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复吸研讨 > 正文
复吸研讨
山西省戒毒劳教所降低复吸率的几点做法
复吸研讨
2008-05-05 06:12:08 来自:山西省戒毒劳教所 张志强 作者: 阅读量:1

  我所是全省唯一一家集劳教戒毒、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于一体的戒毒场所。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劳教戒毒工作确定了“一线两控”戒毒模式,强制戒毒工作确定了住院式医疗、宾馆化生活、军事化管理、“自助餐”式教育的戒毒模式,自愿戒毒总结出医疗、食疗、仪疗、心疗“四疗”并举的戒毒模式。三种戒毒模式均以治病疗心为切入点,以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为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强化生理矫治

  生理矫治,是对毒品依赖者进行强制性生理脱毒的一种方法,是对其迁延性戒断症状进行长期、不懈的维持治疗,直到痊愈的一种戒毒康复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进行严格的入所检查,建立戒毒人员康复档案。每一名新入所的戒毒人员在进入治疗区前,都必须经过体检,询问吸毒史、病史、家族病史等,并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入康复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入所检查、戒毒方案、脱毒状况、日常巡诊、大病治疗等情况,使专管警察和值班大夫能够及时了解戒毒人员身体康复情况。

  2.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戒毒过程安全。戒毒人员进入治疗区后,专职大夫24小时对其进行观察,连续7天对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测,逐人制定出治疗方案。对个别毒瘾较重,体质较差的戒毒人员采取美沙酮替代戒毒、中药戒毒、CITA戒毒、韩氏理疗仪等戒毒方法,以确保平稳、安全脱毒,减少迁延性症状;对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的人,在生理脱毒的同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病情严重的转院治疗;对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隔离治疗,确保戒毒期间不发生死亡事故。

  二、深化思想教育

  思想矫治,是消除吸毒者精神污染,净化其灵魂,消除错误的思想观念,增进其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培养良好品德的过程。多年来我所坚持戒毒治疗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科学管理、系统教育,做到身治与心治、约束与疏导并重,收到了好的效果。

  1.注重思想教育的阶段性。脱毒阶段,把戒毒人员当作“病人”看待,侧重于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教育,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使他们有一个从接受强制戒毒到自愿戒毒的转变过程,进而达到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脱毒治疗的目的。康复阶段,把戒毒人员当作“学生”看待,侧重开展“三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法律常识、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其逐步认识到吸毒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戒毒信心。出所阶段,主要侧重于对他们进行形势及前途教育,为他们出所后适应社会,开始新的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2.增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开展写“三书”(悔过书、危害书、揭发书)、戒毒日记等自我教育。组织戒毒典型在所内演讲,借以启发他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所进行帮教。邀请家属规劝,要求他们写亲情书信。利用《导航报》(自办小报)、墙报、黑板报、闭路电视、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辅助教育。

  3.积极开展娱乐活动。戒毒人员不同于其它罪错的劳教人员,在戒毒所内我们努力营造所内生活社会化的宽松环境,以使戒毒人员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改造。除课堂教育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他们进行卡拉OK、扑克、篮球、桌球、猜谜语、拔河等比赛,组织文艺晚会,安排打亲情电话,戒毒人员自编自演,自愿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不仅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唤回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远离毒品的信心和决心。

  三、突出人性化管理

  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是被毒品控制的“病人”。为此,对待吸毒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灵去呵护,用真情去感化,用科学的方法去矫治,使其摆脱毒品,重塑新生。

  1.创造人性化的环境。为了给戒毒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戒毒环境,在管教区内修建了喷泉,栽种了树木,铺设了草坪,种植了花卉。修建了运动场、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立了健身房,购买了健身、体育活动器材,安置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煤气锅炉;并且每层楼都配备了电热开水器,设立了所内超市,修建了能容纳30名戒毒人员同时会见的现代化会见室,并设有亲情客房、亲情餐厅,使家属帮教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1)宽严相济,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教育。如对戒毒人员轻微的违反纪律行为不是当众指责或一味的批评,而是事后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并充分考虑其病态状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树立重归社会的信心和重塑人生的勇气。(2)重视弱势群体,对年龄小或残疾人员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照顾。(3)利用亲情力量感动戒毒人员。对于身处高墙铁窗内接受戒毒的人,更需要情感的慰藉。在他们情绪波动时、在节假日期间、在身体患病时多安排他们与家人直接沟通的机会,从而达到亲情感化的教育目的。

  四、积极探索心理矫治

  1.建立心理矫治教研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所建立了心理矫治教研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配备6名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警察承担心理矫治工作,对现有戒毒人员心理展开深入研究,掌握其心理动态,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矫治。另一方面,聘请心理学专家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治疗,使戒毒人员树立“戒毒有望”的目标和“吸毒能戒、毒瘾能戒”的思想。

  2.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改善心理矫治环境。2006年建立了一个中心和六个功能室,即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拒毒训练室、音乐疏导室、心理治疗室和静思室,购置了电脑、器械等必要的心理治疗设施。在教育中心张贴人性化标语,设立戒毒心理热线、戒毒信箱,建立心理咨询约谈制,采取笔谈、面谈、电话谈等多种形式对戒毒人员开展戒毒心理咨询,营造了较为完善和相对宽松的心理矫治环境。

  3.建立吸毒者心理素质档案,对复吸倾向进行预测和综合素质测评。早在2004年我所就在全省率先推出L-PR(劳教人员心理康复)模式,建立了戒毒人员心理档案,科学规范地评定吸毒者的复吸倾向,并把检测情况分门别类进行记录,让戒毒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复吸的危险因素,帮其更好地确定努力方向和目标。

  4.预防复吸心理训练。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围绕提高戒毒人员抵抗心瘾的能力,进行识别引发因素训练、应对心理渴求训练、偶吸训练、戒除心瘾训练,利用条件反射原理,模拟社会场景,让吸毒者在所内谈毒品、看毒品及用具,培养其自觉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使其心理和意志受到锤炼。

  五、创办戒毒人员家属学校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降低复吸率,保持操守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了使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有一个适合后续戒毒的家庭生存环境,我们创办了戒毒人员家属学校,利用家属统一探访时间,组织他们参观山西省禁毒教育基地,由工作人员专门教授如何接纳善待吸毒者;如何管束、帮助吸毒人员;如何督促其步入正常生活秩序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怎样帮助他们参与健康的娱乐活动和保持情绪稳定;怎样赶“粉友”、 断毒源、防引诱,筑牢交友防线,怎么创造适合休养的家庭环境等。以增强家属对毒品的认知,使他们尽心、科学的配合我们的工作,在规劝、引导、控制吸毒人员方面发挥作用。

  六、积极开展后续照管

  为了解决好复吸的社会环境问题,我们对戒毒人员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办理社会医疗、劳动与失业保险,与禁毒委联合开辟“回归家园”防复吸避护地,通过后续生活照管机构继续为其提供抵制毒品教育、医疗戒毒、心理康复、就业指导等服务,为戒毒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复吸率日见降低。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