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中医中药 > 正文
中医中药
临床医学治疗、康复模式与君复康
戒毒中医中药
2007-07-08 11:27:49 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作者:贾少微 阅读量:1
    禁毒和戒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医学科学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各种力量参与。在重拳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我国已经存在的百万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患者的现实,对他们进行科学地诊断、治疗和康复,还给他们回归社会过正常人生活的愿望和机会。为此,就需要科学地审视我们对待这类患者的观念、做法和政策,找出切合实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对策。

  一、更新观念,依靠科学戒毒

  (一)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殊的疾病。近20年来的科学研究非常明确的证实,毒品和药物滥用(吸毒)的严重问题,不单是一个犯罪、治安和教育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医学科学难题。所谓毒品就是国家管制的药品(包括海洛因在内共237种);所谓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是非医疗目的滥用国家管制药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不仅仅是不良行为。药物滥用(吸毒)成瘾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一种特殊的疾病。

  (二)戒毒和防治复吸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长期以来,一些错误的观念一直困扰戒毒和防治复吸的工作。然而,实践已经证明,只靠“抓、关、管”显然不行!目前,多数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患者只能关押一段时间(强制戒毒3—6个月,劳教戒毒2—3年),因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医治,以至强制戒毒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吸毒的比例很高(复吸的比例为80%—98%),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戒毒的效果。这些严酷的事实启发着我们,禁毒、缉毒、戒毒和防治复吸,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

  (三)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重大疾病证据已经获得。北京大学多年来组织了多个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研究,获得了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重大疾病证据:药物滥用(吸毒)和成瘾与脑组织的破坏和损害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这一疾病证据已经被广为接受。药物滥用(吸毒)使大脑受到损害,患上成瘾性脑病,严重依赖国家管制药品。如果损害的大脑得不到修复,难以除去身体和心理依赖。戒毒—复吸—再戒毒—再复吸的反复循环并非只是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患者意志薄弱,而是药物滥用(吸毒)患者受损害的脑组织没有得到修复和康复,不能消除心理依赖(心瘾)和稽延性戒断综合症状的缘故,这是复吸的重要病因。

  二、采用高新技术研究戒毒问题

  (一)分子影像技术是研究戒毒问题的强大工具。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所长Nora博士指出:分子影像技术使药物滥用(吸毒)问题明朗化,分子影像技术正在提供脑结构和功能活动的新观点,它使研究者在微细条件下观察细小的脑结构和功能,研究毒品进入脑组织后所造成的继发性改变。分子影像技术也允许我们观察毒品渴望是如何改变脑活动更为直接的效应,以及遗传性状影响药物滥用(吸毒)的脆弱性或者对毒品毒性的易感性或者成瘾的特征的机制。该技术将把药物滥用(吸毒)者的行为、情感、推理、判断、素质和个人的脑功能联系在一起。

  (二)应用分子影像技术进行可视化研究。在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广东省劳教戒毒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的支持下,从2001年起,我们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图1)——发射CT分子功能影像技术和实验技术,发现海洛因和摇头丸主要破坏吸毒患者大脑,特别是纹状体的损害会造成吸毒患者的思维紊乱、行为异常。这可能是“心瘾”和复吸的主要病因。
    
    研究对象:摇头丸组12例,摇头丸服用时间6个月以上,平均每周有药1—2次,每次用药1粒以上。海洛因组59例,海洛因吸食时间2—11年,平均每日1—3g。正常自愿者组21例,作为对照。

  正常志愿者多巴胺转运体影像示,双侧纹状体呈“熊猫眼”形,双侧尾状核攻豆状核大致等大,多巴胺转运体分布均匀、对称(图2)。摇头丸滥用者和海洛因滥用者相似,几乎所有病例都见颅板、头皮、窦汇显影。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破坏明显,多巴胺转运体的位点、数量、密度减少,活性降低(图3,4)。

  三、采用分子核医学逆向思维技术开发治疗药品

  (一)修复脑的损害是主要方向。分子核医学首先是1995年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包含实验核医学技术和分子核医学功能影像技术。国内外一致认为分子核医学技术是开发原创药品重要技术之一。分子核医学功能影像用逆向思维方式特别适合研发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中医新药。NIDA著名科学家Alan博士指出:主要目标是寻找修复由于药物滥用(吸毒)造成的脑损害药物和方法,包括2个方面:
    1扭转成瘾造成的脑损伤。
    2修复毒品损害和杀伤脑细胞造成的认知和运动功能的丢失。

  (二)君复康胶囊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成果。中药君复康胶囊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戒毒中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国中医药科应〔1998〕32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研项目(公科研〔2000〕128号)的成果,其设计思路就是根据NIDA提出的目标,核心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修复损害的脑细胞,恢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君复康胶囊已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思沃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转化成产品。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君复康胶囊”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上市销售(卫食健字2001第0319号)。君复康胶囊目前尚属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用于药物滥用(吸毒)的特定人群食用,可满足部分药物滥用(吸毒)患者康复的需要。

  目前君复康胶囊正由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进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预计2004年下半年将进入临床Ⅰ试验,不久中国原创的治疗药物滥用(吸毒)稽延期戒断综合征和防治毒品复吸的新药将上市供应。
    
    (三)君复康胶囊的临床价值。所有接受君复康胶囊治疗的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患者皆为自愿,并填写《君复康胶囊知情同意书》。截止2004年3月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治疗了54例患者,广东省内3间强制和劳教戒毒所观察了114例患者,目前仍在双盲观察中。第一批40位患者出所后继续观察了30个月。脱失率50%(2/40)。230个月内不复吸率658%(25/38)。330个月内复吸率342%(13/38)。4回归社会,自食其力者占500%(19/38);因其他刑事案件再次入狱(未复吸)者占158%(6/38)。5疗效不佳7.89%(3/38)。

  (四)分子影像证实君复康胶囊疗效肯定。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患者君复康胶囊治疗前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示,所有病例都见双侧纹状体不同程度的异常(图5,6上排)。完成君复康胶囊治疗计划的患者,伴随着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消失,多巴胺转运体影像示双侧纹状体恢复“熊猫眼”形,接近正常志愿者的多巴胺转运体影像(图5,6下排)。
    
    定量分析示,对照组正常志愿者和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征患者组之间的纹状体的V(cm3)、W(g)和Ra差异非常显著〔V(cm3)(t>289,P<001),W(g)(t>289,P<001),andRa(t>227,P<005)〕。经过君复康胶囊治疗6个月后,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征患者组,和治疗前自身相比,纹状体V(cm3)、W(g)和Ra有明显的改善,君复康胶囊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t>399,P<001)。但是,经过君复康胶囊治疗6个月后,患者组除Ra和正常对照组大致相同外(t=178,P>005),纹状体V(cm3)、W(g)和正常对照组仍然存在差异(t>236,P<005)(表1),但其差异和治疗前相比变小。

  表1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纹状体指标和特异活性比较对照组(n=21)患者组(n=43)
治疗前患者组(n=36)
治疗后V(cm3)
W(g)
Ra3197±223
3356±262
758±2042133±444*
2240±322*
525±088**2957±351**☆
3105±334**☆
645±016Δ☆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ΔP>005;
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自身比较,☆P<001

  (五)君复康胶囊不同的治疗环境和模式疗效明显不同。 对于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伴稽延戒断综合症的患者(生理脱毒10天以上)我们采用君复康胶囊治疗,服用时间为6个月,用药量和方法完全相同。但是治疗环境和模式不同,即医院门诊患者自愿治疗、强制戒毒所内治疗、劳教戒毒所内治疗。3种不同的治疗环境和模式疗效明显不同(表2)。

  表2君复康胶囊不同的治疗环境和模式疗效比较表医院门诊自愿治疗强制戒毒+治疗劳教戒毒+治疗研究病例数544040脱失率111%(6/54)225%(9/40)50%(2/40)观察时间6个月出所后6个月出所后30个月不复吸率417%(20/48)581%(18/31)658%(25/38)回归社会396%(19/48)226%(7/31)500%(19/38)无业21%(1/48)65%(2/31)0刑事案件再次入狱0290%(9/31)158%(6/38)复吸率583%(28/48)419%(13/31)342%(13/38)疗效不佳或不配合146(7/48)97%(3/31)789%(3/38)

    (六)不同疗效的原因分析。

  1医院门诊自愿治疗随意性大。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伴稽延戒断综合症的患者在医院门诊治疗,和其他患者完全相同属于自愿性质,随意性很大。患者自由出入医院,取药回家后能否遵医嘱服药完全取决于自己和家人监督力度。患者对毒品来路清楚,极易自行寻觅到毒品,也容易受到毒贩和毒友的诱惑,个别患者有边治疗边偷吸的行为。还有些患者因为怕丢工作,使用假姓名、假地址、假电话,无法长期随访。还有一些患者有了一定的疗效后,因种种原因不再来医院就诊。

  2强制戒毒时间短。公安局强制戒毒时间一般多为3个月,少数情况为6个月。患者在所内表现较好,但是出所后多数患者被移交到社区,同样出现上述情况,疗效不尽理想。

  3劳教戒毒和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和康复模式。劳教戒毒时间为2—3年。在劳教所内进行的生理脱瘾、身心矫治、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和康复、回归社会训练。由于采用封闭式,脱离原有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可在所内较长时间地进行身心矫治、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和康复,在出所前又进行回归社会训练,出所后继续监控和观察3年。因此,疗效明显好于另外2种治疗环境和模式。

  四、研究成果的新启迪

  (一)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我们已经认识到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难治性特殊疾病。任何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和康复都需要较长的时间(2—3年),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也不例外。不能指望在几个月内戒掉“毒瘾”。

  (二)多数患者不能依靠自己的意志戒掉“毒瘾”。实践证明,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不能戒毒。因此,必须接受治疗,扭转成瘾造成的脑损伤,修复毒品损害和杀伤脑细胞造成的认知和运动功能的丢失。

  (三)劳教戒毒和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康复模式较为理想。劳教戒毒和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康复模式可能是中国戒毒的独特之路。劳教戒毒时间相对长2—3年,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时间,所内劳动和其他的训练都有助于阻断脑细胞继续的破坏,使损害的脑细胞得到修复,重建患者已经丢失的记忆资源和能力。
由于脑具有可塑性,当脑细胞丢失破坏了脑执行特定功能的神经网络时,脑可以学会使用其他神经网络代偿来执行功能。这使许多药物滥用(吸毒)患者从广泛的脑损伤中获得康复。

  (四)劳教戒毒和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康复模式符合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因此,在劳教戒毒过程中,进行强制临床医学治疗、康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

  (五)论证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疾病攻克的必要性。目前全国的戒毒科学研究内容多数属于自发和自选,研究力量分散,资金短缺,缺乏宏观上计划和攻关目标,突破性进展不多。面对目前毒品的严峻形势,国家应该利用以往攻克重大疾病的成熟经验,由政府组织协调全国科研力量,主攻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这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难题。

  (六)正确对待治疗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新进展。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药品和成熟的方法实在少得可怜。这主要是三方面的问题:1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确属中枢神经系统的难治性疾病,以往对其发病原理认识不足,对策不多;2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的力度明显不及其他疾病,例如SARS。3对一些新的药品和新的方法期望值过高,甚至出现求全责备、有加以否定的现象。

  我们认为,不要指望一种新的药品或者一种新的疗法对所有药物滥用(吸毒)患者都有较好的疗效,那不符合科学规律。如果一种新的药品或疗法能有30%的疗效已经很了不起了,例如,抗癌药品上千种,但美国10大医学中心治疗腺癌的总有效率仅27%,国内数据也不过是48%左右。因此,要尊重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对有前景、较成熟的项目,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资金上加大投入,进行挖掘、研究和开发,尽快解决目前临床治疗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的需要。

  (七)加强专业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随着药物滥用(吸毒)成瘾性脑病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有必要对从事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的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重点放在更新观念、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和神经系统疾病常规治疗等方面,使从业人员与时俱进,跟上戒毒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