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资料综合 > 正文
资料综合
禁毒——再次敲响警钟
禁毒综述
2007-07-08 10:32:09 来自: 作者: 阅读量:1
 

 编者按: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用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毒品又沉渣泛起。令人忧心的是,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中已有近2200个存在毒品问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百万。今年4月至9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遏制毒源专项行动,以“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追资产”为主线,向毒品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为使读者了解有关我国的毒品形势和相关知识,我们编辑了一组资料供参考。 

  据公安部权威人士分析,当前,我国毒品形势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毒品问题继续发展蔓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境外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情况突出,“金三角”毒品对我国危害最大 

  据联合国通报,“金三角”毒源地2003年生产加工海洛因7080吨,其中大部分通过中缅边境陆路进入我国,我国消费的海洛因绝大部分来自该地区。国内各省(区、市)贩毒人员聚集云南边境地区贩毒,通过车辆运输、人体藏毒、邮寄等方式把毒品贩运至内地消费市场。为逃避打击,境外贩毒集团开辟了新的贩毒路线,采用“大迂回”方式,通过印度、尼泊尔将毒品转运至我国。“金三角”生产的冰毒片剂也大量向我国走私贩运,并在我国东北地区形成一定的消费市场。西北境外,阿富汗2003年鸦片产量超过3600吨,对中国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继续扩大。 

  二、国内制毒活动猖獗,已成为中国新的毒品问题 

  广东、福建两省制造贩卖苯丙胺类毒品犯罪突出,其冰毒缴获量和捣毁制毒窝点数超过全国总数的80%。同时,国内制造冰毒的地域已从广东、福建向山东、辽宁等地区蔓延,从麻黄素提炼发展到利用化学方法合成。中国国内生产的冰毒被走私到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国。 

  三、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问题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制毒活动日益猖獗,导致对易制毒化学品需求持续增加。“金三角”毒源地用于生产海洛因的易制毒化学品仍有一部分来自我国;我国生产的苯基丙酮、胡椒基甲基酮等化学品被走私至荷兰、比利时用于制造冰毒和摇头丸;麻黄素及其片剂则通过黑龙江边境口岸流向俄罗斯。国家禁毒办通过国际核查,阻止了3490吨易制毒化学品非法外流。 

  四、毒品消费市场继续扩大,毒品滥用种类日趋多元 

  我国已经形成海洛因、摇头丸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交叉滥用的局面,滥用海洛因的仍然是多数。滥用摇头丸、氯胺酮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的实际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国内少数歌舞娱乐场所存在贩卖、吸食摇头丸的问题,新疆及部分沿海大中城市存在滥用大麻的问题,东北地区存在扎吸杜冷丁的问题,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存在滥用安钠咖的问题。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