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吸毒危害 > 正文
吸毒危害
那些被毒品葬送的青春
2013-08-30 22:46:22 来自:湛江日报 作者:林小军 许晶盈 卓文秀 阅读量:1

  堕落成“瘾君子” 百万家产挥霍一空
  
  阿介(化名)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家庭贫困。懂事的他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帮大人做家务,放牛、打猪草,什么活儿都抢着干。父母对家里这个小儿子更是疼爱有加,每次卖鸡蛋,母亲都要给小儿子留下两个。阿介回忆:“童年的时光令人难忘,每天和同伴一起上学、放学,小河边留下了我们嬉戏的身影。那时候,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老师。”
  
  由于勤奋好学,阿介在县城打工时,被一家批发店的老板赏识。接手原老板的店铺后,阿介当起了“小老板”。“生意最高峰时,有两三家店面,全县10多个乡镇都有我的货单,近100万元的固定资产。”阿介说,后来他还和一位姑娘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一些所谓的“朋友”便将阿介拉入了“地狱之门”。
  
  1992年初,阿介患了感冒,“朋友”告诉他不用吃药,吸食白粉可以缓解。由于当时阿介对毒品的认识浅,加上好奇,便吸了一次。随着后来吸食次数增多,阿介上瘾了,开始主动去找别人买毒品。
  
  被损友介绍沾上毒品后,阿介再也无心经营店铺,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毒品,坐吃山空,存款、店面慢慢地都变成了毒资,无论家人怎么劝都没有用,他很快就把千辛万苦挣下的家业挥霍一空。
  
  1993年,阿介已经完全离不开毒品了。但随着对毒品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心里开始对毒品产生了恐惧。他尝试过自戒,但治疗效果不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尝试了数不清的戒毒药,家人还借钱给他买戒毒药吃。吃过药后,阿介在短时间里忘掉毒品,但药力一过,毒瘾又不可抑制地上来了。1999年4月,已经有6年多吸毒史的阿介被公安人员查获,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当时的他对戒毒已没了信心,生活茫然,对被抓和被送强戒,没有反抗,也没有抱怨,只是听之任之。在强戒的3个月的时间里,由于没有毒品来源,大负荷的体力运动让他暂时忘却了毒品,身体也慢慢好起来。
  
  但从戒毒所出来后不久,阿介又与毒友混在了一起。交往多年的女朋友对他彻底失去信心和耐心,绝望地离开了他。由于无法戒掉毒瘾,阿介不敢出门,不敢见熟人,心里极度自卑,自暴自弃。戒掉毒瘾,渴望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成了阿介最大的人生追求。但家中因他吸毒早已家徒四壁,还遭受亲戚和乡邻的白眼,兄妹都跟他划清了界限,母亲也经不住打击一病不起……
  
  “如果我早点意识到就好了。”阿介喃喃自语,从一名老板堕落成“瘾君子”,本来美满幸福的家庭,就因为毒品而支离破碎。
  
  为筹毒资变卖祖业 青春枯萎在毒潭中
  
  青春一旦与毒品结缘,会立即枯萎。今年40多岁的张宣(化名)谈起昔日吸毒的经历时一脸懊悔,“一日吸毒,终身想毒,吸毒害己害人,这是许许多多吸毒者,包括我自己,在接触毒品时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张宣出生于廉江安铺镇,祖父从事手工艺行业。正是由于经不起好奇,1994年他掉进了“毒潭”。
  
  沾上毒品之后,张宣疏懒了生意,淡薄了亲情。女朋友多次跪在他面前劝他,父母软硬兼施,都无法劝说他戒毒——刚开始时一两天吸一次,发展到后来,几小时就要血管注射海洛因一次。女友带着愤恨和无奈离去,母亲积郁成疾,卧床不起,最终离开人世。
  
  “毒品害我失去了心上人,失去了母亲,使我家破人亡,那时我试图自戒,但最终失败。”张宣低头,双手紧紧攥成一团,“我的毒瘾日益加深,已无心无力经营生意了,每天要两三百元买毒品,二十多万元的积蓄很快就吸光了,没钱吸毒,就向亲戚朋友借,死缠烂打地向熟人要,亲戚朋友见了我,如同见了瘟神。最后,为了换取毒资,我把祖辈经营的店铺转卖给了他人。”
  
  2年后成功戒掉毒瘾的张宣脸容苍老,时光一去不复返。他曾想重操旧业从事手艺行,但自己吸毒的经历已经街知巷闻,“在别人面前,我一直抬不起头。”张宣说,后来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他才得以凑足资金重开店铺。
  
  “众叛亲离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毒品的危害。”张宣说,“这个代价,太大了。”
  
  虎口烙“忍” 绝望中重生
  
  将铁丝在煤灶烧红,在自己的左手虎口烙上一个“忍”字,说起6年前自己在父亲和妻子面前表明戒毒决心的这一幕,邓海(化名)伸出他的左手,虎口上一个白色的忍字清晰醒目,如果不是村委干部介绍,谁也想不到这位洋溢着自信的小伙子曾有过5年的吸毒经历。如今戒毒成功的他,家庭幸福,有了自己的渔船和捞虾队,还帮忙解决了12位村民的就业问题。
  
  邓海出生在坡头南三镇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1998年5月,他禁不住一帮朋友的唆使,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尝试了一把吹“龙”。在“有钱吃得起”的攀比心态下,他越陷越深。最要命的是三弟也跟着他沾上了这恶习。母亲一气之下病倒,家里100多万的积蓄像流水花掉。几个月后,母亲含恨离世,父亲离家出走,外出打工的二弟和所有的亲戚再也不敢理睬他们。邓海的妻子最后也气得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2004年春节将近,吸毒5年多的邓海心中充满了悲凉,他和三弟一年前以6万元的低价卖掉了80亩虾田,换来毒品挥霍光了,手上的一小包海洛因只够他们各打一针。那天天气很冷,他给一天没吃上饭的弟弟做晚饭,弟弟顶不住毒瘾,找出注射器给自己打了一针,由于注射超量倒地身亡。抱着弟弟骨瘦如柴的尸体,他失声痛哭。在左邻右舍鄙视的目光下,他在村后的山上挖了一个坑埋葬了弟弟,家里唯一的草席盖到了弟弟的尸体上。
  
  在众叛亲离后,邓海决心强制戒毒,他左手虎口上的“忍”字,就是顶着发作的毒瘾,用烧红的铁丝自己烙上去的,结果伤口化脓,抹上消毒水,像撒盐似的钻心地疼痛。2004年成功戒掉毒瘾的他和妻子买回木头锯成木条木板,起早贪黑整整忙了几个月,做成一条20匹马力的柴油机木船。除了台风天,邓海每天凌晨4点就出海打鱼,直到下午才回来。
  
  半年下来,邓海把借亲戚朋友的钱还清了。“想起当初的无知,现在我仍然后悔,不过,现在我很有信心了。”邓海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由于自食其力,村里再也没有人叫他“白粉仔”了,老人见到他就夸奖他有恒心和毅力。村委会有10个保安员,他是其中一个,而且是唯一吸过毒的。
  
  “我戒掉了毒瘾,受到了社会的尊重。”记者采访邓海时,他连续两次接到父亲的电话,原来有两个虾场要请他的捞虾队去干活,陪同邓海接受采访的南三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在南三岛,现在认准了阿海干活好的人很多,都是排队等着请他的。”
  
  从死人屋活过来 回头浪子又教浪子回头
  
  在霞山南山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气若游丝、被抬进宗族祠堂死人屋里等死的男子,四天没有断气,后来被医生救活了,最后成为一名受人称赞的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分子。这个人叫刘洋(化名),曾经吸毒9年,现在是南山村的治安联防队员。
  
  1999年6月,刘洋被刚退伍的弟弟与战友抓住,送进湛江市戒毒所强制戒毒。此前,刘洋已经5次被抓进戒毒所,2次在家里戒毒都没戒掉。1996年妻子起诉离婚,带走了小女儿把大儿子留给了他。刘洋吸毒花掉了60万元,还拿走母亲辛苦积蓄下来的20多万元,健壮的身躯在吸毒之后下降到70斤,别说照顾儿子,就连自己也无暇顾及。为了让哥哥摆脱毒魔,弟弟找来10个战友,做出了这桩义举。
  
  不幸的是,刘洋进戒毒所不久摔了一跤,伤口感染了破伤风,病情不但不好,接着高烧不降,双脚站不起来。进所的第39天,神志不清的刘洋被戒毒所民警送回了家,家人将他送去医院,医院无法治疗,让家人赶紧给他准备后事。在宗祠昏迷了四天四夜后,刘洋竟然奇迹般苏醒,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出来后,他才真正下决心戒除毒瘾。
  
  2002年3月,南山村成立治安联防队,刘洋以扎实的工作成绩被吸收为队员,5名队员中他是唯一吸过毒的,现在联防队员中,他的资历是最老的。村委会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干起活来好多年轻人都不如他”。
  
  除了管理村里的治安外,刘洋还配合村委开展戒毒帮教工作。谈起戒毒中最深刻的教训,他深有感慨“毒品会使你失去一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诫更多的人远离毒品。”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配合村干部开展戒毒工作。
  
  41岁的阿全(化名)是村里最早吸毒的三个人之一,曾6次戒毒,在刘洋的帮教下阿全成功戒掉毒瘾并顺利结婚生子,现在经营着一间日杂店自食其力,受到刘洋的影响,阿全也成为村里禁毒帮教的积极分子。
  
  抵制毒品 参与禁毒
  
  毒品对生命的摧残,触目惊心。市禁毒办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吸毒者主要是通过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以及通过呼吸道吸食毒品或口服,但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都会对人的肌体和心理造成极大损害,甚至使人死亡。
  
  所有的毒品都会直接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产生致幻作用,长期大量地吸食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和恶性刺激。临床表现为初起时类似神经衰弱,如记忆力下降,智力受损、失眠、焦虑,严重者出现类似重症精神病一样的幻觉:如凭空听见别人讲话,或出现妄想:如无故嫉妒配偶有外遇或有人迫害于他,性格也会变得冷漠、残忍、冲动等。不少吸毒者为得到毒品而不择手段地获取毒资,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盗窃抢劫,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
  
  毒品是恶魔,万万碰不得。网络上有人戏作了一副对联:半张锡纸,看不见硝烟滚滚,却烧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支针管,觅不见翻江倒海,却打得魂消髓枯,命丧黄泉;横批是:毒品祸害。公安部门提醒,不要或因一时好奇,或受虚荣心理影响而轻易沾染毒品,要自觉抵制和参与禁毒。
  
  祛除心魔 远离毒品
  
  毒瘾易戒,“心瘾”难除。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部分戒毒者因禁不住“心瘾”的诱惑,在强制戒毒成功后多次复吸。
  
  但是,许多人还是克服了这种矛盾自卑的心理,用自己的行动向“毒品”说“不”。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