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小说•纪实•调查 > 正文
小说•纪实•调查
小小止痛药,竟然导致了美国的全国性药瘾!
2019-09-01 15:53:24 来自:路上读书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2017年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2017年,美国有超过7.2万人死于药物过量,其中至少三分之二跟阿片类物质有关,平均每天有130个美国人因为阿片类药物过量而死。

  
  据估计,美国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的几率,比车祸更高。到底,这些小小的药片是如何导致美国全国性的药瘾呢?美国记者贝丝·梅西历时数年跟踪走访,写出作品Dopesick,暂且把书名翻译为“药片美国”。本书被美国亚马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评为2018年度好书。
  
  1. 止痛新星奥施康定的上位之路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就是那些从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以及用它人工半合成的衍生物,比如吗啡、鸦片、海洛因。至于阿片类药物,很显然,就是用这类物质制成的具有麻醉和镇痛效果的药。
  
  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就是FDA,批准了一种新型阿片类药物——由普渡制药公司生产的“奥施康定”。奥施康定的有效成分是盐酸羟考酮,化学结构跟吗啡类似。很显然,这也是一种会让人上瘾的药。可是普渡制药公司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奥施康定具有缓释机制,非常安全,只要遵医嘱服药,上瘾几率只有0.5%。普渡的计划是,力图让全国的医生都相信——用奥施康定给患者止痛,是负责和明智的选择。
  
  1996年,奥施康定正式上市。与此同时,患者通过正式平台给治疗体验打分的做法,也越来越常见,于是,医院和医生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被投诉,越来越轻易就给患者开处方止痛药。就在同一时期,FDA放宽了对药品广告的限制。这下,制药公司纷纷加大广告投入,药品广告总投入在三年内几乎翻了两番。
  
  医疗体系重视疼痛,监管部门放松管制,普渡公司的销售军团逮住商机,展开了疯狂的营销。他们从数据公司买来信息,分析哪些医生会选择竞争对手的止痛药,然后派出销售员有针对性地发起攻势,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他们改用奥施康定为止。
  
  除了上门推销,还有电话推销,普渡销售人员每年给全国各地医生打的电话超过100万个,大肆鼓吹奥施康定的药效和安全性,非癌症患者也适用。在1995年,基本只有肿瘤医生才会开长效阿片类止痛药,而在那5年后,就连家庭医生都成了奥施康定的最大拥护者。在各种推广宣传下,奥施康定似乎成了止痛界的新明星。可是,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城,奥施康定的副作用即将显露。
  
  2. 被贫困与药瘾摧残的小城
  
  在美国的东北部阿巴拉契亚中部,因服用阿片类药物过量而导致的死亡率,比美国其他地方高出65%。面对经济衰退带来的生活窘迫和身心痛苦,这里很多人开始滥用阿片类药物。黑市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止痛药——奥施康定,剂量更高,定价昂贵,80毫克规格的一片可以卖到80美元。

  
  在弗吉尼亚州最西边的李县,奥施康定上市后的5年里,李县就有43人死于药物过量。此外,因非法用药而被捕的人越来越多,但上瘾人数更是噌噌上涨。那些上瘾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搞到奥施康定,有人用一头骡子换4片药,有人为了从牙医那儿骗药,故意拔掉三颗牙齿,还有人私闯民宅和药店去偷药。为了搞到买药的钱,有人枪杀了晚上到银行存钱的超市经理,有七十多岁的老农半年内就倾家荡产,有年轻女孩为了买药而卖身,还有人扯下电话线杆上的电线、偷走墓地里装花的铜花瓶去卖掉,就连人们花园里的割草机和手推车都会被偷。
  
  昔日那个夜不闭户的小城,被一颗颗小小的药片,弄得鸡犬不宁。2000年春天,医生阿特发现:原来,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另一头的缅因州,有个县的情况跟李县十分类似。阿特终于意识到,奥施康定在李县的滥用,绝不是特例,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反抗。
  
  阿特带头向FDA请愿,要求普渡制药召回奥施康定,但没有结果。不过他并没有放弃。事实上,很多因药物过量而丧命的青少年的家长,已经通过互联网取得联系。他们找到阿特医生,组成了“反对普渡制药亲友团”。他们四处游说,希望能建立处方监控项目,统一数据库,方便医生查看患者的用药记录,防止过量开药。
  
  幸运的是,弗吉尼亚州的检察官约翰·布朗利早就对普渡制药心有不满,2003年他开始默默搜集资料想要起诉公司。但是,想告倒普渡并不容易。此前的六十多起民事诉讼中,普渡一场官司都没输过,而且绝大多数检察官对普渡的起诉,也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布朗利的切入点有些特别,他不打算揪住奥施康定导致了上瘾和滥用,而是通过证明普渡对这个药进行了“虚假标记”。
  
  2007年,法官判决普渡制药虚假标记罪名成立,赔偿6亿美元。公司的几位高管被判400小时的社区服务。可是,这个判决结果,并没有让民间反抗者满意,因为普渡集团的创始人早已是亿万身家,如此惩罚,对普渡制药连根毫毛都没伤到。
  
  3. 被海洛因暗中侵蚀的富裕郊区
  
  2010年,奥施康定的新配方上市。新配方里添加了阻滞剂,一旦药片被碾碎,阻滞剂就会发挥作用,形成胶状物,也就意味着,上瘾者没法吸食或者注射。表面上看,奥施康定的滥用会因此终结,但别忘了,已经上瘾的人并不会因此停下来。由于旧版药片慢慢减少,黑市上仅存的药片价格也在升高。对于毒贩们来说生意不好做了,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一种物质:海洛因。一些毒贩为了开拓市场,甚至从市中心搬到了富裕的郊区。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罗阿诺克,有6.4%的高中生碰过海洛因,10%的人曾经滥用处方止痛药。当地的一位辅导员表示,这其中2%的孩子可能进一步接触海洛因,因为它越来越便宜易得。
  
  更糟糕的是,毒品在富人区的传播更加隐蔽。我们前面说过,李县的人穷,为了买奥施康定只能去偷去抢,但在罗阿诺克郊区,很多孩子都出生在医生和律师家庭,家境富裕。他们可以卖掉自己的电子产品,用零用钱甚至是大学基金里的钱去买毒品。而家长们要么毫不知情,就算知道也碍于面子闭口不提,甚至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会碰海洛因。
  
  当然了,海洛因泛滥的背后,少不了毒贩的猖獗。贩毒利润很高,中层毒贩一个周末也能赚1.5万美元。这对于那些经济拮据、日子窘迫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后来,警方全力追查,顺藤摸瓜,终于在2013年将琼斯抓获,他最终被判23年监禁。但由于海洛因太让人上瘾,贩毒的收入太有吸引力,一个毒贩被抓根本无法阻挡海洛因的扩散。用一位检察官的话来说,“这就像打地鼠,你打掉一个毒贩,另一个马上冒出来,填补市场空缺。”
  
  2013年,美国总共有大约8300人死于海洛因,比上一年增加了39%。这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有着相似的故事,他们的上瘾之路,都从一片阿片类止痛药开始。
  
  4. 深层根源:制度的种种缺陷
  
  从阿片类处方药的滥用到海洛因的泛滥,这背后不只是医疗系统过度治疗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社会机制问题。
  
  2013年,FDA批准了一种新阿片类药物。尽管专家组绝大多数人都反对它上市,担心它的上瘾和滥用风险会跟奥施康定一样,但FDA还是以益处高于风险,最后决定通过。在一些批评人士看来,FDA既是药品的批准部门,又是监管部门,中间存在利益冲突,起不到很好的管控效果。

  
  更突出的问题在于,从1970年代的禁毒战争开始,美国决定将毒品上瘾看作是犯罪问题而不是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这种看法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上瘾者基本等同于罪犯,公众对这群人没有怜悯,更不会愿意去想,除了把他们关起来,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吸毒者都要受罚,毒贩更是不折不扣的罪犯。但毒贩通常都是出了监狱又进去,难道他们除了贩毒就不能干点别的吗?这里面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原因。
  
  在美国的监狱里,有一半左右的囚犯是因为毒品犯罪服刑,而这些人的再犯率高达75%。要知道,囚犯一出狱就会遇到经济问题。由于只能找到低薪工作,根本不够交房租、买食物,更别说还要支付法庭罚款。交不了这些钱,就意味着他们没法拿回驾照,在一些州,他们甚至不能领粮票。没有经济来源,无法融入社会,他们只能再次铤而走险,于是就掉进了进监狱、出狱没工作、犯罪又进监狱的恶性循环。
  
  看上去,不只是上瘾者和他们的家人,还有医生和卫生专家,甚至是人们眼中害人不浅的毒贩,都深陷绝望。难道,这场阿片危机就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了吗?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