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青少年 > 正文
吸毒与青少年
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
青少年吸毒
2007-08-06 06:59:03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陈勇 阅读量:1

    摘要:本文从一个临床戒毒工作人员的观察角度着手,论述了当前青少年吸毒现象的状况,分析了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四种原因即:精神空虚,追求刺激,好奇心理,诱骗上当,并提出了一整套预防处理对策。提出了青少年吸毒的五种表现,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本质属性,及出现青少年吸毒情况后,家属、学校、戒毒机构应采取的措施,文章最后从当前及长期的需要,提出采取积极预防的三步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 吸毒 预防 对策

    做为一名从事戒毒工作的专业人员,几年来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吸毒现象深感痛心。原本是光辉灿烂的美好年华,却被白色烟雾所笼罩,变态的心理,病态的人格,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深渊。为什么这么多青少年会成为毒品的俘虏;青少年吸毒后,我们应该怎样挽救;能不能找到一条杜绝和减少青少年吸毒的好方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此次将此议题进行论述,不足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贩毒集团把我国作为重要的通道,并着力开发“消费市场”,加之我国边境毗邻世界重要的毒品生产地“金三角”、“金新月”等地区,毒贩利用我国边境长,地理情况复杂等情况,大肆进行毒品走私,使国内毒情日益严重,吸毒人数迅速增加,到九十年代已呈现出,由国境周边省份向内地蔓延之势,并出现了吸毒年龄越来越小,毒品强度越来越烈,毒品种类越来越多,吸毒方式越来越向静脉注射发展的恶性膨胀之势。据武汉市官方统计全市吸毒人数为 5 万,但实际数字约是它的 4 倍,吸毒人员中 81 %以上的是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青少年, 64.5 %的未婚, 84 %以上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闲散人员和个体经营者(包括停学、辍学的学生)。从我院收治的吸毒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仅 13 岁半,一名 17 岁的少女已经三次在我院戒毒,有报纸还登载了九岁儿童染上毒瘾的情况。

    吸毒还是滋生其他刑事案件的温床,为获取毒资,吸毒者铤而走险,丧失人性、道德,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只要能有钱搞到毒品,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家住武昌白沙洲的吸毒人员陈××,染上毒瘾后,吸光了老父十几年积贮的血汗钱,为了抢走父亲的生活费去买毒品,他残忍的举刀朝老父连砍二十多刀,致其父当场死亡,并搜走了其父身上仅剩的,沾满鲜血的二十余元钱去购买毒品。1992 年—1995年间,高法每年对贩毒者给予重刑( 5 年以上至死刑),在重刑者中 64 %以上是毒品犯罪,其它刑事犯罪仅占 30 %多。 1996 年我院同市公安局办公室一道对 200 名青少年强制戒毒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有近 40 %的人选择已经用或准备用“抢、偷、诈、贪污及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去获取毒资。这些惊人的数据和事实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青少年吸毒的残酷现实。

    为什么青少年易成为毒贩倾销毒品的对象呢?这是有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及某些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对社会、对生活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不能很好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谈不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面对人生。归纳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精神空虚。不知道人的价值   应体现在什么地方,无所寄托,好逸恶劳,缺乏生活目标,胸无大志,一些阶段性的事件会成为他们吸毒的导火索,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关系不好,失业,失恋,未考取大学等等原因,而出现一个时期的思想空白,对什么事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然而,一旦染指毒品就无法自救,悔狠终生。二是追求刺激。一些人将吸毒当成赶时髦,讲气派,炫耀富有的象征,以吸食毒品而追求暂时的精神刺激,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需要。三是好奇心理。这类青少年存在求知欲强而识别力低的矛盾,对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存在极强的试一试的欲望,有时会真假不分,甚至吸取了有害的糟粕,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自圆其说,所以可能造成一误再误,毒贩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种心理,把毒品说的如何如何妙用无穷,可以治病,可以提神,可以想什么就是什么,可以增强性欲等等,这些具有诱惑力的宣传,极容易使人上钩。另外,吸毒着在上瘾后,往往为寻求毒资,诱骗他人甚至亲人吸食毒品,青少年也会成为无辜上当者。

    青少年吸毒的预防处理对策

    吸毒行为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的违法行为,这在国家制定的《刑法》、《关于禁毒的决定》、《强制戒毒办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特别是青少年吸毒行为更是危害极大,江总书记曾指出:现在不把吸毒、贩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不及时挽救,任其泛滥,中华民族势必重蹈“东亚病夫”的恶梦。对青少年的吸毒行为我们应采取怎样的预防处理对策呢?笔者认为“挽救为主,标本兼治”是其基本原则。

    要挽救吸毒青少年,首先要及早发现,察觉他们的吸毒苗头和倾向。家长、亲属、老师、朋友都应成为预防主体。一般初吸毒者会出现下列表现:

    1 、突然疏远亲戚朋友,行踪诡秘,经常逃学或不上班,与社会上一些不明身份人来往,早出晚归;

    2 、神志有时迟钝有时又特别兴奋,会出现“发呆”的情况;

    3 、经济状况突然紧张,四处借钱或偷用家里的钱财;

    4 、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拒绝饮酒,饭量减少;

    5 、生理上出现异常反应,失眠或长睡不醒,有的男青年会出现间断性的性欲亢奋,有的女青年会出现停经等情况。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家长应及早采取措施,与有关禁毒部门、街道政府、派出所取得联系,进行早期纠正戒毒,发现早的戒断率大大高于迟发现者。

    吸毒青少年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违法性。一是受害性,他们既不同于普通躯体疾患病人,又不同于违法犯罪的人犯。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分寸。首先应熟练掌握有关禁毒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应对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有所了解,要严格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由   一个执法者变成一个违法者。发现青少年吸毒情况后,要进行仔细的了解,询问有关知情人,对才出现吸毒倾向的青少年以教育感化为主,对已初步染上毒瘾的要立即送往戒毒所进行治疗,关键要查找出引诱青少年吸毒的幕后“黑手”,坚决将其绳之以法。

    接受了青少年吸毒者的戒毒所,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详细周密的戒毒康复计划。在消除躯体戒断症状后,要进行大量的康复、巩固工作。关键是要使吸毒青少年从内心拒绝毒品,这个工作难度较大,但一定要做好。要用严格的管理,真诚的关心,耐心的教育,去矫正他们病态的心理和言行。

    青少年吸毒人员戒毒以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单位、学校不得歧视,街道、派出所、居委会与家属共同组成社会帮教小组实施接帮教。实行家庭包子女(亲属),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居委会包无业人员的“四包”责任制,对他们实行跟踪教育,防止重新染上毒品,以巩固戒断率。

    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才能取得成效,在全民中进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正是搞好这一工作的关键。

    第一步,教师、家长、医务人员、执法人员以及周围一般人群都应成为宣传教育的主角。学校应主动增设普及有关毒品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要珍惜青春,把精力投入到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上,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产生抗毒能力。

    第二步,要提高青少年心理设防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青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与行为不端的人来往,不受吸毒者的引诱,不要轻信“只尝一口”,染指毒品可能就是从这无知和好奇中开始的。在生活、学习、工作、爱情、婚姻遭受挫折时,也不能因一时烦恼空虚,以吸毒来摆脱困境。

    第三步,应积极建立三级预防机制。三级预防是指对易染群体,初吸群体,成瘾群体进行不同内容教育的机制,这样可以减少吸毒现象发生,因逐级控制,使易染地区的人群发展为成瘾者的人数自然减少。三级预防各有其特点:对易染和初吸者应以教育为主,主要靠其自身的思想转变来产生抗毒能力,而对成瘾者应采取强制、约束措施,迫使其戒掉毒瘾。三级预防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具体操作,公安、卫生、教育、宣传等部门都要参加,产生合力预防吸毒现象的发生。

    青少年吸毒现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层的重视,上述论述只是一点粗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提高,但我坚信只要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就能还青少年一片明亮的天空。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