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毒品科普 > 正文
毒品科普
“新型毒品”及其危害
毒品科普知识
2007-07-08 12:20:37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刘志民 阅读量:1
    国家禁毒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材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达105万人,比上一年增长5%。从滥用毒品种类看,尽管我国境内滥用的毒品仍以海洛因为主,但是滥用“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人数呈继续上升趋势,这些“新型毒品”的流行滥用已构成对我国禁毒的新的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西方社会称之为“舞会药”或“俱乐部药”。“舞会药”的滥用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咆哮舞厅中被滥用。90年代后,“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势头,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舞会药”滥用种类越来越多。根据此类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舞会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包括甲基苯丙胺(我国俗成“冰毒”)和可卡因;第二类是致幻剂,包括植物来源和化学合成的,代表物质有色胺类(如裸盖菇素)、麦色酰二乙胺(LSD)、苯烷胺类(如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已哌啶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我国俗成“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氟硝安定、γ-羟基丁丙酯和酒精。

  受境外毒品渗透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在九十年代后期也不同程度出现“舞会药”滥用,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我国境内滥用具有“舞会药”性质的新型毒品主要是“摇头丸”、甲基苯丙胺(冰毒)和氯胺酮(K粉)。现将几种新型毒品的危害简要介绍如下:

  1.“摇头丸”

  “摇头丸”的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又称“迷魂药”,属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衍生物,具有苯丙胺样中枢兴奋和LSD样致幻作用。MDMA于1912年由德国一家药厂合成,但由于其特殊的毒性作用一直禁止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以来,MDMA作为一种“舞会药”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娱乐场所被广为滥用,现在已波及到包括亚洲许多国家在内的世界范围。动物实验表明,摇头丸(哪怕是一次单剂量使用)即可导致脑5-羟色胺神经元损害。在人类,滥用摇头丸可导致神经精神系统的严重损伤,造成认知障碍和精神病症状,如躁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和记忆障碍等;其它躯体障碍包括:肌肉活动增加、磨牙、震颤、出汗、高热、惊厥、心血管功能障碍如血压变化和心律失常等严重致命损害。美国的一项急诊室调查显示,因滥用摇头丸中毒死亡案例由1994年的280例上升至1999年的2850例。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①诱发心脏病发作死亡(如室颤、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②高热综合征,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③中毒性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

  ④药效作用下发生意外导致的死亡。

  ⑤多药合并滥用(包括与酒精同时滥用)过量中毒。

  “摇头丸”长期使用慢性中毒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分裂型精神病、自杀倾向、自我感消失和环境失真感、幻觉、惊恐发作、认知障碍(如记忆缺失)等。

  因此,“摇头丸”滥用可导致大脑及其它重要生命器官和精神、行为等多方面严重损害,有些是不可逆的实质性损害,并易导致过量中毒死亡。 

  2.氯胺酮

  氯胺酮(在我国俗称“K粉”)是一种麻醉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用于临床麻醉用药。同MDMA流行性滥用情况类似,氯胺酮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在西方社会,后在全球范围被广为滥用。氯胺酮滥用近年来在我国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研究表明,氯胺酮可抑制丘脑——新皮层系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故具有镇痛的药理学作用;另一方面,氯胺酮对大脑边缘系统具有兴奋作用,由此造成氯胺酮的一些作用特点,即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这是造成氯胺酮滥用的毒理学基础。滥用氯胺酮后主要导致神经精神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讲话含糊不清、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在药物作用下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有些滥用者将氯胺酮与海洛因、大麻等毒品一起使用,由此可导致毒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相加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较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产生的中毒要严重的多(即1+1>2)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发生致命危险。

  3.甲基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是1919年由一位日本药理学家合成的。在二战期间,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广为在士兵中使用,日本在战后曾经经历了全国范围的流行性滥用。据估计日本在1945-1955期间全国滥用人数达55万,其中约1/10(5.5万人)患苯丙胺中毒精神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已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快、滥用最为广泛的中枢兴奋剂。根据国际禁毒署的统计,全球滥用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

  大量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苯丙胺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其特点是既使偶尔或一次单剂量使用即可产生“急性强化效应”从而导致成瘾,这同苯丙胺促进脑内两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由此导致欣快、增加精力和提高社交能力的毒理学作用有关,因此滥用潜力很大。

  甲基苯丙胺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体征包括:机械性过度活动、面部发红、发热、出汗、心跳增加、致命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有时可导致颅内出血)、精神亢奋、刺激性欲、焦躁不安、震颤、惊厥、攻击或暴力行为、偏执行为、偏执妄想、精神错乱和分裂症等。滥用苯丙胺后的剧烈活动,加之食欲抑制往往导致体能处于极度“消耗”“透支”状态,而本人并无感觉也不能控制自身行为,对身心损害极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滥用苯丙胺类可导致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往往见于长期滥用的慢性中毒者。苯丙胺类慢性中毒表现类似苯丙胺急性过量中毒,具有顽固性失眠和包括分裂症、幻觉、幻听和失控的暴力行为等精神障碍的典型特征。

  以上三种我国流行滥用的“新型毒品”同海洛因、鸦片等阿片类毒品相比,具有成瘾性强(精神依赖性强强),但身体依赖性相对较弱的特点,表现在滥用后容易上瘾,从尝试性使用很快发展到强迫性滥用阶段,但在突然停止使用后不出现显著的戒断症状。目前社会上有“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成瘾性小的传言。而实际上,由于这些“舞会药”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属于滥用潜力最大和成瘾性最高一类的毒品。

  上述“舞会药”滥用反映的是一种追求强烈刺激和某种社会时尚的行为。舞会药滥用者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或盲从性,滥用者往往对此类毒品的性质和滥用后果无正确的认知,滥用除导致严重身心损害外,受药物(毒品)作用影响,在极度兴奋、纵欲和放松状况下易发生各种越轨和违法犯罪行为,这对处于身心发育期的青少年危害极大。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