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复吸研讨 > 正文
复吸研讨
强戒人员抗复吸的心理分析和矫治方法研究
复吸研讨
2009-07-08 08:09:12 来自:内蒙古包头市劳教所 赵力夫 作者: 阅读量:1

  毒品的泛滥已成为社会乃至国家的一大公害。禁毒工作的成败关乎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强制隔离戒毒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监管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教育改造方法,强化心理矫治,提高教育质量,真正使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首要标准”的提出,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新时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工作标准。

  “首要标准”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来说,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降低戒毒人员的复吸率,寻找有效的戒毒手段。而这种寻找应从那方面入手,将取决于我们对戒毒工作的认识和研究。因此,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抗复吸的心理分析和矫治方法的研究试图从心理矫治方面对这种寻找提供一些帮助。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的深层心理原因

  调查表明: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复吸率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吸毒——强戒——复吸——再强戒,成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走不出去的怪圈。这里,强戒人员对毒品的强烈依赖和追逐固然是造成难以戒断的客观原因,但其中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则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这将有利于我们寻找有效的强制隔离戒毒方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教育矫治质量,达到控制和降低复吸率的目的。

  我曾就复吸率升高的原因在我所某强制隔离戒毒大队作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对象是那些因吸毒“多进宫”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为了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问卷涉及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年龄、文化、职业、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重点针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戒毒的态度,复吸的原因,劳教所的帮助和社会的帮助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调查,每题设若干选择。

  某大队现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19人,“多进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82人,占68.9%。发放问卷82份,收回82份,收回率100%。下面,我就问卷中反映的情况作一分析。

  (一)年龄构成

  19岁,1人;20——26岁,14人;27——40岁,59人;40岁以上,8人。

  分析:

  从年龄结构中可以看出,27——40岁是复吸率最高的年龄段,占73.2%。这一年龄段的人,肩负着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赡老育幼的重任,也处于大干一番事业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成熟,是一生中效率、生理成熟期,正应了“三十而立”的古训。

  但也正是由于背负着生活所给予的沉重负担,决定了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载负着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压力。各种的追求,各项的计划,五颜六色的梦想都要在这一时期去实现、完成。然而现实往往与梦想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时刻左右着他们的心理承载,为他们的心理障碍埋设着隐患。困惑、迷惘、失意、痛苦等负性情绪困扰着他们,而对于吸毒者来说,最好的排遣方法就是复吸。

  (二)文化构成

  高中以上5人,初中文化21人(未毕业8人),小学以下56人。

  分析:

  从文化构成中可以看出,小学以下文化是复吸率最高的文化段,占68.2%。

  多年的管教经验告诉我们,强戒人员的一切言行举止都令人难以想象,几十年的教育与人生锻炼不仅没有起到起码的正面教育作用,低水平的文化构成,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正面教育的抵触情绪,致使他们的知识与操守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一副社会无赖的嘴脸向人们证明了他们从小所受教育的缺失。从小的厌学、逃学、弃学使他们过早的离开学校、,步入了复杂的社会大学。而这一时期正是极易沾染各种恶习的年龄,浪迹社会的结果使他们逐渐养成了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随着这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在头脑中的根深蒂固,正面教育便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直接恶果就是对学习的更加不屑一顾。在这种不良教育恶性循环产生的巨大“黑洞”中,必然要用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犯罪来填补。“思于内,形于外”的无节制放纵,最终使他们走上吸毒之路便显的不足为怪了。

  (三)职业构成

  有职业17人,无职业65人。

  分析:

  从职业构成中可以看出,无职业是复吸率最高的人群段,占79.2%。

  无职业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为了生存人们就得疲于奔命。收入的忽高忽低左右着生活的水准,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无职业使人处在经常性的极度紧张、焦灼状态,弦紧易断——渴望放松成为一种生命的本能,逃避成为这一人群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各种娱乐场所就成为这些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加速了放荡无羁生活习惯的养成。而这些场所鱼龙混杂,面对形形色色诱惑,对于吸毒者来说走上复吸之路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四)家庭状况

  稳定25人,不稳定(含离婚)53人,说不清4人。

  分析:

  从家庭状况中可以看出,不稳定家庭是复吸率最高的家庭段,占6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遮风挡雨的巢、休憩的港湾。一个稳定和睦的家庭使人在心理上获得安全与满足感,即使在外面受到多大的委屈和伤害,却还有这个家给他以安慰,为他抚平创伤。反之,一个不稳定、甚至动荡的家庭,带给人的则是恐惧、不安,心理上产生极度的孤独感,像水中的浮萍——给人以漂浮不定的感情体验。而追求稳定、寻找依托又是人的本能。因此,在不稳定家庭中,当一个人在外面遭遇到委屈、不顺心的事,不但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安抚,反而不得不承受家庭内外的双重打击,更深刻地体验那份孤独与无助。而对于吸毒者来说,此时此刻我想最思念的就是毒品。

  (五)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有害76人,无害1人,无所谓5人。

  分析:

  从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中可以看出,认识到毒品危害性的76人,占92.7%。

  吸毒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由于吸毒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毒品危害性深刻的认识。但认识并不等同于真正戒断,毒品本身巨大的成瘾性,加之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刺激,使他们仍无法摆脱毒品的纠缠,而这种魔鬼般的纠缠相反会因对其深刻的认识,在劳教人员的心理上产生对自己不能戒断的厌恶,进而发展为自虐,这种自我报复是脆弱的,不但无助于戒毒,而且会使不断复吸变本加厉,这一点从他们身体上自虐的累累伤痕中可见一斑。吸毒者的人性就在这种自虐与复吸中苦苦挣扎着。

  不断的复吸源自对毒品深刻的认识,不能不说是毒品对吸毒者无情的嘲讽,也是他们心灵深处倍受煎熬深层原因。我想,正象后悔情绪一样,等你认识到后悔,后悔之事已无可挽回的发生了。所以,加强禁毒宣传,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便显得多么重要啊!

  (六)戒毒的态度

  想戒81人,无所谓1人。

  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想戒断毒品的强戒人员占98.9%。

  这项调查出乎意外,想戒断毒品可谓是众望所归,这一认识我想是基于对毒品危害性深刻的感知。吸毒者为吸毒吃尽了苦头。漫漫戒毒路自不必说,因吸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有;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的有;人性泯灭、丧尽天良的有;鸡摸狗盗、杀人越货的有;凡此种种,难怪他们把毒品比喻成吃人的恶魔。毒品把他们从人变成了鬼,他们怎能不发自内心的想戒断毒品呢。就象事物有两个方面一样,吸毒者一旦面对毒品,想戒往往是一相情愿、水中望月的事。由于人们之间意志力强弱的差异,在巨大的毒品诱惑面前,意志薄弱的人根本无法把握,即使意志力很强的人在与毒品的较量中往往也会败下阵来。其实,我认为吸毒本身就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如果在戒毒工作中一味强调个人意志力的作用,而忽视其他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那么对戒毒工作将会产生一叶障目的误导。

  (七)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帮助

  有帮助73人,无帮助6人,无所谓3人。

  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所对他们戒毒有帮助的73人,占89%。

  渴望得到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帮助是强戒人员的普遍需求。吸毒生活的艰辛,毒品对身心的摧残,戒毒的痛苦,社会的歧视,所有这一切可以在不断复吸的快感中得以暂时忘却。可是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后,较长时期处于封闭环境中,与毒品完全隔绝,由此为吸毒搞的极度疲惫的身心得以休养成为可能。这时,如烟的痛苦往事便在脑海中不断浮现,一些事情也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权横利弊,戒毒的决心便由此产生。但这只是无奈的决心而已,毒品仍象蛇样的缠着他们,他们就在无奈的戒毒与吸毒快感的回忆中摇摆着自己的思想,苦熬着身陷囹圄的岁月。即使繁重的体力劳动,丰富多彩的强戒生活也不能平息心中那份骚动。,拼命吸烟权当不得已的寄托,即便吸烟也要将止痛片、索密痛研碎涂抹到烟上来吸,明知不起任何作用,又作感观上的享受,其自欺欺人之态令人忍俊不禁。

  人的心理是受环境影响的,环境造就人。当较长时期失去自由之后,带来的就是对失去自由的习惯,而此时此刻环境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便显现出来。由于吸毒至少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不可能,他们就会把目光更多投向日常的强戒生活。严格的管理,半军事化的作息,集体的劳动、学习,这一切使他们体验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体质的逐渐强健,良好人格的重塑,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特别是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快乐,体会到做人的尊严。随着这种快乐体验的不断深入,便产生对过去丑恶生活的深刻反思,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他们就会对强戒所的帮助寄予无限的期望,而且这种期望会伴随着改造生活愈来愈高。

  (八)社会的帮助

  有帮助0人,无帮助81人,不知道1人。

  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认为社会无帮助的81人,占98.8%。

  这又是一项出乎意外的调查结果。强戒人员的强戒生活毕竟是短暂的,其戒毒实效必然要经受社会的考验。有些强戒人员在出所前夕产生的盼回家又怕回家的矛盾心理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但他们又必须别无选择的走出这一步,就象孩子最终要离开母亲的怀抱一样。这时,社会能给以他们什么样的帮助便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回家后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将是强戒所戒毒成果的巩固,是戒毒生活的自然延伸,在心理上不会产生出了强戒所被无情抛向社会带来的冲击。尤其避免了帮教断档带来的困惑、迷惘。而现实却远不是这样。据问卷调查显示,他们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业可就和社会、家庭的歧视、不信任。对他们来说,在强戒所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自尊、自信,面对强大的社会歧视显得那么软弱无力。谁还会相信一个吸毒者,这是他们回家后从人们甚至家人眼中读到的第一句话。这种歧视源于人们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源于吸毒者丑恶的行径。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转稼为对吸毒者的憎恨和厌恶,这无疑对警示后人有很大帮助,但谁又去想吸毒者背后的辛酸,谁又会了解他们为戒毒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谁又会关注他们戒毒之路应该怎样走呢。把戒毒工作看成政府单方行为的现状必须改变。所以,在禁毒宣传中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到戒毒问题上来,让全社会了解禁毒工作的艰辛及伟大意义,让更多的人关心戒毒工作,向吸毒人员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解决回家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不容否认,走向社会的强戒人员戒毒环境恶化的现状还在加剧。难怪有些强戒人员在问卷中大声疾呼:走出强制隔离戒毒所我们被无情的遗弃了——象垃圾,可他们毕竟不是垃圾。人与命运的抗争是出于本能,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对吸毒者来说,毒品教会了他们逃避,让他们感到逃避带来的暂时快乐,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能不复吸吗!

  针对这种戒毒现状,各级政府应加大接茬帮教力度。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防患于已然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这种社会帮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区戒毒模式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社会接茬帮教工作开辟出美好的前景。我认为在社区戒毒工作中,应建立戒毒帮助机构,设立戒毒帮助基金,为戒毒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在就业、回访、帮教、监督等方面。建立家属学校,为强戒人员与家属搭建沟通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异地安置,减少原籍环境性唤起的机率。果真如此,我想复吸率居高不下的状况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抗复吸的心理矫治方法

  (一)心理评价,强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有的放矢

  没有评价的矫治,是盲目的矫治。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看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使评价结果符合评价对象的客观真实性,从而使人们可以依据评价结果对人或事物发生影响或作用。对强戒人员的心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为矫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使矫治工作有的放矢,增强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实现矫治方法的精细化、前瞻性。

  作为评价,客观公正是基础。评价本身就是避免对人或事的主观臆断,克服拍脑门式的想当然,评价依据的客观、公正性对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往对强戒人员的评价过多的关注于法制观念上,这样做有失片面。其实法制观念的评价极易流于形式,因为违法使强戒人员对法律有着感同身受的谙熟,他们对法律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说强戒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那是对他们过于幼稚的认识。

  “知其心,然后救其失”。强戒人员的特点是成人性、较深的恶习性和阅历的复杂性,由于他们大多有着从小就开始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行为、思想有悖于常理,特别是由于违法制裁的反复性,他们长期脱离社会正常生活轨道,心理压力巨大,这种压力就是自卑和焦虑。其实人都是有上进心的,人一旦偏离社会生活的正常生活轨道,心理极易失衡,这样他们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而这种或那种心理问题出现在他们身上,就会外化为各种变异行为,表现为在所内不服管教、违反所规队纪、自伤自残等危及场所安全的行为;回归社会重走复吸之路。而产生这种危险的变异行为的心理问题正是我们努力捕捉,及时加以干预,并竭尽全力进行矫治的目标,这也正是心理评价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另外,他们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人群的高密集,周围学员潜移默化影响下的灰色生活状态,这些也是引起心理问题高发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强戒人员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对强戒生活的不适应、对民警矫治缺乏认同感、与其他强戒人员的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健康评价的重点也应围绕于此。

  (二)重塑人格,强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重大课题

  我们在上面已经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面临的种种心理困惑,其实我们已上的分析是以强戒人员面临的现实困境的认识为背景的,而这种现实困境说到底就是一种生存危机。心理学家在描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曾指出:人的生存危机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如果将这句话借用于强戒人员,那么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尤甚。这种生存危机反映在强戒人员身上就是人的价值感的丧失,即对自身人格的蔑视。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人格就个性,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选择、生活的态度、如何生活、做什么、怎么做。强戒人员走上吸毒、复吸的道路也是其扭曲人格的具体体现。人格卑劣的人不一定吸毒,但是对强戒人员来说人格卑劣者却很普遍。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利欲熏心、寡廉鲜耻是他们的基本人格特点。

  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名著《犯罪学原理》中指出:改造应该是构造人格的过程。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和深刻的。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矫治就要从重塑人格着眼。许多强戒人员正是在不健康人格的驱使下,吸毒、复吸,并且为了满足毒瘾去盗窃、诈骗、抢劫;即使吸毒前有着健康的人格,吸毒后其人格扭曲得令强戒人员自己都会吃惊,所以改造强戒人员的人格就成为新时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重大课题。我们常常总结强戒人员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难以更改的本性实际上多是适应性习惯,吸毒者把吸毒行为当成一种习性,既然是一种习性就有改变的可能。文化是人类作为整体适应自然界和自身的自然选择,文化的进步不但不是强固习惯,反而是不断修正习惯,人类文明取得的每一成就都向人们提出了如何适应的问题。所以,吸毒这种恶劣习性的改变就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因为人类基因中就包含着天然的文化因素。为了重塑强戒人员的人格,必须用健康、向上的场所文化建设来向这种恶习挑战。

  新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人格终身发展时,提出心理危机与人格发展的内在关系。他们把人的一生分成若干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存在着特殊的心理危机,如果心理危机能积极解决,那么就获得健康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如果消极地解决心理危机,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去适应环境,并可能形成不良的人格品质。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里,处于各年龄段的强戒人员也有各自的心理危机,这些心理危机由于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失去自由而变得深刻起来。是信任还是怀疑、是自信还是自卑,是希望还是绝望、是反省还是焦虑、是忏悔还是麻木、是重新做人还是自甘堕落,这些心理危机的存在是强戒人员人格变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我们通过场所文化建设引导强戒人员以积极的方式解决这些危机,那么他们的人格就会变得健康,获得一些优良品质能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如果强戒人员消极地解决心理危机,即使度过强戒期,那么在他们的人格中反而可能增加一些新的、消极的品质,自卑、虚伪、冷漠、失望,不利于他们回归社会。大教育工程建设、场所主题文化建设,都是重塑强戒人员人格的有益尝试。在大教育工程建设活动中,场所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矫治活动,例如亲情教育、国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帮教,使许多强戒人员增强了戒毒的信心。有的强戒人员自编了戒毒誓言,更多的强戒人员或投入到书法班、美工班的学习,或走进爱心书屋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强戒人员磨练意志,体会到久违的集体力量。在场所主题文化建设中强戒人员更是从愚昧无知变得好学,由粗暴易怒变得文静有自制力,由迷恋毒品变得有了精神追求,由自卑消极变得勤奋进取,这就是文化建设对人格塑造的力量。

  (三)家庭帮教,适宜强戒人员心理需求的矫治方法

  在与强戒人员的谈教中,戒毒原动力一直是我所苦苦寻觅的。所谓原动力就是一个人为实现目标发自内心最初原始的信念和冲动。人们正是在这种原动力的激发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对于强戒人员来说,吸毒与戒毒就像双刃剑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们,使他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当问到强戒人员当初为什么下定戒毒的决心时,他们更多的谈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为父母、为妻儿……,我想这应该是他们的真情流露。家庭、亲人与他们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是支撑他们戒毒的原动力。尽管这种原动力被不断的复吸一次次摧毁,但在与毒品的较量中这种原动力也一次次地得到修复。正像一名强戒人员流着泪说得那样:有家在,我的戒毒之路就会继续走下去。所以,我们在探讨戒毒模式或戒毒教育时要把家庭帮教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以研究。

  1、家庭帮教的权威性。由于失去自由,强戒人员精神、物质、社会需求的相当部分只能依赖于家庭,其中在精神上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家人的鼓励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慰籍。家书抵万金,对他们来说,强戒使这种家庭的权威性更显突出。

  2、家庭帮教的平等性。强戒人员入所后与强戒机关地位的反差使他们对来自家庭的平等性更加渴望,对家庭的依恋使他们在家人面前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同时,与家人交流的不设防,更容易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进而对家人的帮教产生认同感。在帮教中,家人多用具体生动的实例进行教育规劝,他们易于接受,像家庭中的收入、亲人的健康状况、家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无不牵扯着他们的心,而正是这样一些与强戒人员息息相关的事情,促使其从中窥视自我、鉴别自我、反省自我。

  3、家庭帮教的深刻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家庭成员朝夕相处,彼此洞彻心髓,家庭对强戒人员的个性、嗜好、优缺点、人性弱点、以及毒瘾深浅、戒断程度,比外人了解得更清楚。家庭熟知强戒人员的习性,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就能八九不离十地掌握其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字字千金的话语,帮教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4、家庭帮教的情感性。儿行千里母担忧。强戒人员失去自由后最关心他们的是家人,第一个把援手伸给他们的也是家人,家庭的帮教发自本能,因此也是最无私的。所以,家庭成员对强戒人员的情感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也最为关心。家庭对强戒人员的态度,一件事、一封信、一个电话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波动,从而演变出不同的改造结果。家庭良好情感能够促进强戒人员的转变,而消极情感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甚至产生绝望念头。

  5、家庭帮教的延伸型性。强戒期限毕竟是短暂的,而一旦他们走向社会,等待他们的却是举步维艰,无业、歧视、不良诱因、家庭矛盾都将考验他们那本以脆弱、敏感的心,加之社会接茬帮教工作的缺失,使他们在强戒所建立起来的戒毒信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从而走上复吸之路。因此,在社会接茬帮教工作还不健全的今天,第一位的接茬帮教工作,自然落在家庭上。

  综上所述,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必须以“首要标准”为指导,深入分析强戒人员复吸的深层心理原因,不断探索有效的强制隔离戒毒方法,有效的遏制上升的复吸率。事实证明,强制隔离戒毒是必要的,但帮助戒毒更加重要;强制隔离戒毒是短暂的,而帮助却是长远的。即使是帮助了一个人真正戒断,那将为一百个强戒人员树立起戒断的信心。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