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流调监测 > 流行病学调查 > 正文
流行病学调查
有关吸毒人员的信仰现状分析----来自云南戴托普的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2007-07-08 21:24:01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杨猛 阅读量:1

    [内容提要]: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本文在对戴托普的调查基础上,对吸毒者的信仰认识和意义进行有关剖析。
    [关键词]:信仰 精神寄托 吸毒人群 戴托普

    上个假期二十天的时间,我在云南戴托普实习期间,我初次接触到吸毒人群精神寄托这个概念。有幸参加基督小组的活动,让我认识到吸毒和信仰之间的亲密联系,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位男学员因为父母离异,和父亲生活,因为遭受父亲虐待,走上了吸毒的之路。在他吸毒十二年中,反复戒毒都没有成功,在他和福音戒毒接触之后,他操守了一年,是他戒毒生涯中操守时间最长的时期,现在又一次在戴托普戒毒。这是这些吸毒人群之中很普通的安例,和他接触之后,他对信仰的一些看法,加深了我对吸毒和信仰问题的探索与了解。
    一、信仰的认识
    (一)首先是对戴托普随机的学员的调查:
      有信仰的:5%
      没有信仰的:90%
      宗教信徒:4%
      不明确信仰的:40% 
      没有听说过的:2%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 对吸毒人员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载策吸毒人员105万,有90%以上的人没有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宗教信仰。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宗教信仰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三)信仰的差异
    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大多以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宗教信仰为主。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吸毒人群多表现在物质信仰方面,而需要让他们明确的是要改变吸毒的生活,也就是必须要改变他们的信仰,真正从信仰上让他们找到现实的自我,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决心,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毒品中消沉和死亡。
    二、信仰与戒毒的联系
    一日吸毒终身戒毒这句话说明了复吸率很高,全国戒毒机构按一年来说,复吸率高达94%,这当然是各方面的因素,但就其成功的案例来说,戒毒成功的人,60%已经有了精神寄托,无形的精神力量一直支持他们忘记毒品,重新生活。
    三、加强信仰教育
    (一)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信仰既表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也是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因而它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心灵的精神支柱。回归社会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歧视、空虚、无聊、毒品的诱惑,如果没有精神支柱他们就一无是处,他们会继续沉溺与毒品中,吸毒与戒毒将是控制他们一生的事情,他们就无法体会正常人生活,而许多社会问题就会日益增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二)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包括家庭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混杂、兼容、冲突的状态,必然影响到回归社会,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的形成不再单纯和简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歧视,亲人和朋友远离,再就业困难,对于想过正常人的他们是不切实际的。
    (三)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要使吸毒人员信仰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即将回归社会的学员,必须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信仰的教育。对于操守的人,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强化信心和心理咨询。有目标和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应引导他们从追求个人自我实现向亲人、朋友、团体、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使他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追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结合我国目前的戒毒领域经济现状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
    四、戒毒与信仰的意义
    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信仰的确立,即作为判断事物对个体重要性的稳定的、深层次的、具有最高支配地位的精神信仰,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面对毒品这个社会问题,不可能避免的,关键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戒毒与回归社会的人更好的社会化,以达到社会人对毒品的认识和对戒毒社会现状的认识。给那些弱视群体一个体现自我的机会。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我们要针对戒毒人群的信仰现状坚持正确导向,使他们有社会价值观念,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艾医卫.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中国行政管理,2001;(5):21-23
    2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43-348
    3 刘建军.追问信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2:298-300
    4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72-80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