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生物学基础 > 正文
生物学基础
孤啡肽和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生物学基础
2007-07-08 10:44:59 来自:丁香园 碧螺春 作者: 阅读量:1

    摘要:孤啡肽和其受体——一种新发现的内源性阿片肽类受体-递质系统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组织,参与心血管和血压的调节,对局部血液和生殖、抗焦虑和抗应激反应、突触的可塑性、递质的释放、以及水、盐代谢等也均有作用。对它的研究可以为多种临床疾病治疗,尤其是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孤啡肽和其受体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孤啡肽 受体

    1、孤啡肽及其受体的发现

    上世纪70年代,阿片受体被证明确实存在于脑组织中。阿片和其受体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神经药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1994年Bunzow、Chen、fukudadeng 等[1-3]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阿片类受体:它和以前3种阿片受体(μ、κ、δ)结构类似,同属于G蛋白耦连受体,但当时众多已知的阿片受体特异性配体对其亲和力都很低,也不能结合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因此称之为阿片受体样(ORL)受体(ORL1)。由于当时未找到其内源性配体,因而也称为孤阿片受体(orphanin opioid receptor)。[4]

    1995年Meunier和Reinscheid[5]分别从大鼠和猪脑组织中发现了该受体的天然配体,分别称为痛敏素(nociceptin)和孤啡肽(orphanin-FQ,OFQ)它的结构类似于OP2(κ)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强啡肽A,却不易与κ、δ、μ等受体结合。孤啡肽的发现是内阿片肽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引发了国际上相关的研究热潮。近年,与孤啡肽来自同一前提物质、同一基因的不同产物——痛稳素(nocistain)的发现提取,ORL1的选择性拮抗剂[Nphe1]NC(1-3)NH2的人工合成,特异性基因敲除,反义寡聚核苷酸探针等技术的使用,使得对孤啡肽及其受体的生物学效应和潜在药理作用具有初步认识。1998年的世界药物学会议上将4种阿片样受体按克隆时间先后分别命名为:OP1(δ)受体、OP2(κ)受体、OP3(μ)受体和OP4(ORL1)受体[6]。

    2、孤啡肽和其受体的结构

    孤啡肽由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的4个残基(FGGF)对维持其生物活性十分重要。孤啡肽分子前体(ppQFQ)是一个大分子的多肽,含176个氨基酸。人类孤啡肽位于前体第130-146位,两端被赖氨酸(k-R)酶切位点所分开,在前体分子中经选择性酶切可产生其他的生物活性肽[7]。ORL1受体属于阿片受体家族的成员,大鼠脑皮层cDNA文库克隆出的ORL1由3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人脑cDNA文库克隆出的ORL1为370个氨基酸残基。两者之间有92%的同源性。人脑ORL1在第2和第3个细胞外环内各有一个门冬氨酸残基,分别是结合激动剂及受体结构调节的关键部位。

    3、孤啡肽在体内(中枢与外周)的分布

    3.1 在中枢的分布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Northern 杂交及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的研究表明,OFQ在CNS的分布较为广泛,从端脑到脊髓均有分布,但以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含量最为丰富。

    脑:免疫组化结果表明,OEQ免疫阳性反应区域主要为新皮层、杏仁复合体、终床纹核、外侧隔核及其背外侧、疆核、视前区、下丘脑弓状核及正中隆起、海马齿装回、中脑PAG及中缝核群、脑干的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放免测定表明,下丘脑OFQ含量最高,中脑背盖腹侧区(VTA)及黑质致密区含量次之,海马含量较低。进一步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OFQ mRNA的分布进行观察,发现OFQ mRNA的分布与OFQ 免疫阳性区域一致,主要见于杏仁复合体、终床纹核、隔外侧核及其背侧区、丘脑网状核、未定带、下丘脑视前区与弓状核;既无OFQ mRNA 阳性细胞,也无OFQ免疫阳性神经元。[8]

    脊髓:OFQ免疫阳性纤维主要见于脊髓背角表层和侧角,但正常情况下染色较淡;若以秋水仙素处理,则可在胞体见到浓染的囊泡样结构,若切断脊神经根,OFQ阳性信号并不弱,表明脊髓内也合成OFQ。以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到,mRNA主要在脊髓背角表层,第V 层也可见OFQ mRNA阳性细胞,提示OFQ主要在脊髓的中间神经内合成。

    以免疫双标技术进行观察,发现OFQ免疫阳性神经元CNS的分布与内阿片肽(脑啡肽及强啡肽)阳性神经元分布相平行,但极少共存;在脊髓可见OFQ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有部分共存[9]。

    3.2 在外周的分布 OFQ免疫阳性反应主要见于胃肠道、脾脏及白细胞[10]。在胃肠道里,OFQ免疫阳性纤维可见于纵行肌与环行肌以及肠肌神经丛。以RT-PCR技术发现OFQ受体也广泛分布食管、胃十二指肠、回肠及结肠,主要在黏膜下及平滑肌层。此外,人类胎儿及胎鼠的肾脏中OFQmRNA呈强阳性,但成人及成年大鼠肾脏中则呈阴性。

    4、孤啡肽及其受体的可能作用

    孤啡肽受体的广泛分布提示它可能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学习记忆、痛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信号的整和以及运动功能的调控等,有人称孤啡肽是一种抗阿片肽(antiopioid peptide)[11]。现概要地分述如下:

    4.1 调节心血管和血压

    Champion 等[12]报道,大鼠(1-30nmol/kg)静脉注射孤啡肽产生剂量依赖性全身动脉压及外周阻力降低,10和30nmol/kg可以明显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相对血管扩张能力是异丙基肾上腺素的1/10,它可能通过纳络酮不敏感的机制降低动脉压[13]。最近有报道大鼠NTS区(孤束核)单侧注射OFQ可剂量依赖性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14]

    4.2 调节局部血液和生殖

    麻醉状态的猫海绵体内注射孤啡肽0.3-30nmol可产生能与“抗萎三合一”(罂粟碱、酚妥拉明和前列腺E1)相比拟的剂量依赖型海绵体内压和阴茎长度增加,且起效快,海绵体内峰压和总反应较短,对全身血压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产生强烈的阴茎勃起持续时间延长的作用[15]。

    生殖系统可见大量的孤啡肽受体的分布,如输精管和卵细胞等常用作研究孤啡肽受体的材料;同时孤啡肽可以调节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16],因此可能参与生殖调节。最近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血浆孤啡肽含量显著高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及正常组,而FSH及LH水平又显著低于后二组,提示孤啡肽的升高及内分泌功能絮乱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孤啡肽受体的介导,使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不孕的发生。[17]

    4.3 利尿作用

    清醒大鼠静脉注射孤啡肽后尿量大大增加,同时尿钠降低;脑室注射则产生利尿或抗利尿作用。孤啡肽的中枢性利尿与强啡肽A极为相似,但是,K受体阻断剂能阻断脑室注射强啡肽产生的利尿作用,却不能改变孤啡肽引起的利尿作用。因此,内源性孤啡肽可能有中枢性调节水平衡的作用,最终调节了动脉压,估计将来它可能成为一种有临床前景的利尿剂[18]。

    4.4 抗焦虑和抗应激反应

    孤啡肽在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它可能有较为广泛的、调节整体行为的功能,如脑内的某些高级功能。Jenck等[19]观察到动物在清醒、小剂量(0.1-3nmol)给药(侧脑室注射)时,有对抗应激的作用,能减轻应激的作用,能减轻应激或焦虑环境下动物的行为抑制,与常规抗焦虑药一样,大剂量(>3nmol)时孤啡肽干扰规律的感觉运动功能,发挥对应激所致的焦虑状态。

    4.5 调节突触的可塑性

    Sandin 等[11]给雄性大鼠背侧海马区微量注射孤啡肽后,严重地损害了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明显地降低了其控究运动,但不影响起其游泳能力。提示孤啡肽是海马内突触可塑性调节的强劲的因子。另外,尚有研究表明,它还具有上调神经分化的作用。[20]

    4.6 对递质释放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推挽灌流、放射免疫和原位杂交等技术[21,22]观察到,脑内注射OFQ引起脑内阿片肽(包括B-内啡肽、亮啡肽及强啡肽等)释放减少,以及阿片肽及其受体的基因(包括前阿黑皮素原、及u受体基因)表达降低,提示脑内孤啡肽对内阿片肽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鞘内注射OFQ能促进内啡肽的释放,并引起痛觉超敏[23]。Gintzler等[24]报道,在阿片受体阻断剂存在的情况下,孤啡肽均抑制脑啡肽的释放。纳络酮可以阻断其释放。

    4.7 抑制B-内啡肽的释放

    孤啡肽在下丘脑基底中线部的弓状核通过激活内向矫正通道的一个亚基抑制B-内啡肽神经元,A12多巴胺和GnRH神经分泌细胞。提示它不仅是一个抗阿片肽,而且调节下丘脑-垂体轴,最终调节生殖活动。

    4.8 抑制K+诱导的谷氨酸释放

    在大鼠大脑皮层脑片上,孤啡肽能抑制K+诱导的谷氨酸的释放,提示孤啡肽在谷氨酸能递质传递中起一定的作用[25]。最近有文献报道,孤啡肽受体作为阿片受体家族,激活后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及电压门控钙通道,激活内向整合K+电流,对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孤啡肽受体mRNA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痛觉相关的一些核团均有分布,提示孤啡肽受体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上述作用有关。[26]

    4.9 抑制多巴胺的释放

    孤啡肽与脑啡肽和内啡肽相比,更像强啡肽,对运动活动有抑制作用,孤啡肽系统与脑啡肽和内啡肽系统作用方式相反,与孤啡肽抑制运动相呼应,孤啡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伏核多巴胺的释放[27]。有文献报道,5-HT及DA(多巴胺)属于单胺类递质,其合成、释放、再摄取或代谢障碍,都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孤啡肽可抑制5-HT及DA等递质的释放与运转,产后抑郁患者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与孤啡肽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与5-HT及DA等水平显著负相关,表明血孤啡肽水平越高,EPDS评分越高,而5-HT及DA水平越低,说明三种神经递质与抑郁的发生及发展都密切相关。升高的孤啡肽可能是通过对5-HT及DA的抑制,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28]。因此,临床上应用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有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一条新途径。

    4.10 抑制光诱导的视网膜乙酰胆碱释放

    将离体免视网膜[29]置于孤啡肽溶液里,对光诱导的乙酰胆碱释放呈浓度依赖型抑制(IC50=100nmol、L),最大抑制作用为60%;纳络酮(1mmol/L)不能逆转这种作用。因此孤啡肽抑制视网膜乙酰胆碱释放是通过孤啡肽受体来实现的。另有文献报道,孤啡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不能被纳络酮所阻断。[30]

    4.11 促进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5.5、55和550pmol)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催乳素和雄性大鼠生长激素的分泌,这种作用和其他阿片肽的作用类似[31]。

    4.12 抑制细胞电活动

    在大鼠新分离的海马神经元上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孤啡肽对高电压门控钙通道(high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VGCC)的影响,孤啡肽能抑制VGCC表明孤啡肽对调节海马细胞的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起重要作用[32]。Leibel[32]等认为,孤啡肽抑制脊髓背角兴奋性突触传递,可能是通过突触前孤啡肽受体发挥作用,对脊髓感觉信号的处理起重要的作用。

    5、结语

    基于以上所述的多种作用,OP4受体和其内源性配体NC的发现使阿片类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也为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NC的拮抗剂的出现,可能提供一种新的脊髓以上镇痛方法,它将减少吗啡的剂量,降低吗啡耐受和依赖的危险。NC和OP4受体激动剂也可以作为鞘内镇痛药[33]。进一步阐明这些激动剂和拮抗剂对OP4受体系统的病理生理机制以证实它们确实的价值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冈主编,基础神经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61。

    2.韩济生主编,神经科学原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99。

    3.Calo G et al。 Br J Pharmacol,2000;129:1261。

    4.薛庆生、于布为,孤啡肽和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4(4):236-238 。

    5.Calo G et al。 Br J of Pharmacol,2000;129:1183。

    6.Mollereau C et al。 Peptides,2000;21:907。

    7.Nothacker H P,Reinscheid R K,et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8677-8682。

    8.Ricdl M ,Shuster S,Vulchanova L,etal。 Neuroreport,1996;7:1369-1372。

    9.Zhang M,Sun QL ,Wan Y,etal。OFQ reverses the κ-opioid receptor –mediated depression of calcium current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Neuroreport,1998,9(9):2095-2098。

    10.Champion HC,Czapla MA,Kadowitz PJ。Nociceptin,an endogenous ligand for the ORL1 receptor,decreases cardiac output and 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in the rat。Peptides,1997,18(5):729-732。

    11.Kobayashi T,Ikeda K,Togashi S,etal。Effects of sigma ligands on the nociceptin/orphanin FQ receptor co-expressed with the G-protein-activated K+ channel in Xenopus oocytes。Br J pharmacol,1997。120(6):986-987

    12.薛彩萍,孤啡肽的研究及进展。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23(2):158-161。

    13.Calo`G,Guerrini R,Bigoni R,etal。Structure-activity study of the nociceptor(1-13)-NH2N-terminal tetrapeptide and discovery of an nociceptin receptor antagonist 。J Med chem。,1998。41(18):3362-3366。

    14.Wagner EJ,Ronneklerv OK,Grandy DK,et AL。The peptide orphanin FQ inhibits beta-endorphin neurons and neurosecretory cells in the 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 by activating an inwardly-rectifying K+ conductance。Neuroendocrinology,1998,67(2):73-82。

    15.胡电,孤啡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相关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1):85-88。

    16.Kapusta DR ,Sezen SF。Chang JK,etal。Diuretic and antinatriuretic resposenses produced by the endogenous opioid-like peptide,Aociceptin(orphanin FQ)。Life   Sci。1997。60(1):PL15-PL21。

    17.Jenck F,Moreau JL ,Martin JR。et al。Orphanin FQ acts as an anxiolytic to attenuate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stres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26):14854-14858。

    18.Sandin J,Schoott PA,et al。Nociceptin/orphanin FQ microinjected into hippocampus impairs spatial learning in rats。Eur J Neurosci,1997,9(1):194-197。

    19. Saito Y,Maruyama K,Saido TC,et al。N23K,a gene transiently upregulated during neuropeptide nociceptin。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5,217(2):539-545。

    20.Nishi M,Houtani T,Noda Y,et al。Unrestrained nociceptive response and disregulation of hearing ability in mice lacking the nociceptin/orphanin FQ receptor。EMBOJ,1997,16:1858-1864。

    21.Saito Y,Maruyama K,Saido TC。et al。Overexpression of a neuropeptide nociceptin/orphanin FQ precursor gene。N23k/N27K,indures neurite outgroth in mouse NS20Y cells。J Neurosci。Res。1997,48(5):397-406。

    22.孟美金、吴新民,鞘内注射孤啡肽对不同小鼠所致痛觉超敏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671-674。

    23.Gintzler AR,Adapa ID,TOll L,et al。Modulation of enkephalin release by nociceptin(orphanin FQ)。Fur J Pharmacol,1997,325(1):29-34。

    24.Nicol B,Lambert DG,Rowbotham DJ。et。al。 Nociceptin induced inhibition of K+evoked glutamate release from rat cerebrocortical slices。Br J Pharmacol,1996,119:1081-1083。

    25.马飞 ,电针治痛大鼠神经痛后脑内孤啡肽受mRNA表达的变化。上海针灸杂志。2004,23(4):32-34。

    26.Murphy NP,Ly HT,Maidment NT。Intracerebroventricular orphanin FQ /nociceptin suppresses dopamine release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of anaesthetized rats。Neuroscience,1996,75(1):1-4。

    27.胡电,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1-322。

    28.Neal MJ,Cunninggham JR,Paterson SJ,et。al。Inhibition by nociceptin of the light-evoked release of ACh from retinal cholinergic neurones。 Br J Pharmacol,1997,120:1399-1400。

    29.Patel HJ,Giembycz MA,Spicuzza L, et al。Naloxone-insensitive inhibition of acetylcholine release from parasympathctic nerves innervating guinea-pig trachea by the novelopioid。nociceptin。Br J Pharmacol,1997,120(5);735-736。

    30.Bryant W, Janik J, Baumann M,et al。Orphanin FQ stimulates prolactin and growth hormone release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BrainRes,1998,807(1-2):228-233。

    31.Knoflach F。 Reinscheid RK,Civclli O,et al。Modulation of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 by orphanin FQ in freshly dissociated hippocampal neurons。J Neurosci,1996,16(21):6657-6664。

    32.Liebel JT,Swandulla D,Zeilhofer HU,Modulation of excita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nociceptin in superficial dorsal horm neurones of the neonatal rat spinal cord。Br J Pharmacol,1997,121(3):425-432。

   33.唐勇、余曙光,孤啡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22(2):13-15。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