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戒毒心理治疗主要的理论、理念与方法
2018-06-24 15:17:31 来自:洞透心理 作者:王春光 阅读量:1
  戒毒心理治疗不论是个体矫治还是团体矫治的形式,都离不开戒毒理论和方法的支持。适合于戒毒矫治工作的理论、理念,能给我们的戒毒矫治方法提供指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戒毒矫治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下面几种理论、理念与方法和戒毒工作紧密有关,可以大大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
  
  1.马库斯的自我概念的动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与方法
  
  自我概念动因理论认为想象的“可能自我”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具有有力的调节功能。人们能对将来的成功和失败产生特定的自我意象。这些可能自我是从个人经验、大量的真实和象征性榜样和塑造生活追求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建构起来的。当自我意象被精细化而包括为实现期待的将来而做出相关计划和程序性策略时,自我意象能很好地执行这一功能。积极的自我激发和引导人们实现愿望。恐惧性的不需要的自我会阻碍行动或使人回避自己担心害怕的事件发生。
  
  我们的戒毒工作就是要调动强戒人员的积极的自我意象,利用积极的自我意象来强化戒毒信念。自我效能感理论人们通过个人动因的机制为自身的社会心理机能施加着原因性的作用。在动因的各种机制中,没有一种比个人效能信念更处于核心地位、更具有普遍意义。一个人除非相信自己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产生所期待的效果,否则他们很少具备行动的动机。
  
  因而,效能感是行动的重要基础。人们使用个人效能信念指引自己的生活。强戒人员普遍反映自己对于成功戒毒的预期不高,这就会影响到戒毒效能感偏低。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帮助强戒人员增强戒毒自我效能感。
  
  增强戒毒效能感,要系统、分步骤地进行。首先,可以先查验戒毒人员在自我认知上存在那些负面的信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其次,引导戒毒人员分析自己的戒毒动机,让其明白戒毒的动力所在;再次,成功体验,可用回顾或者小组活动的形式,让戒毒人员体会到自我价值,获得愉悦的体验;最后,戒毒信念强化,可用制作戒毒信心强化卡片、绘画等形式巩固戒毒信念。
  
  2.毒品高危情景理论与应对方法
  
  毒品高危情景理论认为在高危情景中,吸毒者容易被相关线索唤醒而产生对毒品的心理渴求感,从而驱使强戒人员做出寻找毒品的行为。已有的研究表明,吸毒者通常有以下危险情景:处于熟悉的、与使用毒品有关的环境中;体验到负性情绪;过度愉快的体验;感到空虚、无聊;使用兴奋剂状态;体验到躯体的痛苦;心理渴求感;突然拥有许多现金;认为偶尔使用一次毒品没有关系等。
  
  在戒毒工作中,第一,引导强戒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识别自己的高危情景的特征;要让强戒人员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情景的重要性,帮助每一个人弄清他可能会碰到的危险情景,思考和练习一些不同的明智的方法,使成员能够坚定地说“不”。第二,每一个人谈一种经常遇到的危险情景,现实的或是想象的都可以。在这种危险情景中,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应对。要详细描述这种情景,说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情绪,背景情况怎么样,着重描述自己当时特殊的精神世界。最主要的是要谈谈自己是如何应付这种情景的。第三,根据上面的小组讨论,选定一个典型的情景,挑选几名戒毒人员进行情景模拟,在情景模拟中练习拒绝的态度和方式。要求拒绝者尽可能抵制诱惑,如果拒绝者拒绝成功或不能拒绝,即叫停(第一轮)。最后讨论:为什么成功或不成功?大家想办法,然后戒毒人员继续原来角色,按照讨论结果进行,进程同第一轮。然后戒毒人员谈感受,小组讨论。
  
  3.心理意象理论与方法
  
  心理意象是一种带有象征性的心理形象。心理意象理论认为意象是有象征性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表达意义,而且这个意义不是这个形象直接的意义,也就是说,意象是一种符号。在意识活动或潜意识活动中,人也常使用意象做符号来进行符号化,并建构起心理现实。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弗洛伊德从梦这种特殊的意象开始研究,并发现梦可以用象征性的方式来表达欲望。一个人梦见蛇,很有可能和蛇这种动物没有关系,而是梦者性欲望的表达。以后心理学家发现,不仅是梦,其它意象也可以有象征意义。心理意象可以通过一种带象征性的直观的形象而去改变人的认知状态和行为。在戒毒工作中,可以运用意象呈现技术,帮助强戒人员抵制毒品的诱惑,降低毒品的心理渴求感。
  
  利用“意象对抗”技术主动抗拒毒品就是对心理意象理论的具体应用。这一方法主要是运用放松训练和意象攻击技术,引导强戒人员在平静放松的身体状态下,多次地重复抗击毒品、最终战胜毒品的意象,以逐步地巩固强戒人员对于毒品的防御和主动抗拒性。
  
  在具体实施中,笔者先用呼吸调整法和全身放松技术,来帮助强戒人员进行放松,排除强戒人员的思想杂念。在放松的状态下,我引领他们在头脑里出现来到海边享受阳光和沙滩的美丽意象,然后这种意象中突然出现毒品幻化成的恶魔的形象,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接着,我引导强戒人员把戒毒信念和动力转化成对付毒魔的武器的意象,让强戒人员手拿武器击退毒魔,并最终把毒魔打倒在地,最后逐渐消失直至完全看不见的意象,然后在心里坚定地再对自己说“我是可以战胜毒品的”。
  
  这种意象抵制毒品的方式要求强戒人员至少每天进行两次练习,在练习中增强自己对于毒品的掌控和对抗。
  
  4.防复吸训练的工作理念与方法
  
  预防复吸心理训练以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治疗思想为基础,即通过正确的认识替代错误的、歪曲的认识,进而使行为发生改变;反过来,通过某些行为训练来获得新的体验,从而纠正错误的认识。
  
  预防复吸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戒毒人员学会识别导致自己复吸的高危情景并改变导致复吸的错误认知,学习有效应对高危情景的方法,提高自我效能,防止复吸。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激发改变动机;明确个人的高危情境;学习应付高危情境的技能;学习放松和应激处理技能;如果发生偶吸,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通过认知训练控制行为;如何应对心理渴求,学会观察渴求而不是付诸行动等。
  
  防复吸训练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采用动机强化访谈方式增强戒毒人员的治疗动机,减少他们对改变行为的阻抗和疑虑,将可能存在的问题简要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如习惯行为、危险因素、长期后果、家庭状况等。要讲清楚复吸的危险和后果,增强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让戒毒者自己做出思考和选择,以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维持治疗。
  
  (2)确认和监测高危情境:根据专业人员列出的高危情境列表来确定哪些是自己的高危情境,并对该情境下的危险性进行评分;每天进行自我监控,明确那些潜在的威胁(如不良情绪、朋友的危险邀请等);戒毒者根据录音或录像中的高危场景,描述自己认知和行为上的反应,评估自己有多大的信心拒绝诱惑,并对在高危情境下的应付技巧进行自我评判。
  
  (3)应付技能训练:针对各种特定的高危情境,运用恰当的应付行为。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念防复吸训练,提升对自己渴求觉察和控制能力;控制刺激因素,减少暴露在高危情境下的机会;尽量回避与不良行为有关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演练如何果断地拒绝朋友的引诱;停止复吸幻想,教会戒毒者识别渴求感伴随的复吸幻想,大声或在心里说“停!”,打断幻想;携带“渴求锦囊”,在产生渴求感时帮助进行自我控制。
  
  (4)认知重构:治疗上通常采用认知重构技术来对付偶吸后的归因和情感反应。将对偶吸内在、稳定和普遍的归因方式重构为外在、暂时和特殊的归因方式。例如,偶吸很类似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可以将“偶吸”重构成“一次错误”,还有机会重新进行正确的学习,以此替代“完全失败”的归因。鼓励戒毒者将偶吸等同为“失误”,将“失误”和“失败”的体验区别开来。认知重构的内容包括:将偶吸反复归因为外在的、特殊的和可控制的因素(要将可控制的因素具体化,如可以通过主动回避来控制);偶吸可以转化为不吸而不是复吸;只要戒毒者偶吸后不复吸,就能保持戒断状态;不管偶吸发生与否,预防复吸的目标是唯一的,即预防下一次偶吸或复吸。
  
  (5)建立新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戒毒者保持长久的操守非常重要。在外界的要求和个人的追求之间达到平衡,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生活的“应当”超过了“想要”,个体就会有被剥夺感;如果“想要”超过了“应当”,就会导致自我沉溺和追求即刻满足。在治疗中,要鼓励戒毒者去参与一些替代活动(如冥想、放松或跑步),有助于改善旧有的生活方式。这些替代活动如果变成了他们“想要”的,就会成为一种健康的“成瘾行为”。健康的成瘾行为难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能够独自操作;能够很容易操作;对个人有短期和长期的益处;可以稳定参与,一段时间后能够有进步感;操作时不会有自责感。
  
  (6)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很多戒毒者坚持认为他们完全能够自己控制康复过程,这是错误的想法,戒毒者必须去努力学会建立外在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是行为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系统是与戒毒者有亲密关系的人组成的一个小组,包括父母、配偶、朋友、同事和医生等。他们要学会通过支持、提醒和礼貌的对质,一起来帮助他们维持操守状态。要让支持小组的成员详细地了解特定的高危情境,了解从偶吸到复吸的出现有一个次序。支持系统是干预的第一道关口。
  
  综上所述,预防复吸的过程可以教会戒毒者如何面对和应付真实的或潜在的复吸诱因,帮助戒毒者理解导致复吸的各种心理过程。除了具体的行为练习,还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近年来,复吸更多地被看成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戒毒者走向完全康复的一个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预防复吸训练可以帮助戒毒者反复进行行为矫治。康复是一个螺旋式进步的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复发,但最终是朝着完全放弃成瘾行为的目标前进。
  
  5.家庭治疗的理念与方法
  
  戒毒人员要摆脱对毒品的依赖,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体支持系统的力量却很大,尤其是家庭的作用更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戒毒心理矫治中引入家庭治疗是有重要意义的。家庭成员与戒毒人员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可以帮助戒毒心理矫治民警了解其各方面的心理特征,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矫治。
  
  此外,家庭成员对戒毒人员的亲情支持、关心、监督等,能增强其戒毒动力。在研究中曾发现,戒毒人员的家庭有不少的共性特点,比如这类家庭的成员对于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办法比较原始,常有争吵、指责、毁物,少有温馨、关怀和相互谅解宽容,家庭成员在沟通方式、亲密度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另外,戒毒人员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父母对子女或者过分严格、干预过多,或者过分溺爱、过度的感情卷入,或者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也有不少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中本身就有较多的越轨行为或错误的应对方式。
  
  通过家庭干预治疗可发现家庭在教育、沟通、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利于改正,从而为戒毒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家庭治疗技术主要是戒毒人员家谱图和影响轮的分析。一般的家谱图,主要由三类人物构成,一位成年男性,一位成年女性,以及他们的子女。画家谱图时,首先,让戒毒成员按照自己的家庭关系,画出祖孙三代的关系图,每个小家庭都应包括父亲、母亲、孩子三个部分,男性成员一般用正方形表示,女性成员用圆圈表示;其次,在关系图上标注每位家庭成员目前的年龄、职业,并标注主角18岁以前家庭成员的三至六个描述性的形容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线即用波浪线代表关系恶劣,虚线代表疏远或有问题,直线代表普通,加粗线代表亲密;画完以后,以真诚、坦诚的心态向其他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家谱图,发掘自身的潜能。影响轮的操作:(1)在一张大纸上中心的位置写上“我”,画圈代表曾经影响过成员的人或物,画在外围加上线,让它像车轮的辐条。注:影响轮中包括家庭成员、住在你的其他人或你的同住者、特殊的师友、想象的游伴、宠物和玩具等。(2)以线的粗细以及长短来代表不同的关系:比如亲密、疏远,线条越粗,代表关系越亲密。(3)以自己的感觉给每个人加上三个形容词,并给每个形容词标明正向、负向。(4)让成员分享自己的影响轮,互相发掘自身的资源,借助亲情的力量,以帮助自己戒毒。
  
  6.行为矫正的理论与方法
  
  该方法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形成的。吸毒人员之所以学习和屡次复吸,就是因为个人能够从中获得好处。如果吸毒人员不能从学习和吸毒行为中获得好处,个人就会停止学习和复吸。
  
  根据行为治疗的学说,吸毒人员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人自身,而在于个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戒毒人员需要改造或者矫正的是其吸毒行为。所以,在使用行为矫正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治疗时,要识别那些助长问题行为或者吸毒行为的环境条件,然后设法改变这些行为和环境条件。
  
  行为矫正法的基本技术主要是“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通俗地说,就是“奖励”或者“奖赏”,它是能给矫治对象带来愉悦的体验,能够增加某种行为反应的出现频率的活动。一种行为得以正强化后,就还会增加出现的频率,使戒毒人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类的活动中去。比如,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每日推行的一小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也是行为矫正法的一种实践。它通过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气功的练习,让戒毒人员在练习中体会到一种愉悦的体验,从而使其行为得以正强化,戒毒人员也就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康复训练中来。因此,在我们的戒毒工作中,对于戒毒人员出现的正面积极的行为,我们要给予及时地正强化,以增加这些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所谓“负强化”,通俗地说,就是“惩罚”,它是能够减少某种行为反应的出现频率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的负强化,会让矫治对象有痛苦的体验,从而在行为和痛苦体验上形成条件反射,减少此类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比如,在戒毒矫治中,我们采用厌恶刺激,伴随着戒毒人员想要吸毒的生理反应,施加厌恶刺激,破坏戒毒人员习得的不良条件反射,让其产生令人痛苦的体验,从而使心瘾逐渐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厌恶刺激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要以保证戒毒人员的身心安全为前提条件。
  
  总之,不论何种理论与方法,都和戒毒人员的实际问题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具体应用中,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确定戒毒人员的问题靶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戒毒人员的问题特征,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