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域外传真 > 正文
域外传真
金三角之行纪实:在佤邦没看到鸦片
域外传真
2007-07-08 10:54:03 来自: 作者: 阅读量:1
  编者按:今年世界禁毒日期间,记者进入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地区,采访了佤邦政府的最高首脑、地方官员、普通百姓和经商的中国人,并深入200余公里到了佤邦的基层区、乡政府,见识了仍显神秘的“金三角”的实面目。本版将分两期连续刊载记者的佤邦之行,敬请关注。

  首府和中国仅一河之隔

  从昆明乘飞机40分钟便到了云南东南部的思茅市。驱车7个小时后到达孟连县的口岸小镇孟阿,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地区就在河对岸。

  1988年记者曾来过这里,那时孟阿镇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多是穿着绿军装的缅共官兵。镇前的南卡河上用木板搭了一座浮桥,边防战士就站在河边检查过往者的证件。对岸山头上飘扬着的缅共旗帜近在咫尺,当地人告诉我那是缅共中央所在地。

  16年后,记者怀揣思茅公安局签发的边境通行证再次来到孟阿,只见街上当年作为边民互市交易场所的一排排棚屋,已被一幢幢楼房代替,柏油路直通到南卡河畔,河上架起了钢木结构公路桥。国门处是一座“中国”二字造型的两层建筑,一队武警战士威武地站在桥头前。桥那边便是已对中国旅游者开放却仍令不少人闻之色变的“金三角”。

  验过证件,走过不足50米的大桥,脚下便已是缅甸的土地。登上接我们的汽车,爬上一段小坡,便见三五个着淡绿色军装的人蹲在伸着拦车杆的哨卡前,知情人说他们是佤邦的警察。哨卡对面有几间小屋,那便是海关。车行不到5分钟翻过一个山头,只见不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缅式佛塔,塔下一栋栋建筑鳞次栉比,我们来到了和中国一河之隔的佤邦首府邦康市。

  所有商品都用人民币标价

  汽车把我们带到了挂着缅中两国文字的“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对外关系部”牌子的小院,小院的葡萄架下悬着一张吊床,旁边就是会客室。在一排国内常见的长条木椅落座后,负责对外关系部的赵岩纳部长用功夫茶迎接我们。随后,他带我们来到了市中心被称为国宾馆的南心宾馆。住进这个由三层楼房构成的国宾馆后,记者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上街去买毛巾、牙刷。国宾馆的房间里预备了简陋的洗漱用品和浴巾,却没有毛巾,“牙刷用完了还没买回来”,服务员告诉我。宾馆对面是邦康最大的百货“超市”,在这个也就一百来平米的超市里,有T恤,有电器,还有包装精美的“牛初乳”,全是中国产的。记者要的牙刷、毛巾都只有上海产的一种,无法货比三家。交钱时记者问:“收人民币吗?”一口普通话的服务员笑道:“当然啦。”后来才知道,人民币在佤邦全境流通,所有商品都是用人民币标价。

  漫步街头,水泥路面的道路两旁多是马赛克贴面的三四层楼房,门脸房上的招牌大多是“四川饭馆”、“成都小吃”、“云南米线”、“中国移动”、“珠宝首饰”,清一色的汉字。置身其间,恍然中国某地一小镇,不同的只是“XX按摩房”的招牌多一些。邦康最热闹的地方是“恒康娱乐有限公司”。入夜,记者来到这里,只见院中的小广场上正在放映露天电影,旁边的麻将馆和赌场人声鼎沸。两层楼的赌场里摆有十几张赌台,围在赌台边上的多是普通百姓,衣着光鲜的豪赌者一个没见着。知情者说这里只是小赌着玩,和西双版纳对面第四特区的小孟拉比差远了。赌场后边是溜冰场,百十来个晃动的少男少女在闪烁的灯光下,用欢快的尖叫声讴歌着和平的生活。旁边还有一个游泳池,可惜里面没有水。因为天旱,佤邦电站水量不足,街上的商店点起蜡烛应付分段停电。就连国宾馆也不能幸免,自备的发电机只够照明,本来就不怎么制冷的旧空调一到半夜就停了,热得人直淌汗。

  随行的北京画家韩云峰说,这比他当年来的时候强多了。他从1985年起就常年在云南边境上写生、拍摄影像资料,对佤邦非常熟悉。他说,1989年前邦康虽是缅共中央所在地,却也是烂泥地上的一排排简易房,荒凉一片。现在三万多人住在这里,有了银行、商店、宾馆、电话、移动通信、电视台,建起了电厂、自来水厂、烟厂、酒厂、造纸厂、汽车修理厂,已经有点城市的模样了。“这是佤邦政府这些年大力禁毒,发展替代经济的成就”,韩云峰说。

  虽然贫穷却秩序井然

  行前,听说记者要去“金三角”,同事和亲友都有些担心,“小心点,注意安全,千万别碰那玩意儿!”到了佤邦才知道,这里虽然十分贫穷却秩序井然,由于外来人口不多,很少发生刑事案件。至于人称“那玩意儿”的毒品,更难见到。如今,佤邦仍有大烟种植,但吸食和贩卖海洛因都是犯法的。

  佤邦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台湾还大。佤邦和中国云南接壤的北部地区绝大部分是高寒山区,土质、气候很适合罂粟生长。19世纪末,缅甸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鸦片也从欧洲来到了佤山。山民们年复一年地种植大烟,收获的却是贫穷,1989年,佤邦人均有粮食才80公斤,可见鸦片经济危害之深。缅甸独立后,禁种大烟,但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仰光政府对佤山鞭长莫及。上世纪50年代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溃退到这里,征收鸦片,武装贩烟,更加刺激了佤山的鸦片经济。70年代末缅共武装统一佤邦后,采取拔除烟苗的强制手段禁烟,但收效甚微。

  19894月佤邦联合党和佤邦政府成立,正揭开了佤邦禁毒的历史篇章。1990年新政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便提出了要逐年减少大烟种植面积。新政府颁布的《禁种和根除大烟的策略和措施》规定:对50岁以上的吸食大烟者进行耐心劝说;对50岁以下的分别按情况和区域,采取强制戒毒和劳动改造的办法。19916月又颁发《禁毒通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分地区分片落实大烟禁种,发展各种经济作物,成了工作重点。

  1996年,佤邦联合军经过数年苦战打败了盘踞在佤邦南部泰缅边境的大毒枭坤沙部队,迫使坤沙向缅甸政府投降。1997年,佤邦政府就使坤沙经营多年的位于“金三角”腹地的南部地区,成了无毒源区。1999年,他们在缅甸政府的许可和帮助下,在南部地区建起铁皮或石棉瓦住房,用大卡车把祖居高山的烟民们送到坝区,让他们在那里种稻谷,种龙眼、香蕉、荔枝。政府计划南迁10万人,现已迁去6万人。“上百年来离开种大烟就不能过活的高山烟民,已有95%迁去南部,不再种大烟了。”佤邦政府副主席、联合军副总司令李自如说。

  如今,佤邦有一个团级单位的稽查大队、各县设立的一个中队和各区设的分队,专门监督各县、区完成减种和禁种计划,稽查贩卖毒品者和吸毒者。今年521日到620日,佤邦和云南思茅地区联合开展扫毒行动,佤邦抓获了吸毒者187人,贩毒者80人。记者来到关押这些人的邦康警察局监狱,看到了收缴的成箱的海洛因、成包的麻黄素。抓获的毒贩绝大多数是从其他地区过来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佤邦对贩毒和吸毒者的惩罚方式是判处刑期后,戴着脚镣在橡胶园劳动改造。

  在佤邦期间,记者穿行在首府的各个角落,驱车200多公里到了山里种植大烟的村寨和鸦片交易的集贸市场,却不见鸦片的影子。眼看要离开“金三角”了,在离中国边境10多公里的山上公路边,陪同的佤邦警察发现了一株罂粟花。同行的几名中国人闻讯,呼地跳下车,围着那株在山风中摇曳着单薄身姿的白色罂粟花,端着照相机、摄像机,趴在地上仔细拍摄。陪同的警察说这是上一季收割后遗落在路边的。

  见到了佤邦的传奇人物

  来邦康两天了,始终不见佤邦传奇人物、第二特区政府主席、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的身影。不停有电话从山上打来,称鲍主席在矿区处理生产问题,让我们上山去见面。为此,分管司法委的李自如副主席安排他属下的警察局送我们上山。送我们的6辆车全是客货两用的“丰田”、“三菱”皮卡,开道的警车也一样。邦康市里汽车不多,但大多是德国产的“奥迪”、日本产的“本田”,并都是右舵,从泰国进来的,10来万就能买到手。可它们一出邦康就不灵了,只有这种四轮驱动的皮卡才能承受佤邦的公路。果然一出邦康,汽车便吼叫着在碗口大的山石铺就的盘山道上颠簸起来。现在佤邦各区、乡都通了公路,大多是这样的弹石路和毛路。

  开车的司机小岩来自总参谋部,年仅22岁,却已有8年军龄,14岁就“扛枪打仗”。小伙子话不多,但说起鲍总司令和带领他们打坤沙的李副总司令,谈兴颇高。可惜汽车没多久就抛了锚,我只好换到另一辆车上。这辆车的司机小尹身着佩戴臂章的绿色警察服,全副武装,十分干练。他今年27岁,当警察10年,现已是邦康110的副总指挥。他和小岩一样,政府每月发给30元津贴、40斤大米,一年两双鞋、两套服装。

  汽车在佤山上盘旋颠簸了大半天,跑了160公里,入夜来到了海拔2200米的龙潭特区。第二天早上刚醒,鲍主席已在浓雾中从40公里外的老家赶到了我们的住地。现年55岁的鲍主席、鲍总司令,出生于1960年中缅勘界前的中国佤族头人家庭。因不满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横征暴敛,17岁拉起队伍。他曾带领11人用三支枪、两把长刀,打败了1000多人的部落武装,名震佤山。是他邀请缅甸共产党进入佤族地区,南征北战统一了佤邦,又是他请走了缅共领导层,继而与缅甸政府和解,建立了“和平建设”的佤邦联合党和政府。

  当身着夹克衫、中等身材、脸色黝黑的鲍有祥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让人很难想到他那传奇般的历史。“我已向世界宣布,2005年佤邦成不了无毒源区,可以要我的脑袋!”鲍有祥指着云雾中的佤山说道,“一个小小的佤邦,不能因为毒品问题,成为全世界嘲笑和打击的对象。我们要做世界人民的朋友。”

  他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参观在云南技术人员帮助下建起的氧化锌厂和精锡冶炼厂。在一堆堆码放整齐的锡锭前,他端起25公斤重的锡锭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佤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民族工业企业。佤邦有十几种矿产资源,这一锭锡就卖几千元,现在佤邦全年矿产收入3000多万元,比种鸦片的收入高多啦!”他告诉记者,佤邦每年鸦片种植的税收保持在400万元,他们用年年上调鸦片税的办法打击种植的积极性,促使种植面积减少。1989年他们接管政权时,只有9万斤大米,3600元人民币和20万元外债。这些年佤邦大搞替代经济,开水田种稻谷,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林木,全年收入近8000万元。全邦60万人,人均400多元。他们在缅甸政府和联合国禁毒署的帮助下,盖医院、建学校。10年前全邦只有小学20所,学生500名。现在已有小学350所,学生近3万人,还建起了6所初中和2所高中。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