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资料综合 > 正文
资料综合
教案设计: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禁毒资料
2009-01-17 09:39:47 来自:董丛林 作者: 阅读量:1

  一、教学目标

[[image1]]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image2]]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

  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引言始自一幅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现场的照片。图下文字充满激情地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一百六十余年前的那个屈辱的时刻。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饱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沉沦。文中引用的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叫嚣充分证明了“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一客观定律。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强权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这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

  本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01年)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线索,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本课前三个子目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后两个子目则涉及了帝国主义时代中国遭受的外来武装侵略。在历次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军民体现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一目,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探讨鸦片战争的背景,需要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既处在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极度腐败,经济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处于后人所说的“虚假繁荣”状态,阶级矛盾激化。更为严峻的是,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不能以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外来的商品经济有天然的抵抗力。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梦想破灭,长期以来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一些不法英商遂转而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以求减少中英正常贸易中的逆差所带给英国的损失。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导火索,诉诸武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罢了。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一目,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根本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各项条款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应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而中国社会因此发生的巨变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质的转变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两个问题。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认定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因为: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后,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这一切都说明 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这一问题涉及到相对艰深的理论层面,但是事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高中学生应该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鸦片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史学界认为,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而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命名之。

  需要特别讲明的是,鸦片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反而仍旧以自欺欺人的态度继续生活在传统当中。课本中举出的“六不”总督叶名琛的例子给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政治精英的真实写照。而英国在五口通商之后,并没有获得它所预期的那种巨大的经济利益。其原因包括中国的自然经济具有自保性、中国国民的普遍贫穷及英国商人的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商品输入等。但是英国政府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源自于中国政府“开放”程度不够。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政府提出修约,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出兵侵略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一目,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及《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创深痛巨的危害。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也是本目的重点。在这一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下背景知识:①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 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简况。此外,教师还可以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能力的差异自行决定,是否在讲授本目以前就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一条日本近代侵华的线索,并点明其特点是“灭亡中国”。这项活动也可以放置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再进行。

  对于《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分析:首先,在领土方面:这是继俄国割占东北、西北地区大片领土以来的又一次大片领土的割让,最为严重的是台湾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形势。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次,在经济方面:① 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 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 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三,《马关条约》之后,使西方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斗争更加激烈、更加尖锐。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争夺中,遭受更大的损害。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教师应适当补充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兴起、蔓延的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概况等背景知识,否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史实,对他们的历史思维的培养将会产生大的妨害。

  对义和团的评价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但是在教学中对此避而不谈也不可取。建议教师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和教学时间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为主要目的的农民运动,可以看作是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失败的背景下,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一场旧式的革命运动,不过这场运动突出反映了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以之为运动的主导方向,这是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在内的以前的历次农民运动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出自于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表现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之间关系的能力。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他们也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上面的评价能够从多角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和反思,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参考。

  对于《辛丑条约》,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其内容的特点,即: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

  ① 因为学生初中学习过相关知识,即便作为常识也该对鸦片战争早有了解,所以可以采用传统的提问导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② 利用单元导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先试着把近代列强侵华史的线索串出来。

  ③ 利用视频材料导入,例如选用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相关片段。

  ④ 采用倒叙法,用补充的材料制造疑问,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最初时刻即开始思考。

  “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一目,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教师简单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对于这两者的冲突与碰撞,可选用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的事例,由学生自行总结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林则徐虎门销烟一题可引导学生讨论“林则徐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由此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一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透过历史现象看其本质的能力。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一目,是本课第一课时中的核心内容。战争经过不是高中教学的重点所在,建议使用动态地图或者相关计算机课件,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对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分析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之后,对“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其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讨论题目,即: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能否避免?或者,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这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史观的极佳思辨素材,只要条件许可,建议使用。

  “鸦片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应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一主题。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内容,还可以从两场战争的起因、参与者、战争经过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本目相关内容中,可以推荐的旨在培养较深层次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还有:①“六不”总督叶名琛的表现反映了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参考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② 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点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英法美等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它们在本阶段的侵华特点是以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签订有利于列强的通商贸易条款为主;而沙俄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侵华特点是以掠夺土地为主。不同的索求反映了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是侵略者的本质则是一致的。)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一目,重点在于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战争的背景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介绍:① 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崛起;② 日本的“大陆政策”是什么?③ 东方封贡体系的简单含义,或以朝鲜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例说明;④ 面对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的行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态度?以上四点需要教师补充相应数量的课外知识,但是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乃至当今的中日关系等问题都会有很大助益。《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是本课重点之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思考条约主要内容,并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条款是对前述条约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则在性质上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时代特色。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教师应补充“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以便学生全面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本语焉未详,建议教师自行制作相关课件,对此加以概述。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尤其是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也比较重要,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决定繁简增删。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目的核心内容为《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建议教师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前,适当补充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兴起的背景知识。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请教师在充分展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因素之外,不要有意删减反映农民盲目排外、仇外的史料。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以故意无视自身缺点和错误的方式来进行。《辛丑条约》的影响应由学生自行思考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如能与以前历次不平等条约相互比较,效果当会更好。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师)充分了解战争的背景对于我们思考战争的起因和胜败的走向都会有所帮助。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分别是什么样子。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对战前清朝社会状况和对外政策的描述。

  (生)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师)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更多的细节。先说经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被称作什么经济?

  (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师)其特点是什么?

  (生)生产的目的不是用于交换,而是自己消费。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注:先曾举例,生活在城市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市场去买;生活在乡村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地里去摘。由此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可以概括成如下三点: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经济的特色;②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 土地高度集中:下层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师)清朝中后期已经到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末世,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令人窒息。官吏普遍贪污腐化。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样的俗语想必大家都听到过。请大家再看龚自珍的诗“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请大家说说他诗中的意思。

  (生)清政府不干正经事儿,就知道搜刮东南富庶地区的老百姓。贪污横行,各层官吏在收赋税的时候公然加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宁可把牛杀了吃肉也比老老实实地种田要好。

  (师)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可是该用钱的地方却永远没钱。清朝的军备说明了这一点。清军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以武器装备为例,清军尚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只有精锐部队能够装备火器,而这些火器绝大多数是明朝时期仿造西方的“鸟枪”,比英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二百余年。由于军费短缺,克扣成风,有些鸟枪甚至是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经用了一百五六十年。清朝的财政严重入不敷出,乾隆晚年之奢靡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

  (师)以上各点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内部的情况。清政府对外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此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唐宋时中国的对外政策,可以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结合教材,叙述点明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指的是把对外交往和贸易至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广州,十三行“官商”)]。这个政策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海防,防止殖民侵略和维护自身统治。[可举例: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强占台湾,郑氏父子反清复明等等]。提问:明末清初的来自海上的威胁是不是很严重?

  (生)比起中国近代历史来算不上严重。

  (师)那么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得以延续下来?提示:是否还可以用“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呢?

  (生:讨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上的自我中心主义等等,使对外开放成为完全不必要的事情。

  (师)外交政策也是由国内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

  说明:上面的教学设计是针对基础较好、思维层次较高的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视学生程度和教学需要自行决定增删取舍。

  案例二 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

  (师)鸦片战争我们败了,但是当时的和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中国输在昏君奸臣当道,忠良遭受排挤,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可能取胜。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讨论)略。

  (师:总结)讨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是否可以避免,我们就应该客观地分析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也就是说,我们得清楚在战争中清朝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这些优势是否可以抵消全部的劣势?发挥这些优势必须具有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等等问题。

  中国的优势:地广人多,兵源充足,主场作战,反侵略,等等。

  中国的劣势:政治、经济、军事装备、战略战术、思想文化全面落后。

  我们已经对双方的军事装备作过了简单的比较,中方的劣势非常明显。大家再看一看这些图片,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展示中英军事装备的相关图片]有的同学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不在武器而在人,如果用对了人,比如道光帝重用林则徐等抵抗派,再发动亿万民众,那么就可以打胜仗。应该说,这个观点似是而非。战争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武器装备,这是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便是林则徐负责指挥与英军的作战,仍在使用老式鸟枪甚至是冷兵器的清军也不会是英军的对手。不信,我们看林则徐自己是怎么说的。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尔。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林则徐自己也认识到了中英之间军事上的极大差距,认为以现有的军备力量不足以抗敌。

  (师)林则徐还特意强调,让朋友不要把他的这个观点泄露出去,这又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态?

  (生)中国的实力确实不行,但是为了天朝上国的体面和自己的官声民望,知道不行也决不明说。

  (师)林则徐尚且如此,当时的中国官场、国人心态可见一斑。我们再看一份材料。

  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这份材料又说明了什么?(全面落后的劣势把我们在理论上的那些优势也转化为劣势了。由于调兵速度快,英军往往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而且以逸待劳,再加上军事上的“代差”,清军焉能不败?如果只强调纸面上的数字优势,那就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中作不得数的。)

  被外人侵略,理应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斗争的士气,但是,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与民众之间长期的尖锐对立,“防民甚于防寇”,武装民众不可能,民心可用是空话。三元里抗英与其说是卫国,不如说是保家,而且所谓胜利只是靠夜色和大雨,偶然因素极大。关键在于,鸦片战争时,中国的民族意识尚未萌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缺乏经验。因此抗日战争中可以寄予厚望的人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个结论不易接受,却很难否定。

  案例三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谴责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大家可以从这段材料中看出什么?

  (生)英法联军的暴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师)对。还能想到些什么?

  (生:讨论)略。

  (师)雨果是哪国人?

  (生)法国。

  (师)作为法国人却公开谴责自己的国家,并把法国称为强盗。雨果算不算“法奸”?

  (生:思考,争论)[多数学生认为不能算]

  (师)雨果恰恰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真正的爱国主义绝不能故意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爱你的国家,就要从最根本上去维护她的荣誉,而不是头脑发热,容不得别人说任何不是。我们中国人也该这样去爱国。

  [注:这一段材料的引申用法与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无关,主要作用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上。]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 ……鸦片战争时期,一些中国人对毒品的危害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什么在其后许多年里鸦片仍不能在中国禁绝?

  解题关键:分析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

  思路引领:尝试从现象到本质地去分析鸦片流毒天下的根源,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去思考,最终尽可能全面地归纳出鸦片无法在中国禁绝的原因。

  答案提示:外部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虽然鸦片贸易仍属非法,但是外国鸦片贩子为牟取暴利,更加肆无忌惮地向中国输入鸦片,甚至曾有要求中国政府允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叫嚣。内部原因:鸦片系称瘾型毒品,一旦沾染,很难禁绝;国内也有大量鸦片贩子和烟馆老板贪财好货,不惜损德败法,经营毒品;因贩卖鸦片利润极高,更有鸦片贩子教唆甚至组织中国人在境内种植鸦片;自严禁派的领袖林则徐获罪遣戍伊犁之后,中国官员或畏惧洋人不敢查禁,或为利益驱使,贪赃受贿,暗中纵容,使鸦片走私愈演愈烈;清末民初,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势力为筹集军费往往公开种植贩卖鸦片;等等。

  内部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内外原因交互作用,鸦片遂流毒于天下,我中华国民乃日益成为“东亚病夫”。

  2.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事件,表达了人们什么精神?

  解题关键:三元里前声若雷,……乡民合力强徒催。

  思路引领:首先读透全诗的意思,寻找隐含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书下注释,分析归纳出答案。

  答案提示: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勇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为什么自诩为西方文明的国家军队会将东方的文明精华焚毁?

  解题关键:军队本身就是暴力机器。

  思路引领:首先指出军队的实质,继而点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最终解释所谓“西方文明”摧毁东方文明的惨痛史实。

  答案提示:军队本来就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被用来抵抗外来侵略,也可以被用来发动侵略战争。19世纪中期,那时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以人类文明的代言人自居,在全世界到处扩张、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场不义战争。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城,以胜利者和征服者自居,对于他们认为的“野蛮、愚昧”的中国人自然是不用心存什么客气的。当他们看到那些“比我国(雨果语)全部圣母院的珍宝的总和还要多的夏宫的珍宝时”,侵略者的贪婪和掠夺的本性立即取代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孔。烧杀劫掠之后再放火焚烧,还要美其名曰“这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条真理再次得到证明。

  4.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对那幕惨剧“永矢不忘”?

  解题关键: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思路引领:首先说明历史惨剧本身具有警世的价值,再结合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挑衅,说明其不可遗忘。

  答案提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后人学习历史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对本民族历史的无知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当然记住历史,特别是像日本侵华大屠杀这样的惨痛历史,决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的报复。包括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在内,我们都应该从这段血腥的历史中受到震撼,从而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和平友好。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正是我们应该格外保持清醒,警钟长鸣的时候。

  5.联系甲午战后的有关史实,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想。

  解题关键:读懂诗人心中的难过和悲苦之情。

  思路引领:逐句分析诗中的含义,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提示:谭嗣同在诗中写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够抵消我的春愁,真想向着苍穹宇宙大哭一场啊。四万万同胞一起痛哭流涕,天底下哪里还是我们自己的华夏神州啊?”这首诗简明易懂,情感充沛,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作为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解题关键: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分层次列举相应的侵华战争及条约,并点明历次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答案提示:参见本课知识结构图。

  2. 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看,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侵华权益的?

  解题关键:历次侵华战争之后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思路引领:比较这些条约中的相关条款,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逐一进行。

  答案提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涉及政治权利的方面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经济权利为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资本输出等;军事方面有驻军等。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实际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首都划定专有占领区以为使馆界的特权,还直接操纵官吏的任免和处置,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通过外交来控制中国内政等特权。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 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日本在甲午战后获得赔款和赎辽费总计2亿3千万两白银,开长江全流域四口通商及在华投资开设工厂等特权;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榨取中国人民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白银的赔款。为了强化对清政府的控制,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拆毁大沽炮台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特权。

  3.结合反侵略战争中的一两个典型事例,谈谈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解题关键:抗敌英烈们的个案与其英勇精神的普遍性相结合。

  思路引领:可从历次反侵略的抗争中选取爱国军民的英雄事迹中选择一两个你认为最感人的事例,先简单介绍,再加以比较,最后升华为中国爱国军民历次不屈抗争的共同特征。

  答案提示:略。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论文内容:中国近代饱受列强的侵略,一败再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全方位落后。学生可以根据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华史的线索,举例说明这一观点。

  2.阅读与思考

  (1)需要点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此战以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此战以后过渡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2)瓦德西为什么说这番话:他是一个职业军官,德军素以纪律严明著称,此次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多有违纪残害平民事件,瓦德西在日记中自省。(猜测)

  说明了什么问题:八国联军在侵华战争中罪行累累。

  (北京四中  石国鹏)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鸿胪寺卿黄爵滋奏陈鸦片走私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盖自鸦片流入中国,我仁宗睿皇帝知其必有害也,故诰诫谆谆,例有明禁。然当时臣工,亦不料其流毒至于此极,使早知其若此,必有严刑重法,遏于将萌。查例载:凡夷船到广,必先取具洋商保结,保其必无夹带鸦片,然后准其入口。尔时虽有保结,视为具文,夹带断不能免。故道光三年(1823年)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为市日中。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外洋来烟渐多,另有趸船载烟,不进虎门海口,停泊零丁洋中之老万山、大屿山等处。粤省奸商勾通巡海兵弁,用扒龙、快蟹等船,运银出洋,运烟入口。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1838年),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林则徐奏陈禁烟法当从严

  或谓罪名重则讹诈多。此论亦似。殊不思轻罪亦可讹诈,惟无罪乃无可讹诈。与其用常法而有名无实,讹诈正无了期,何如执重法而雷厉风行,吸食可以立断,吸食既断,讹诈者又安所施乎?若恐断不易断,则目前之缴具已是明徵;若恐诛不胜诛,岂一年之限期犹难尽改?特视奉行者之果肯认真否耳。诚使中外一心,誓除此害,不惑于姑息,不视为具文,将见人人涤虑洗心,怀刑畏罪,先时虽有论死之法,届期并无处死之人,即使届期竟不能无处死之人,而此后所保全之人,且不可胜计,以视养痈贻害,又孰得而孰失焉?夫《舜典》有怙终贼刑之令,《周书》有群饮拘杀之条,古圣王正惟不乐于用法,乃不能不严于立法。法之轻重,以弊之轻重为衡,故曰刑罚世轻世重,盖因时制宜,非得已也。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1938年),录自《林则徐集·奏稿》

  林则徐奏陈虎门销烟情形

  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所有核实杜弊,并会督文武大员公同目击情形,已于五月初三日(6月13日)销化及半之时,先行恭摺会奏在案。嗣是仍照前法,劈箱过秤,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臣等会督文武员弁,逐日到厂看视稽查。其间非无人夫乘机图窃,而执事员弁多人留神侦察,是以当场拿获之犯前后共有十余名,均即立予严行惩治。并有贼匪于贮烟处所,乘夜爬墙,凿箱偷土,亦经内外看守各员弁巡获破案,现在发司严审,尤当按律重办……

  现除暂存此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截至五月十五日(6月25日),业已销化全完。斯时荡秽涤瑕,幸免毒流于四海,此后除奸拯溺,尤期约立于三章,庶几仰副我圣主除害保民之至意。

  ──林则徐《会奏销化烟土一律完竣折》(1939年),录自《林则徐集·奏稿》

  三元里等乡民众痛骂英国侵略者

  三元里西村南岸九十余乡众衿耆等,为不共戴天,誓灭英夷事:向来英夷屡不安分,久犯天朝。昔攻沙角炮台,戕害官兵,我皇上深仁,不忍加诛,且示怀柔。乃尚不知感恩,犹复包藏祸心,深入重地,施放火箭,烧害民居,攻及城池,目无大宪。钦差大臣见城厢内外遭殃,议息兵安民,英夷理宜得些好意即休。岂料贪胜,不知输服,得尺进尺,容纵兵卒,扰乱村庄,抢我耕牛,伤我田禾,坏我祖坟,淫辱妇女,鬼神共怒,天地难容。我等所以奋不顾身,困义律于北门,斩伯麦于南岸。汝等逆党,试思此际若非我府尊为尔解围,各逆其能保首领下船乎?今闻尔出示当途,辱骂大宪无功,扬言于众,总要于[与]伯麦伸冤,视我此地无人实甚。是以饱德之义士佥助兵粮,荷锄之农夫操戈御敌,纠壮勇数十万,何怕英逆之义律不可剪除?水战陆战兼能,岂怕夷船坚厚?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尔等不避,不日交战。为此特示。

  ──《三元里等乡痛骂鬼子词》,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宁波众义民公启

  众义民公启各乡里父老:自去年八月至今,红毛鬼子占据宁波、镇海、定海三城,四出骚扰,烧毁房屋,抄掠银钱,奸淫妇女,强夺牲畜,使我人民不得安居,生者流离,死者暴露,一切耕种买卖皆不能做,其惨毒不可胜言。虽有官兵前来征剿,路途遥远,来齐一时不能取胜,将来势必添兵,再与打仗。总是百姓不能安(居),生者流离,死者暴露。不如我们大家公议,各自为主,或一人而聚数十人,或一人而聚数百人,以至数千人,或数万人,愈多愈好,或用暗计,或用明攻,总要把红毛夷人除灭,不在浙省滋闹,我等方能享太平之福。此系义举,但求安静,不要图功,务须合力同心,定期起事。此外尚有无父无君之汉奸,被鬼子用钱哄买,听其使唤,可恨已极!此辈畜生,我等密为访拿,送官究治;如敢拒捕,公同处死。至如食物等物,亦应公禁,倘私卖于鬼子,皆作汉奸论。义切同仇,愤不能忍,特此告白。

  ──《宁波众义民公启》(1842年),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魏源论“师夷长技以制夷”

  ……问曰:既款之后,如之何?曰:武备之当振,不系乎夷之款与不款。既款以后,夷瞰我虚实,藐我废弛,其所以严武备、绝狡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所以惩具文、饰善后者,尤当倍甚于承平之日。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请于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如钦天监夷官之例。而选闽、粤巧匠精兵以习之,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驭、攻击。计每艘中号者,不过二万金以内,……计百艘不过二百万金。再以十万金造火轮舟十艘,以四十万金造配炮械,所费不过二百五十万,而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魏源《海国图志》卷二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关于日后“修约”的规定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望厦条约》,录自《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日后大佛兰西皇上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当就互换章程年月,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

  ──中法《黄埔条约》,录自《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1858年大沽之战的有关情形

  天津直沽河去海口二百里,一曰大沽港,设有炮台,为天津门户。港之外有沙洪一道,凡海舶进者必过沙始得入口,船至此辄浅搁不能行。当四国投递照会时,制使先遣大沽武弁驾当地小舟导之行,遂无阻滞。自此,夷人数以杉板及小火轮船探水游奕,制使以方议款,弗之禁,亦不设备。迁延二旬,洋艘渐熟,又以千里镜远窥炮台,具悉虚实。夏四月,弥、俄讲款,船舶口内。英、佛不俟命,遂于初八日(5月20日)二国同驾小火轮船及杉板数十号,闯入大沽口内。官兵开炮相持,不克,前路炮台陷,守台之游击以下死者八人。时副都统富勒登太扎营北岸,守后路之炮台,猝闻前军失利,兵勇惊溃,所有京营炮位,全行遗失,亦相继陷焉。

  ──夏燮《中西纪事》卷十四

  一个外国侵略者对焚毁圆明园的述评

  ……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屋顶在火焰中已燃烧了一些时候,不久就要倒塌,一百码外,就可以感觉到那种炎热,扑通的响,震心骇目,屋顶倒塌下来了。于是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一间不留,这所算做世界最宏伟美丽的宫殿,绝不存留下一点痕迹。至是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我重复声说一遍,这是一件好工作,虽然我纪述此事的时候,不免惋惜和忧伤;然给中国政府一个利害的打击,使它痛定思痛,乃是很必需的,现在已经完成此举了。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但是用来供献诚实英勇的亡灵们,他(它)的损失也不算大。呵!不,一条生命就足以值得所有这些东西了。

  ──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翁同等奏陈和战方策

  中国……此次派兵前往(朝鲜),先以护商为名,不明言与倭失和,稍留馀地,以观动静。现在倭兵在韩,颇肆猖獗;而英使在京,仍进和商之说。我既豫备战事,如倭人果有悔祸之意,情愿就商,但使无碍大局,仍可予以转圜,此亦不战而屈人之术也。盖国家不得已而用兵,必须谋出万全;况与洋人决战,尤多牵掣。刻下各国皆愿调停,而英人尤为著力。盖英最忌俄,恐中、倭开衅,俄将从中取利也。我若遽行拒绝,恐英将暗助倭人,资以船械,势焰益张。且兵端一起,久暂难定;中国沿海地势辽阔,乘虚肆扰,防不胜防;又当经费支绌之时,筹款殊难为继,此皆不可不虑者也。然果事至无可收束,则亦利钝有所勿计。

  ──翁同等《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1894年),录自《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四

  姚锡光记述黄海海战的一个片断

  倭舰之攻我也,以快船为利器,而吉野为其全军前锋,绕行于我船阵之外,驶作环行,盖既避我铁甲巨炮,且以其快炮轰我左右翼小船,为避实击虚计。自我超勇沉后,平远、广丙亦来会,而船弱不任战。倭舰复分两枝,以快船四艘为一枝,兵轮五大艘为一枝,左右环裹而攻,于是我阵乱。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粤人,素忠勇,且甚怨闽人之诈也,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时已逾申刻矣。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卷四台湾巡抚唐景崧电告台民不服割台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崧力不能禁,请设法告日,不可遽遣人来,来或被戕,官不任咎。此时官自难保,焉能保人?当此万古奇变,祈作设身处地之想,焉能使勿滋事端?非挽各国筹一善处之法,和局仍恐有碍。民急思乱,何事不为?并恐劫他国洋行,杀洋人,毁教堂,广开衅端,此后一日有一日之变矣。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唐景崧《致军务处台民不服割地恐激他变电》(1895年4月25日),录自《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九

  义和团揭帖一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

  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蓝。

  不下雨,麦苗干,教堂恨民阻老天。

  神发怒,佛发愤,派我下山把法传。

  我不是邪白莲,一篇咒语是真言。

  升黄表,焚香〈烟〉,请下八洞各神仙。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

  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

  ──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三

  山东巡抚毓贤奏陈民教相仇事

  窃思东省民教不和,实由近来教堂收纳教民,不分良莠。奸民溷入教内,即倚教堂为护符,鱼肉良懦,凌轹乡邻。睚眦之嫌,辄寻报复。又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将纠众滋扰教堂,或谓某人即是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开单迫令地方官指拿,地方官或照单拘拿惩责,百姓遂多不服。结怨既久,仇衅愈深,外匪乘机构煽,以报怨复仇为名,因以闹教生事。其中固难保无被诱之拳民,然亦有拳民绝不与闻者,固不能概诬拳民以闹教之名也。

  ──毓贤《覆陈山东办理教案并无偏袒情形折》,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瓦德西论瓜分中国事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

  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条),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2.课文注释

  揭时弊、倡改革的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璱人,号定盦,一名巩祚。幼时深受汉学熏染,后逐渐“究心经世之务”,热衷今文经学。1829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职,1939年辞官。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在揭露和批判时弊方面尤显突出。他抨击清政府专制统治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呼吁“不拘一格”地造就人才,开知识界“慷慨论天下事”的风气。为振衰起敝,他提出“更法”“改图”“变功令”的主张,督促清朝统治者“自改革”。著作辑有《龚自珍全集》。

  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及至郑氏政权灭亡,曾一度开放几个对外贸易港口,后又严加限制,中外贸易只留下广州一处。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商易,并充当清政府与外商间的联系人。对外商在华的商务活动、居留的时间和处所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对华人华物的出洋也有着严格限制。这种闭关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专制政治统治的一种表现,虽然具有消极的民族自卫的一定作用,但到头来还主要是障蔽和束缚了自己。鸦片战争宣告了这一政策的破产。

  道光帝

  道光帝(1782—1850),即爱新觉罗·宁,嘉庆帝次子,1820—1850年在皇帝位。其间外患内忧日益严重,事变多发。面对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向中国的鸦片走私,严重病国害民,有识之士激切呼吁禁烟的局势,他于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昧于时势,胸无定计,时战时和,游移不定,总体上看是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将颇有作为的抗战派领袖人物林则徐革职遣戍,以庸劣无能的投降派人物取而代之。最后批准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一字少穆。1811年考中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勤政有为,关心民瘼。1838年受命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禁烟,坚决果敢,得力得法,很快打开局面。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受投降派诬害被革职遣戍新疆后,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1846年被重新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的名句,抒发了精忠爱国的不移志向和情怀。

  因抗英而遭诬害的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字嶰筠,嘉庆年间考中进士。1826年任安徽巡抚,1835年升两广总督。在关于弛禁还是严禁鸦片的争论中,开始是站在弛禁派一边,后来态度逐步发生变化,转而持严禁立场。特别是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后,态度更加积极,与林则徐密切配合,表示他们要“共矢血诚,俾祛大患”。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积极进行战备部署,购洋炮,建炮台,招募练勇,出海巡缉。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进攻厦门时,率军抵抗,击退敌舰。因受投降派诬害,与林则徐一同被革职,遣戍新疆。1843年被释,卒于陕西巡抚任上。

  抗英烈士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字仲因,号滋圃。行伍出身,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积极操持防务,增修虎门等多处炮台,铸六千斤以上大炮四十余尊。认真操练军队,防备外国侵略。林则徐到粤主持禁烟,关天培积极配合,出动水师收缴鸦片。鸦片战争爆发后坚决抵抗。1841年2月下旬,英军进攻虎门,在孤立无援的情势下,他率军死战,受伤数十处,仍燃炮杀敌,最后与同守炮台的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殉国。

  琦善

  琦善(1790?—1854),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袭侯爵。1836年任直隶总督。1840年8月,英军北犯大沽,威胁清廷。琦善上奏道光帝,力主与英方妥协,并诬林则徐等人措置失当,要求重治其罪。很快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与英方议和。到广州后一反前任林则徐所为,裁军撤防,并压制民众的抗敌斗争,擅自与敌方议约,出卖权益,以致节节被动失利,1841年春被革职拿门,不久即被赦免。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1853年任钦差大臣对抗太平天国,曾建江北大营,屡战屡败,最后死于军中。

  奕山

  奕山(1790—1878),满洲镶蓝旗人,姓爱新觉罗,道光帝侄。侍卫出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1841年由御前大臣受命为靖逆将军,率军赴广州前线。他盲目虚骄,沉溺享乐,视军务如同儿戏,“防民甚于防寇”。战事被动失利,向敌方乞降议和,上奏却讳败为胜。对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他不是积极支持,而是蓄意息事宁人。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圈禁,不久获释重被起用。1855年调任黑龙江将军,1858年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后被再次革职,很快又出任正红旗蒙古都统。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在当时广州城北郊。1841年夏初,这里的绅民激愤于英军的野蛮行径,自发地组织起来抗击侵略者,并联络附近上百乡村,得到广泛地呼应,形成声势浩大的民众抗英力量,给了英军沉重的打击。最后英方胁迫清朝地方官员出面压制,解散了会聚起来的抗英义民队伍。

  抗英烈士陈连升

  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土家族。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三总兵定海抗英殉国

  葛云飞(1789—1841),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领导定海保卫战的主要爱国将领。1838年任定海镇总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丧。1841年初,英军从定海撤退后,葛云飞奉命进驻定海。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也同时奉调率兵进驻定海,与葛云飞协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葛云飞对所部坚定地说:“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万一不利,某身为大将,奉天子命镇守斯土,城亡与亡,大义也!当死在此地,不离定海寸步!”9月26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不发救兵。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裕谦镇江殉难

  裕谦(约1795—1841),字鲁山,号舒亭,蒙古镶黄旗人。1817年,他考中进士,1826年任湖北荆州知府。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为钦差大臣,赴浙江,筹划海防。他支持林则徐抗英,反对伊里布、琦善的投降卖国活动。他揭发伊里布私受英军礼品的劣迹。清政府将伊里布调京审讯,命裕谦为两江总督,仍为钦差大臣,督办江浙军务。10月10日,英军进攻镇江。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战不支,投水自尽,遗著有《裕靖节公遗书》。

  陈化成吴淞口抗英殉国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6月,英国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不久,调任江南提督。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海龄镇江抗英殉国

  海龄(?—1842),满洲镶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统。1842年7月,英军7 000人在海军配合下,进攻镇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卫城外各山高地。海龄率旗兵1 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镇江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英。21日,英军登陆,攻占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众与侵略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城陷后,海龄自缢殉国。

  列强对华的“修约”讹诈

  为了扩大侵华权益,英、美、法等国借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关于“修约”的规定进行讹诈。《南京条约》中本来没有“修约”规定,但英国援引有关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在该约签订届满十二年的1854年时,便要求修约,并连同英、法两国一同对中国发难。对他们提出的诸多非分要求,清政府基本没有同意。当时英、法正陷于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在华兵力也不足以压迫清政府屈服,问题遂一度搁置。及至《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届满十二年的1856年,由美国带头、联络英法再次对华进行修约讹诈,清政府仍予以拒绝。在讹诈不能得逞的情况下,英、法两国便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国的借口分别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查停泊在黄埔的“亚罗号”走私船,拘捕了船上12名中国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可是英国公使包令却指使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蛮横要求送回拘捕的人,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英国旗,并要向英国公开道歉。“亚罗号”的船主是中国人,该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国殖民当局领有一张船籍登记证,为期一年。事件发生时,登记证已经过期。就连事件的策划者包令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也承认,船籍登记证已经无效,船当时不在英国庇护下。可英国蓄意利用这一事件为借口,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违约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西林县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1856年2月,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人,并依法处死马赖。法国政府以此事件为借口,同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柏贵

  柏贵(?—1859),蒙古正黄旗人,额哲忒氏,字雨田。1852年,出任广东巡抚。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他派绅商伍崇曜、梁纶枢与侵略军议和。在英人巴夏礼、哈罗威和法人修莱组成的“联军委员会”严密控制下,他照任原职,为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秩序,压制人民反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之际,以武力胁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今爱辉县爱辉乡)订立的条约。规定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割给俄国;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该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蒙受重大损害,清政府拒绝批判,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时始予认可。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5月底,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战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两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全州一线。日本则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一触即发。

  牺牲于异国的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人,回族,行伍出身。1856年投效清军江南大营,进攻太平军。后长期驻奉天(今辽宁沈阳)。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天。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燃放大炮,最后中炮牺牲。

  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黄海海面的一次重大战役。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运兵增援朝鲜战场的船只在鸭绿江口大东沟准备返航时,遭遇蓄意来攻的日本舰队,发生激战。战斗历时约五小时,日本舰队首先撤离,北洋舰队随后返航旅顺。此战中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号被击沉,扬威、广甲号自毁,死伤官兵千余人,损失较重,但主力尚存。日本方面旗舰松岛号及赤城、吉野、比睿、西京丸等舰受重创,死伤官兵六百余人。经此战北洋余舰退守威海卫港内,日本方面控制了制海权。

  义和团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组织。由义和拳、梅花拳以及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互相组合、渗透,在反教会斗争中发展而成。义和团的名称初见于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1898年6月),奏折中说直隶、山东交界东明、冠县等地的“义民会即义和团”,练拳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在1899~1900年群众性反教会斗争中,多数民间秘密结社相继采用“义和拳”或“义和团”旗号,由地区群众性的组织逐渐汇成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在此之前,四川大足起义军于1898年春夏间提出“顺清灭洋”的口号。同年在湖北、云南的反教会斗争中也出现了“保清灭洋”的口号。这类口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中相继出现,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密切相关。“扶清”的主要含义,可从义和团的有关文告中得到解释。《义和团告白》:“保护中原,驱逐洋寇”;《增福财神告白》:“上能保国,下能安民”;《马兰村坎字团告示》:“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可知“扶清灭洋”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而不单单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义和团揭帖所说:“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辑,第133页)

  但是“扶清灭洋”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口号。“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西摩尔

  西摩尔(1840—1929),英国海军将领。1852年加入英国海军。1857年,他作为中尉见习生,参加英法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2年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1863年回英国。后升为中将。1897—1901年任英国驻华舰队司令。1900年6月10日,各国以保护北京使馆为名,由他率领一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二千余人,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在杨村、廊坊等地受到义和团和清军的狙击,被迫后撤,退回天津。1901年归国。著有《我的海军生涯和旅行游记》。

  瓦德西

  瓦德西(1832—1904),德国军官。1870年普法战争时为上校参谋长,1888年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1900年晋升陆军元帅,同年9月来华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1901年6月回国。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抢掠: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凌辱妇女:“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径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拳事杂记》)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庚辛纪事》)

  3.学术观点

  对于本课内容的主导线索和基本观点,国内特别是大陆史学界,基本没有原则性分歧。如对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不断加深的危机,所表现出的野蛮、残忍和非正义性,都予以承认和谴责;对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都予以认同和赞扬;对清朝统治者当中昏庸误国、投降卖国之辈的错误行径乃至罪责,都持批判态度。但是,在对有些人物的表现、有些事件的真相、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择要略举几例:

  ① 在对待鸦片问题上,鸦片战争前夕存在严禁派与弛禁派的明显分野,这是学术界的一般观点。也有论者认为,当时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弛禁派”,因为道光皇帝主张禁烟,封建官吏只能唯命是听,说在他身边还存在一个所谓“弛禁派”难以令人置信。

  ② 关于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一般认为他是妥协投降派的典型人物之一。但有的论者认为,找不到琦善关于弛禁鸦片的言论,他也没有诬害林则徐,其人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卑劣,更没有向英国人私许香港,总之,“卖国”罪名不能成立。

  ③ 关于三元里抗英,当时当地实际存在过一场抗英斗争没有疑问,但关于它的具体情况,如通常所说引发这场斗争的英军在当地的暴行、抗英斗争的具体情节和战果等,有的论者认为有若干失实之处。并且持论,这场斗争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

  ④ 关于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常都是以在外国的胁迫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妥协屈从而致。近年也有的论者认为并非完全如此,清方谈判者缺乏近代外交常识,本来可以避免的有些条款,却懵懂地接受下来,这在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表现尤其典型。

  ⑤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战局及相关人物的表现问题,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譬如对战争双方的胜负问题,除双方都有明显损失而北洋舰队损失稍大的看法外,还有认为日本获胜以及北洋舰队取胜两种相差甚远的看法。对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表现情况,也都存在明显对立的认识。

  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的,与义和团运动自然有着密切联系。而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通常是把它认定为民众自发掀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虽存在迷信和盲目排外之类的缺点,但决非主流。有的论者则把它负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对义和团运动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4.图画说明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场景(本课导语中已介绍)

  林则徐

  在福建省福州市澳门路,有一座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1961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图为林则徐纪念馆内“树德堂”中祭祀的林则徐塑像。

  虎门销烟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第一幅浮雕的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在广州虎门销烟的景象。人们满怀激愤地把交缴的外国鸦片贩子走私过来的一箱箱鸦片,运送到销毁场地,撬开箱盖,将鸦片倾倒进销烟池中……

  三元古庙

  这是当年三元里人民举行抗英誓师之地的遗址。由此可以想像,当年这里的那番群情激愤、誓词铿锵、挥刀挺矛的情景。

  “致远”号舰

  这艘军舰是当年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建造。黄海海战中,在致远舰多处受创并且弹药将尽的情况下,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向前冲撞敌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沉没。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日军进占旅顺后,疯狂屠杀无辜居民。据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此图是日本《近代百年史画报》上刊登的照片。

  台湾军民在新竹痛击侵略者

  这是当年《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一幅画作,描绘的是甲午战后台湾军民反对割让宝岛,坚决抵抗日本占领军的一个场景。新竹在台湾西北部沿海,是当年抗日的重要战场之一。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以清朝政府“排外”为借口,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野蛮的侵华战争。图为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情景。大沽口面临渤海,是天津的屏障。大沽口还背靠铁路,是由海上通往天津,到达北京的必经之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清廷代表奕劻、李鸿章与各国公使“议和”

  这是议订《辛丑条约》的场面,照片上右侧为清政府一方的人员,左侧是外国人员,俨然可以看出迥然不同的两种意态。

  5.参考资料目录

  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中华书局。

  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石泉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苏同炳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蒋廷黻撰:《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