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教育宣传 > 正文
教育宣传
加强农村地区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教育和宣传
2008-02-24 10:22:56 来自:广西禁毒 作者: 阅读量:1

  我区80年代初出现毒品问题,1987年在南宁市、柳州市、梧州市等中心城市发现吸毒人员;到90年代初,吸毒贩毒问题发展到50多个县(区);目前,全区80多个县无一个能幸免毒品的危害。全区19501个行政村中,涉及毒品问题的有毒村3045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5.6%。贩毒分子不断把黑手伸向广大的农村地区,使农村地区的毒品问题日趋严重。

  一、当前我区农村地区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特点

  1、农村人口吸毒发展蔓延速度快

  据有关统计数字,1992年,全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3382人,其中农民327人,占总数的9%;1995年,全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45757人,其中农民4867人,占总数的10.6%;1997年,全区现有吸毒人员33182人,其中农民8149人,占总数的24.5%;2005年,全区第7次毒情调查数字显示,我区农村地区人口吸毒发展蔓延很快,在全区现有的50503名吸毒人员中,农村人口(农民)吸毒人数为24268人,占现有吸毒人数的48.1%。

  2、农村地区吸毒人员年龄普遍偏低

  在全区现有的50503名吸毒人员中,18-35岁年龄段的吸毒人员占75%以上,其中柳城、上林、兴业、博白等县农村吸毒人员的年龄85%以上在18-35岁之间。据东莞市禁毒办提供的材料,该市抓获的214名广西籍的吸毒人员中,只有47人年龄超过30岁,其余167名吸毒人员全部在30岁以下,而且20岁左右年龄段的人数较为密集,最小的一名吸毒者仅有16岁。

  3、农村吸毒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全区第7次毒情调查的数字表明,在现有的50503名吸毒人员中,98%以上的吸毒人员只有初中以下文化。他们的文化底,认知社会的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容易染上毒品。

  4、农村地区的吸毒人员大多数流散在社会面

  由于农村地区的戒毒所普遍缺乏或无戒毒所,或戒毒所几所合一,戒毒床位很少,戒毒条件简陋,有些超500人的县(市)无强制戒毒所,这样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地区吸毒人员流散在社会面上。第七次毒情调查显示,全区现有吸毒人员50503人中,仍在社会面上活动的31584人,占62.5%。据调查,玉林市兴业县现有吸毒人员692人,由于该县无戒毒所,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只能送玉林市强制戒毒。去年一年,全县送强制戒毒只有70人,90%的吸毒人员流散在社会面上,对当地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柳城县现有吸毒人员763人,戒毒所床位仅60张,很难满足强制戒毒工作的需要。

  5、农村人口外出涉毒的比例大,而且处于失控的状态

  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许多农村人口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纷纷到其它大中城市经商打工。据柳城县禁毒部门的抽样分析,在50名新发现、新滋生的吸毒人员中,有70%的吸毒人员第一次吸毒是在外地染上的。据东莞市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字,在该市今年抓获的1256名吸毒人员中,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是1:1,其中广西籍吸毒人员214人占17%,而且这部分人完全处于当地公安禁毒不满的失控之中。

  二、当前我区农村地区吸毒问题发展蔓延的原因

  1、零包市场由城市转向农村。从有关调查情况说明,农村吸毒人员多的一些乡镇,受周边毒品集散地的影响渗透很大。这几年,由于城市加大了禁毒工作的力度,特别是打击力度的加强,零包贩毒分子为了逃避打击,纷纷把市场由城市转移到禁毒手段和措施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的青少年中开辟毒品的消费市场,以增加他们的毒品销售量。

  2、对毒品危害认识肤浅。并不能说所有的农村地区是禁毒宣传的盲区和死角,通过电视、电台和有关报刊杂志书籍,大多数人都知道海洛因是毒品,但是,他们对毒品给身体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和毒瘾难除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轻信吸毒能减肥,轻信吸毒能医治病痛,轻信吸毒能解除忧伤烦闷等等,便以身试毒。

  3、农村地区升学率低,失学青少年多。由于农村地区生活相对贫穷,学校条件差,对学习文化知识还存在很大的认识差异,因此,在这些地区,约有70%的青少年上不了初中。这些人过早的辍学,又没有工作,极容易被毒贩和吸毒人员引诱吸毒。

  4、农村地区的禁毒宣传缺乏声势和针对性。近几年,全区虽然不断加强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力度,但是发展不平衡,城市好于农村,农村地区禁毒宣传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应有的声势和针对性;严重缺乏禁毒宣传骨干和禁毒宣传经费;缺乏有针对性的禁毒宣传资料;禁毒预防教育难以进农村学校的课堂。

  三、当前我区农村地区吸毒问题的危害

  1、严重危害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在农村地区,吸毒青少年染上毒瘾后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往往采取骗、偷、抢等手段来维持吸毒,导致一系列侵财案件的发生。据兴业县提供的情况,兴业县是玉林市“两抢一盗”案件的高发区,从已破获的案件和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这些案件大多数是吸毒人员所为。该县吸毒人员参与违法犯罪的比例高达70%以上。今年该县破获5个犯罪团伙,逮捕48人,作案成员基本上均为吸毒人员。

  2、以贩养吸造成恶性循环。在农村地区的吸毒人员中,大多数为无业人员,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为了维持吸毒,相当一部分人以贩养吸,千方百计发展新的毒友,造成了吸毒的恶性循环。在柳城县2002年以来打击处理的零包贩毒分子中,100%是以贩养吸的吸毒人员,这些人为了维持自身的吸毒,每人平均引诱发展2-3名农村青年吸毒,造成了农村地区吸毒的恶性循环。

  3、导致艾滋病在农村的传播。由于目前农村地区吸毒人员吸毒的方式一步到位,普遍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往往是几个人一起共用注射器,加剧了艾滋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蔓延。兴业县通过卫生防疫部门的抽检发现,全县已发现的艾滋病感染48例,艾滋病人6例,共计54例,这些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全部是农村地区的吸毒人员,其中人数最多的城隍镇就有16例,其余分布在全县的10个乡镇。

  四、遏制农村地区吸毒问题发展蔓延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效控制农村地区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这些年,禁毒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市、县级城市,农村地区的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遏制农村地区毒品问题发展蔓延,应该打防并举,以防为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控制农村地区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1、加强对农村地区吸毒蔓延严重危害的宣传,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对农村吸毒发展蔓延问题的高度认识。农村地区吸毒问题的发展蔓延,势必会影响广大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为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农村地区毒品问题的严峻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遏制农村地区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问题列入县、乡镇一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落实禁毒工作的责任制,切实把禁毒工作抓紧抓好,以迅速扭转农村地区毒品问题的发展蔓延的势头。

  2、建立一支禁毒辅导员队伍,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禁毒宣传工作。鼓励基层从事教育工作人员参加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并组织他们进行专门的禁毒培训。同时,建立辅导员任职资格培训考核认定制度,对通过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授予禁毒教育辅导员的资格证书,实行年度评选优秀辅导员机制,以带动和鼓励禁毒辅导员队伍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3、保障对农村地区禁毒宣传经费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禁毒教育保障机制,努力争取将政府教育经费作为禁毒经费的一部分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分级投入,分级管理。

  4、充分发挥禁毒成员单位的作用,建立禁毒成员单位禁毒工作联系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地区的禁毒宣传工作。区、市、县级的各禁毒成员单位,在农村地区确定禁毒联系点,保证联系点每年开展一次以上声势大,效果好的禁毒宣传活动。

  5、开发一批适合农村地区的禁毒宣传教育资料。自治区禁毒办在编辑出版禁毒教育教材和禁毒宣传资料的同时,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指导和鼓励各级禁毒部门因地制宜,编写和制作适合本地区风土人情,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禁毒宣传品。

  6、建立禁毒宣传考评奖惩机制,调动禁毒宣传工作在农村地区的普遍开展。自治区禁毒办应尽快出台禁毒教育评估体系,奖励禁毒宣传覆盖面广,群众反映好的基层组织和单位,把此项工作层层落实到最基层,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7、加强农村地区在校学生的禁毒预防教育。由于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在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学习时间短,大多数青少年15岁到16岁初中毕业就流入社会,成为受毒品危害高危人群之列,因此,农村地区的禁毒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烙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8、继续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联系千家万户,应该把此项活动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一个“品牌”活动。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