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女性 > 正文
吸毒与女性
吸食新型毒品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低龄化研究与探析
2015-11-11 15:27:21 来自:河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王利敏 阅读量:1

  一、新型合成毒品的出现及低龄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合成毒品现状

  早在1992年5月,广东江门市公安局查获了一个毒品加工工厂,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加工的不是人们已经知道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古柯等传统毒品,而是人们还比较陌生的新型毒品——冰毒。1996年9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在一个入境的马来西亚旅客身上查获4包红色药片,共3922粒,经化验,这些药片是在西方国家广为流行的“俱乐部毒品”——摇头丸。这两起案件虽然查获的毒品不多,但却标志着新型毒品开始在我国出现,并不断进入寻常人的视野。近些年,在我国的吸食合成毒品人员中,中青年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吸毒人员低龄化、女性吸毒人员逐渐增多正成为不争的事实。国际权威人士认为,新型合成毒品将取代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而成为21世纪流行的毒品。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被别有用心的人套上“安全光环”后,渐渐得到一些青少年的青睐,他们不了解冰毒、摇头丸、K粉对人体的危害,盲目吸食,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滥用摇头丸的问题十分突出。正如19岁东北籍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梁佳佳坦言的那样:我只吃了一粒摇头丸,便感觉神志模糊,从中午12点到晚上6点,一直在KTV不停止的狂舞,感觉头和脖子都不是自己的,没有饿的感觉,也没有累的感觉,但当时根本不知道,疲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由于精力透支,往往在家需要躺两三天才能缓解。醒来后还不想吃东西,浑身乏力,有时视线模糊,大脑眩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被打乱了。梁某是吸食合成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个缩影,像她那样正值花季年龄、盲目从众、好奇心强、攀比心强的女孩子在场所内占到84.19%,其前途、命运将会彻底改变。

  二、低龄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合成毒品的原因分析

  (一)来自于年轻人自身的原因

  一是好奇心驱使:新鲜、从众。这是年轻人吸毒的内动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愿等一系列的内在的心理变化。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越新奇、越复杂,越容易产生好奇心。毒品作为政府、学校和家庭明令禁止接触的物质这一特性本身,即决定了它能引起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此外,毒品的神秘性进一步提高了它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毒品被明令禁止作为商品流入市场,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这种神秘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像和疑问:“毒品的威力真的那么大吗?”其次是吸毒行为的隐蔽性。绝大多数青少年没有亲眼见过吸毒的真实情景,他们对毒品的疑问和想像持续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使之产生一种不亲身体会就不快的强烈欲望,因而总是想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千方百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吸毒行为。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吸毒者抱着吸毒是什么感觉、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和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2013年11月12日,在笔者一次90人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因好奇心而染上毒品的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占吸毒总人数的70.42%。另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中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尝试一下毒品的味道,如此高的比例固然与好奇心有关,更与不知道毒品的危害有关。

  二是知识体系不稳固:无知、误导。青少年具有精神和心理发育不健全,人生观尚未完全建立等显著特点,加上知识层次较低,对毒品危害的无知,这些特点是造成青少年吸毒的又一重要原因。据一项对180名吸毒青少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吸毒前对毒品没有多少了解的占52%,对禁毒法律一无所知的占有57%。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5%以上的吸毒者在染上毒瘾后均认为吸一口毒品不会上瘾。正是这种可怕的无知,面对朋友们的“吸毒论英雄”和毒品自身的诱惑,他们心存侥幸,思想开始麻痹,警惕性降低,慢慢地开始接触毒品,最终染上毒瘾。

  三是不成熟的社会角色:紧张、感性。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惯与独生子女政策间的种种不适应,造成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又使独生子女对学校和家庭的生活、教育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试图采取种种方式摆脱家庭、学校和成年人对他们的管束。这种摆脱和依赖的矛盾将时时困扰着他们,这种现象便称为社会角色紧张,并认为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心理基础。它主要包括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均衡性、实现社会角色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程度,社会角色实现受挫等内容。在社会处于相对剧烈的变化阶段,这些困惑和思想的混乱将使已存在的青少年社会角色紧张显得更为突出,为了排解烦恼、焦虑,吸毒便成为寻求解脱的方式之一。

  四是不成熟的教育方式:单一、滞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成熟期明显提前,加上各种媒体对有关恋爱、婚姻的过分渲染,家庭和学校对性教育的明显不足,凡此种种,导致青少年早婚、早恋和不正当性行为明显增加。由此造成的失恋及由不正当性行为引发的各种问题会增加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此时如果学校的教育只倾向于书本知识,偏重升学率,家庭只注重看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而不是与孩子开展内心的沟通和交流,这种单一的、滞后的教育,使得对学习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将会选择通过吸毒的方式来对待家庭与学校的不满意或厌烦心理。

  五是交往行为不慎:单纯、盲目。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人必然要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而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的人的发展。在个体化的社会化进程中,特别是在青春期开始以后,由于同辈群体的爱好、兴趣、价值观都非常相近,因此,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滥用合成毒品的人,更可能拥有滥用合成毒品并且对此抱宽容态度的伙伴,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鼓励更多地滥用合成毒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第一次吸食毒品来自朋友的占到了82%。

  (二)学校教育管理存在偏差

  目前的学校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升学率。为完成升学目标,教师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很少有精力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学生的道德品质,甚至有的学校或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去顾及调皮的学生,包括吸毒。学生吸毒,也与不少学校不重视毒品预防有关。尽管国家教委已根据我国严重的毒情形势,根据吸毒低龄化的特点,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了教学大纲,并作为教材发到各个学校,但多数教育部门并未予以充分重视。有的学校即使发现有学生吸毒,为了应付上级的达标检查,不是与公安机关及时联系、妥善处理,而是令其转学,致使新的污染产生。如,某校转出去一个16岁女生,到新学校不久,就影响几个新校学生吸毒上瘾。

  (三)家庭结构失衡,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关系问题是合成毒品滥用的最根本的原因。同家人关系疏远、互相怀有敌意的人更可能发生合成毒品滥用的问题。和同龄人的父母相比,滥用合成毒品的年轻人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往往有更明显的失误或不足,如可能对子女过于溺爱纵容,或者过于严格,甚至存在家庭暴力行为,或者对他们不太在意,甚至完全置之不理。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第一学校。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教育不当,家庭的社会和经济水平偏高,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吸毒的促发因素。

  一是家庭结构不健全。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尤其是父母是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往往身心健康较差。由于长期生活在缺乏感情交流的环境中,心灵受到创伤,感情受到压抑,所以这些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这部分青少年对毒品有较高的易感性。广州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36%的吸毒青少年在吸毒前存在家庭破裂、家庭关系紧张。笔者在对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174名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调查中,发现几组令人震惊的数字,如下图所示:

2013年9月某女子戒毒所吸食合成毒品人员情况表

  从以上174名女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况分析看,吸食滥用合成毒品的主要对象是18—35岁的中青年无业人员,她们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共有12名,152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生活在离异家庭,1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离开家庭单独谋生,这类人占到吸毒总数的93.1%。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家庭环境因素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作为人生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发育成长,言行不检点的父母常常成为子女坏的榜样,成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事实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研究人员表明,两类家庭的青少年吸毒率较高,一是家庭关系紧张、动荡不安、经常发生激烈冲撞和矛盾的家庭;另一种是家庭成员关系松懈或已经分裂残缺、成员之间漠不关心的家庭。

  家庭教育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放任自流,缺少监护;二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尽管自己不具备吸毒的某些性格和习惯,但如果教养方式不当,孩子会形成倾向吸毒的潜在性格,比如年幼时溺爱、娇生惯养,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如:19岁唐山古治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史小佳,独生女,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的溺爱使得她养成了心胸狭窄、无责任感、飞扬跋扈的性格,父母稍有有从,她便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终于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不慎沾上冰毒。来到戒毒所后,她明确规定父母必须每月来探访她,每月给她汇2000元,一旦父母临时有急事来不成戒毒所看她,就在拨打亲情电时对母亲横加指责,故意给父母增加精神压力。在她的思想观念里,根本没有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父母的无原则的溺爱造成了她对父母既没有亲情,也没有孝敬之心,父母没有了威严,更没有了尊严,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三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使孩子形成反抗性人格。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据某市对青少年吸毒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表明,因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得不到家庭温暖而导致吸毒的占30%;受家庭吸毒成员影响而吸毒的占28%,因家庭溺爱、娇生惯养而走向吸毒的占5%。[①]

  三是理想信仰缺失。随着老百姓收入的普遍提高,许多青少年也有了不少零花钱,客观上奠定了合成毒品滥用的经济基础。而一些成年人和青少年的理想信仰缺失,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精神上变得更加空虚、无聊,许多人一味地追求精神上的刺激而染上毒品。

  (四)社会转型和复杂的环境因素

  一是社会转型导致价值观念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追求的相对剧烈变化,会给人们的基本理念带来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冲击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青少年失去原有信仰的激励和规范,转而追求享乐至上,错误的认为吸毒就是一种高级享受,是有钱的标志,甚至认为是一种时髦。

  二是禁毒宣传不足。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对吸毒问题曾经不宣传、不报道,以为家丑不可外扬,其实这并不是我国的一家之丑,而是世界性的公害。捂盖子的结果,只能使更的青少年受害,还会使用国外误以为我国政府对毒品放任自流,不管不抓,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1988年我国在禁毒宣传上有所突破,全国禁毒展览的举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览并作出了重要指示。此后,我国的禁毒宣传才得到重视,但在宣传内容上缺乏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三是复杂的环境因素。在有的省份地区,治理毒品的力度不大,有的仅靠治安拘留或罚款来解决吸毒问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合成毒品相对于传统毒品更容易获得,吸食更加方便,被抓获后惩罚的力度轻于传统毒品,现代人对金钱的追求更加狂热,导致更多人贩卖合成毒品,加之媒体对于合成毒品危害的宣传不到位,社会大众对合成毒品滥用的宽容度高于传统毒品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青少年吸毒的诱因。

  三、低龄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合成毒品的对策

  对吸食合成毒品的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教育、挽救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施教者需要清楚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病,要以对待病人的态度来对待她们,消除歧视,以减轻她们对社会、家庭的不信任,建立起同毒品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还要建立一个与健康人员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她们建立起战胜毒瘾、重新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最重要的是,要对吸毒人员采取积极的心理、行为治疗,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态度和其它特殊的手段来改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从而达到转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已形成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努力健全人格,克服心理依赖,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一)采用人本主义疗法加强谈话教育。人本主义疗法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通过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②]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开展的个别谈话教育,是指管教民警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身的不良心理、认知和行为等进行的,以解决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家庭危机、经济困难等具体问题,而采取的一种与集体教育、分类教育等相对而言的教育手段。它既可以灵活机动地调动和激发每个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管教民警及时、深入地掌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实时情况。

  女性吸毒人员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情绪不稳定,显得更为焦虑;外向敏感,更感情用事;依附顺从,更怯懦;敷衍保守,创造能力水平低;爱撒谎、不说实话,易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便是民警了解个人基本情况,也有意隐瞒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有些人虚伪善辩,对于自己吸毒的违法事实以及违纪行为不承认或抵赖,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巧舌如簧,总想掩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针对这些特点,在进行谈话教育时,尤其是入所谈话中,应采用人本主义疗法的“重塑真实的自我”,创造一种好的环境,形成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无条件尊重的气氛,使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能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达到自我概念与经验的协调统一。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去除那些为了适应社会、他人的需要而偏离自我经验的思想及行为,使人找回真实的自我。用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困难,从内心深处戒除毒瘾。

  (二)运用行为治疗法促进行为养成。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是从经典的条件化作用和奖惩刺激,逐渐扩展到强调行为改变中的意识和认知作用,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其程序相对固定,可重复性强,且疗效显著,是目前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采用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一是意念厌恶疗法。采用播放幻灯片、电教等形式,播放、讲解因吸毒而导致自杀、艾滋病、中毒性死亡病例、家庭悲剧以及戒断反应的种种痛苦而又令人作呕的形态等,使她们在想像中把毒品依赖与不良刺激联系起来,从心理上产生对毒品的厌恶反应,冲淡乃至消除其留在记忆中的快感,产生对吸毒的丑恶行为触景生恨、睹物思过的良性效果。二是代币制疗法。代币制疗法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反复强化,从而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这种矫治方法对于吸毒初期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效果较好,而且适合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集体戒毒的心理治疗。使用代币制疗法要制定一套限制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个体的行为给予矫治。三是松弛反应训练。这是一种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达到消除紧张和强身祛病的行为训练技术。针对女性戒毒人员身体特征,组织其学习瑜伽、太极扇等课程,既能够锻炼体能,又让其达到心境平和。四是自控法。自控法主要通过确定目标、自我监察、自我强化等手段达到消除不良习惯性行为。管教民警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的身心特点,帮助其个人确定戒毒目标,让其自我监督和管理,在完成目标后给予相应的正强化(通俗的说,就是奖励、奖赏),未完成目标则给予相应的负强化(通俗的说就是惩罚)。只有强被动变为主动,才会使女性强制隔离戒毒学员能够真正的去改变自我,回归社会。

  (三)贯彻人格矫正治疗法改善人格偏差。吸毒成瘾者的不良习惯与其人格结构、生活环境是具有密切关系的,不改变这两个因数,戒毒效果难以保证。人格矫正治疗法,是针对吸毒成瘾者心理分析从人格结构内部着手,如习惯、性格、能力等方面,通过控制它们,来达到塑造新人的作用的一种心理矫治方法。

  低龄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存在着敌意性、进攻性、叛逆性、不负责任性、嬉戏性、冲动性等典型的人格缺陷,其显著的特征是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尊重,信奉享乐主义并缺乏对未来筹划的能力,精神和情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她们普遍精神空虚,缺乏自制和自信,存在着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人格矫正疗法贯彻在我们管理工作当中,纠正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偏差人格,恢复心理健康就成为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一个新课题。首先,在日常管理中,应该给予支持和理解、尊重和信任,其次是对于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现情绪问题时,经常采用宣泄、缓解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补充了规范性教育的不足,达到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有利于其人格偏差的转变;另外,加强团体教育,增强团体活动的影响度。让团体活动中的优秀个人品质相互影响,使团体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格品质都有所提升;最后,注重关注每一位女性戒毒人员的个性特征,发现其优点和不足,进而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强化其优点,给予一定的平台发挥个体作用,潜移默化中改变个体人格偏差。

  (四)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认知。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③]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被强制隔离戒毒有相当的抵触情绪,她们认为花自己的钱,吸自己的毒,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行为根本谈不上是违法,这既是女性吸毒的重要原因,也给民警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另外,她们道德意识差。漠视他人的感受,损人利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不负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言行不一,缺乏羞耻感,并想博得民警同情得到帮助。表现在:亲属会见日不注重与亲人的感情交流,只在乎亲属为自己带来物品的多少,期盼亲属为自己在超市尽量多购物或多留现金。许多人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即便是父母(丈夫、兄妹)收入微薄也想方设法索要物品,当达不到自己的需求时轻则态度不好、说话生硬、情绪差、心情不好,重则闹情绪、与亲人不欢而散。

  非理性的理念导致了错误的认知,根据埃利斯ABC理论,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改变错误认知努力改变毒品滥用导致的强化行为,学会正确处理强制戒毒遇到的痛苦,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等。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吸毒成瘾者改变对毒品的模糊、错误的认识,纠正荒谬的信念,训练戒毒的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抗复吸。

  (五)家庭治疗的理念引导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回归。戒毒人员要摆脱对毒品的依赖,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体支持系统的力量却很大,尤其是家庭的作用更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戒毒心理矫治中引人家庭治疗是有重要意义的。[④]

  家庭治疗技术主要有撒提娅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该治疗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例如我们在实践中大量使用了家谱图和影响轮方法,帮助戒毒人员以真诚、坦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长环境,发掘自身的潜能引导戒毒人员分享自己的家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互相发掘自身的资源,借助亲情的力量,以帮助自己戒毒。针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管理,我们把“家文化”引入其中,每个大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家庭,管教民警充当家长的职责,给予关怀和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让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感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帮助其戒掉毒瘾,树立信心,延长戒毒操守。

  透视低龄化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深感禁毒任务之重、压力之大,维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需要人们共同努力,共同担当。要自觉净化心灵,加强禁毒工作宣传,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从源头上、基础上消灭吸毒的温床,从而筑起拒绝毒品诱惑、珍爱健康生命的铜墙铁壁。(本文例句中所提到的名字均为化名)

  【参考文献】

  1.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章恩友,姜祖桢主编:矫治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余嘉元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