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教育宣传 > 正文
教育宣传
禁毒防艾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和宣传
2007-07-08 19:31:24 来自: 作者: 阅读量:1
    目前的禁毒以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之一:较多地接触相关知识的往往是没有“高危行为”的人,而最需要知识的有“高危行为”的特殊人群却往往接触不到相关的知识,成为宣传教育的盲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吸毒以及卖淫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文化程度一般比较低,他们往往很少阅读严肃的报刊,而是喜欢看格调低下的“地摊小报”,而“地摊小报”上根本没有戒毒以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内容。 

  此外,吸毒以及卖淫都是“地下”行为,吸毒以及卖淫人员是一个隐蔽的人群,这就加大了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的难度。同时,在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来自传统的社会观念的阻力。 

  向吸毒人员宣传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危害,教育他们使用清洁的针头,以及向卖淫人员宣传使用安全套,可以改变他们的危险行为,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降低吸毒及卖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但是,这样的宣传工作目前在国内还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吸毒和卖淫行为的放任甚至是纵容,因此,宣传教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困难。 

  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为住宿客人提供安全套,一些大学校园里设置了“售套机”,这有利于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但是,这些做法却一度遭到社会舆论的贬斥。因此,社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大家都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抽象的道德层面。 

  在吸毒、卖淫等特殊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往往会受到公安部门的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工作的开展。因此,众多专家呼吁,应修改有关“禁娼”和“禁毒”的法规中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关条文,保护和支持医疗卫生人员、社会工作者、民间团体在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与过去相比,现在这方面的情况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宣传教育工作的环境正在逐渐变得宽松,前景是好的。他认为,卫生部门与公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调,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社会观念也应进行转变,为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问题之二:大中城市的宣传工作搞得较好,小城市、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相对较差,“边缘人群”需要关注。 

  大中城市由于信息发达,宣传的效果比较好,而小城市、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由于文化、经济落后以及信息闭塞等原因,宣传的效果要差很多。侯所长介绍说,在农村地区,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还不到50%。 

  过去,农村人口比较稳定,公社、生产队等组织容易发挥作用,而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非常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了“边缘人群”。自身的文化层次、生存方式以及宣传工作的不足使他们成为了宣传工作的“软肋”。 

  有人曾在民工等流动人口中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只要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就可以看懂,深受民工们的欢迎,有的人不仅自己看,还认真地保存起来,过年回家时带回去给家里人看。可见,这一人群非常需要相关的知识,遗憾的是适合他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很大,如果忽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就会留下巨大的漏洞,河南、山西等地之所以会出现因卖血导致的艾滋病流行,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因此,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把九亿农民牢牢“抓住”。 

  问题之三:宣传工作的声势与实际效果存在反差。 

  有的地方搞宣传工作时往往是声势比较大,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请领导、请媒体、请专家,报纸上见字、广播里有声、电视里见影,但是,有关知识并不能入户、入心、入脑。侯所长指出,不能只从报纸、杂志上登了多少次,广播、电视里播了多少回来衡量宣传工作的成效,而应注重宣传工作的人群覆盖率,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覆盖率。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都在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但多为小范围的、研究性质的,大面积的很少。 

  我国对儿童免疫有一系列的规定,比如,对脊髓灰白质炎的免疫率按规定必须达到 85%以上,禁毒、戒毒以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也应达到85%以上的人群覆盖率,并且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侯所长说: “禁毒教育要脚踏实地,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村一个村、一户一户地搞,要普及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程度。”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