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动机晤谈技术对苯丙胺类滥用者戒毒动机提升的研究
2016-02-01 09:26:27 来自:华西医学 作者:邹露 谢青莲 曹秉蓉 阅读量:1

  苯丙胺类兴奋剂属于兴奋性精神活性物质,包括最为常见的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和3,4-亚甲基-2-氧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1,2]。其滥用人数逐年上升,据估计已经超过传统毒品海洛因滥用的人数[3]。苯丙胺类兴奋剂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体的抑制剂,可促使脑内神经元突触间的单胺类神经大量增加,尤其在奖赏通路丘脑的腹侧被盖区至伏隔核多巴胺大量增加。奖赏通路多巴胺大量增加可引起欣快、愉悦和兴奋体验,这是造成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依赖而持续使用的重要原因。但因苯丙胺类兴奋剂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内脏器官毒性,能引起明显的大脑损害和内脏功能损害,导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以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4]。由于对此类毒品的认识不足,加上社会心理因素,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的复吸率很高。在我科住院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中约37.4%为反复住院患者[5]。随着心理治疗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针对成瘾者提高戒毒动机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动机晤谈技术[6,7]。其主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认知行为理论为技术指导,对成瘾者的戒毒动机进行心理干预。为提高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戒毒动机,防止复吸,我科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采取动机晤谈技术进行心理干预,现将应用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7月首次入住我院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20~50岁。按入院时间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25.0±1.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4.0±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滥用时间、平均滥用剂量、合并滥用药物、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50岁,性别不限;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障碍的诊断标准[8];③排除有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抑郁、焦虑状态且无精神病性症状;④得到本人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本知情同意书已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包括首先使用抗精神疾病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稳定情绪,后给予足够液体进行躯体排毒,再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大剂量维生素对脑神经进行营养修复。护理包括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情绪状况,关注其睡眠、饮食、疼痛、大小便,与医生积极沟通交流情况,并对患者和家属行毒品知识宣教。

  1.3.2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行动机晤谈技术。①干预前准备。动机晤谈技术治疗由具有中级职称、本科学历和接受过动机晤谈技术培训的主管护师担任。干预前,由治疗师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访谈,评估患者病情和基本情况,了解患者及家属的社会文化背景、爱好等,确定患者主要问题。并由主管治疗的医生发放戒毒动机量表,患者对戒毒动机进行自评。

  ②干预方法。连续进行3周、2次/周、1h/次的动机晤谈治疗。第1次,初次访谈。治疗师采用摄入性访谈技术,收集患者的纵向和横向资料。纵向资料包括:原生家庭情况,重大生活事件,学习交友经历,婚姻恋爱情况,工作状况等。横向资料包括: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时间,平均剂量,目前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当前社会支持系统,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认识等。同时采用人本主义技术无条件的接纳、真诚和共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第2次,苯丙胺类兴奋剂对自身危害的探讨。探讨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经历,对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出现的精神状态深入了解。尤其对出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焦虑发作和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神经和内脏器官毒性反应的知识宣教,使其认识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危害。第3次,苯丙胺类兴奋剂对家庭危害的探讨。进一步跟进第2次访谈的内容,深入了解患者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家庭的态度和意见。探讨因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出现异常的精神障碍和个性改变所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和敌对,甚至引起家庭破裂。对父母、丈夫或妻子、孩子的影响。第4次,苯丙胺类兴奋剂对社会危害的探讨。进一步跟进第3次访谈的内容,深入探讨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探讨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减退、反应慢、工作能力差,及出现敏感多疑、孤僻、回避社会人际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破坏、人际退缩等行为。第5次,总结前4次谈话的要点,切入患者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对自己、家庭、工作和人际关系的看法。深入探讨患者所关注的核心价值的意义,使用赋能技术,对其核心价值进行肯定、赞美和重塑,强化患者的戒毒动机。第6次,进一步跟进第5次谈话的内容,讨论患者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在以后不再复吸带来的影响。并联系患者所看重的人,如父母、夫妻或孩子的看法来讨论对其的影响。强化戒毒动机,并结合可能出现的复吸触发因素指导如何防止复吸。治疗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始终保持接纳、支持和共情的态度,及持续肯定和正向的积极态度,在探讨中一直怀有好奇和未知的兴趣,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治疗师的信任、支持和亲切的治疗氛围。

  1.4 评估方法

  使用戒毒动机评定量表,由暨南大学医学院2008年编制,共36个条目,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趋戒-内部动机、趋戒-外部动机、避吸-内部动机、避吸-外部动机、戒毒信心。因素分析各因子条目的载荷均在0.40以上,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较好,全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922,分半信度为0.837,重测信度为0.881。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戒毒动机测量的较好工具。题目排列按不同维度和正反向记分题目交叉混合排列,以Likert5点式自评量表记分。戒毒动机量表分别在入院第1周和第3周由主管治疗的医生发放戒毒动机量表,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或个体测量。两组患者对自己的戒毒动机进行自评,当场填写完问卷后立即收回问卷[9,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双侧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戒毒动机的戒毒信心、趋戒(内部)、趋戒(外部)、避吸(内部)、避吸(外部)5个维度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n=35,x ± s,分)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戒毒信心

3.536 ± 0.333

4.017 ± 0.169#

 

3.556 ± 0.343

4.596 ± 0.341*#

趋戒

(内部)

3.603 ± 0.362

3.973 ± 0.397#

 

3.587 ± 0.398

4.395 ± 0.396*#

趋戒

(外部)

3.507 ± 0.319

3.964 ± 0.261#

 

3.562 ± 0.334

4.526 ± 0.372*#

避吸

(内部)

3.596 ± 0.355

3.983 ± 0.176#

 

3.717 ± 0.300

4.523 ± 0.414*#

避吸

(外部)

3.484 ± 0.332

4.026 ± 0.219#

 

3.657 ± 0.341

4.490 ± 0.445*#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治疗动机在药物依赖治疗中非常重要,药物依赖者戒毒动机水平的高低与治疗的依从性、预后等均有密切关系,如何激发与提高药物依赖者的治疗动机已成为药物依赖治疗的重要目标[10-12]。动机晤谈技术是心理治疗中常用来提升患者心理效能的技术,可赋予其更强的心理治疗意愿。对于心理治疗消极被动者可拉升其心理治疗动机和内在能动性,强化心理治疗效果。药物依赖者常由于药物所致的心理依赖或为摆脱药物戒断症状和现实压力,不断吸食药物,反复复发。寻找降低药物滥用和依赖者复发率的药物和方法是治疗药物滥用和依赖的重要研究之一。而动机晤谈技术成为了一个被看做可能有效的方法之一。相关研究发现对于海洛因依赖者、慢性酒精依赖者及尼古丁依赖者动机晤谈技术都有提升其戒毒动机的意愿。对于防止复吸或降低复吸率有一定疗效[13,14]。

  动机晤谈技术注重个体内在价值系统的构建和塑造,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看,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15]。但这种内在动力是个体化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认知可改变个人行为[16]。通过动机晤谈技术可促使药物滥用和依赖者自我价值的构建和塑造,拉升个体内在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代替追寻药物带来的愉悦感和欣快感。这是动机晤谈技术有效性的理论假设。而在使用动机晤谈技术时,治疗关系是起效的重要基础。苯丙胺滥用者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常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群体的指责和歧视,致其对人际关系敏感多疑,易产生很强的人际不信任感。而在治疗中治疗师给予患者无条件接纳,真诚和共情式理解能让其打开心扉,更多和治疗师交流内心感受和想法。正是建立积极正向的治疗关系,动机晤谈技术才能更好地起效。

  本研究发现住院治疗能提升患者的戒毒动机,各项评分都比治疗前提高。这可能与患者处于医院环境,医生和护士的健康宣教,实验室检查发现的躯体损害,及治疗的疗效都会使其意识到毒品危害。这些可能是造成患者戒毒动机5项维度都有所提升的原因。且苯丙胺兴奋剂滥用者在经动机晤谈技术治疗后,戒毒动机各项评分均比单纯住院治疗提高。提示动机晤谈技术对于苯丙胺滥用者的戒毒动机提高有重要作用,是药物滥用和依赖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动机晤谈技术对提升苯丙胺类药物滥用者的戒毒动机有效可行,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随访调查,因此其长期疗效仍需研究。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125.

  [2]张西.苯丙胺类兴奋剂三次滥用高峰的历史嬗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1):27-34.

  [3]沈杰,张玉祖.滥用苯丙胺的危害及全球性流行趋势[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61-63.

  [4]CarvalhoM,CarmoH,CostaVM,etal.Toxicityofamphetamines:anupdate[J].ArchToxicol,2012,86(8):1167-1231.

  [5]ZhangY,LuC,ZhangJ,etal.Genderdifferencesinabusersofamphetamine-typestimulantsandketamineinsouthwesternChina[J].AddictBehav,2013,38(1):1424-1430.

  [6]MillerWR,RollnickS.动机式晤谈法:如何克服成瘾行为戒除前的心理冲实[M].杨筱华,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10-25.

  [7]赵敏.药物依赖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动机强化治疗的理论与技术[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12(6):311-314.

  [8]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M].4thed.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94:292.

  [9]武晓艳,曾红,李凌,等.戒毒动机的结构与量表编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6):465-468.

  [10]武晓艳,曾红,李凌,等.1294例戒毒者戒毒动机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18(3):207-214.

  [11]SimpsonDD,JoeGW.Motivationasapredictorofearlydropoutfromdrugabusetreatment[J].Psychotherapy,1993,30:357-368.

  [12]张秀丽,刘麦仙,职晓燕.重要人物参与治疗对酒依赖患者治疗动机的影响[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4):209-211.

  [13]谭雪晴.强制戒毒青少年的无助感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4(5):111-118.

  [14]关爱华.心理护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90-91,94.

  [15]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35-40.

  [16]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认知心理学[M].7版.邵志芳,何敏萱,高旭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30.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