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青少年 > 正文
吸毒与青少年
专家解答:如何能最好地让孩子远离毒品?
青少年吸毒
2009-06-16 08:32:11 来自:人民网 作者: 阅读量:1

  刘志民:首先谈谈关于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禁毒工作“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所确立禁毒工作方针的第一句话,也是《禁毒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禁毒工作预防为主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初期,因此是我国既定的重要禁毒工作方针,《禁毒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由于:

  第一、毒品的成瘾的性质。从各种毒品的药理学、毒理学性质和无数事例说明,无论任何人只要尝试吸毒就可能成瘾,而一旦成瘾则难以彻底治愈,甚至终身难以摆脱。现代医学证明,成瘾是一种慢性具有高复发倾向的脑病。从医学角度看,成瘾具有病程长、预后差、随时可能复发和社会危害严重的特点。对这样一种顽疾,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理论上,只要做好预防,杜绝或减少了吸毒病例的发生,减低了吸毒发病率,就会减少社会(人群)对毒品的需求,减少毒品交易,萎缩毒品市场。因此,预防一方面具有保护公民健康的意义,使青少年免遭毒品的侵袭,同时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经济的禁毒措施或策略。

  第二、药物滥用形势也决定了做好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事务办公室的报告,当前全球的毒品贩运涉及170多个地区,130个国家有毒品消费问题,涉及全球2亿人之多,占全球人口的3%—5%。如此庞大的毒品滥用群体导致了大量的需求,而大量的需求必然会刺激从毒品种植、制造到贩运的毒品经济的恶性循环,这一严峻的现实加之当今全球性的一些经济、文化、社会问题都将会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成为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的促进因素。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药物滥用流行情况看,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少年是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延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药物滥用问题。可以预计,包括烟草、酒精和其他成瘾性物质的滥用将会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药物滥用和艾滋病已经对这些国家构成双重威胁和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主要措施就是预防。

  第三、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开展禁毒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是毒品滥用的高危和高发人群,这同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生理、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社会经验少、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这些特点加之不良交往和对毒品的错误认知,极易盲目的效仿、跟从;而其心身发育的特点又决定了自身行为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好感情、义气代替理智,这些都是滥用药物的高危易患因素。由于上述特点,也决定了青少年滥用毒品后果更为严重,第一,其身心发育不成熟,受到毒品的伤害更大;第二,成瘾后维系吸毒习惯,所需巨大经济花费必然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第三,青少年处于性活跃期,而许多毒品会对性功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幻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滥用者群体性性乱行活动,其结果除越轨行为、性暴力犯罪之外还会导致性病、艾滋病的感染、传播。许多青少年就是在同伴、朋友的影响、劝说下,尝试尝试吸毒而留下终身悔恨。

  下面再说说如何向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国十分重视毒品的预防。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5号文件就明确指出,在小学常识课和中学生理课课中应增加爱护身体和毒品对人体危害的知识,在历史课中增加鸦片战争史、近代中国禁毒史内容,加强预防性教育。此后,国家禁毒委员会先后组织拍摄了禁毒宣传教育片《中华之剑》,在北京举行了大型禁毒展览;2003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等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等等。这些禁毒的宣传教育举措在我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后的不同时期起到了重要的强化群众禁毒意识,预防毒品滥用的作用。当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毒品问题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合贯彻落实禁毒法,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是值得研究的。对此,必须要从“大预防观”的角度,通过综合治理,广泛发动群众,强化法制、科学教育和开展健康促进等措施、方法实现既定目标。这既是做好禁毒工作要采取的重要措施,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一个基本策略和指导思想。

  一要牢固地树立吸毒违法的法制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国家为保护公民健康而制定的法律,任何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违者必究。因此,在开展禁毒教育时,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就是进行法制宣传,使每个公民,包括青少年树立吸毒违法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

  二要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性

  调查表明,大多数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少、根本不了解或存在认识误区。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生活经验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导致新型毒品滥用流行有以下一些因素和错误认知:一是受到同学、朋友或不良交往的影响,抱着“吸着玩儿”或“吸一两次没什么,不会上瘾”的盲从或无知、侥幸心理而尝试吸毒;二是将吸食毒品作为一种社会时尚或娱乐减压的方式,错误地认为“张三”、“李四”等业内人士或圈内朋友在吸食,将其作为显示身份、地位或做为减压发泄的方式而盲目跟从效仿;三是对毒品危害性持怀疑态度和逆反心理。这些人一方面对毒品及其成瘾性缺乏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却认为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是危言耸听,偏要“以身试毒”,上瘾后再后悔莫及。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毒品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认识各类毒品的危害性和成瘾的后果,是预防毒品滥用的最重要和基本措施之一。对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有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三要加强素质教育

  从学校到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中,应加强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注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树立健康人格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此外,社会和学校应积极开展一些健康促进活功,用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方式引导、影响青少年。总之,提高禁毒意识应体现“全方位”和“打持久战”的思想,形成一种社会、学校、家庭各种环节的宏观、微观结合的禁毒预防机制。

  在对青少年进行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的时候,应注意策略和方法;例如:根据不同人群和各年龄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此外要注意避免简单的“恐吓”,而是通过科普宣传、科学地讲清各类毒品的危害性和成瘾性,使他们树立起对毒品和成瘾的正确认知。

  四要控制青少年吸烟

  毒品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和控制青少年吸烟,这是具体和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美国的一项全国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者中滥用大麻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63倍;而大麻滥用者中滥用更为“烈性毒品”的比例是未用过大麻者的104倍。绝大多数人的药物滥用问题发生在青少年时期,而药物滥用往往是从吸烟开始的。香烟、酒被认为是以后使用毒品的入门物质。因此,药物滥用预防的重点应该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酗酒开始,从长远观点看,减少烟草使用是所有降低药物滥用措施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愈早,愈能有效地减少不良行为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邱泽奇:让青少年远离毒品的有效办法,是让他们:(1)知晓吸食毒品对生理和心理的危害;(2)远离有不良行为习惯的玩伴;(3)关心他们成长期的喜怒哀乐。

  吴尊友:1)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而且要从小抓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预防和矫正。让孩子生活在自信、自尊的家庭环境中。不轻易批评孩子。当孩子的言行和观点与父母有距离时,要采取耐心科学的方法,使子女明白父母是永远爱护他的,切忌简单粗暴,否则会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子女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在遇到诸如毒品这样严重的问题时可以向父母求助。

  教孩子学会谨慎交友。家长对孩子空闲时的所作所为,和哪些人在一起都要熟悉。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家长要先受反毒品教育,充分地了解毒品种类、吸毒的危害,告诉子女吸毒会给身体、家庭及国家带来哪些危害和后果。以身作则影响子女,实施言传身教,才有说服力。无论家庭中有多大的矛盾和问题,父母首先不能沾染毒品。

  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带着爱心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关心他们的成长,使他们自觉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抗拒毒品。

  2) 大力开展预防教育、宣传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禁毒的氛围

  净化孩子生活的周边环境。组织专门力量净化、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加强对歌舞厅、迪巴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营造一个健康、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在学校内进行多方面的禁毒健康教育,组织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禁毒知识、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中小学生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和学校要消除不良的环境诱因。禁止中小学生吸烟,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在校学生健康成长。增强父母、老师与孩子的沟通。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