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佛学思想在戒毒心理治疗的运用
吸毒成瘾的心理、行为治疗
2007-10-09 09:00:18 来自:李凌 作者: 阅读量:1

  近几年我国的吸毒现象,不但没有刹住车,反而变本加厉,连生病的止咳水都成了祸害,看来要戒毒,禁毒的路这条“阻止之道”是没有希望,那就只有把焦点放在吸毒者内心吸毒感受上,如果把吸毒感受的感受解决了,毒品也就没有市场了。

  现在的戒毒方法有很多,但大致有两种,替代之路和苦行之路。替代之路中,戒毒者不会有什么痛苦产生,但不吃药就不行呀。前不久,有关部门到一个美沙酮门诊调研发现,很多门诊戒毒者都是没钱就喝药,有钱就买毒品。就算是戒毒成功,但一天不喝药的确不行。还有就是苦行之路。硬戒,强戒,或者被家人关起来等来强制手段来戒毒。还有一些戒毒者靠着自己的坚强意志,不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自我约束戒毒,更有甚者还自我虐待自己,试图借着自我惩罚来克服内心深处的对毒品的贪爱、嗔恨、痴迷,用一切能用的办法来克制自己吸毒的欲望。对于任何一个戒毒者来说,用一句缴尽脑汁与千方百计来形容,应该都不为过。虽然戒毒的苦修之行比吸毒这种自我放纵的苦之道,要好得多,但这种自我约束和他人约束的结局,是靠压抑而来,心理压力会在苦行之路上,不断增加而升级,直到有一天这种欲望的压抑无法再储藏时,加之自我否定的绝望,在我们的生命中,汹涌澎湃,再牢固的大堤也会像山洪暴发一样,决堤而出,大肆破坏,以难为难。所以很多吸毒者就是这样,不断走向违法犯罪,伤害亲人的道路上的。

  那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无论是什么原因复吸毒了,都是我们内心对毒品的贪爱和痴迷所致。当然还有嗔恨的心情一直伴随,也是一个原因了。如果不彻底消除我们内心深处对毒品的贪爱、痴迷与嗔恨,即使是戒毒成功一时,但最终也会再次走向吸毒这条苦之道。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正安详的生活。这时,很多人问我,嗔恨也会导致又吸毒吗?当然!嗔恨毒品一次,就在内心压抑多一点,等到有一天积压过量,就开始爆发。就像强制戒毒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复吸,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说“那么辛苦戒毒,你不让老子吸,老子偏要吸给你看。”

  所以,在戒毒者和戒毒者家属心里,认为要戒毒成功,那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的传说,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戒毒者和他们的家属,乃至这个世界,广泛传播,无人不晓。这也让戒毒者望天兴叹,只怪命苦,后悔不已。即使这样的无助,为了命长一点,还是处于不戒毒不行的尴尬局面。医学界制造出一个“吸毒是反复发作的脑病”的美丽言词,这也算能给我们无助绝望的心,找到几分慰籍。因为既然是脑病,科学又那么发达,总是可以等到医学攻克复吸的难关的。手术戒毒,不就给戒毒者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吗?那美丽的梦,又开始破灭了。

  在吸毒者吸毒之前,就已经迈上苦的道路,加上吸毒后的问题丛生,那是苦之海呀。戒毒路上,又荆棘丛丛,哪能自拔呀。在吸毒者的世界里,几乎没有戒毒成功的字眼。社会,亲人,自己内心深处,都是被苦包围,即使可以走出来,也会被无助来回去受苦呀。

  我从事戒毒工作多年,以前我也几度失望和放弃过,但多少戒毒者内心对生命的呐喊,深深敲击着我的灵魂深处。让我固执己见的认为“毒品是可以戒掉的”来鼓励着无数的戒毒者,去与毒品斗争着,与命运抗衡着,同生命煎熬着。慢慢地,我开始困惑,我开始迷茫,我开始思考,我开始为戒毒者寻找生命深处的烛光。

  在以后的戒毒工作中,我更执着于戒毒事业。我帮助着一个个戒毒者戒毒,我开始放弃药物研究的美梦和追寻。学习社会学,开始研究人,开始研究人之苦。其实,你会发现世界是变化的,无常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恒的。就好像人类的发展一样,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万事万物,都在前进,都在发展,从没停下。现代社会的进步,也似乎没有任何的进步和先进。由于科学的产生,的确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充实了,更多了。人对世界认识,似乎也多了,深了。但科学带来的问题,也让人深思,毒品和军火不就让人们头疼吗?

  其实,无论是正常的人,吸毒的人,都有大小不同问题和苦恼。吸毒者的吸毒只是比普通人的问题和苦难更大一点而已。其实,吸毒之苦,远远没有军火给我们伤害更深,更大,更持久。日本侵华,对中华民族的伤害是永远的伤痛。不幸的人,在苦之路上,吸上了毒,伤害的人没有那么多,那么大。如果我们不觉醒,当然就会发展出更大的伤害,鸦片战争不也是历史的洛印吗?

  吸毒是受苦之路,苦之道。戒毒是修行之路,苦解脱之道。每个吸毒者在吸毒这条路上,吸毒者都会尝人间尽的千辛万苦。在我们临床中发现,很多吸毒者在吸毒以前,就开始在受苦了,如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分离,父母溺爱,等等。“吸毒”只是这些“苦”更大的延伸罢了。在延伸这些苦,又让他们拼命地在苦海中挣扎,制造出更多问题(苦)。吸毒者承受着更大的苦。等到有一天,吸毒者尝尽人间疾苦,突然有一天大彻大悟,便转迷为悟,离苦得乐了,终于苦尽甘来。在吸毒苦之路上,似乎每天对吸毒者都是考验。从吸毒那一天开始,就开始走向戒毒路上,戒毒路上,又荆棘密布,苦难丛生。身体的毒瘾和疾病;心理焦虑抑郁和折磨;心灵上的的煎熬和掙扎。无不让戒毒者走向修行之路,一直修到有一天苦尽甘来时,方可证得解脱苦之道,最终走向光明之道。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苦之道的世界。对于社会在进步的言辞也是一种内心的安慰而已。但还是肯定的说“这个世界一直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古往今来,烟云世界,几乎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如果要靠比较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就来个小比较吧。如科学的产生,虽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不会少过解决的问题,但总是解决了不少问题。军火与战争,毒品与吸毒,工业导致与环境污染,生活改善带来的肥胖和血脂高等富贵病,应该都可以说明些什么。过去总是饿死人,其次是病死。而今营养过剩撑死人,疾病更多,更古怪,害死人和吓死人。所以,只有变化的世界,比说进步的世界更确切得多。既然世界是变化无常的,就好像吸毒者从没有吸毒到吸毒一样,也是变化无常的,所有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没有恒定的。 那戒毒者也一定是可以戒毒成功的。既然肯定有戒毒成功之道,就一定可以找到办法和真正的原因了。

  对于佛陀思想,戒毒是容易的,关键看戒毒者自己是否愿意认识苦和从当下解脱苦。佛陀曾经这样说过:“我一向所教导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生活的艺术P27,葛印卡,香港法喜出版社)。同时佛陀也详细证悟了苦之源和解脱苦之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过日子,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我们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和世界在上面写着不同的东西,而我们在吸收着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毒品从某种程度也是我们吸收的一样的最需要的东西。如一个失恋的人来说,痛苦不已,似乎死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解脱,这时一个人给他说推荐一种东西给他,不但可以不死,比死还好,那就是毒品,你说毒品在这时候对失恋的人算什么?说不一定没有毒品,他有可能选择了自杀了。对于毒品上瘾的人,不是对毒品上瘾,而真正的是对内心的那种感觉(感受)上瘾了。

  要认识毒品与人的关系,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似乎已经非常清楚了。但还是纸上谈兵,解决不了我们成功戒毒的问题。还是看看佛陀怎么说?佛陀认为人是身体和心组成。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构,有一定的恒常性,他们之间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在不断的流动和变化着,这就是我们这个有着新陈代谢的血肉之躯了(佛教养生十日谈P28,王涛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我们身体之外,还有心理运作过程,就是心了。心把我们与这个世界发生着关系和互动。没有心,我们就像一个植物人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连基本饮食起居都没有办法完成。我们的心时常在我们的世界发生奇妙的故事,于是发展出那么多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的人类心的经典。心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然而,我们对心的了解,何其有限,对心的控制,何其薄弱?就好像戒毒者形容的心瘾一样,是那么的可怕和神秘。我们的心经常背着我们做一些对我们不起的事,同时我们还一直执著没有觉知。佛陀正悟得到了心的认识。

  佛陀认为:心是由四种过程组成。认知过程,识别过程,感受过程,习惯性反应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心接收的过程,是一种为辨别的觉知和认识。纯粹只将身心发生的的任何现象及接收到的信息予以接收。它只记载着各种经验和原始的资料,不加以任何的辨别和判断。

  第二个过程是辨别。是将原始输入的资料进行分辨、命名、归类,并作出正面的或者负面的评价。

  接下来就是感受了。每当接受到的任何信息不加以评价时,我们的感受是处于中立。一旦给输入资料赋予价值判断,感受就随之变得愉悦或者不愉悦。如果感受是愉悦的,我们就会期待这种愉悦的体验能够延长或者强化;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我们就一心将它排除和终止。最后我们的心便升起喜欢或者厌恶的习性反应。

  举个例子吧。当我们的耳朵很正常时,我们听到了一种声音,这是认知在起作用。当耳朵听见并做出判断正面或者负面的言语时,我们的辨别在运作。紧接着我们的感受也随之升起。随着感受到反应,我们的习惯性反应也跟着产生。如果是赞美之词,我们就会很高兴。如果是辱骂,我们就不高兴,想马上终止。

  我们对毒品的渴求就是这种习惯性反应。一次毒瘾发作,或者心情不好,我们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吸毒就能获益或者就能解决。于是,我们会马上寻找毒品,随着吸了以后这种麻醉的经验继而又得到加强和强化,如此反复。在吸毒者的心里,他的世界就是毒品。无论是心里的每一个念头,还是身体上每一个行为,乃至社会活动,都是与毒品相关,一直到无法自拔。在我临床中,很多戒毒者处于无助与绝望,自杀的举不胜数。吸毒三年以上的戒毒患者几乎都有过自杀强迫想法,还有的有过自杀病史。

  戒毒者反映戒毒最难就是心瘾,那心瘾是什么呢?心瘾就是对毒品的渴求程度。心瘾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清静程度,心里越复杂,邪恶的事件越多,内疚越多,焦虑抑郁越多,心瘾就越大,还有吸毒的历史和戒毒的次数有关,反之则小。所以要彻底戒掉心瘾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和面对,使我们心里越来越清静,同时还要不断培养我们善的念头和行为,让我们内心那个灵性的我苏醒。

  所以,与其说要戒毒者要戒掉毒,还不如说戒戒毒者生活中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戒毒者每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和问题,是问题和原因让他们又走向吸毒之路。是吸毒者生命中的问题和原因,让他们无法自拔。戒毒者有着不一样的童年经历;有着不一样的社会角色;有着不一样的身心体会和感受。我们的戒毒者来自全国,似乎都是吸毒者中的问题之王。2007年初,有一个老是戒毒不成功的戒毒者,家庭关系非常复杂。由于小时候吃了很多苦,长大以后发奋图强,老天对他很福报,三十五岁那年他发达了。但他没有机缘领悟真理。他无明地先后好上三个女人,生了六个孩子。他认为有钱人就是老婆多,孩子多,钱多。当初他认为他很了不起,很厉害,很有地位。三个女人,六个孩子,似乎都是他的问题和苦恼。由于女人们的明争暗斗,他很烦,很后悔,他不幸走上了吸毒之路。现在又由于孩子们的折磨,他反复戒毒,又反复吸毒。三个女人和六个孩子之间的问题,他似乎根本解决不了。有时候,他觉得孩子们和女人们都是冲着他的钱,他对他自己绝望了,他想以死来解脱他的苦恼,但责任心又深深地折磨着他的灵魂,他,痛苦极了。他,只有选择毒品,来不断安慰他饥渴的灵魂。

  真是苦呀,他的确太苦了。当然还有比他更苦的,有一些戒毒者一直生活我们常人不能理解的生活里,几乎很多戒毒者的工作和经济来源,都是与法律和道德相违背的。他们还并不认为是个问题,他们只一直要求医生帮他戒毒成功就行了,他们成天干的行当,成天交往的朋友,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与吸毒是孪生姐妹。就算是神仙让他们忘记他们吸过毒的事实,但他们干的行当,又会让他们再度毒品的黑洞,陷入其中。就像中国人讲的因果报应一样准确,使他们在吸毒的海洋中,不断沉沦,不能自拔。

  我对每个和我有缘的戒毒者都说“戒毒就是戒问题,戒断所有的问题,就戒断毒品了。”要彻底消除心中的三毒(生活中一切贪爱,对贪爱不成的人或事的嗔恨,对一切事物的痴迷)有关的不净烦恼才行。这样,戒毒自然就变得很容易和轻松了。佛陀认为:既然苦行可以学习而来,健康也是可以学习而来。

  在戒毒过程中,我们运用佛陀教诲:八正道可以把人从他所在之处提起,然后把他变成一个不同的人放下来,治好了令他残废的缺陷。(《人的宗教》P114,海南出版社)。所以培养和训练戒毒者走八个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正见

  正见就是真正的智慧。佛陀认为人有感性的能力,也有理性的思维,要是理性被满足了, 一个人是会全心全意地朝任何方向前进的。(《人的宗教》P115,海南出版社),同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还出版了名为《正见》的书,详细阐述了佛学正见的思想。

  2、正思维

  第一步是让戒毒者下定决心了解生命到底是什么?第二步是指导戒毒者弄清楚真正的想要什么?我们引导戒毒者是选择开悟,还是被感受牵着左右摇摆。

  3、正语

  每个戒毒者都是复吸毒多次,无论是戒毒者自己,还是他们的家属,思想语言都是很消极。我们突然要他们要说积极的语言,他们一下不能做到,但逐渐训练是可以的。不净的语言坚决不说:a,说谎。b,搬弄是非。c,背后诽谤和伤及他人。d,说话尖酸刻薄,令人痛苦不堪,且对人毫无益处。f,无意义的废话,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4、正业

  佛陀要弟子在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时,要注意引起行为的动机。其中牵涉到多少宽宏大量,以及多少自我追求?至于改变行为的方向,忠告是要朝无私和慈爱去努力。(《人的宗教》P117,海南出版社),既然语言是正当的,行为也要是正确的。佛陀总是用很多的节律来训练他的弟子,戒毒时,正当的行为还是可以训练的,他们就可以不打架,赌博,骂人,愤怒。

  5、正命

  佛陀说要有正当的谋生方式,很多戒毒者的谋生方式,都与法律和道德背道而驰。所以鼓励戒毒者该行,从事一些善的行业,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业。

  6、正精进

  佛陀特别强调意志。达成目标是需要无比的努力,品德也需要去培养,激情需要去克制,破坏性的心灵需要去排除,如此,同情和超脱才有机会得到发展。佛陀说,“那些顺从道的人,会跟从那负重走过深陷泥沼的牛的榜样。它是累了,但它目光坚定,朝前注视着,不走出泥沼决不放松,只有走出来时才肯休息一下。激情和罪恶有甚于肮脏的泥沼,你只有热切而坚定地思慕着道才能脱离苦难。”(引自Pratt ,The Pilgrimage,40)我们不断鼓励戒毒者看准前面的路,相信一定是光明的,一直训练我们要训练的一切。包括鼓励戒毒者作志愿者和义工。

  7、正念

  没有一位更强调心灵对生命的影响了。佛教经典《法句经》开明宗义说:“我们就是我们思想的产物,至于我们的未来,一切都是通过我们的专注来主导。佛陀对戒毒者所酿成的一切伤害是很宽容的,佛陀眼中戒毒者是冒犯者,是无知者,不是罪恶者,只是人生路上的过失者。(Anguttara  Nikaya,8;83)我们鼓励戒毒者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渐克服这种无知,并不断对任何事情都保持觉知。可能会让戒毒者感觉到无法面对真实的生活,感到沮丧。但只要我们保持用心灵来控制感官和冲动,而不是被它们所驱使。要对可怕的景象沉思默想,直到戒毒者不再对那些景象感到厌恶为止。这样,慢慢我们整个世界就会弥漫着亲爱慈悲的思想和念头。

  8、正定

  这是在训练过程不断调整的决定。这是一个不断启悟的路。这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通过以上的训练,我们的戒毒者似乎变成另外一种不同的生物,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体验世界。只要我们遵循八正道的道路走,戒毒者就一定能够走出苦难,更能走出毒海。八正道就像戒毒者的一个照相机,以前的心灵焦距对得不好,现在调整好了而已。戒毒者彻底杜绝了执着(痴迷)、渴望(贪爱)和敌意(嗔恨)三毒,我们看到的事实并非以前的样子。我们以前的一切假想都消失了,而又直接的觉知所替代,心灵也就安驻在真实的状态中了。

  佛学的几个概念与戒毒心理辅导

  无常

  无常,梵语阿儞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盘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无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自然的法则。‘无’是没有,‘常’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无常,是佛陀为我们开示的法义,也是世间的真相。

  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整个世间:草木的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从婴儿、孩童、少壮及至老死,当中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又有那一件是能够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会改变、不会消逝在茫茫时空中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世间就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断地汹涌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来又破灭了,冒起来又再破灭了...没有任何一个水泡是可以永远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于破灭的。这就是世间的真相—无常、变易的法则。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

  戒毒者最困惑就是反反复复吸毒,反反复复戒毒。很多戒毒者和他们的家庭,对于戒毒成功话题似乎只是梦想,他们深深地感觉到无助和绝望。他们认为要想戒毒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只有在吸毒与戒毒中苦苦徘徊和轮回。当他们认识到“无常”的规律时,这无疑是一种希望。或者是一种安慰。让戒毒者知道他们既然可能吸上毒品,也有可能戒掉毒品的。

  四圣谛与因果

  佛陀用“四圣谛”阐述了苦与解脱苦之道。“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

  苦谛是苦果。即是苦,有逼迫性;既是苦,你应该知道;既是苦,我已经知道了。

    集谛是苦因。是说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种下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故应断。

    灭谛是乐果。这是解脱之道。这是可以被证实的,也是应该去得证的,最后达成我已经证实的。

  道谛是乐因。道既是正道,有很多种道,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才会得到般若智慧。修善断恶,解脱痛苦。

  “集”为“苦”之根本,世间的苦因和苦果。“灭”为“道”的收获,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每个吸毒者在反复吸毒的路上,几乎是心力憔悴,用佛陀的思想就是苦。同时吸毒者的信念,价值观,职业几乎都是有违背社会道德或者法律的,如果明白“四圣谛”之理,就能够让戒毒者彻底找到解脱之理和解脱之道。佛陀的因果法则在让戒毒者明白今天的结局的果一定是原来行为的因,戒毒者“想要的果”就是未来的目标,有目标就可以计划想要“果”的“因”了。这样戒毒者就容易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和力量促使走上吸毒之路的,又容易制定未来的创造的“因路”了。

  由于这些年来,我们零零散散做了一些工作,要想进一步系统化地总结出成瘾自我和灵性自我的具体实施步骤,还需要一些时间。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