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教育宣传 > 正文
教育宣传
中国禁毒宣传教育之我见
教育和宣传
2009-06-24 07:18:43 来自:赖骏 作者:北京禁毒在线 阅读量:1

  今年的“6.26”世界禁毒日即将来临,各传媒早已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相应专题,仅CCTV就准备推出数套与毒品相关的节目,这些或多或少可以显示出,毒品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之中,成为一个被民众所关注并承认其存在的社会问题。

  而回首十余年前,当毒品还悄无声息地在普通民众视野之外恣肆时,社会大众并不了解毒品和毒品的危害。当时大多数人只能从课本和电视上了解到: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形如槁木的瘾君子和漆黑油亮的鸦片膏。那时候普遍接受的教育是:吸毒将导致家破人亡,一旦沾染上后生不如死;吸毒者和贩毒者无可救药,已抛弃了所有为人的尊严……总而言之,那时候提起毒品,总是与国仇、奴才、警察、鸦片等联系在一起,离普通人的生活非常远。而且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除了鸦片、海洛因之外,冰毒、摇头丸等一大批新型毒品也已悄然兴起,更加缺乏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因此,不少笔者的同辈,或因为蛊惑,或因为空虚,或因为好奇,而沾染上了毒品——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但是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使是中学生,也有不少能明确说出一些毒品的危害,以及自我保护技能等知识。这无疑是中国禁毒宣传教育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中的不足。中国的禁毒宣传教育还未走出筚路蓝缕的开山阶段,还有很的多值得商榷与探讨的地方。

  笔者对目前的禁毒宣传教育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化集中宣传为分散式的多点宣传

  这几年来,“6.26”、“12.5”两个重要日期的宣传,已经成了我们整个禁毒宣传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权威媒体参与,各级领导出席,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外加多管齐下的宣传手段,各类禁毒宣传教育产品得以借此一一展示,例如今年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即将推出的禁毒题材多媒体音乐剧《瘾型人》,称的上是宣传模式的一种创新——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一年中的其它时间里,禁毒宣传教育却显得明显不足,见诸于大众的少之又少。日常的禁毒宣传活动无论投入成本,参与人数,影响力,都与重点日期宣传活动相去甚远。禁毒重点宣传日活动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占据了全年禁毒宣传教育的极大比例,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因此,笔者建议,保持禁毒宣传重点日期活动为禁毒宣传教育的拳头产品,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其它不定期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由点及面,拓展禁毒宣传教育的广度。如依附于即将开展的社区戒毒模式,建立完整的宣传网络。这不仅可以扩大其影响面,还可以提高效率。因为短时间的大量投入未必能与其产出成正比,同一时间段的信息量过大,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二,这难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成体系的,分散式的多点宣传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点。将禁毒宣传日的宣传预算削减,分配到其他方面,如社区、街道等开展禁毒相关活动,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整体投入与产出比。

  二、要正确认识毒品和毒品危害

  首先,“毒品”二字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对其的一种不正确认识,它隶属于社会学概念,“毒品”是中国社会对海洛因、鸦片,以及K粉等带有感情色彩的定意。相比而言,国外并无毒品这个称谓,而是称其为“drug”。也无禁毒一说,而是以“drug control”代替。也就是说,在国外毒品是作为一种药物存在的。在中国虽然也有“精麻类药物”、“致幻类药物”的称谓,但是这些大多只存在于学术圈。

  因此我们就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到底哪些算是毒品?海洛因算毒品,曲马多算吗?冰毒算毒品,麻黄碱算吗?毒品的界定本来就模糊,特别是所谓的“新型毒品”,更是层出不穷。而中国只是于2005年将其中18种列为新型毒品,可以说是挂一漏万。曲马多从药品到“毒品”的衍变,就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凸显的正是现在禁毒宣传教育方面的重大盲点。

  2008年1月1日,曲马多正式被列入第二类管制精神药品。它是世界上第五大被滥用的药物。但是在2008年之前,曲马多一直是作为一种普通的处方药物在药店里出售的,一方面,是由于其作为一种非麻醉性中枢镇痛药,与吗啡及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成瘾性低,另一方面,曲马多也是一种运用极为普遍且在医学上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的药物。

  但是“是药三分毒”,何况曲马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成瘾性,用药过量会产生意识紊乱、昏迷、全身性癫痫发作、心动过速、呼吸抑制等症状,这种药对人体的作用类似于吗啡和海洛因,所以它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人产生像吸毒一样的感受。

  仅广东省药监局统计,2004年广东滥用曲马多成瘾的病例报告为11例,到了2006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经飙升到4492例,一年多时间内就增长了400多倍。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止咳水上,联邦止咳露成瘾的报导目前已屡见不鲜,但是还有人甚至愚昧地认为,联邦止咳露可以治疗海洛因成瘾。

  其次,目前中国的禁毒宣传教育基本上还是以恐吓式的宣传方式为主。这其实有很多弊端。因不了解而导致的恐惧令很多人依然是谈“毒”变色,这在一些父母、老师身上表现的都特别明显。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生,不要接触毒品,而另外一方面又对禁毒宣传教育遮遮掩掩,害怕学生了解了毒品相关知识后因好奇去尝试。正因为怀着这种“因噎废食”的心态,禁毒宣传教育在很多地方被刻意地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另外,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不完善。他们不喜欢说教式和恐吓式的教育,同时对刺激和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自我控制能力也并不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成为沾染毒品的高危人群。教育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让他们在同龄人中反而以此为荣。

  三、培养一批禁毒宣传的中坚力量

  随着禁毒工作体系的成熟,国内专门从事禁毒宣传教育人员和机构缺乏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现阶段的专业机构和人员难以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求。

  目前在民间宣传禁毒的主要是禁毒志愿者。这几年,禁毒志愿者的人数比从前有很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者的行列开始参与禁毒。他们大多都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从事着这项并无回报的工作,这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另一方面,志愿者们并非固定的禁毒宣传教育人员,无论是时间的支配,人员的稳定性,还是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都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并且,志愿者的行为是义务劳动,并没有报酬或者只有很少的补助,这本身也不利于禁毒宣传教育长期稳定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禁毒志愿者的使命主要在于唤起全社会对毒品问题的关注,而并非是参与专业知识技能较高的日常工作。而同时,社会工作者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社工可能是今后禁毒预宣传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经过专门训练拥有专业知识,并以此为自己的职业,领取相应的报酬,从而能长期稳定的投身于这一工作,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上海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社工正式参与社区戒毒的建设,并在其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尚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是社工已经开始慢慢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了。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