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教育矫治 > 正文
教育矫治
对攻击性人格戒毒人员余某开展教育矫治的案例
2021-04-19 22:58:00 来自:江西省戒毒局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案例背景】
  
  有专家认为,在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60%的人都具有攻击性,而对吸食毒品人员而言,具有攻击性人格的人员比例会更高。攻击型人格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尤其在受到他人批评、尊严受到侵害时症状更加明显。这类人格常因外界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对场所安全稳定产生极大的潜在威胁。
  
  戒毒人员余某,24岁,汉族,高中文化,离异无子,2018年因吸食冰毒被抓,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个弟弟。入所前期,余某给人的感觉是很有冲突感的——外表看起来很乖巧,但是行为表现却很有攻击性,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我行我素,情绪暴躁、浑身带刺,时常与人争吵,不时发生肢体冲突。
  
  【案例基本情况】
  
  经研判分析,余某具有攻击性人格,对民警的教育矫治能力带来了新挑战。经深入了解和分析情况,大队制定并实施以下“四字”教育矫治方案:
  
  “严”——严格管理
  
  针对余某不服管束,进而发生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误伤旁人的恶劣事件,民警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并果断作出相应的处理。事后,民警对其开展多轮个别谈话教育,最终使其认识到自身所犯的错误并做出了深刻的书面检查。此事促使余某对所规队纪产生了敬畏心,思想态度发生了一定转变,自我约束能力略有加强。
  
  “情”——真情感化
  
  鉴于余某的性格特点,大队特别安排其比较信任的民警专门包管她,经常关心、鼓励余某,拉近与余某的距离。余某对所规队纪有所顾虑后,攻击性虽被压制住,但自我防御心理依然很重,不与人交流。民警并没有逼她,只是静待时机。终于在一次亲情电话过后,她红着眼眶主动找到包管民警说想跟民警聊一下,民警跟余某于是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余某:电话里我和妈妈说了我上次违纪的事。
  
  民警:说出来有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余某:有一点吧。但觉得很有压力。
  
  民警:妈妈批评你了?
  
  余某:嗯。她说这件事主要是我不对,但没有太怪我。我妈妈还说等我出去了要带我去外地工作,可是她的安排我一点都不喜欢,但是又不想再让她难过。
  
  民警:你可以跟你妈妈沟通你的想法,或者让她给你一段时间,让她看到你出去的变化,让她相信你可以独立过好生活啊!
  
  余某:我不敢说,她很可怜。
  
  民警捕捉到这一信息,立刻回应道:你为什么会说妈妈很可怜?
  
  见余某不说话了,民警将话锋一转:她想让你跟她去外地工作是因为她爱你,想陪伴在你身边吧?
  
  余某(气愤):她现在爱我有什么用,已经晚了!小时候她去哪里了?
  
  民警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接着问:你妈妈小时候没在你身边吗?那你是爸爸带大的吧?
  
  余某接下来的回答让民警意外。她冷笑道:我爸爸才不会带我呢,他只会打我……
  
  民警:打你?你爸爸经常打你吗?
  
  余某:是啊,我小时候身上到处都是伤,而且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在睡觉,他无缘无故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就打了一顿,发泄完了,他就和弟弟睡觉去了,让我站了一夜。
  
  随着交谈的深入,民警了解到她为什么封闭自己。她的爸爸从小就家暴,不仅打她,还打她的妈妈,所以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逃到外地打工去了,而她只能战战兢兢艰难度日。当问及她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挨打时,她告诉民警,有一次她爸爸又无故打她,她举起瓶子砸向了她爸爸,虽然没砸中,但从此她的父亲就再也没打过她,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就认为以暴制暴就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如果说到她的爸爸,余某的表现是愤怒,那么说到她的妈妈,她却是怨恨和同情交织。直觉告诉民警,她的妈妈这里肯定也有隐情,于是民警就妈妈的问题谈了下去。
  
  警官:你说妈妈可怜,为什么你对你妈妈的关心又那么抗拒呢?
  
  余某:我并不觉得她做的就是对的啊!
  
  警官:嗯!为什么呢?
  
  余某:她总说她做什么都是为了我和弟弟好,爸爸打她,她都不离婚,也是为了我和弟弟。其实我和弟弟烦透了这个家,我们都希望他们离婚。是她没有勇气,逆来顺受。而且我的上一段婚姻也是听我妈妈的话结的,我过的不好她又死活不同意我离。
  
  警官:说到你的婚姻,你的前夫对你不好吗?
  
  余某明显顿了顿,沉默了一会儿:也不是特别不好,我也有原因!
  
  警官:那你们为什么离婚呢?
  
  余某:我们结婚2年多都没怀上小孩,一检查发现我不能怀孕。那个时候我觉得天都塌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一念之差就开始吸毒麻痹自己,接着就离婚,没多久就被抓了。
  
  警官:是你老公先跟你提离婚的?
  
  余某:不是,是我提的,我检查的时候他一次都没陪我去,他也不觉得我天天看医生很可怜,医生建议做试管婴儿他觉得费钱,反正当时我们闹得挺凶,还经常会动手,我对他很失望,就离了。
  
  通过民警的循循善诱,余某的心门终于慢慢打开,这次谈话的最后,余某说:“我一直以来都不太说话,有什么事情都压在自己心里,不愿意和人说,因为我感觉谁都不会真心帮我。但今天我却把我想说的话都说给你听了!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缺点,脾气来了不顾后果,事后后悔但又改不了,这应该就是我的命。”看到余某对民警从排斥到接受,从质疑到信任,民警很欣慰,对她说:“你的过去确实经历了很多,造就了现在的你。你小时候的经历是不幸的,但你还是挺过来了。现在你长大了,可以保护好你自己了,不会再有人可以伤害你,现在的你是安全的,你不必再用以前过度攻击和暴力的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你可以尝试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信任,今天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自从那次谈话后,余某又多次主动找民警反映她的思想状况。民警及时把余某的想法与其母亲进行了沟通,其母表示会认真思考民警的话,她的本意也是希望女儿能够越来越好,并没想到会给女儿造成心理负担甚至是困扰。她说自己没有文化,希望民警能够多多帮助她的女儿。
  
  “心”——心理疏导
  
  余某的坎坷经历,确实对她是一次又一次的致命打击。现在余某的情绪已经渐渐平复,一直以来积压的心事也释放了出来,但民警知道,余某曾经经历的重要事件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就磨灭的。一件事是小时候父亲长期的家暴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件事就是余某身体不孕给其带来的心理负担。对于余某的心理问题,大队申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其进行疏导,帮助她修复内心创伤,引导余某用合理的信念去看待已经发生但无法改变的事实,让余某知晓过往的经历固然有痛苦和不幸,但这些经历也可以让她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信心。俗话说,一个人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练,也很难对生活有真正的认识。如果能保持觉察并努力奋斗的话,那过去的一切也将成为人生的财富。
  
  经过心理咨询师一段时间的积极干预,余某的性格明显温柔了起来,遇事不再一点就爆,戒治积极性明显提高,与他人交往能力也得到明显改观,与同班组戒毒人员相处开始变得和睦起来。
  
  “拾”——重拾自信
  
  积极心理学的“福流”是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将精力完全投入到这件事的体验。为了让余某能够获得“福流”的体验,咨询师建议大队利用余某面容姣好、形象突出又有舞蹈方面的兴趣特长,特别安排余某负责组织三楼戒毒人员进行舞蹈的排练,代表大队参加康复训练成果展。余某接受了任务,并通过不懈努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受到大队民警的肯定和表扬时,余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种成功的体验让余某重拾了自信,之后的她还当了寝室长,后来又进入了自管会当了自管会委员,状态越来越好。
  
  最近一次与家人通电话,余某告诉民警,她的母亲跟她说了让她安安心心戒治,等她出去之后,只要她不再吸毒,就再也不会逼迫她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切让她自己做主。至此余某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看着余某脸上轻松的神情,民警们都深感欣慰。
  
  经过大队民警的不懈努力和教育引导,余某思想情绪稳定,对戒毒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能为自己剩余的戒期设置矫治目标,有时也会主动向民警汇报思想。经过系统的心理矫治,余某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乐观,与人交往沟通也更好了,自控能力明显变强了,在戒治生活的各方面均表现突出,能积极参加大队的各项矫治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判若两人”质的变化。
  
  【案例思考】
  
  在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的过程中,戒毒民警要通过观察法、谈话法等手段了解、掌握戒毒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做到预知、预判,详细摸排存在问题的戒毒人员,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及时关注、重点跟踪,防止戒毒人员发生极端行为影响场所安全稳定。
  
  对余某的教育矫治虽是个案,但是它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结合本案,我有以下三点工作体会:
  
  1、对待戒毒人员,我们的矫治绝不能停留在表层的平息事态,而要向纵深发展,解决戒毒人员根源上的问题。本案戒毒人员遇事冲动、极具攻击性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小时候安全感的破碎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的自我防御机制。
  
  2、 对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抓住有利的谈话时机,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充分发挥心理矫治的重要作用。本案戒毒人员主动找民警谈话,这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好时机,进而引导余某关注事情积极的一面,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强积极的力量,使得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自己充满信心。
  
  3、对类似本案中攻击性人格的戒毒人员,民警不仅要重点关注,还要给予适当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慢慢去帮助去感化,使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最终放下防备,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