都是有利又有弊的,而提出或实施开禁后的要害,是对 彻底戒除毒瘾失去了信心。

  前些时候,媒体又报道了联合国拟用卫星监测毒品作物和英国决定研制可以杀死罂粟的细菌的消息,这无疑说明毒品问题正受到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希望从控制毒品生产的源头来达到减少毒 品供应、从而减少吸毒者的目的,这个愿望自然是好的。但究竟何时能实现,恐怕谁也说不清。

  最近,笔者为看到另一则报道而高兴。这篇报道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人脑研究所,著名脑外科医生梅德韦杰夫发明了一种治疗毒瘾的方法,并声称成功率达70%至80%。这个方法,是把一把刀插入瘾君子脑 袋中,把一些他相信是导致毒瘾的思维剔除。而且,这个手术所对付的正是瘾君子的心瘾。他说:“这 种手术是我对毒瘾病人的最后一招。海洛因成瘾者4年内致死,我的病人都是肝脏功能几乎失去效用的 人,手术已成为其生死的关键……”

  首先,这则报道证实了吸毒成瘾是脑疾病的理论。其次,它又告诉我们,既然是脑疾病,就得治脑,包括进行脑手术在内。

  写到这里,对毒瘾究竟能否戒除的问题,笔者还是只能重复105次香山会议的结论:毒是难戒的,但毒是可以戒的。

  可喜的是,就在这次香山科学会议后,几位专家提出了一份《国家科技部专项研究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戒毒现状后,大声呼吁:“我国的吸毒者基本上都是受害的青少年,而且 不乏良家子弟,因各种原因误入歧途。真正的大毒枭和他们的干将倒是只贩毒,不吸毒的。拯救这些陷 入毒祸的青少年,既是拯救他们一生,也是拯救他们整个家庭,更是关系到人口素质,国家兴旺、民族 盛衰、改革成败和子孙祸福,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

  这份“建议书”,提出了“以防复吸为核心,从机制研究、药械研究和临床研究三方面开展工 作”,“争取在5年内初步拿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戒毒办法来”的奋斗目标。而各项研究要解决的核心 问题是:为什么会复吸?复吸时体内,特别是脑内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是什么变化主要决定着复吸这 一行为?如何改变这种变化以纠治复吸这一顽症?

  我们相信,这份“建议书”一定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期待着符合我国国情的戒毒模式早日形成!

  当然,我们也要大声疾呼:吸毒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而且一旦吸毒成瘾,戒毒是很难的,至少目前还是很难的。请千万牢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