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研究 > 吸毒与青少年 > 正文
吸毒与青少年
青少年涉毒:需要警惕的“吸毒亚文化”
2015-11-29 19:58:12 来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一些省份的统计数据也能反映出青少年吸毒的问题。以江西为例,截至今年9月15日,江西省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共80041人,吸食合成毒品人数64127人,其中35岁以下吸食合成毒品的青少年51017人。

  随着近年来中国禁毒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今,关于毒品危害,公众有广泛认知,但一旦毒品摆到眼前,为何许多青少年会把持不住,甘愿成“瘾君子”?对于青少年涉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社会更需要反思这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要警惕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一种“吸毒亚文化”。“一旦有一人吸毒,就容易引发模仿,吸食毒品这种对人身心都严重有害的行为,在‘吸毒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会被说成是减肥、激发灵感的良药。”王大伟说。

  据了解,吸毒亚文化,也叫毒品亚文化。在美国影响深远的嬉皮士颓废派运动时期,大量的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吸毒者在美国出现,随之在整个西方国家出现,这种亚文化包括一定的社会风尚成分,有一种视吸毒为荣、崇尚吸毒的不良风尚。

  王大伟指出,有关部门对于防范未成年人吸毒所做的工作还有改善空间,当前学校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方面还比较滞后,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特别是对新型毒品和软毒品的危害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前,司法部戒毒局副局长梁然向媒体表示,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应该说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善,认知能力相对来讲也不是很强,很容易被一些社会不法人员所引诱,或者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去接触毒品。

  梁然指出,从外部情况来看,很多吸毒的未成年人,是由于家庭破碎、父母离异,导致疏于管理,还有一些情况是由于家长,父母过于溺爱,纵容他们的很多行为,他们没有约束,这样就使他们在社会上接触一些不良的人群,导致沾染上了毒品,最后吸毒成瘾。

  “防范青少年吸毒,虽然相关社会防控工作也在开展,但成效并不明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张黎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当前中国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处在“半家庭半社会”状态,与社会接触比较多。但社会并不像处在固定空间、特定人际关系中的家庭及学校那样有“抓手”去开展禁毒教育工作,因此,社会防控工作有难度。

  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当前,随着中国青少年吸毒人群不断增多,防范青少年吸毒的任务就十分迫切。王大伟说,当前防范青少年吸毒,最关键的工作便是安全教育,这个工作已刻不容缓。我们急需消除青少年对毒品存在的某些误解,诸如吸毒可以减肥,吸毒可以创造灵感,吸毒让人显得时尚等。“冰毒甲基苯丙胺,好似冰糖可不甜,K粉外貌看似盐,像奶片是摇头丸。”这是王大伟总结的一个识别新型毒品的顺口溜,他认为正确认识毒品对青少年很重要。

  学校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控制青少年新吸毒人员滋生的最有效防线之一。王大伟建议,安全教育要尽快走入课堂,有关的安全教育课本编写工作也该尽早进入议事日程。只有通过课堂教育,青少年才能更切身地认清毒品的危害性,特别是一些软毒品和新型毒品。

  既要防范,也要打击。王大伟指出,对于吸毒的青少年,相关工作主要在于教育引导,而对那些背后输送毒品的人,则要坚决打击,一查到底,绝不留情。

  家庭是防范青少年吸毒的另一块阵地。张黎表示,家庭对培养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法律观念、价值观等都起这重要作用,它会形成对吸毒等伦理道德否定行为的自动防御能力。此外,张黎也表示,相关部门要利用青少年认知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科学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品,认清毒品危害,在青少年心里立起一道“禁毒防线”。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