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戒毒所管理 > 正文
戒毒所管理
戒毒场所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0-01-17 15:34:55 来自:江西省戒毒管理局课题组 作者:于少唅 冯飞 熊新如 陶武宁 阅读量:1
  江西戒毒从建立“1341”戒毒模式到打造模式升级版,长期坚持做好法律框架内戒毒工作程序化与标准化的规范管理服务。但由于各场所硬件设施参差不齐、工作规程流程不一,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导致存在“深化转型受到原有制度惯性阻碍,规范建设存在路径依赖,戒毒专业创新缺乏实质性变化和改观”的工作“内卷化”现象。这些问题,本质是戒毒所治理能力、管理对象、工作机制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破解矛盾,课题研究结合场所转型走向定型的阶段性特点,以“健全场所事务治理体系,提升场所现代化治理能力,构建警务权责清单管理”为路径,推动建设场所“环境优化、功能清晰、分工合理、权责细化”的规范发展新骨架。
 
  路径一:健全场所事务治理体系,破解戒毒工作规则流程零散化问题
 
  戒毒工作规则流程零散化,造成了场所事权划分不清晰,协调机制不健全,工作内容苦乐不均现象。以问题为导向,要打破观念桎梏,建设兼顾“多元”、强调“过程”、倡导“调和”、落实“协同”、注重“互动”的事务治理体系,着重解决戒毒基础工作结构和规模、需求和供给、配置与效率等矛盾,健全场所事务治理制度体系。
 
  (一)多元治理,落实安全工作管理精细化。安全工作治理既是戒毒场所规范化建设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场所基础工作的战略性要求,更与各项工作有着内在统一、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关系。为突破传统的多部门、多层级、多环节的零散化安全管理制约,要牢固树立治本安全观,实施多元治理统筹,做到戒毒管理职能细化、目标量化、流程规范化、考核标准化,部门协调化、效率最大化。一是提纲挈领抓管理安全。从健全戒毒场所安全制度入手,加强“四项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建设,突出所情研判、隐患排查、综合督察、应急处置创新管理,通过细化量化“月度安全竞赛”规则,统一管理基础工作表薄册,明确戒毒人员信息员建立标准,推行重点人员图解层级管理,健全联动处突演练运行机制,抓好日常管理安全。二是对标找差抓生产安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责任分解,按生产区域归属责任明确目标和责任人,设立劳动保护专项基金,明确劳动保护、杜绝“三违”行为等生产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实行专人专项挂牌管理;对生产经营任务明确台帐记录内容,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等保障措施,杜绝生产事故发生。三是正负比较抓队伍安全。优化警力部署,以政治学习、专业培训为抓手,学习身边人正面典型,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执行队伍管理制度规定,加强警务督察,对违纪违规事件处理绝不手软,举一反三提高认识,认真做到安全观不离心、安全弦不放松。四是统筹兼顾抓基础安全。生活卫生管理,开展“五好食堂”达标创建,推动信息化生活服务平台应用,严格落实医疗卫生和疾病防治制度,加强与社会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协作,促进戒毒研究共识共为,抓好医疗卫生安全。综治工作,严格执行领导挂钩制度、信访工作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处理好周边邻里关系,与社会职能部门紧密协调沟通,使联防联动形成制度机制,通过组建场所应急分队,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处置迅速、设备管用、物质安全。
 
  (二)过程治理,促进教育戒治质量目标化。教育工作治理体现着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教育活动,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它是教育戒治发展情景下进行的过程治理。它以教育矫治基础性工作为基点,突出倡导以什么方式、用什么途径来有效发展戒毒技术,促进戒毒新思想、新举措、新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一要注重教育戒治与民警队伍关系,充分认识教育戒治发展最大资源是队伍,最有效戒毒措施靠队伍,新常态下教育戒治成效最主要抓手是激发民警内在动力,戒治标准最关键在打造长效教育工作平台。二要注重机关科室与基层大(中)队关系,机关科室紧密配合,走在前、作表率,把教育戒治职责贯彻到工作推进全程中,切实发挥指导、协调、督促、服务等职能,把落实教育工作各项制度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戒治整体合力。三要注重实践探索与科学创新关系,教育工作治理既要理念先导,又要务实落地;既要点上突破,又要面上推开;既要实践应用,又要善于总结,如:加强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师、营养指导师、教师“四师”队伍建设,探索教育矫正方法;有计划引入太极拳、瑜伽、“放松引领疗法”等康复训练手段,推行戒毒人员“一日六规范”养成教育模式等,通过体现个性需求、量身定制的场所教育计划编制,帮助戒毒人员克服负性思维与心理感知,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调节自我、战胜困难的戒毒毅力。
 
  (三)互动治理,推动康复训练方法规范化。实践证明,吸食传统毒品、合成毒品、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者,其稽延性戒断综合症对身体、精神损害极大。正如“病去如抽丝”,不仅不能试图用某项强力锻炼或蛮力去“修复”戒毒人员身心,而且要让戒毒人员发挥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修复功能,所以,康复训练治理需要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尺度,实施以改善体质、培养劳动习惯、锻炼意志力为主攻方向的制度设计。一是明确治理环境。康复训练制度制定是对场所戒毒资源的重大调整和分配,其内容就有生理脱毒区的病房式管理;康复劳动区的军营式管理;康复训练区的校园式管理及回归指导区的社区式管理,制度靶标主要是为了明确戒毒目标,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二是体现技术支持。制度设置要科学、合理采取场所戒毒人员结构、身体状况及训练影响等信息数据,分析反馈意见,以保证训练标准、执行和评价三个环节紧密衔接,破除过去戒毒康复顾此失彼、知行不一的不良状况。三是阐明预期效果。康复训练在戒毒环节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收到什么效益,既要从正反个别案例中进行论证,更要体现普遍管理上通俗易行,以利于戒毒人员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器材使用、数据采集等方面,要发挥戒毒人员主体和民警主导作用,促进双向互动。
 
  (四)协同治理,形成医疗戒护保障标准化。建成一套规范的戒毒医疗标准维护戒毒人员健康权,既防止戒毒人员及其家属随心所欲苛求医疗救助,又可促其安心接受戒毒。为此,针对场所医疗设备、资质、技术处于低位运行状况,治理方式重在协调沟通。一要增强自主支配能力。从“定”资质到“找”培训,再到“添”设备,戒毒场所应积极开展自主戒毒治疗,通过研究实践干戒法、丁丙诺啡舌下含片替代疗法、中医中药脱毒法及物理疗法、“韩式治疗仪”等戒毒治疗方法,回应戒毒人员及其家属对健康权的重大关切。二要主动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机制体现内抓培训外引服务,通过推动开展各类培训、合作协议签订,与职能部门、科研院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组织各方力量共同进行戒毒治疗研究。三要走好戒毒医疗社会化路子。将志愿者引入医疗服务工作,成立场所医疗护理“志愿者”服务团队,依据志愿者申请,助推志愿者开展戒毒护理、理疗等服务。如:有的场所已和护理师、化验师、药剂师、放射专业等医务工作志愿者达成志愿服务协议,逐步推进机制运行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路径二:提升场所现代化治理能力,破解戒毒工作标准建设碎片化现象
 
  戒毒工作标准建设碎片化,造成标准尺度缺失、资源统筹缺位、系统保障不均现象。解决戒毒工作低层次低水平运行问题,重点要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既要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戒毒保障制度,更要突出戒毒行业一盘棋思想,尝试编制跨界协作治理规划,对场所戒毒环境、功能,及横向治理格局、衔接社会关系问题进行总体规划,建立治理规划机制和评价体系,形成以规划统一意志,用规划引导工作,靠规划谋划发展,努力使场所现代治理达到上下衔接、左右和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一)创设“四区”流转治理条件。场所“医疗戒护区、教育适应区、身心康复区、回归指导区”“四区”流转管理,分别对应“医院式、军营式、校园式、社区式”管理环境,四个区既保持教育戒治传承性,又以不同的戒治内容、管理方式、时间维度,为建构流转治理条件标准奠定了基础。一是医疗戒护区。医院式管理功能,时间7—15天,医疗干预生理脱毒,期满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戒毒人员流转进入教育适应区。其中,已在公安机关完成“脱毒”分段执行的,直接进入教育适应区。二是教育适应区。军营式管理功能,时间1个月,开展入所教育,让戒毒人员掌握戒毒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适应戒毒所戒治生活。如:指导戒毒人员撰写自传,引导戒毒人员撰写《吸毒忏悔书》《戒毒承诺书》《戒治规划书》,达到适应区条件标准方可流转。三是身心康复区。校园式管理功能,时间为生理脱毒适应期结束至解除出所前一个月。共进行一年后和2年期满前2次综合性诊断评估,主要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戒毒信念。如:开展课堂化教学、心理咨询、个别教育、同伴教育、亲情帮教、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劳动、社会帮教、文化建设等,达到康复区考核条件要求就可流转。四是回归指导区。社区式管理功能,时间为解除出所前一个月至解除出所。重点帮助戒毒人员情感重构及修复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引导戒毒人员实现“我能戒毒”到“我持续戒毒”的自我巩固。如:模拟社区管理,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作好准备。
 
  (二)建设“四大专业中心”发展治理功能。医疗戒护、教育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四大专业中心,实质就是通过四种戒毒技术有效解除戒毒人员生理、心理上对毒品的依赖,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一是医疗戒护中心。针对戒毒人员戒断稽延病症,在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人员进行监测和对精神类等特殊人员控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教育矫治中心。针对激发戒毒人员内生毅力,以动机激发毅力、高危情景应对、自我能动管理、心理知识呵护等12种科学戒毒方法运用,让戒毒正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康复训练中心。围绕恢复戒毒人员体能素质,开展太极拳、健身操及康复训练指导,以信息数据采集、分析促进体质康复。四是诊断评估中心。针对戒毒能力提升,通过对照诊断评估运用表,依托大数据分析得出综合评估结果,推动地方职能部门依据评估诊断结论做好帮教工作。
 
  (三)创建“戒毒协会”开辟治理通道。戒毒场所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迷信强制力量的治理难以激发自觉自愿的内在动力,造成戒毒要素短缺的尴尬境况。为此,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场所作为重点,一方面,抓好戒毒研究和协作框架,打造戒毒“理论研究、互动交流、文化宣传”平台,推动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发展戒毒理论、戒毒技术研究及戒毒学术交流,为引入先进治理标准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坚持“量化、简化、固化、强化”原则,夯实工作基础,打造戒毒技术引导体系,通过与社会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共建单位关系,建立场所戒毒科研基地等,为建设具有适用性、综合性和前瞻化特点的场所治理标准体系提供实践案例,努力构建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戒毒”工作格局。
 
  路径三:构建警务权责清单管理,破解戒毒工作标准执行随机化阻碍
 
  解决戒毒工作标准意识不强、工作“内卷化”,民警习惯依行政命令办事,不习惯依标准制度办事的弊端,要以构建戒毒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路径,抓实队伍、模式、机制、设施四个关键环节,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流程,严格工作要求,以权责清单管理,促进戒毒模式运行规范化。
 
  (一)实现大中队组织管理统一、协调、有序。明细大中队机构设置、职能定位、职责权限、岗位设置、警力配置等,通过健全大中队民警岗位职责、日工作标准、考勤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执法过程督查和绩效考核。如:建立《大中队民警一日工作规范》、《大中队24小时工作流程》等,增设教育、生卫、管理、生产、宣传等专业组,协调好各部门事权,形成大中队专业化戒毒工作团队,规范基层组织管理。
 
  (二)推动民警戒毒职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抓大中队执行落实,要从民警执法项目内容、实施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等方面,健全戒毒执法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保障场所以人为本开展戒毒管理、教育、治疗、康复等基础工作。如:建立《大中队安全管理规范》、《大中队执法管理规范》、《大中队工作考核细则》等,推动权责清单工作落地。
 
  (三)建立警务流程完整、体系健全的基础工作标准。通过选拔好中队民警网络员,制定《戒毒场所与戒毒人员网格化工作细则》,明确做好网格管理工作职责要求,以网格化管理明确权责体系。通过推进场所医疗戒毒平台、心理咨询平台、康复训练平台、职业培训平台、远程社会帮扶平台等智能戒毒应用,融入场所警务移动平台管理,促进基础工作信息流、业务流与管理流的有机融合,以信息系统实现对场所警务工作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