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流调监测 > 流行病学调查 > 正文
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2008-04-15 09:58:21 来自:薛丽燕 王祖承 堵亚静 费慧 作者: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阅读量:1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情况,为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2年-2000年上海地区收治的23 730例自愿和强制戒毒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上海地区吸毒群体除具有青年男性、未婚、初中文化程度、无业闲散人员占多数等特征外,近年来呈现以下流行特征:(1)吸毒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18 a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上升速度明显;(3)女性吸毒人数急剧增加;(4)多药滥用严重,毒品种类呈多样化;(5)吸毒引发的犯罪呈上升趋势;(6)吸毒者中合并躯体疾病比例逐年增高。 结论:上海地区药物滥用趋势严重,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很大危害。加强毒品危害和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的教育刻不容缓,提高戒毒质量,降低毒品危害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予以关注。

  关键词 药物滥用 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市

  为了解上海地区药物滥用流行病学情况,给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1992年-2000年底上海地区收治的23 730例自愿和强制戒毒者的统计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2年8月-2000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和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收治的强制和自愿戒毒者共23 730例。

  1.2 方法

  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登记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992年-2000年共收治戒毒者23 730例,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其中男性18 037 例,占76.0%;女性5693例,占24.0%。男女之比为3.1:1。以25-35 a为主,占55.9%,其中最小年龄15 a,最大年龄61 a; 婚姻状况以未婚最多, 占53.3%; 职业状况以无业闲散人员最多,占89.6%;文化程度以初中人数最多,占68.1%;其次为高中(包括中专、技校),占22.8%, 见表1-4。

  2.2 药物滥用情况

  滥用的主要成瘾药物:海洛因23 422例,占98.7%,哌替啶302例,占1.3%。二氢埃托啡(含片)2例,占0.008%。滥用时间:最长的11 a;最短的

  1月;其中滥用时间在1 a以内者5342例,占22.1%;1-5 a者10 752例,占45.3%;5 a以上者7636例,占32.2%。滥用方式:静脉注射(iv)18 354例,占77.3%;单纯烫吸方式4251例,占17.9%;肌肉注射(im)1019例,占4.3%;烫吸合并iv 99例,占0.4%;烟吸方式7例,占0.03%;吞服方式2例,占0.008%。

  2.3 多药滥用情况

  23 730例戒毒者均有多药滥用行为,其中合并滥用两种以上药物者20 693例,占87.2%;常用合并药物有地西泮、三唑仑、曲马多、美施康定、大麻、美沙酮、强痛定、哌替啶。其中合并用大麻的342例均为新疆维吾尔族和本市外出经商或来沪打工者。

  2.4 药物滥用者患躯体疾病的情况

  23 730例戒毒者中患一种以上细菌、病毒性感染、心血管等疾病者有18 243例,占76.9%。其中肝炎12 712例,占69.7%;心电图异常5411例,占29.6%;肺部感染4329例,占23.6%;胃溃疡、胃炎(包括胃出血、胃穿孔)3614例,占19.8%;皮肤、软组织感染4549例,占24.9%;HIV阳性14例,占0.08%;性病97例(对734例自愿戒毒者检测结果,占13.2%); 病死6例,占0.03%。

  2.5 药物滥用对家庭的影响

  23 730例戒毒者中有22 130例对家庭生活造成影响,占93.3%,其中造成家庭经济困难9269例,占41.9%;变卖家产、负债1732例,占7.8%;家庭关系紧张6471例,占29.2%;离婚4062例,占18.4%;引发配偶吸毒596例,占2.7%。另外,无力抚养子女者 3026例,占13.7%;丧失工作能力 8735例,占39.5%。

  2.6 给社会造成的影响

  23 730例戒毒者中,11 578例有违法犯罪行为,占48.8%,其中盗窃1982例,占17.2%;贩毒(以贩养吸)1321例,占11.4%;诈骗1679例,占14.5%;抢劫1359例,占11.7%;性犯罪362例,占3.1%;提供卖淫场所167例,占1.4%;卖淫3386例,占29.2%;斗殴1322例,占11.5%。

  3 讨论

  对上海地区1992年到2000年收治的23 730例戒毒者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吸毒群体除具有青年男性多、未婚者多、无业闲散人员多、文化程度低等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的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特征外[1,2],还发现有如下特征,应针对这些特征提出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1 上海地区的吸毒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历年收治的戒毒人员可以看出,1992年近半年时间仅收治戒毒人员13例,1993年上升到95例,以后逐年以1993年的4.7、9.6、19.3、36.1、46.0、61.3、66.1倍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已上升到6799例,可以说明上海地区的吸毒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遏止这种上升势头。

  3.2 18 a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上升速度明显

  本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1995年,收治的戒毒人员中未发现18 a以下青少年,1996年发现9例,到2000年收治的戒毒者中已有65例。据悉1998年底上海地区连续发生两起青少年吸毒致死的事件(15 a和17 a),说明上海地区吸毒现象已蔓延到青少年中,提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毒品的预防教育已刻不容缓。

  3.3 女性吸毒人数急剧增加

  女性吸毒人数及增加的比例是判定一个地区吸毒严重程度的指标。本调查显示,1992年女性吸毒者仅2例(15.4%),1994年达到122例(27.3%),随后急剧增加,到2000年已高达1699例,约占当年收治人数的25.0%,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上海地区药物滥用形势严峻。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吸毒者中年龄大部分在20-25 a之间,以初中以下文化、未婚、无固定职业者居多,其中绝大多数跟随男友吸毒或在娱乐场所坐台。这不仅会给女性吸毒者自身造成极大伤害,更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应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3.4 多药滥用严重,滥用的毒品种类繁多

  本次调查的对象全部有多药滥用行为,其中合并滥用两种以上药物者占87.2%。合并滥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如地西泮、三唑仑、哌替啶、大麻等。虽然本次调查未发现合并使用“冰毒”、“摇头丸”等毒品,但是受国际毒潮的影响,上海已发现“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滥用现象,不排除海洛因依赖者有可能同时滥用“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此外,据有关资料证实,在上海地区的歌舞厅中已发现“冰毒”、“摇头丸”、致幻剂等毒品滥用现象。多药滥用将会给吸毒者自身和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给禁毒、戒毒工作增加难度。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各种药物滥用危害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和广度,提高戒毒治疗质量,对高危人群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降低毒品的危害。

  3.5 吸毒引发的犯罪率高

  本组调查资料显示,在收治的戒毒者中48.8%有违法犯罪行为,其中以盗抢、卖淫“养吸”、 “以贩养吸”占的比例较大,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此外,大量的毒品供应也使吸毒者的队伍不断扩大,而吸毒“市场”的扩展又剌激贩毒活动更加猖狂,在贩毒和吸毒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现象与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极不相称,建议对此进行综合整治。

  3.6 戒毒者中患躯体疾病比例高

  在吸毒者中因吸毒罹患各种疾病的现象较普遍。因静脉注射引发的经血液传播性疾病也在迅速蔓延。本次调查发现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者高达18 354例,占77.3%。有12 712例罹患病毒性肝炎,占69.7%,14例HIV阳性,占0.08%。合并细菌及其它病毒性感染和心血管等疾病的比率高达76.9%,说明吸毒者的躯体已受到严重的损伤。同时,吸毒伴随躯体疾病高发给戒毒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风险,对戒毒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示,提高戒毒医、护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有效开展戒毒工作。

  总之,本次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药物滥用已开始在上海地区蔓延,并出现泛滥的趋势,严重地威胁着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安全。因此加强毒品知识和危害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的教育,切实落实“以防为主”的降低毒品非法需求的禁毒战略[3] 刻不容缓。提高戒毒质量,降低复吸率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予以重视。值得庆幸的是,对此,上海地区在市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已开展下列工作:(1)创建无毒社区。由专业人员深入街道、农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毒品预防教育,防止新吸毒人员的滋生;(2)扩大和完善戒毒康复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为戒毒人员提供医疗帮助,尤其是心理治疗和躯体康复;(3)落实戒毒出所者的帮教措施,实行单位、家庭、派出所、居委会“四位一体”帮教措施,责任到人,以巩固戒毒成果,降低复吸率。相信这些努力将对上海地区毒品的蔓延起到一定的遏止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宪祥, 刘志民, 李 密, 等. 贵州、 甘肃两地部分药物滥用数据分析.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1994, 3: 113-117

  2 李红卫, 王有德. 540例药物滥用者的流行学调查分析.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1996, 5(2): 7-9

  3 刘志民, 蔡志基. 我国药物滥用流行特征、 现况与药物滥用预防问题探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1997, 8(1): 16-18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