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禁毒史、戒毒史 > 正文
禁毒史、戒毒史
漫话唐代的“鸦片”及其它
毒品与禁毒史话
2008-06-01 06:41:02 来自:刘晓春 作者:北京禁毒在线 阅读量:1

  鸦片最早在什么时候流入中国,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唐代。当然,那个时候进入中国的是一种含有鸦片成分的药品,而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鸦片。

  1982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中华医药学史》一书,作者是两个台湾学者郑曼青和林品石。在这部书中,两位学者对“鸦片”最早地流入中国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考证。

  《中华医药学史》一书是《中华科艺史丛书》中的一种。《中华科艺史丛书》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主编,并且为《中华医药学史》写了序言。郑曼青曾任“国民制宪代表”、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林品石先生曾担任过陈力夫的秘书。这部学术著作,可以说带有某种程度的“官方”性质,是比较严肃的,并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在《中华医药学史》中,两位学者指出,《旧唐书》中记载拂林国进贡给唐王朝的“底也伽”,是欧洲中世纪非常流行的一种“万应药”,它的功能是治疗各种“毒兽虫蛇”的咬伤,还能治头疼。其成份有野茴香、薰香、大茴香、小茴香、洋芫荽及鸦片。(详见《中华医药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80)

  同时,根据其他一些医书的记录,在拂林国进贡底也伽之前(公元667年),我国就已经有关于底也伽的记录了。也就是说,流入中国的这种含有鸦片成分的药物,很可能不止一个渠道,在时间上也不一定在公元667年之后。

  当然,关于“鸦片”最早流入中国的这一问题的关注或者考证,不是从郑曼青和林品石开始的。1966年台湾出版的《中国殖民史》(作者李长傅)中就有论述:“而拂林(即东罗马在西亚的属地)之入贡品有底也伽者,为Theriaca讹译,其中有混入阿片之说,即中国人在唐代在不知不觉间已染有吸鸦片之习云。”(详见《中国殖民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P?41)

  那么现在可以基本肯定:第一,流入中国的“鸦片”的时间,最迟在唐代;第二,来源地为拂林。

  拂林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度呢,它是从什么时候与中国交往的呢?在《旧唐书》中,我们的祖先史官把它列入“西戎”范围,与它同属西戎范围的还有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吐谷浑”、“龟兹”、“于阗”、“天竺”、“婆斯”等。

  根据学者考证,拂林是中国史书对古罗马的称谓。见于《隋书》和《唐书》,系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早在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就曾经想与这个国家来往,但没有能成功。到了唐代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拂林国的国王波多力派遣使者来到大唐,向大唐贡献了“赤玻璃、绿金精”等礼物,李世民皇帝很满意,回赠了绫绮等礼物。

  关于这个带些神秘的西方国家,我国的史书上颇有一些记载,大都带有传奇色彩。比如说这个国家与波斯相邻,有四百个城市,而宫殿的柱子的材料是水精琉璃。皇宫富丽堂皇之极,地面上铺的是黄金,门扇是用象牙制成,殿中的栋梁用的都是极其珍贵的香木。皇城的东大门高二十余丈,宏伟壮观。这大门“自上及下,饰以黄金,光辉灿烂,连曜数里。”

  更为神奇的是,该国有一只奇异的鸟,模样像鹅,羽毛是绿色的,它常依在国王身边。每当国王进食的时候,它就起着监督检查的作用:一旦食品中有毒,它就发出鸣叫示警。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关于这个国家“空调”的使用:在暑热的时候,房屋采用水冷降温——用精巧的装置把水引到屋顶,而这装置并不外露,屋里的人看不到水冷装置,只能听到天花板上有流水的声音。然后,还能看到檐间有水流下,就像瀑布一般,人们感觉凉爽无比。

  这个国家有很多奇珍异宝,比如“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大贝、车渠、玛瑙、孔翠、珊瑚、琥珀”等等。(详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

  如此神奇的国家,难怪隋炀帝多次想与它来往。自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初次与大唐王朝往来之后,两国就算建立了友好关系。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林国的使者就带来了“底也伽”。其后,在开元七年(公元719年),该国又派遣吐火罗的大首领向唐王朝进贡了两只狮子和两只羚羊。

  关于我国医药学典籍中最早记载“底也伽”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定的药典《唐本草》。该部药典,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唐代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的。该药典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药,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大辽传入的石榴、乳香等;波斯传入的青黛等。该书有较多的基原考证。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原书已散失不全,现仅存残卷。

  关于“底也伽”,该药典是这么记载的:“底也伽:味辛苦平无毒,主百痨、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出西戎。”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鸦片”流入中国的时间,也有学者认为是在唐以前。比如我国著名学者杨宪益在他的名著《译余偶拾》中的《东罗马的鸦片贸易》一文中就指出:底也伽是希腊字,大约原指以若干虫兽配合而成的药剂,罗马学者普林尼亦言此为六百种不同物品混合而成的丸药,后成为一般解毒剂的通称,后日鸦片成为此药的主要成份,故Theriaca乃成为鸦片的代名词。

  同时杨宪益还考证了朝鲜的《医方类聚》一书。朝鲜的《医方类聚》引《五藏论》:“底也伽善除万病。”而《五藏论》见于《隋书?经籍志》,所以杨宪益认为,以鸦片为主体之药剂,至晚在隋代已传入中国。

  杨宪益的论点当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但因其考证采用的文献为间接证据,因此似乎只能成为一种推断。而以中国官方修撰的《旧唐书》为依据的观点,即流入中国的“鸦片”的时间,最迟在唐代这一论点,肯定是没有错误的。至于“最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