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预防教育 > 吸毒预防 > 正文
吸毒预防
药物滥用预防体系建设构想
2022-02-28 22:19:51 来自:中国禁毒报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与此同时,受毒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断翻新的毒品种类,日益变化的毒品包装,使得毒品的诱惑性和隐蔽性日益加剧,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仍需不断提高其精准性、科学性、整体性。新形势下,应积极推动我国毒品预防教育向药物滥用预防教育转型,全力构建适应毒情形势变化的药物滥用预防体系。
  
  药物滥用预防是什么?
  
  药物滥用预防不仅仅是针对非法药物(毒品)的预防,也包括针对合法的如酒精、烟草和有机溶液等物质的预防。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含着多部门参与、互动式交流、平等教育、生活技巧训练、生活方式调整、价值观塑造等多个环节与内容,能够从多维度,以多方式为禁毒工作提供有效、持久的问题解决方案。
  
  1983年,美国洛杉矶警局与当地学区合作推出了“药物滥用预防教育”D.A.R.E项目 (Drug Abuse Resistance Education);欧洲也是较早开始提倡药物滥用“以防代治”且积极推进药物滥用预防实践的地区,并制定了《欧洲药物滥用预防质量标准》。新加坡中央肃毒局(CNB)从1994年开始实施俱乐部药物滥用预防,旨在建立和倡导无毒生活方式,有力地提升了新加坡禁毒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药物滥用预防在研究机构、会议机制、期刊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具备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构建完善的药物滥用预防体系将使其在禁毒工作中全面发挥积极作用。
  
  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强调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药物滥用预防可以使青少年实现认知到能力的转变。药物滥用预防强调全过程预防,认为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首先应从不吸烟、不酗酒开始,注重药物滥用与其他行为、其他主体的联系性,进而可以实现认知到能力的转变。单一化的毒品预防教育多采用恐吓、说教式的方式,教育对象被动接受毒品种类、毒品危害等知识,但这些知识或许并没有及时转化为抵制毒品、健康生活的能力。真正有效的预防手段是改变行为人的生活态度,使其能够合理权衡利弊、抵制诱惑。药物滥用预防恰恰是强调能力提升,注重从科学原理阐明成瘾机理,正视药物的成瘾性,让人们真正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其次,强调药物滥用预防可以减少歧视和排斥。与存在污名性质的“毒品”不同,药物滥用是一个中性词汇,更具中立性。长期以来,受媒体、影视剧渲染,公众关注的重点都在毒品危害以及吸毒后的变化等层面,往往忽略了毒瘾矫治的可能性和此类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强调药物滥用预防能够摒弃预设立场,从根本上减少对吸毒人员的歧视与排斥,为戒毒康复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公众的观念,使其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看待毒品问题。
  
  再次,药物滥用预防的提倡有利于打破禁毒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吸引医学、药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人士关注并参与,增强互动和交流,实现预防教育工作的合力。药物滥用预防内容的广泛性和动态性决定了除公安、卫生部门外,教育、司法、宣传等职能部门均具有明显的主体责任,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其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包括烟草、酒精在内的药物滥用预防,更能够激发家庭和社会对禁毒工作的关注,为树立全方位预防观念奠定良好基础,依靠全民、全社会共同预防药物滥用。
  
  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体系构想
  
  我国药物滥用预防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特点,为此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工作的思路、组织、内容、方式、评估等方面都应进行适当调整,遵循“有目标、有人员、有方法、有考核”的工作思路,以适应禁毒工作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
  
  第一,保障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的统一性与专业性。青少年预防教育是一项专门性工作,应当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采取符合其认知、心理的教育策略。为此,构建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体系应当从统一性和专业性入手。统一性是专业性的前提和保障,要求在药物滥用预防内容上要多方进行科学论证,形成较为权威、统一的教育内容,涵盖成瘾物质知识介绍、成瘾机理、成瘾危害等。实际上,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8年,由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局主编的《禁毒业务基础知识问答》便采用了问答的形式,系统归纳了各个方面的禁毒业务知识,特别是在毒品认知方面提供了权威的讲解。目前看来,开发一套药物滥用预防教育的教师指导用书,是当下更为迫切的需求。通过内容梳理、评估和确认,自上而下来实现药物滥用预防内容的统一性,为预防教育具体工作提供权威知识来源,是药物滥用体系构建的关键。专业性包括人员专业、内容专业、方式专业等。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并培养一批懂禁毒、懂教育、懂心理的师资团队,并配套相关的考核激励措施,使预防教育主体“能干、会干也愿意干”。教育内容上要客观真实地讲明毒品危害以及成瘾后戒治的艰巨性和可能性,并拓宽和丰富情绪管理、社会技能、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也要摒弃恐吓、说教的模式,以互动、参与式教 学方式为主,以生活技能训练为核心,引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以真正达到禁毒教育的目的。
  
  第二,提升青少年药物滥用人员康复与回归效果。虽然药物滥用预防的重点人群在普通群体,但真正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在于成瘾者的康复与回归方面。构建青少年药物滥用人员康复与回归支持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医疗资源在戒毒康复领域的投放。充分发挥医疗资源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在成瘾认定、介入标准、程序审批、职责权能等方面优化设计,在卫生部门的主导下,成立服务完善的药物成瘾治疗中心,建立药物滥用成瘾应对机制,加强戒毒技术研发,提高戒毒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强化青少年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支持体系。在药物滥用预防的理念下,青少年涉毒人员的病人属性得以凸显,社会各界应当减少歧视并通过就业、心理辅导、医疗等帮扶措施,为青少年吸毒群体回归社会提供支持,真正实现青少年药物滥用人员的再社会化。
  
  第三,构建药物滥用预防教育的评估体系。药物滥用预防教育的评估关乎预防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在药物滥用预防体系下,应尽快建立药物滥用预防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召集医学、法学、公安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共同确定,为预防教育的考核评估制定权威依据。在评估方式上,要采取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绝对评估与相对评估、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实现对药物滥用预防工作的效果评估。要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对预防主体和预防对象进行科学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搜集、跟踪和发现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通过全过程跟踪管理,结合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形式,对预防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必须要强调的是,预防评估工作必须要与预防教育工作保持同步,以确保评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四,加强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的制度保障。药物滥用预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法律法规、执法方式、组织机构等多重保障。药物滥用预防强调全方位预防观,涉及禁毒工作“打、防、管、控”等多项内容。立法应对成瘾人员属性、戒毒康复过程中的医疗资源介入、吸毒成瘾认定医学标准、禁毒社工法律地位等作出科学设计,为药物滥用预防的普及提供根本遵循。
  
  第五,积极建立青少年药物滥用大数据预警机制。应对药物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实行数据化监管,针对校园、医院、娱乐场所等重点地区加强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并对药物滥用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将药物滥用行为预防的关口前移,变单一被动处理为主动干预,为药物滥用预防教育提供有力指引,提升我国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与科学性。
  
(作者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与治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